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空白协议书      更新:2021-02-26 22:06      字数:4937
  小说排行榜:/top。html
  老子《道德经》相关作品全集:/zt/daodejingzhushuji/
  老子臆解 作者:徐梵澄
  徐梵澄 简介
  徐梵澄(1909…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家、翻译家。
  湖南省长沙人;1909年10月生于长沙东乡。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也接触到许多西学知识;上小学时毛泽东教过他几年地理。后入雅礼中学。1926年考入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次年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1928年5月15日听鲁迅演讲受到教益;开始同鲁迅建立联系。1929年8月赴德国留学。在海德堡大学哲学系攻读艺术史专业;研究美术史;练习木刻艺术。代鲁迅购买文学和版画作品;并创作一幅中年鲁迅像;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创作第一人。做完博士论文答辩时;因父丧;1932年8月回国;在上海从事写作;经鲁迅推荐;为《申报》副刊《自由谈》撰写杂文;出版了《泥沙杂拾》;并于1934年翻译出版了尼采的《苏鲁支语录》、《朝霞》、《快乐的知识》、《尼采自传》和《歌德论自著之浮士德》等著作;是中国最早的尼采研究专家。他的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他牢记鲁迅关于青年应“稍自足于其春华”的教诲;脚踏实地走着自己的学术和人生之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执教于中央艺专;辗转于滇、渝等地。1940年任重庆中央图书馆《图书月刊》编辑;兼任中央大学教授。
  1945年初;他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派;参与中印文化交流;到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任教;并研究古印度哲学;译成《安慧三十唯识疏释》。1950年在贝纳尼斯学习梵文;译出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迦里大萨《行云使者》。1951年任南印度捧地舍里的室利阿罗频多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华文部主任。执教之余;他致力于研究精神哲学;注重探讨法相唯识之学;著书立说;很有成就。1978年底回国;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回到祖国后的20年;是他学术生命的又一高峰;对丰富中国现当代学术思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被誉为著名的东方哲学大家。他是系统地把印度古代精神文化的典籍《奥义书》介绍到中国来的先驱者。早在南印度任教时;他就利用室利阿罗频多学院丰富的藏书;遍识《奥义书》百余种;陆续择译成中文;1984年出版。他也是印度精神哲学大师室利阿罗频多的思想和著述的研究者和传播者。1954年出版《室利阿罗频多事略》;1959年出版译著《综合瑜伽论》三部;1973年出版译著《玄理参同》;1984年出版译著《神圣人生论》;1987年出版译著《综合瑜伽论》第四部;1991年出版《周天集》。他的另一翻译成就是室利阿罗频多学院法国院母密那氏有关瑜伽等问题的答问和释义;共6辑;题为《母亲的话》。
  他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哲学和宗教。曾出版多种英文著作;如1966年的《孔学古微》;1976年的《小学菁华》;1978年的《周子通书》;1985年的《肇论》;1990年的《唯识菁华》。他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介绍具有深刻与独到之处。1988年即由中华书局出版《老子臆解》一书;是根据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吊书二种;斟酌其他诸本完成的;在文字、句读上有异于别人。在思想内容上;参以《周易》及先秦古说和古、近印度与西方哲学家的见解;疏释疑难;寓以新意;抽发理隐;大畅玄风。1994年出版的《陆王学术》亦与前著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存世的著作还有文艺评论和诗歌;集有《异学杂著》、《蓬屋诗存》等书。
