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节
作者:开了      更新:2021-02-26 22:14      字数:4965
  语毕,便不看他,只径直转身朝不远处的亭子走去。晚凉忙跟了上来,走在我的身侧。
  身后之人迟疑了下,终是抬步跟上来。
  过亭中坐了,晚凉识趣地开口:“奴婢去沏壶萘。”说着,便退了下去。
  晋王瞧我一眼,开口道:“不知娘娘要与本王说什么?”
  我微微一笑,轻拂了拂衣袖,低声道:“本宫猜,王爷急着去见太后,是为了春猎一事。”
  他的眸子一紧,毕竟那是他上奏的奏折,是不该被我知晓的。冷着声道:“本王以为后宫是不得干政的。”
  我心下不免想笑,他是否以为夏侯子衿荒/淫/无/道,连着奏折都要给我瞧?从他的脸色,我便瞧出了对夏侯子衿的不满。
  摇头道:“王爷误会了,本宫自是知道这个道理。不过只是,本宫在劝皇上取消春猎的时候,皇上无意间透露的。”抬眸看着他,笑言,“本宫一直好奇啊,能说出那样的话来之人,究竟生得如何模样?”
  闻言,他脸上的怒意缓缓消散了些许,瞧着我的眼底露出一丝惊讶,开口道:“娘娘也觉得不合时宜?”
  我笑:“不然本宫何以劝皇上收回成命?”
  他的眸子亮了亮,却是苦笑着摇头:“只可惜,皇上依旧不为所动。所以本王进宫,想问问太后,此事她究竟如何看?”
  我直直地瞧着他,开口道:“王爷以为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还是太后的天下?”
  他一时间怔住了,我又道:“王爷进宫不去见皇上而径直过熙宁宫去,将此事说与太后听,王爷要太后出面与皇上提及此事,试问皇上心里该做何感想?”
  夏侯子衿那么骄傲之人,若然真的太后出面来说,他的面子定会挂不住。甚至还会以为,晋王想要太后来压他,凭他的脾气,定是不会服输的。
  晋王却不知,夏侯子衿迟迟不回复他,意在听他当面对着他说。
  虽然晋王找太后说,心意都是一样的,可,于夏侯子衿来说,意义却是截然不同的。
  何况,晋王自然也清楚,夏侯子衿非太后亲生,若是生出不睦来,也是难以避免的。或者,当年拂希的事情,他比我还要清楚一些。
  这时,晚凉端了茶水回来。她小心地倒了茶,奉至他的面前。又将另一杯轻声放于我面前,又安静地侍立于一旁。
  晋王却是突然起了身,开口道:“本王考虑欠缺了,娘娘一语点醒梦中人。不过本王既然都到了这里了,自然还是过熙宁宫去给母后请安来得妥当。”语毕。便要走。
  我叫住他:“王爷也不急于一时,本宫这萘,还望王爷不要嫌弃。”说着,伸手端起来,朝他一笑。
  他微怔了下,终是又回身坐了,端起杯子轻呷了一口。
  我道:“本宫要谢谢王爷。”
  他有些吃惊地看着我,我笑:“谢王爷心里有皇上,心里有这夏侯家的天下。  ”
  从容地将杯中的茶饮尽,他才笑着起身,朝我道:“皇上有娘娘,是他之幸。本王,先告辞。”他行了礼,轻笑一声,转身离去。
  我起了身,望着晋王离去的背影,轻笑出声。
  晚凉小声道:“娘娘,您笑什么?”
  “本宫高兴。”
  为晋王的忠诚,为夏侯子衿。
  晚凉的目光地看着急急离去的男子,半晌,才开口道:“娘娘,我们回去吧。今晚皇上琼台设宴,娘娘可是要好好打扮一番的。”
  我应了声,便抬步回去。
  两人走着,又听晚凉小声道:“接下来几日,事情可多了。待大宣和南诏的皇帝来之时,皇上还需亲迎的。还不知,北齐的人什么时候来。”
  我轻笑一声,并不答话。
  皇上亲迎,本该是带着皇后去的,只是这中宫之位尚且空悬,如今只姚淑妃的地位最高,想来由她去,是无可厚非了。
  想了想,忍不住问:“晚凉,你说这南诏皇后来天朝住哪里呢?”
