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作者:九十八度      更新:2021-02-26 19:59      字数:4718
  哟埽缭馓烨础?br />
  正当众人意气激昂之时,突有公子无伤带来一探报,低声向龙雪皇禀报道:“报!敌帅公子楼死心不息,在大将呼延霞飞的接应下,重新聚集残余败兵共四万余人。他传了决杀令,烧帐篷,砸镬碗,全军只带三天的干粮,破釜沉舟,寻小路,绕梅关,轻装翻过梅岭山脉,兵锋直指南雄州!”
  龙雪皇点点头,道:“速去再探消息!”
  探子遂去。
  龙雪皇对方芷容道:“公子楼终于狗急跳墙了。可惜我一时大意,没有在小路上设一伏兵,否则小路难走,山区无法布阵,我军只要从大路包抄,两头封住出口截杀。南军必全军覆没。事已至此,方将军,你看公子楼所欲何为?”
  方芷容想了一想,便道:“禀少主,若我所料不差。公子楼攻南雄州是假,引我军离开梅关,寻求决战是真。盖因梅岭险峻,道路狭窄,不利于大军决战。他翻岭而过,目的就是要寻求一宽敞之地,好发挥他的大军优势!”
  龙雪皇笑道:“方将军所言极是。既然如此,我们就不难猜测公子楼的所在。这里方圆数百里,可供大军厮杀的唯有滇水盆地。那里有十余里的平地,正好发挥荆湖大军的战阵威力。虽说最佳的破敌之道就是坚壁清野,让南军兵疲粮尽,不战而退,但这太难为当地百姓了。我会亲自出兵,迎头痛击。既来之,则破之,何足惧哉?”他猛地抬头,看着军营内突地飞起几只信鸽,面露微笑,道:“他,该来了。”
  第六节 娇若莺兮,竟一池碎萍
  “怎么,你要上阵么?”面对深夜前来请战的芷容,龙雪皇问道。他身上只披着一袭白袍,潇洒之余又有几分亲切,帅府亮起灯烛,厅内一片红华。
  方芷容坚定地点了点头,道:“少主安排我留守梅关。芷容十分感激。只是芷容虽然不才,也愿马前效力,以报少主救命的恩德。”
  “你还一心想着报仇,一心想着求死么?”龙雪皇凝望着她,眼神有些失望。
  “不,少主请莫误会。此刻的芷容已经恢复平和,不会再做以前的那种蠢事了。我要上阵,是因为我要完成父亲和哥哥的遗志。他们一心要保卫广南,不愿其受他人欺凌,只可惜壮志未酬……我想他们一定很不开心的。虽然如今只剩下我一人,但我也要尽力,把他们的担子也挑过来,打退南军,让广南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你有如此想法很好,只是你毕竟是女孩子啊,没有了以前的仇恨之心,你还可以动手杀人么?”龙雪皇柔声道,双目闪着怜惜的光芒。
  芷容被他望得有些不好意思,面红耳热,把头缩得低低的,却依旧分辩道:“我也不知道的。是的,我确实不喜欢杀人。没有以前的憎恨和内疚,也许不能动手吧。只是父亲大人教导过我们,方家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为从成立之初,就毫不怜惜自身,不知疲倦地为百姓而战。父亲在广西战死,而哥哥也在来梅关途中……现在方家嫡系只剩我—人,为了方家的名誉,我必须在战场建立我的功勋。”
  “战斗确实很艰苦,很残酷,对于我这样一个女孩子来说,这里无疑是地狱吧。可是,我一想到自己是为了亲人们而战,为了父老乡亲们而战,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真是善良而有责任感的女孩啊!你能寂寞内疚中走出来,这很好,你没有走上我的道路是对的,千万不要走上我的道路……龙雪皇心中暗想。随即道:“既然如此,你便恢复女装吧。南军见你是女子,以为你是莺兮,说不定会收到奇效的。”
  “莺兮?”芷容再也忍不住,追问道:“少主,夏将军当时也对我提了这个建议,那么‘莺兮’究竟是什么呢?”
  龙雪皇奇道:“你不知道么?”
