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2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4      字数:4685
  现出来的,不是真的。诸位我想都念过《百法明门论》,《百法明门论》里面把空间放在什么地位上,我们应当要清楚、要明了。方分,就是讲虚空、讲四方、讲十方;时分,讲的是时间。方分跟时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时空,中国人讲的宇宙。它是什么法?不相应行法。什么叫做不相应行法?用现代的话来说,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是从抽象概念里面产生的,不是事实。心法、心所法、色法,是依他起性;抽象概念,不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已经是虚妄的,已经不是实在的。真实的,只有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讲心性,八识的体是圆成实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虚空不是真实的,佛毛孔量是真实的,那怎么能相比?
  毛孔里面能现虚空,能现法界。虚空会不会灭?会灭。什么时候灭?觉悟之后就灭了。就像我们梦中的虚空一样,梦中虚空什么时候会灭?醒来之后就灭掉,梦里面虚空境界都没有了。所以佛菩萨常常比喻,我们六道众生是在作大梦,我们晚上作梦是梦中之梦。不但我们六道众生是在作梦,四圣法界也在作梦。不过四圣法界的人作梦,知道自己在作梦;我们六道众生作梦,是不知道自己在作梦,把梦当真,所以就苦不堪言。什么时候梦醒?超越十法界,梦就醒了。十法界是个范围,是个时分、方分的范围。超越之后,永嘉大师讲「觉后空空无大千」,宗门讲「粉碎虚空」,都是这个意思。什么时候粉碎虚空?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到这个时候,这首偈子里面所讲的境界完全兑现了,这个意思很深。所以清凉的注解也注得多,《纂要》里面是节录,节录得好,节录得扼要,我们学习方便;如果要详细的了解,再去参考清凉的《疏钞》。
  注子里说,「初二句明毛孔过空」,『佛毛孔量不可得』,超过虚空;「佛」是讲自性,这是讲性德。『十方虚空』是个幻相,是属於有为法;「佛毛孔量」是属於无为法,真如无为,不是相似无为,真如无为。底下讲「灵智证理,非如虚空」,虚空不灵,虚空不能证理;「真理超事,故亦非比」,这是说明为什么虚空之量比不上佛毛孔之量。清凉这四句话,把这个意思给我们解开了。无限的理,无限的智,这是自性里本来具足的。理是体,智是从体起用,称体之用。佛法里面常讲,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一切众生个个具足。佛所说的字字句句,没有离开自性般若。佛的智慧德能现前,没有障碍;一切众生统统圆满具足智慧德能,现在不能现前,不能现前是你有障碍障住了,不是我们智慧德能丧失掉;我们智慧德能有,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
  所以诸佛菩萨看众生都是诸佛如来,他从哪里看?从心性上看,我们跟他没有两样。倒过头来,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怎么看法?我们从迷惑颠倒上看,我们迷了,他也迷了。我们不了解他,他了解我们。喝醉酒的人说,「我没有醉,你们醉了」,就是这个味道,他不承认。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迷了,迷了就产生障碍。迷是什么?妄想是迷,妄想就是无明,无明就是不明了,迷了就不明了。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性相理事,这些因因果果,我们迷了,不知道了,这叫无明。从无明里面就产生错误的知见,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这就生起无量无边的分别执著。分别是惑,诸位要晓得,妄想是属於根本无明,分别是枝末无明,十二因缘里面第一个讲的无明,那是分别,它讲的无明不是根本无明。如果是根本无明,要是断了的话,他不是证缘觉果位,根本无明破掉是法身大士;他这个无明破掉,还是证小果,所以它是属於枝末无明,不是根本无明,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
