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节
作者:九十八度      更新:2021-02-26 20:00      字数:4731
  方芷容走到书柜前,仔细翻阅了那些卷宗资料。说实在话,里面所写的东西方芷容早已默记于心,现在重看也不过是缅怀而已。
  当她翻到一页提到帅英旗的依仗——“明”时,突然心中一动,她想起里面介绍了“明”种种的侦探手段,其中有一种是派人挖地二丈,再以崭新的陶瓮放置其中,称为“地听”。到时只要找一耳聪之人伏在上面,就可以察听敌人的动静,对于敌人使用的坑道战,尤其具有奇效。
  “坑道战,坑道战……”方芷容看到这里,不由沉吟起来。
  突然间脑子里一激灵,一切都恍然大悟。对啊,自己怎么这样糊涂!既然自己可以利用坑道战袭击敌军,对方怎么不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用坑道来对付自己呢?唔,尽管听文天籁说,那条地道已经用泥土淤塞,可敌人不会自己挖掘么?自己居然没有想到如此简单的一招,真是太没用了。
  方芷容没有多想,立即命人找来数十个崭新无裂缝的陶瓮,然后在主要通道上挖地两丈,其状如井,再将陶瓮覆于井口。找耳聪之人轮流值班,以耳贴陶瓮,看是否有所异常。
  果然发现地上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显然敌军正在挖掘地道。方芷容心念一动,派人找来几个曾被文天籁以渔网捕获的“明”,告诉他们只要准确报告神武大军挖坑道的情形,一律释放回国。
  那些“明”见方芷容美艳动人,语言文雅,心中早已有了几分好感,及至得知可以无恙回国,都大喜过望,自然应允。
  他们仔细探听了坑道情况,便告诉方芷容。神武大军共挖坑五道,分从五个不同方向接近城中,进展神速,此时离城墙均不足一百米。他们还特意补充道,由于神武大军日夜赶工,加之投入大批的人手,又没有特意遮掩,发出极大的声响,因而眼下非常容易察听他们的一举一动。
  方芷容听后不禁心疑,心想:战如风可是一代名将,怎会大意?难道他挖坑道之时就不担心被我军发现么?况且这种战法是我军先行使用的,对方该清楚我们也会防着这一手吧?方芷容越想越心疑,但既然敌军已经快挖到城下,她也立即采取各种措施。
  她估计敌军会一直挖进城中,先派少数人马在城中放火,造成混乱,然后才派奇兵通过坑道,强攻城门,里应外合,一举破城。
  于是她就准备大量的柴禾,聚在各个坑道上,放火焚烧。当敌军挖到城下时,立即命人凿地,破坑道,将浓烟引入坑道中,再不停地撒下大量的胡椒粉和石灰粉。须知无论哪种坑道,通风性必然奇差,只要一有浓烟,坑道无处通风,坑道之人必然无法承受,甚至可能呛死。
  其实,方芷容也曾想过把滚油倒进坑道里来对付敌军,但这招一来太过毒辣,二来敌军所挖的地道高六尺,宽九尺,从哪儿拿那么多滚油去浇呢?方芷容立时放弃此法,改用浓烟破敌。她打心底里希望少伤人命,让敌人不战而退便好。
  以烟熏敌这招果然厉害,走进坑道里的敌军无不被浓烟呛得直打咳嗽,慌忙撤退。
  方芷容趁机吩咐士兵把坑道堵上。
  神武大军被击退后,恼羞成怒,决意报复,发动一轮又一轮猛烈的反攻。但敌人那看似强大的攻势下,又再引起方芷容的疑虑。
  在通常情况下,敌军采取这种报复反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战如风是堂堂的天下第一名将,岂会如此容易动怒,失去方寸?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神武大军攻势极猛,但士兵都好像十分疲倦的样子,又没有霹雳大炮掩护,而且他们攻击也缺乏明确的方向性,可怕但不可惧。
  这绝对不是战如风军的真正实力,他一定会另有阴谋!方芷容观察了几天神武大军进攻后,便有了决定。
  她再次吩咐那些“明”仔细探听敌军的一切动静。那些“明”花了不少工夫,却始终无法发觉敌军的下一步。也算这些“明”有本领,有一名较为机警的,发现神武大军将大量的帐篷连成一片,一眼竟望不到边际。而大批神武大军在钻进那几个特大帐篷后,再也不见出来。
