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节
作者:千顷寒      更新:2021-02-17 08:29      字数:4738
  七娘只是笑,并不作声。她心里清楚得很,许氏喜欢她,那是合了眼缘,胡氏看着许氏的面子也待她不差,可老太太那里,原本是想着寻个男孩子给大老爷继承香火的,而今变成个女儿,养几年就要嫁出门不说,还得附送一大堆嫁妆。老太太便是嘴里不说,心里也没法像旁人那般毫无芥蒂。
  老太太今儿精神好了不少,已经起了床,刚梳好了头发坐在花厅里跟翠玉说着话。听见下人禀报说许氏和七娘到了,赶紧让人请进屋。七娘低着头,安安静静地跟在许氏身后,进门就朝老太太行了大礼。
  她到底是官宦出身,幼时的规矩学得极严,这一番跪拜之礼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端地仪态万千,只怕比卢嫣还要标准些。老太太见状,立时生出些好感来,微笑着唤了她起身,又问:“我听你母亲说,你名字叫什么来着,碧……碧舸?”
  “是。”七娘低声应道:“碧色的碧,‘舸急转千溪’的舸。”
  老太太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她读过书。许氏笑着解释道:“这孩子读过书,识得不少字。”
  “那却是难得了。”老太太显然对此十分满意,脸上的笑意愈发地浓了些,仔细瞧了瞧七娘的长相,啧啧两声道:“这孩子模样生得面善,婉婷你仔细看看,她这眉毛鼻子是不是跟宋家大小姐有几分相似。”
  许氏想了想,柔声问:“母亲说的是吏部宋大人府上的大小姐,后来嫁到益州的那位?”
  “就是她,就是她。”老太太拍手道:“我记得她和四丫头关系不错,早些年老来我们家窜门的。”
  “听母亲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像。”许氏也回头看了看七娘,抿嘴笑道:“回头之韵回来了,怕是也要这么说的。”
  她口中的之韵是卢之安的妹妹,老太太唯一的女儿卢之韵,比许氏要小□岁,早些年嫁给了廉郡王做了正妃,接连生了两个儿子,而今又怀上了,着着实实是个有福气的。
  “这孩子模样也生得好,端庄大气,举止大方,婉婷也是个有福气的。”老太太抚了抚许氏的手背,低声道。
  许氏闻言,知道老太太这一关算是过了,总算松了一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卡得不想写,我能申请明天请假吗= =
  第二十二章
  二十二
  几个人在屋里说了一阵话,气氛还算融洽。一会儿胡氏也领着两个孩子进来请安,瞧见七娘,朝她悄悄地眨了眨眼。卢熠和卢嫣向老太太行过礼后,也走到七娘身边坐下,熠哥儿凑到她耳边来小声道:“碧舸姐姐,瑞哥儿就在外头。”
  七娘一愣,目光不由自主地挪向门口。这边胡氏已经开口朝老太太笑道:“之安兴许早跟母亲提过,四房的瑞哥儿聪敏好学,机灵伶俐,故带了他回京读书。儿媳领了他过来给母亲请安,那孩子而今就在外头候着呢。”
  老太太一听急忙道:“哎呀这可怎么好,怎么能把那孩子一个人留在外头,快请进来,快请进来。”
  胡氏朝采芹使了个眼色,采芹点点头,快步踱了出去,很快地便领着卢瑞进了屋。
  瑞哥儿穿着一身簇新的长袍,鲜艳的宝蓝色衬得他的皮肤愈发地白皙,小圆脸上仿佛又圆润了些,大眼睛水汪汪的,漆黑发亮,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灵气,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见七娘在,瑞哥儿脸上立刻挂起了笑容,悄悄朝她挤了挤眼睛,又马上换回端正严肃的神态,不慌不忙地朝老太太太行礼问安。
  “快过来快过来。”老太太显然对卢瑞十分有好感,笑着朝他招手道:“瞧瞧这娃儿,圆头圆脑的,生得真是有福气。你看他这额头——”老太太拍了拍卢瑞饱满的前额,笑着朝胡氏道:“一看这额头,将来就有出息。”
  “奶奶偏心。”卢嫣虽与卢瑞关系还不错,但显然还是更亲近卢熠,一听老太太夸奖瑞哥儿,立刻急了,插嘴道:“哥哥的额头也生得好,唔,眉毛眼睛都生得好,比瑞哥哥还好看,以后会更有出息。”