  2000年3月逝世;终年90岁。可惜他正在进行的从古梵文译注的《佛教密乘研究一一摄真言义释》一书终未完成。
  版本
  民国十三年上海涵芬楼影印道藏“慕”字函出老子二种:
  一,道德真经——兹简称曰“真本”。
  二,道经古本(篇上)德经古本(篇下)
  ——兹简称曰“古本”。
  以上两种,皆题“唐太史令传奕校定”。属“洞神部”本文类。
  帛书有甲、乙两本。一九七三年十二月,自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所发现者。文物出版社出版。一九七六年三月第一次印刷。
  通行本即通俗坊间诸本。然多据近人杨树达增补老子古义本。民国十七年五月上海中华书局四版。
  序
  老子一书,自古为之注解者多矣。韩非而后,著名者无虑数十百家。其见于汉志者,如邻氏、徐氏、傅氏等之书早佚。至今存之河上公、王弼等数家注解,乃学人所熟知。近代欧西稍知此学,译者如林,英、法、德等文字皆有。而为博士论文者,又指不胜屈。凡此皆有专家为之著录,书目稍裒然矣。
  建国以来,地不爱实,鼎彝碑版,时出于山椒水涘。多历代学人梦想而未之见者。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老子帛书二种,尤为可贵,一篆一隶,皆西汉初年钞本,可谓学术史上之一大事,与汲冢竹书及孔壁古文之重要相若。既已有编印本发行矣,取以比勘通行诸本,见编次不同,字多通假,而大体无异。然帛本一字之殊,固宜珍若璆琳者也。综合观之,实堪叹美。在昔名注疏之仍多疵 者,未有此西汉初元本故也,惜夫!
  梵澄学殖浅薄,自愧读书不多。时值艰虞,遭家多难,自放于域外者,三十余年。以一九七九年归国,闻老子有帛书本,亟求得而读之,以惊以喜。遂就诸本斟酌,写成一定本,而亦未必定。越数年,以为说原文应是如此如彼,盖有其由,亦当说明之,遂就全部老子哲学为之解。文字既有拣择,句读稍异寻常,义理遂可批判。未肯全袭旧说,间亦稍出新裁,根据不丰,祇名臆解。
  虽然,亦非造次而为之者。尝以谓俗儒诂经,道士宣教,多说废话。尤以倡儒、释、道三教合一者,挦扯牵合,遂成“同善社”之谈。而自来口义、语录、讲章之类,一发议论,策锋便起,徒快语言,羌无实义。凡此皆心所不以为然者,不敢效也。故每章撮其大意说之。疑难处释之,其原自明白无需解释者,略之。析理参以周易及先秦古说,不废庄子;偶见颇同西洋哲学者,标出之,意在点染以时代精神;无所发挥,盖非论老子哲学也。隶事,多取春秋传,间有取后世者,皆历史大事。音义多本之尔雅、诗序、说文等,以古字义解古文义,亦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者。要之,求以至简洁浅显之文字,解明书中之义理,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乙丑人日 徐梵澄序于北京
  道经一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第一章第一节,据甲本增四“也”字。
  “无欲”——宋儒多在“无”字断句。(参陆象山说)。勘甲、乙两本,后皆有“也”字,作“故恒无欲也……,恒有欲也”。
  通行本作“无名,天地之始”。兹据甲、乙两本,订作“万物之始也”。
  通行本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兹据甲、乙两本,订其多“此”字,“而”字,“之玄”二字。皆删。
  通行本“……以观其徼”。甲、乙两本皆作“以观其所噭”。——“所噭”,所通也。兹据通行本删“所”字。
  首章第一句“道可道”,通常释为“道可言”。——礼记礼器:“盖道求而未之得也。”郑注:“道犹言也。”大学:“道学也。”或释为“语”。荀子荣辱篇:“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实。”此二“道”字皆训“语”。——或释此为“可由”,或“可从”,或“可行”。皆有证以成其说。
  虽然,于此请别贡一说:
  帛书甲、乙两本,此句皆有“也”字。“也”为疑问语则同“邪”,即“耶”。——礼记曲礼:“奈何去社稷也?”论语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也”皆同“邪”。——第二字“可”则“何”之省文。——石鼓文“其鱼维何”作“其鱼隹可”。云梦秦简“购几可”即“购几何”,“可 ”即“何也”。“盗封啬夫可论”即“盗封啬夫何论”。
  然则此第一句当作:“道,何道耶?”