  执著就造业,所谓惑业苦。在我们六道里面来说,分别就是惑,执著就造业,六道轮回就是果报。你造善业,分别善,执著善,三善道的果报;分别恶,执著恶,三恶道的果报。这是把六道轮回的由来,给我们说出来了。所以十二因缘,就是讲三世因果的现象。这十二条,你断掉一条,你就解脱了。但是要断,只能从因上断,不能从果上断。诸位都晓得,十二因缘是三世因果,过去世的因果我们没有办法倒过去,未来的因果我们也没有办法达到未来,只有从现在。现在从「识」开始,识去投胎的,一直到「爱取有」;「识」缘「名色」,一直到「触」,这都是属於果报,这五条讲的是果。果上不能断,要从因上断,因跟缘加起来都行,只有三个字,「爱取有」。缘觉能证果,就在这上下功夫。上根的人,从「爱」断掉,一断一切都断。中根的人,从「取」上断,取是什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得失、占有,占有是属於取。我们常常劝勉同修们,我们要把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那个念头放下,这是从「爱」上断。我们对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占有的念头放下,那是从「有」上放下。你这两条要不能放下,这两条就是世间人讲的嗜欲、爱欲,「爱」是爱欲,「取、有」都是嗜欲、嗜好,这些东西要不把它舍干净,要不肯放下,决定产生障碍,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功夫都不会得力;换句话说,只是在佛法里种一点善根而已,这一生决定不得受用。要想在这一生当中得受用,有成就,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放下,放下决定有好处。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二卷)  1999/6/3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52
  请掀开经本,化乐天偈颂第九首:
  【佛於曩世无量劫。具修广大波罗蜜。勤行精进无厌怠。喜慧能知此法门。】
  这是喜慧天王他的赞颂,与前面妙髻天王赞颂的义趣,我们可以连贯起来看,都是如来果地不思议的境界。古人称《华严》为「大不思议经」,称《维摩》为「小不思议经」,都是称性的境界。为什么不思议境界用这两部经做代表?不用其他的经?这里头含义很深,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得到。《华严》代表出家佛,《维摩》代表在家佛,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在家跟出家是平等的、是没有高下的,所以平等心是成佛第一个因素。我们今天修行,决定成不了佛,什么原因?出家比在家高一等,永远不能平等,那就不能作佛。诸位在大乘经上,我相信读得很多。佛跟我们讲十法界的因行,因行当然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因行里面,佛跟我们说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要记住;佛是平等心,菩萨是六度心,缘觉是因缘心,声闻是四谛心。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佛是平等,平等就能成佛,高下就决定不能成佛。所以菩萨以下,心都有高下,但是愈是往上一个阶层,高下的心愈淡薄,这个意念就愈小,到完全平等,这个人成佛了。所以用这两部经来表不思议,很有道理。当年世尊在世,是两尊佛同时住世,一个是出家佛、一个在家佛。我们看《维摩经》,维摩示疾,释迦牟尼佛派大弟子去问候,舍利弗、目犍连见到维摩居士,也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跟见佛没有两样。我们今天出家人的观念错了,所以念佛往生,出家人反而不如在家人,在家人念佛是出家人教的,在家人他真的念佛往生了,出家人反而不能往生。我们要晓得,贡高我慢,你想想看这是多么大的障碍。所以要学以平等心接待一切众生,绝不能以傲慢心来对人。用傲慢对待别人,吃亏的是自己,别人没吃亏,自己吃亏。
  这首偈喜慧天王教给我们,佛於过去无量劫中,『具修』,具是具足,没有欠缺;『广』是多,不但是多,而且还『大』;『波罗蜜』就是菩萨所修的无量法门,六度万行;「万」不是数字,是形容多,无量无边的行门。说六度,无量无边的行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六大类。所以「六」是纲领,每一条之下都具足无量无边的行门。说布施,布施里面又分为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大类里面,每一条要细说都说不尽。财里面包括的范围就太大太大了,佛跟我们讲,财里面又可以分两大类:内财、外财。外财,身外之物;内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利益一切众生的意愿,这属於内财。