  宫里?呵,她一个前朝帝姬,住进来,多有不便。
  驿站?那可真讽刺了。何况,两位王爷住在驿站呢,到底也是不合适的。
  晚凉似是吃了一惊,忙摇头道:“娘娘,这个奴婢不知。”
  我瞧她一眼,未再说话。我真是好奇,想看看这为位南诏皇后,她出嫁的时候还是身份显赫的前朝帝姬,如今时隔四年回来,这天下却已经不是她荀家的天下了。
  夏侯子衿这二十五岁的生辰啊,我不知有多少人期待着呢。
  回了景泰宫,便见朝晨跑上来道:“娘娘可算回来了!内务府派人送了新的衣裳过来呢,奴婢就等着娘娘回来试。”她看起来真开心,想来,那衣服定是漂亮极了。
  不知怎的,我忽而又想起小时候,顾卿恒送我的那些好看的衣服。出了那件事之后,我再也没穿过一件,全被我整齐地叠好压在箱子的最底层。
  如今长大了,再也穿不上那些衣服,可心里的怀念,却总是在的。
  我离开那个家的时候,唯一舍不下的,也就那些衣服了。
  只是,进宫来啊,带着那些衣服自然是不便的。何况我根本穿不上了。想着。微微摇着头。
  随朝晨入内,见桌上除了那衣服之外,还摆着各式的珠宝首饰。
  我不免一震,只回头问:“各宫主子都有么?”
  朝晨点了头道:“是,都有,不过是比照着身份不同,内务府送来的东西也稍稍有些差异罢了。”
  闻言,才放下心来。点了头道:“那便帮本宫更衣吧。”
  “是。”两个宫婢都应了声,便上来帮我换下身上的衣服。
  如今天气早就回暖,宫里的衣服也换的薄起来。
  浅紫色的宫装,用银丝线绣出簇簇锦团,指腹抚上去,还带着略微的凉意。轻盈的广袖用银色的锦缎滚边,在腰际束起宽大的锦带,秀出我的柳腰依依。
  犹记得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心宫婢,夏侯子衿拦住我的腰,轻笑着道:不盈一握,如弱柳扶风啊。
  嘴角不自觉地轻笑出声,两个宫婢也笑了,却是都不说话。
  晚凉将我拉至梳妆台前,用木梳轻轻地梳着我满头青丝,轻笑着,甚是开心瞧看她们的样子,心里也愈发地高兴起来。
  想起方才与晋王的那番话,总是无端地放心。朝中有人谋反,那总也要是师出有名的,如果夏侯家的子孙不想反,谁若是动了,那便是作乱,人人得而诛之前朝嘉盛帝驾崩的时候,夏侯家若不是外戚,不是异姓王爷,夏侯子衿要坐上这皇位,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姚行年当年向着夏侯家,自然是想自己女儿的孩子将来有一天,能坐拥这天朝的江山的。
  否则我想这么多年,姚家的人定是按撩不住的。姚行年也不会千方百计地要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来做夏侯子衿的妃子了。所以太后考虑的,自然是谨慎的。
  梳妆好了,又在寝宫内休息了会儿,便见芳涵自外头进来,朝我道:“娘娘,时候差不多了,该过琼台去了。”
  我点了头,便由晚凉扶着起了身。
  出了宫门,见鸾轿早就备好了,弯腰进去坐了,听得朝晨轻声道:“起轿吧。  ”
  琼台离景泰宫还是很远的,我便安静地坐在鸾轿内。我自然知道为何夏侯子衿要选择在琼台设宴。只因那里,是两位王爷离开皇都去封地的时候,他为他们践行的地方。
  藩王没有皇帝召见,是不得私自回皇都的。往年夏侯子衿的生辰并不曾办得如此浩大过,故此两位王爷也不过是在他生辰的时候,派人送来贺礼。
  如今,时隔四年的时光,他要再次选择琼台设宴,定是要告诉他们,兄弟骨肉之情,他从来不曾忘。
  从这里分开,再在这里聚合。
  夏侯子衿想的,自然是很周到的。
  鸾轿行了好久才缓缓停下,朝晨拂开车帘,伸手来扶我。
  下了鸾轿,见琼台今日多了许多的宫人们。
  被时,也不多做停留,只抬步朝里头走去。
  来往的宫人们皆朝我行礼,我抬眸瞧去,瞧见千绯的身影,她的身旁,千绿正靠近她的耳畔低声说着什么。我见千绯坐在堂下左侧的第二的位置上,左为上啊,她摆明了想给我一个下马威。而她前面空出的那位子,便是留给远道而来的王爷的。
  只是今日是家宴,我不会与她计较这个。
  径直过右侧的第二的位置上坐了。千绿回身的时候,才瞧见了对面的我,浅笑着,朝我规矩地福身。
  我也笑着瞧了她一眼,她才转身往下过去,择了位子坐了。她还不过只是个嫉,是没有资格坐在千绯身边的。
  我瞧见先到的嫔妃们都一一找了位子坐好了,有的窃窃私语着,有的只规矩地坐着,并不多说一句话。
  我的下面,坐了阮婕妤,她的对面,是玉婕妤。
  我瞧过去的时候,恰好见玉婕妤朝我看来,她朝我淡淡一笑。我也笑着,见她下面是安婉仪和千绿。而阮婕妤下手。是刘顺仪与陈静嫔。
  这时,听得外头公公高声道:“皇上驾到——太后驾到——”
  众人闻言,忙起了身,行礼道:“参见皇上!参见太后!”