  更进而问一句:“非常道耶?”
  其次仍为两问句:“名,何名耶?非常名耶?”
  以“道”与“名”并说,就文字而论,则作连续之两问句,声调振起。其所以第三句仍当作疑问语者,乃就全书之大义勘得之。老子全书中所说之道,乃恒常者。(“恒”、“常”同义。汉文帝名“恒”,避讳改作“常”,如“常山”、“嫦峨”,原是“恒山”、“ 娥”,皆因讳改。由此推知此帛书甲、乙两本,写成在汉文帝以前。)
  “眇”通“妙”,皆训“微细”。与妙丽之义无关。
  “噭”、“徼”、“福А保酝敉佟Q怠翱铡薄S锌账褂锌赏āS鞯乐良⑾福嘤制ù铮氏挛挠小翱擅谛 薄ⅰ翱擅诖蟆敝怠!?br />
  “观”,谛视也。
  十大经成法篇:“万物之多,皆阅一空。”注者引文子道原篇:“老子曰:‘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孔”即“福А币病!?br />
  玄,说文:“幽远也。”原字义为“黑而有赤色者”。凡染,(谓丝、帛、羽等染以红色),“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頳,三染谓之纁”(见尔雅释器)。“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见周礼冬官考工记书缋)。郑注周礼:“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欤!”——是则为深赤近黑之色,由是而义转为“幽远”。易坤:“天玄而地黄。”亦言天之幽远。
  通行诸本及帛书甲、乙两本,皆以此章始。章名古本皆无,真本有,此作体道章第一。
  臆解:
  道,本无可名言者,然不得不藉名言以说道。此老子一书之所为作也。始以问曰:“此道也,何道耶?非恒常之道耶?”又问曰:“此名也,何名耶?非恒常之名耶?”——是谓非于恒常之道外别立一道;非于恒常之名外别立一名。
  说万物之始,有道存焉,所谓“先天地生”者。然此非创化论而是道论。说有其物,无以名之。及名之为道矣,可曰“万物之母”。
  老氏之道,用世道也。将以说侯王,化天下。欲者,侯王之志欲、愿欲也'1'。 有欲、无欲异其度,于微,于福Ч燮渫ǎ酝ù说乐⒁病!?br />
  “玄之又玄”者,言此道之高、深、幽、远也。——同一物也,自上俯而观之谓之深,自下仰而望之谓之高。极视窥其幽,平眺谓之远。皆况道也。以此而摄万类,谓为“众眇之门”。即从入之途,此书是也。
  注释:
  1、参下第三十三章。
  道经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己。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通行本此作养身章第二。
  甲本第一句无“之”字,作“美为美”。乙本有。
  “皆知善”句,据文子微明篇,淮南子道应篇所引,皆作“皆知善之为善”。多三字。甲、乙两本皆无之。
  “ 高、下之相盈也”,通行本作“……相倾”。“盈,非也”。见广雅释诂。
  “恒也”。二字为句,通行本无。此帛书佳处。
  “万物作而弗始也”。古本作“……不为始”。此下之“而不有”、“而不恃”,“而弗居”,皆动词。故此“始”字亦当是动词,义为“作始”或“为始”。然勘通行本(所据即河上公、王弼诸本),此句作“万物作焉而不辞”。“辞”之言,“治”也。古代听狱之成辞曰“治”。窃疑此原作“治”。亦动词。“始”乃借字。棗通行本此下有“生而不有”一句。甲、乙两本皆无,兹芟。
  臆解:
  美、恶相对为言,今言美、丑。必一切皆不美,然后见美之为美。一切皆不善,然后知善之为善。就有、无,难、易,高、下……等而言,皆为相对。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无为”者,非谓无所作为也。倘人皆无所作为,则人事皆息,而文明亦于是乎止,此即西哲康德所谓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