  方芷容摇头道:“芷容幼时就听说过这个名字,因为我娘亲就是‘莺兮’。娘亲早死,父亲和兄长都不肯告诉我‘莺兮’是什么意思。芷容加入军中后,发觉除了广南军外,北国、南朝和大西都有‘莺兮’的存在。我也曾问过韩世杰将军,他只长叹一声,始终不肯回答。所以我仍不知晓‘莺兮’究竟是什么。”
  龙雪皇想了想道:“原来,你的娘亲是‘莺兮’……怪不得你父亲正当盛年,就要辞官归故里,后来甚至要逃来广南……他们不肯告诉你,也是为你着想。其实你既然身在广南,就不必理会‘莺兮’这事,毕竟我们是不会有此等惨事的!”
  方芷容听后不禁一惊,她早知“莺兮”不是什么好事情,只是她见南军的“莺兮”均美丽善战,心中十分佩服。她便猜测“莺兮”应该是女将的意思。如今听龙雪皇所言,这绝非女将这么简单,否则自己和叶琼也是女将,那不也是“莺兮”了?她忍不住又再追问龙雪皇,龙雪皇便将“莺兮”的来龙去脉一一说出。
  “大约在一百年前,外族突然入侵,势如破竹,不数日已经逼近雁门关下。山西招讨使杨昭广带兵十万迎敌。轩辕军初战不利,被迫困守。外族兵马围城不攻,四下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杨昭广正烦恼间,忽有门军来报,门外有一叫做莺兮的女子带同八名师妹前来求见,说有破敌之良法。方将军,须知北方可不比广南,那里礼教极盛,女子等闲不出门,更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风气,普通女子连书也不许读,更勿论兵法战策,舞刀弄枪。女子参与沙场征战可以说是从所未有事。杨昭广自是不肯见她们。”方芷容听到这里,不觉起了兴致,心想:北方的妇女地位极低,自己也曾听闻。自己还常常暗自侥幸方家早居广南,否则自己也只能在闺中闷坐。却不知莺兮她们有何法子,可说服那顽固的杨昭广呢?
  只听龙雪皇道:“看见杨昭广不肯接见,莺兮她们竟要硬闯帅府,卫兵想挡。不料她们都有非凡的武艺,竟把卫兵打得四散而逃。杨昭广知此情形,甚为惊奇,便不敢轻视,请她们进府,仔细讨教。”
  “原来,莺兮的主意竟然是将全军化整为零,只留一万人马守城,其余的兵分九路杀出重围。然后,九路人马无须会师,分从九个方向向外族的都城——天汗城进发。天汗城远隔沙漠,加上轩辕军过于倚赖补给,从来不曾进行过远征。所以天汗城虽有外族君臣的妻儿和全部财宝,却守备空虚,只要攻下天汗城,外族自然军心大乱,不战而降。方将军,你看此计如何?”
  方芷容正听得入神,见龙雪皇突然问她,便仔细盘算一下,道:“此计甚不合理。外族善攻不善守,要分兵突围不难。可外族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轩辕军以步兵为主,行动缓慢。远袭敌方根本,敌军一旦发觉,岂有不救之理?他们的速度自然远胜轩辕军,不难赶上。轩辕军难逃全军覆灭的厄运。何况沙漠之地,难以行走。我听闻外族每次远征均携带大批牛羊,渴饮其血,饥食其肉,寒披其衣,方能越沙漠而来。轩辕军有何良策,可过沙漠?”
