第 684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6      字数:4690
  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这样才能够「出生一切众生大爱乐欢喜海」。这是佛在经教里头常讲,「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就是这句。我们自己要常常想到,我们所在的地方会不会叫别人生欢喜心?如果叫别人对我们生烦恼,我们就完全错了,与佛的教诲背道而驰,你不是在学佛,你是在学魔,魔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烦恼,佛跟魔的差别就在此地。现在人讲磁场,佛的磁场很舒服,人走进去之后生欢喜心,不想离开;魔的磁场很难受,很不好受,总得想办法赶快离开。为什么?佛的磁场是智慧慈悲,魔的磁场不一样,妄想分别执著那个磁场当然不好,与你的性德相违背,佛菩萨的磁场与你的性德相应。
  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留意学习,诸佛如来他们是怎样接待一切众生?佛讲「四摄法」。四摄法就是释迦牟尼佛跟大众接触的时候所用的方法,所用的四个原则。你能够用这四个原则,自自然然得到人心真诚的回应,这叫摄受。用心,这是根本,佛用心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所谓是菩提心。我们要用真诚、清净、平等、觉对待一切众生,决定没有二心;别人对我好,我对他用这个心;别人对我不好,我还是用这个心。在行为上,佛就讲四摄:「布施」。我拿什么布施?笑脸就是布施,这不要花钱。你不能说这个我做不到,我没有这个能力,对人笑一笑没有这个能力?这是布施,要懂得,要学。真诚的笑脸就能感动别人,无私无求,真诚的欢喜心接触一切大众;尤其是恶人,尤其在逆境里头,这个心态能给别人大安慰。「爱语」,爱语是关心别人、关怀别人、安慰别人,帮助他解决疑难困苦,语言是爱语,讲经说法是爱语。「利行」,我们的生活行持是他的榜样,他生活行持里头哪些地方有缺点、哪些地方是错误,我们表演一个正确的模样给他看,这是利行。「同事」,共同生活,共同学习。这是诸佛世尊待人接物的心态,与大众相处的典范,我们学佛在哪里学?要在这些地方学,要学得很像,认真努力去学。不要把自己的烦恼加给别人,自己有烦恼自己一个人去承受,不怨天、不尤人;自己不高兴对著别人发脾气,这是最愚蠢的事,糊涂到所以然!
  经文里面「大爱乐」是什么?「大欢喜」是什么?觉悟了,才真正生欢喜,所以初地菩萨叫「欢喜地」。由此可知,大的爱乐、大的欢喜从哪里来的?教学当中来的。中国古人形容教学、形容读书,有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形容、比喻欢喜爱乐。都是讲教学,尤其是正法的教学,让我们从迷惑颠倒里面回头。迷惑颠倒的心行造业,有意无意、不知不觉造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不得自在。接受佛菩萨教诲之后明白了,心开意解,回过头来,把自己过去不善的心行,一桩一桩都能改正过来,这心里生欢喜,所谓是「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这就是佛法教学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学人得到了,从此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修正我们的见解,使我们言语、身体造作,成就不思议的无量功德。
  相宗所说的转识成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末那是坚固的执著,自私自利,四大烦恼常相随,现在转过来了,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是非人我放下,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没有一个是对立的。像我刚才讲的比喻,一棵树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树的一片树叶,现在大家都摸到底,才晓得我们是一棵树上,一个身,自自然然相亲相爱,不再有分别,不再有冲突。只有不知根底的人他对立,这一片叶跟那一片叶对立,这个树梢跟那个树梢对立,这个枝跟那个枝对立,这叫迷惑。知道根底才欢喜、才快乐,知道根底自然能够笑面迎人,这个道理很深,要细心去体会,细心去观察。
  「一切众生」,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众生」两个字的意思,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做众生。桌子是众生,众缘和合的;椅子是众生,众缘和合的。所以一切众生不是单单指一切人、一切动物,那个范围小;矿物、植物、自然现象全部都包括在里面,虚空法界都是众缘和合而产生的现象。所以大彻大悟的人,他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他怎么会不生欢喜心?忧悲苦恼在什么时候?迷的时候,不了解事实真相就有忧悲苦恼;了解事实真相,忧悲苦恼永远消除了。佛法的殊胜就是让我们彻底了解诸法实相,真正知道宇宙人生的根源,我们是一体的。但是我们跟大众相处,我们知道一体,他并不知道,我们如何帮助他,叫他也知道,这就叫善巧方便,这就叫高度智慧,现在人讲高度的艺术。我们当前所修学的,当前帮助一切大众,总离不开这些原理原则,能够切实的遵循,放下、淘汰我们自己的成见、妄想、习气,我们在道业上那就是精进、就是增长。
  在我们现前这个境界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决定不能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要肯定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是决定错误。怎么办?要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就跟小孩不懂事一样,随著自己做的时候会出乱子,一定要听父母大人的教导,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一定要听话。我们今天学佛是幼稚园的学生,要肯定自己没有见性、没有觉悟,起心动念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这些东西作主,往三途去了,果报在三途。我们今天的地位是幼稚园的学生,小学生还不到,不够格,一定要听大人的话,一定要接受佛菩萨的教导,决定没有错。我们果然能够依教奉行,我相信「大爱乐欢喜」得不到,把那个「大」字去掉,「爱乐欢喜」一定可以得到。那个「大」字什么时候才加上?哪一天你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个「大」字就加上。