  神武大军应该是在用那些帐篷作掩护,他们在干什么呢?尽管看不出神武大军从什么地方出来,但显然他们都会到江边洗澡。而江水常常因此而变得浑浊,这种情况,只有在他们身上都沾满泥土时才会发生。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还在挖坑道?因为只有挖坑道后,工兵身上才会有那么多泥土的。
  于是这名“明”就再次利用“地听”想察听坑道里的动静,却无所获。他心生一计,再把井穴挖深一丈,并把一根铁棒插入土中,贴着铁棒闭目静听。他还特意在敌军攻城之际才去察听。
  果然发现土里除了一般战马和军士走路声外,还有铁器挖掘土层的声音。他连忙向方芷容报告,敌军还没有放弃坑道战,而是再次进入原本挖好的坑道,清除障碍,准备再次袭击城中。
  由于这次挖掘十分小心,只是在白天攻城时挖掘,借助两军攻守之时所发出的震天声响来掩护,进度虽慢,但十分隐秘,平时根本就听不出,加上当时方芷容只是把坑道一小部分用泥土堵上,敌军再挖掘起来就十分容易,所以尽管“明”发现得早,但当天敌军也已经挖到城墙边。
  好险啊,方芷容不禁吓了一大跳。一般来说,普通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战如风这类名将就更加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坑道战虽然也算奇兵,但一旦被敌军发觉,就等于将坑道里的士兵送进地府似的。
  神武大军已经在坑道战上失败过一次,自己估计他们怎么也不敢再利用它了,所以才没有特别关注坑道情况。想不到敌人居然会利用这点再出奇兵。幸好自己发现得早,看来,要和敌军斗智,自己必须学会反过来思虑问题啊!
  该怎么办呢?还是用烟熏么?可是,总不能整天这样用烟熏,必须要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方芷容琢磨一番,便命人将鄂州地下水渠之水引进坑道。
  原来,鄂州城池建筑之巧妙,在当时可谓无双。诺大的城市中自然会有大量排泄物和脏水。以前人们都直接排放到东湖和长江里,而鄂州城的建造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特意修筑了一条地下水渠,以供人们排放脏水和污物,同时也能在洪水来临之时起泄洪的作用。
  如今方芷容将地下水渠凿通,使之和坑道连接,坑道顿时一片水泽,根本无法在水中前进。坑道从此失去作用,而且经过水的浸泡后,坑道土质变得松软,极易塌方,神武大军胆子再大,却也不敢使用了。
  当霍全忠得知坑道全被水淹之时,知道方芷容已经识破自己的计策,不禁又怒又羞。须知挖掘坑道决非易事,尤其在南方这类土质极软的地方,必须先要选择土质较硬的地点,再思虑坑道的大小、长度以及通风等诸多事宜,还要处理挖出来的土石,这些倒也罢了,最为要紧的如何隐蔽起来,不让敌军发现。
  为此计划,霍全忠的“莺兮”欣儿多日来吃不好,睡不稳,结果病倒在床,教他心痛之极。眼下前功尽弃,欣儿的一片苦心付之流水,怎叫他不生气?他猛地拔出宝剑,就要冲出营外,率领大军和方芷容决一死战。
  他刚走出大帐外,欣儿从内帐听到声响,不顾病体初愈,连忙赶出来看个究竟。
  霍全忠见她出来,反倒吃一惊,急道:“你病才刚好,怎么就出来?这里风大,赶快回去休息吧。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
  欣儿摇头道:“我没什么大碍,主人,你拔剑何为?”声音悦耳清脆。
  霍全忠道:“欣儿,你且安心休养。我这就去强攻鄂州,城破后,再送你进城好好休息。”
  欣儿劝道:“主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那鄂州城有良将守护,轻率出战,只会白白牺牲士兵性命!主人,你要三思啊!”
  霍全忠急道:“可这样一来,欣儿的心血可就荡然无存了!”
  欣儿笑道:“什么心血不心血,这是我应该做的。主人,你该要以大事为重啊!”
  霍全忠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欣儿,你真是贤良。若非有你,我早就命丧沙场了!”遂携了欣儿的小手,返回帐中。
  他回帐后,仔细打量欣儿。此时欣儿已将面纱除下,眼见原本白皙的面庞又消瘦了几分。欣儿怕霍全忠忧心,虽在病中,仍特意略施淡妆,双颊隐带娇红,更显出丽色。
  霍全忠看得神魂颠倒,叹道:“欣儿,你真美。我霍全忠若有大成,定不亏你!”