我们的劳力,以劳力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属於内财。服务的项目也是无量无边,我们看这个社会,男女老少,不同的身分、不同的行业,在他自己本分岗位之中,尽心尽力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就是对社会、对人民、对众生服务,负责尽职,内财布施。内财远过於外财的布施,今天社会大众看颠倒了,看重什么?重视外财布施,而忽略内财布施。本经在「十回向品」,第六回向这一部分里面,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了将近一百种的布施,都是我们平常所忽略的,我们没有想到。佛所讲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切众生以不同的身分、不同的岗位,为社会大众、为法界众生服务的那些项目。世间人又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这个话说得没错,诸佛如来也是以服务为目的,随类化身,随缘服务。服务就是此地讲的「具修广大波罗蜜」,把你服务的项目做到尽善尽美,就叫做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以字面的意思来翻,古人翻作「到彼岸」,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到家」的意思,到家就是做到最圆满,你的功夫到家了。无论做什么事情,你做到非常成熟,所谓是止於至善,在佛法里面称波罗蜜。做到没有一丝毫的欠缺,没有缺陷,这就是至善圆满。
  我们学布施,布施要怎样才能做到至善圆满?佛法里面说得太多了,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第一个要用真心,不能用虚假的心。可是几个人用真心?所以发心修学得不到结果。得不到结果,佛在经上也说过,《楞严经》上就讲得很好,「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我们冷静的反省一下,我们的因地真不真?我们发心,心里还有自私自利,这个因就不真,所以你希求的果报得不到。我们学佛人,每一个人深切的希求,是希望烦恼轻、智慧长。我们有没有得到?我们的烦恼还是很多,妄念止不住,智慧还是不开。什么原因?因地不真。因地为什么不真?观念不正确。世间哲学里面所讲的人生观、宇宙观,这两句话就是说你对人生的看法、你对宇宙的看法,你的看法不正确,你的看法错误了。世出世间的圣人,「圣」这个字的意思,是明了的意思、觉悟的意思,圣人,也就是说世出世间的明白人、觉悟人,明白、觉悟的标准是什么?他的看法,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与事实真相相应,这个人是觉悟的人,这个人叫明白人,我们中国人称为圣人,印度人称为佛陀,他的修因才正确。我们错在哪里?错在自私自利,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不知道。所以你怎么去想、怎么去观察,都是错用了心,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我们今天早晨讲《感应篇》里面「孝」字,谁懂得孝?谁认识孝?孝是讲事实真相,是讲宇宙万法的本体,从这个字上建立正确的观念,现在人所讲的正确的人生宇宙观。怎样能行孝?怎样能尽孝?「中」字。中,你心里有中,儒家讲的「中庸之道」,佛家讲的「中道第一义谛」,你心里有中。用心用得纯正,这就叫做中。我们凡夫用心不正,错用了心,总是斜了、偏了,不知道用中,因地不真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说得最粗、最浅显,大家最容易懂得,就是私心,自私自利,大错特错了。你用这个心,你能得多少利益?太少太少了。假如你用心偏的幅度大,纯是欺人骗人,你骗得来的那些财富依旧会被别人骗去,你得不到受用,保不住的。这个不但在历史上记载得很多,如果我们留意,细心观察现前的社会,这些事情太明显了。几个人能发财?我们看到有很多,用一些不太正当的手段发了大财,所谓是亿万富翁,你看看他日常生活,可怜得不得了,没得受用,实际上他的生活远远不如一个普通人。对於得到财富的念头,全是妄想。
  这在二十多年前,我在香港讲经,那个故事我也讲过好几遍。邀请我到香港讲经的是谢道莲居士,这个居士前年过世,也不在了。她发心要买一点礼物送给我,好心!我陪她一起到银行,她去提款。银行下面是保险柜,她带我去看,打开她保险柜那个箱子,里面是一些金银珠宝,展示给我看。我看了之后,我告诉她,我说:你只有这么一点点?她听我这个话就很惊讶,也很不高兴。「太可怜,太少了,我比你多得多,多得太多太多了。」她说:法师,你有这么多?「是!」我说:你看看,你这些金银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