  佛法确确实实是好东西,我们一个人要是天天能欢喜,这个人就健康长寿。如果一个人天天愁眉苦脸、烦恼很多,这个人身体不健康,容易老化,所谓是「忧能使人老」,你忧虑得多,你老化得快,这个道理大家懂得。所以常生欢喜心的人健康长寿,不容易衰老,我们有这个形象给人看,这是一块好招牌,这就是佛法,这就是示现。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能令一切众生认真去反省、觉悟、回头,也能把自己烦恼习气放下,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就生欢喜心,就能得健康长寿。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八五卷)  2000/3/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85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长行,第十句:
  【普行大音龙王,得示现一切平等悦意无碍音解脱门。】
  这个得法的意义非常之深长,我们现在读这个经文,立刻就会想到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很清楚。首先我们要留意『示现』,当然这是诸佛如来的示现,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不仅仅是说法,因为上面有「演音」,演是表演,音是音声。在过去,弘一大师他许多文字作品里面,落款都用「演音」,这两个字的意味深长。音有四义:第一个是「类多」,一切;第二个意思「普遍」,平等;第三个「称根」,悦意;第四个意思是「一音随类」,这叫无碍,也就是方便。所以这一句里面含的意思非常丰富,我们要怎样学习,更重要的怎样落实,不能叫我们所学的东西都落空了,那有什么意思?浪费时间,浪费精神,所谓是所学非所用,这是佛法里面不许的。
  世间人由於很少接触佛法,甚至於完全排斥而不接触,产生的误会就很多。譬如我们常常听到说,佛教是迷信,佛教忽略了现实,这些全是误会;佛教是智慧,绝不迷信,佛教的现实是世出世法里面都不能相比的,我们读大乘经这才明了。这里面告诉我们,我们应当要学习,第一个是种类的繁多,这一句我们会有很深的体会,这「一切」。不同的国土,我们把范围缩小,把整个法界缩小成一个地球来看,地球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族类,每一个族类当中还又有很多族群。像我上一次到澳洲,我去访问土著,土著是一个族类,我到那里去一打听,才晓得土著里头有两百多个族群,而且许多族群都彼此不相往来,他们各有各的特殊文化,语言也不相同,像中国的方言一样。确确实实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一生住在他自己那个地区,老死不相往来。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平静,物质生活虽然很艰苦,他们过得很幸福。重视伦理,重视家庭,确实我们在那里看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小朋友见到我们很有礼貌。他们并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家教,传统的家教,没有接触到现代的文明;只怕一接触,立刻就被污染了。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接触能不污染,那是圣人再来,那决定不是凡夫。
  「一切」里面,我们就晓得,事实真相是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就是佛家所讲的「诸法实相」,要懂,要有很深刻的理解。我常常用我们人身做比喻,我们这个身体就是多元的,多元一体。我们人的身体,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族群,这个现在人知道。细胞仔细一观察,它里面有分子、有原子、有电子,组合成一个细胞,它确实是个族群。许多细胞组成一个器官,器官就好像族类,大的族类;许许多多不同的器官,才组成一个人身。眼这个族类跟耳的族类不相同,耳这个族类跟鼻的族类又不相同。由此可知,多元是健康的,多元是随顺自然的法则;不喜欢多元,要一元;一元,命就没有了。我喜欢眼睛,耳、鼻统统都不要,单要眼睛,这人能活吗?多元能够合作,那就健康了。每一个发挥它的特长,大家合作,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舌尝第一,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我们在《华严》,在大乘经上看到,没有看到有第二的。然后再细细观察,像人一个身体上每一个细胞都第一,这身体哪能不健康?有一个细胞坏了,这个身体就不是圆满的健康,它就有缺陷。
  现在人器官出了毛病,可以动外科手术把它割除,可是我们的法身理体,可没有办法割除的。要用什么方法?要用治疗的方法,让它恢复健康,决定不能割除;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细胞不能缺少。我们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哪有不爱人的道理?哪有不爱物的道理?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法身。就好像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端是我们一个身体,他怎么不珍惜、不热爱?大慈大悲自自然然就流露了,没有一丝毫的勉强。大慈悲心不能现前,你对於佛法的修养程度不够,你到底学了多少,都表现在你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在你处事待人接物之间。你对於经教涉猎的深度广度,就在你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看你的心行。你用的是什么心?你表现的是什么行为?就知道你的学问浅深,你的根底厚薄,一目了然。古人所谓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浅的。
  我们一定要肯定认识文化是多元的,一身是多元的,家是多元的,团体是多元的,社会国家是多元的,尽虚空、遍法界亦是多元的,这是我们首先要肯定,决定不能否定任何一个族群,不可以!对於有苦难的,有必须要帮助的,我们听到了、见到了,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你所知所学的落实。你听到见到不能热衷的去帮助他,你的学、你的知没有成熟,半生不熟;如果真的是成熟了,这是自然的。佛家讲「法尔如是」,没有一丝毫勉强。
  居士林李木源居士,这个人所知所学成熟了,一些有困难的人去找他,有求必应。但是他有智慧,他能辨别邪正、明白是非,是正法全心全力帮助你,邪法决定回避。所以这个要智慧,我们要成人之美,这就是帮助正法;绝不成人之恶,对於邪法我们要回避。我们不毁谤他,也不称赞他,见到我们有周到的礼节,「礼敬诸佛」,我们不赞叹,我们不帮助,这就是明辨是非。自己没有利害,他对社会有利害,对一切众生有利害,所以念念不是为自己著眼,是为社会、是为一切众生著想。他对於世道人心、对於社会大众有好处,我们全心全力帮助;没有好处,甚至於有害处,决定不可以帮凶;智愚就从这里辨别。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不利影响的,一些人附和去跟著他走,愚痴!有智慧的人,不是这样作法。所以第一个我们要肯定多元社会,这样才能够尊敬别人,敬爱别人。
  第二个「平等」的意思:普遍。平等是非常重要,我们祈求世界和平,和是从事相上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