  众人闻言,顿时哈哈大笑。卢熠性子活泼开朗,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可劲儿地挺着自己的小胸脯道:“傻妹妹,以后有没有出息可不是看谁长得好看。瑞哥儿书读得好,以后自然要高中状元,至于我——爹爹说我也聪明,唔,不过瑞哥儿记性比我好……”他说到此处微微有些郁闷,揉了揉脑袋,无奈地道:“那我就做探花好了。”
  这回连许氏和七娘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大家说什么说得这么高兴呢。”外头有人笑着接话,七娘听到她的声音,脸上的笑意微微一僵。来的是府里的三太太孟氏,昨儿下午倚梅园的事儿十有□跟她脱不了干系,七娘不用猜,也知道她对自己的突然到来没有好感。却不知这孟氏会不会当着老太太
  和两个妯娌的面来挑她的刺。
  孟氏进门的时候,许氏已经将府里的事务全都交给了胡氏,虽说府里上下对许氏敬重有加,就连三老爷也常叮嘱孟氏要对许氏敬重客气些,但孟氏却始终有些不服,总觉得许氏不过是个寡妇,连个孩子都不曾留下,凭什么在府里如此超然。尤其是这一回,竟不动声色地带回来一个丫头占去了府里大小姐的名头,孟氏又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哟,大小姐也来了。”孟氏朝七娘瞟了一眼,嘴角挤出一丝笑容来,眼睛里有不屑的光。转头又朝女儿卢玉招手道:“玉儿快过来,你昨个儿不是还说想见见我们大小姐么,这回可见到了。”
  卢玉低着头朝七娘偷瞄了一眼,又立刻把目光缩了回去,怯怯地唤了一声,“姐姐好。”
  七娘赶紧回礼道:“二妹妹安好。”
  “原本玉儿昨个儿下去就要去倚梅园看看的,结果实在抽不出空儿来。大嫂二嫂也知道,这孩子整天忙着学这个,学那个,连晚上啊都还得做女红……”孟氏一开口就没个消停,絮絮叨叨地说着卢玉的功课,嘴里抱怨着孩子多辛苦,可字里行间却全都是炫耀的意思,说话时还不断地朝七娘看过去,毫不掩饰脸上高高在上的得意之色。
  “哎呀呀瞧我这张嘴——”孟氏见大家都不说话,只似笑非笑地盯着她,自觉目的达到,假惺惺地捂住嘴,作出歉疚的神色,“碧姐儿莫要恼,三婶婶只是随便说说。而今你到了府里,这些东西自然早晚要学的。”
  七娘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柔声道:“三婶婶说得是,日后还要向二妹妹多请教呢。”
  “请教什么?”卢嫣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小声问卢熠。卢熠多少懂了些事,扁扁嘴不说话。见卢熠都不回她的话,卢嫣有些恼,撅嘴往老太太怀里扑,奶声奶气地撒娇道:“奶奶,我给您做了荷包,就剩最后几针,明儿就能做好了。”
  “哟,我们家嫣姐儿这么能干呢。”卢嫣打小在老太太身边长大,最得老人家的喜欢,而今听了她这话,老太太愈发地笑得合不拢嘴。
  “我跟大姐姐学的。”卢嫣得意道:“大姐姐只教了我几遍我就学会了哦。”
  “哦!”老太太若有深意地看了孟氏一眼,又笑着朝七娘看过去,道:“原来碧舸不止识字,还会做女红呢。”
  “大姐姐的女红可好了。”卢嫣赶紧帮腔,“她给大婶婶做了鞋子,我也想学,可是大姐姐说我还小,等我大些了再教我。等嫣儿学会了,再给奶奶和母亲做。”
  老太太握住卢嫣的小手,心疼道:“我的心肝宝贝儿,奶奶领了你的情了,那些活儿让丫鬟们去干,可千万莫要伤到了你的手。小姑娘家家的,好生娇养着就是,不必那么辛苦。”说罢了,又叮嘱许氏道:“碧姐儿才进京,不必急着学那么多东西,左右她的女红好,又识文断字的,京里多少千金小姐都比不上。倒是多领着她出去走走,也好见见世面。昨儿之韵还让徐嬷嬷过来问你什么时候到,明儿你就带着碧姐儿去一趟王府吧。”
  许氏柔声应了,孟氏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僵。许氏进门早,又正赶上府里最艰难的时候,老太太终日躲在明萱堂不理家事,卢之安又被送去读书,卢之韵那会儿年岁尚轻,可怜兮兮地整日跟在许氏身后。