  欣儿听后,面色却突然变得惨白。
  霍全忠心中一动,已知自己说到“莺兮”的痛处,他十分懊悔,正要说些什么,忽有一名军官走进帐中,霍全忠认得是战如风的亲兵队长游猛。
  只见他满面尘灰,低声道:“元帅有请将军。”
  霍全忠心一动,猛然想起已连续几天不见战如风的踪影。尽管自己忙得不可开交,但空闲之余也曾向战如风报告情况,却总是被婉拒。听说他带了一部分人马悄悄离开,难道元帅他别有奇计?
  既然战如风亲自派人来,霍全忠不敢怠慢,正要出帐,却见欣儿跃跃欲试,想一起跟去。他走到欣儿身边,轻抚她的面庞,柔声道:“欣儿,元帅不喜‘莺兮’,你就别跟去了。好好休息吧。”欣儿顺从地点点头,返入内帐。
  霍全忠压住情思,出帐上马,由游猛带路,疾驰而去。
  不消半晌工夫,霍全忠和游猛已经来到汉水旁,发现无数的神武大军正不停地将沙包投入江中,不禁大奇,霍全忠再策马走近江边一看,更是惊奇。
  只见昔日流淌的江水竟然断流。原来江水被大量沙包所构筑的堤围拦阻,不能前进,只能在堤围前不停地打转,水位越升越高,业已漫过河边两岸。
  霍全忠显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半天说不出话。只听战如风发出豪迈的笑声道:
  “全忠,俺这个断河截流的大工程如何?这些沙包可都是你挖坑道时所捞出的泥土,一举两得啊!”
  霍全忠压抑着心中的激动,衷心地道:“元帅敢与天地斗法,此举堪称巧夺天工,实非凡人所及也。”
  战如风笑道:“全忠,你与城中守将斗智斗勇,固然精彩异常,可是你忘了敌军曾利用坑道袭击我军,岂有不知防范之理?况且,鄂州地下土质松软,适合挖掘的地点不多,容易被敌军发现。嘿,他既然以水淹坑道。我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利用你挖出的泥土,制成沙包堤围挡住汉水的前进,汉水必定向两岸蔓延。到时只要我把汉水靠城的那边岸堤破坏,汉水自然向城中流去。鄂州城坚固无比,加上水势不急,倘若在平时或许不会被冲毁:但水往低处走,完全可以通过地下坑道倒灌进城中,城墙根基自然动摇,只要城墙一倒,城中军民必然毫无斗志可言,你我再以重兵攻之,鄂州一战可定!”
  霍全忠心中大震,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战如风为何是北国三大名将之一了。自己苦心策划的坑道战原来只是他眼中的前奏,成也好,败也罢,都无关要紧,仅仅为他提供沙包和分散敌军注意力而已,真正的杀着还在后头啊!当年决智伯渠水淹太原的情景又再重现。像这种一环套一环的计策,换作自己,是根本无法应付啊!
  霍全忠放眼远处的鄂州,不由得放声大笑,仿佛鄂州已落入己军手中。
  看见霍全忠如此开心,战如风忽然道:“全忠,请你仔细想想,咱们下一步该做何事?”
  霍全忠不禁愕然,他仔细一思量,看着业已漫过堤岸的河水,心中一动;心想:倘若元帅真的想发动水攻,为何不一早发动?何必等到现下?
  须知阻挡河水前进终究是逆天而行,士兵们不停地投放沙包,显是已有不少沙包被冲走,需要不断补充。这样每拖多一天,临时堤围就多一分崩溃的危险。所以元帅这样做,必有他的道理。唔,鄂州毕竟是四战之地,即使我们得手,也会遭到各路人马的攻击;倘若咱们摧毁了城墙,日后我军也面临着无城可守的窘境。
  看来水攻鄂州是一把双刃剑,不可轻易使用啊!那么他要靠什么拿下鄂州呢?哦,应该是这样吧……
  霍全忠顿时大悟,朗声道:“咱们根本不需发动水攻,盖因失去鄂州城墙,我军得不偿失。咱们只须让城中守军知晓将有鱼腹之灾就行。他们一旦觉此凶险,自会不顾一切地出城来阻止。咱们可以在堤围附近伏下精兵强将,再把他们引到空地上,发挥我骑兵所长,定会轻易歼灭出城守军。届时鄂州无军可守,不攻自破!”
  战如风听后,微笑颔首,甚是喜悦。
  第六节 相惜相依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