  低了头,一行人从面前走过,才缓缓抬眸,两位王爷跟在他身后。他的身边,是太后,姚淑妃轻扶着她,小心走在她的身侧。
  待皇上与太后入座,众人才都入了座。
  姚淑妃便在夏侯子衿右边下手坐了,她忽而朝我看来,眸子里皆是得意的光。我心下冷笑一声,不过是个位子而已,我桑梓并没有那么稀罕。
  目光,悄然落在身边之人身上。
  这位,自然便是显王了。
  比起他的两个哥哥,他的身材更加的魁梧,眉宇间,隐隐地透着不为人知的流光。他似乎感觉到了边上有人瞧着他,猛地回眸朝我看来,我吃了一惊,慌忙收回到了目光。
  见对面的晋王,朝我淡淡一笑。
  我嘴角微动,回神的时候,不经意间瞧见夏侯子衿正直直地看看我。心头微震,却并没有很快地收回目光,只从容地看着他。直到他将目光移开,我才暗自舒了一口气。
  而后,听他笑道:“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近四载时光了。朕也不见你们甚久,若不是这次朕的生辰,怕又不知何年何月才得以相见。”
  太后也笑着开口:“皇上一向崇尚节俭,这次生辰的事情,也是哀家出的主意。哀家可也是抱了私心的,想见见你们兄弟。”她叹一声道,“哀家老了,这人老了,就念看你们小一辈的。”
  太后在说到“皇上节俭”的时候,我瞧见晋王的脸上明显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不悦,他定是想起了夏侯子衿执意春猎的事情。瞧着他的表情,想来此事,他还未及与夏侯子衿提起。
  方才在宫中遇见他的时候,他便过熙宁宫去了,不过是请安而已,难道太后又与他说了什么别的事情么?不然何以没有时间去见夏侯子衿呢?
  才想着,便听我身边的显王道:“母后多虑了,皇上不召见臣等,才是天朝之幸事。”
  我微微一震,他话里的意思,便是指太后这次是有意借此机会传召他们回皇都来。目的,便是要探探他们两个,是否有异心。
  果然,太后的脸色微微一变,却是没有发作。
  倒是晋王道:“三弟说话还是这般直来直去,母后也深知他的脾性,这么多年了,改也改不了。”他端起面前的酒杯,朝上头之人道,“臣此番回皇都,还不曾与皇上多说几句话,臣先罚一杯。”言罢,一仰头,将杯中的酒饮尽。
  方才尴尬的气氛瞬间被瓦解开去,夏侯子衿笑着举起酒杯道:“这次反正要住一段时间,朕不怕没有时间和二弟好好叙旧。”他又笑着对着显王道,“朕这杯敬你们两个。”
  “臣不敢。”显王忙举杯,仰头饮尽。
  此刻太后脸上的不悦早已经散去,她是很会隐忍的人,笑容又能再现了。朝显王道:“哀家听闻子衍在两年前册了王妃了?还是户部尚书之女?”顿了下,她又问,“王妃可好?此番回来,如何不带她来给哀家看看,哀家也想抱抱哀家的孙子。”
  显王开口道:“多谢母后挂心,带着他们来不方便,孩子还小,又离不开王妃,所以儿臣才一人来了。’
  显王既然怀疑太后召他们回来是试探,自然不会带上自己的妻儿,毕竟,在封地才是最安全的。只是太后啊,说了这么多,怕只为了说最后一句。
  刊、子啊,只可惜了,是显王的儿子,并不是夏侯子衿的。
  所以她才急着要后宫的嫔妃生下皇子,不然,一旦出事,便会如前朝的嘉盛帝一样,没有子嗣继承基业。显王虽然也能唤她一声母后,但那到底是不一样的夏侯子衿虽也不是亲生,却是她一手带大的,她能依靠的,也只有这个儿子闻言,太后倒也只是笑一声道:“孩子小,自是经不起折腾的,哀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