  人说长嫂如母,许氏对卢之韵关爱有加,日子长了,感情自然也深厚。到后来卢之韵出嫁后,每回回了娘家,都要与许氏秉烛夜谈,竟似比老太太还要亲近些。胡氏心性开阔,倒不觉得有什么,唯有孟氏十分不喜,私底下没少埋怨卢之韵偏心。而今听得卢之韵只邀了许氏过府,孟氏愈发地心不平,忍不住讥讽道:“大嫂果然与小姑关系亲厚,我和二嫂是远远不如的。”
  老太太瞥了她一眼,不悦道:“既然知道,还在这里废什么话。”
  孟氏没想到老太太这么不给面子,顿时尴尬得无地自容,便是有心再踩一踩七娘,也不敢作声。
  胡氏见状,赶紧把话题岔过,笑着引到这一路所见的风土人情上来。不免又提到回程时遇到邵仲的事,狠狠地将邵大公子夸赞了一番。
  老太太竟然对邵仲也有所耳闻,关切地问:“是国公府的那位大公子?真是个可怜孩子,早先我还见过几回的,模样生得好,人也机灵,没想到竟然——哎,真是可惜了。”一边说话,还一边惋惜地叹了口气。
  胡氏也跟着惋惜道:“可不是呢。连之安说起他来也是百般赞赏,若不是有眼疾,只怕早就入仕了。”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那孩子眉目开阔,鼻梁挺直,下巴丰隆,福气还在后头。”许氏难得地开口赞道。
  众人又是一阵附和,只听得七娘心里呕血。邵仲是什么德行,在场诸位中只怕唯有她一个人最了解,便是瑞哥儿多少猜出他言行不符,却也不曾想到那混蛋小子竟会假扮瞎子,还一演就是这么
  多年。此人的心机和城府可见一斑。
  偏偏他又是那一套不要脸的流氓行径,与七娘原本所猜测的阴森狡猾浑不相似,这愈发地让七娘看不懂他。
  众人说话的当口,采绢悄无声息地走到胡氏身边,压低了声音说了一句话。七娘耳尖,眉一皱,心跳忽然漏了一拍。
  “瞧瞧,瞧瞧,这才刚刚说到大公子,人家就送东西过来了。”胡氏拍手笑道,又转头朝老太太解释,“门房说,邵大公子使人送了两筐蜜桔,说是搭了我们的船,来作谢礼的。”
  老太太愈发地觉得邵仲这孩子懂事,连连点头道:“大公子真是客气周到。”罢了又朝卢瑞和卢熠叮嘱道:“你们俩也跟着多学学。”
  卢熠立刻回道:“奶奶您放心,我们这一路上都跟着邵先生读书呢。邵先生还一直夸我和瑞哥儿聪明,让我们有时间就去他府里走动。”
  孟氏心里一动,赶紧插话道:“熠哥儿什么时候去,也带上我们家涵哥儿。”
  卢熠拍着胸脯得意道:“那是自然,不过涵哥儿可不许哭闹,不然,我们可不带他出门。”
  三房的卢涵才刚八岁,生得格外瘦弱,时不时就生病,孟氏把他当做眼珠子一般心疼着,也因此养成卢涵动不动就哭的坏脾气,所以卢熠平日里并不怎么和他玩。
  孟氏尴尬地笑道:“涵哥儿身子不好,你做哥哥的多体谅些。”
  老太太轻咳一声,皱眉问:“涵哥儿又病了?”
  “许是昨儿晚上吹了风,早上起来身上有些热,就让他在屋里歇了。”孟氏又巴巴地看向胡氏,小声求道:“还请二嫂派人去请个太医来才好,李大夫来了好几次,总是看不好。”三老爷的官职不高,哪里有资格请太医,所以孟氏才求着胡氏,也正因为如此,她对胡氏才格外客气些。
  胡氏赶紧回道:“一会儿我就让采芹持侯爷的名帖去宫里请刘太医过来。”
  屋里众人又说了一阵话,老太太终于乏了,大家伙儿才知趣地告退。
  回了倚梅园,老太太那边却差人送了盒东西过来,说是见面礼。
  盒子里装着一副上好的玉质头面,无论是质地还是做工都无可挑剔,显见价值不菲,就连采蓝也忍不住叹道:“老太太定是极喜欢大小姐的,不然怎么如此大方。”
  七娘笑,盖上盒子,“好好收起
  来。”
  采蓝才走到柜子边,七娘忽地想到了什么,霍地站起身,疾声道:“这个我来放。”说话时,已经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了过来,一把按住柜子门,小声道:“说了一早上的话,却是有些口渴了。”
  采蓝会意,把手里的盒子放到七娘手里,低声回道:“奴婢这就去给小姐沏茶。”
  等采蓝出了门,七娘这才轻轻地吐了一口气,飞快地开了柜子,仔细把盒子放好,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柜子角落的画轴上。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想打开,却又立刻缩了回来,猛地把柜门关上!
  “混账东西!”七娘低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