  龙雪皇道:“你所言极是,当时的杨昭广也是如此说法。可莺兮解释,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敌人远道而来,志不在攻城,而在于重创轩辕军主力,迫使王朝向其求和。她要轩辕军兵分九路,目的就是让敌军迷茫,不知哪一路才是主力。由于九路人马分从不同方向逃跑,敌军更难捉摸轩辕军的意图。敌人大汗粗通兵法,略知集中兵力之重要,他只会挑选其中一路进行攻击。纵然敌军行动神速,只要判断不出轩辕军偷袭天汗城的意图,不回城固守,那么他最多也只能歼灭其中四到五支人马,其余只要有一路攻下天汗城就好。”
  “杨昭广觉得莺兮说得甚为合理,又问她如何解决粮草和食水问题。莺兮告诉他,沙漠中有几处地方有隐藏水源,她早已探知,士兵只要带足干粮即可。杨昭广却又道,他的手下虽有不少勇将,但都鲁莽无谋,难以独当一面。莺兮推荐她手下几名师妹,让她们协助那些将军参赞。杨昭广仔细盘问莺兮师妹,发觉她们统统都才华非凡,不禁大喜,立即依计而行。”
  “果然不出莺兮所料,敌军果然中计,他们记住‘任它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原则,马不停蹄,三日两夜内分别击溃五路轩辕军。他们还俘虏了五名美貌女子。大汗十分高兴,就把女子赏给五名最骁勇的大将。”
  “当晚外族军整夜欢庆,歌乐笙天。大家都羡慕那五员勇将艳福不浅,得此佳人。不料明天一早,那五名大将迟迟不出帐。众人起初还道他们贪恋春欢,不料直到太阳下山,竟然不见帐中有何动静。于是大汗派人进帐一看,不由吓得魂飞天外。那五员勇将早已尸横床间,头颅均不翼而飞。再想寻那五名女子,早已不见踪影。显然易见,那五名勇将是被那五名女子所刺杀的。”
  “好!”方芷容忍不住拍手赞道。话一出口,她已觉不妥,连忙掩嘴,但纤纤玉手,又怎盖得住那满面娇羞?
  龙雪皇并不在意,继续道:“谁人有如此本领?原来她们就是莺兮的师妹。正当大汗懊悔之际,噩耗又再传来,天汗城被袭失守,城中的家眷尽落入敌手,外族军顿时仓皇失措。那外族大汗此时也慌了手脚,他有心再战,但见部下皆人心惶惶,无心恋战时,只好向轩辕求和。杨昭广遂获全胜。”
  听到这里,方芷容长长松了口气,可龙雪皇的语调却开始变得沉重。
  “大军班师回朝,杨昭广和剩下的将领皆受到朝廷的封赏。但关于莺兮诸女如何安置却掀起大风波。朝中大臣都认为,女子应该在家静坐,孝敬父母,侍奉丈夫,照顾子女,像这样上战场交战成何体统?何况女子应该贞洁纯静,在沙场征战大失礼仪;军中绝大部分都是男子,女子在军中简直就是伤风败俗。”
  “最后,朝中宰相吕浩然一言定音。他道:轩辕军取胜,居然是几名女子献计,倘若流传出去,教朝廷面目何在?而且莺兮虽然献计有功,但她的计策也害死了五路大军。能想出如此毒辣计策的女子,必非善类。而她师妹曾有五人身陷敌军,居然能逃出,难免让人生疑,所以不但不应对诸女奖赏,还应派人严密监视!”
  “这未免太过分了!”方芷容不平道。
  原来,在当时,且不说男女已十分平等的广南,就连礼教之风极盛的南朝,却也提倡女子有伎艺的社会风气。它源起于南朝的皇宫内院。按理讲,皇家应该循“大礼”而起居。可是在选妃子时,皇家也特别注意女子是否有伎艺。
  公子尧之母慈仁太后在娘家时,经常在寒食节间玩捣钱游戏。她掷出的铜钱可盘旋好久,遂侧立不倒,可为一绝。大约此事传进宫中,未过多长时间,她便被“招”入皇家了。对妃子入选的要求尚且如此,那专事侍候贵人的宫女,就更要精通伎艺了。或者说她们的使命就是要以伎艺为主,以供贵人享乐罢。
  皇宫风气如是,那外面臣民自然效尤。都城临安集中了天下主要的富人。从当朝的名臣武将、公卿巨宦,从南渡来的遗老遗少,到集聚“贡院”不下万余的赶试人,资产百万的富商大贾……各类官阶,各种身分,应有尽有。他们嗜好不一,又不能肩担手提,又要摆其与众不同的阔绰。
  而女伎艺人既有悦人之貌,又有惊人之技,若能拥有,最可显示其气派。故为其服务的女伎艺人遂应运而生,形形色色,多种多样。
  女伎艺人一般都受严格的训练,都有较高的伎艺,即使其中最“下色”的厨娘,其伎艺也是相当惊人的。而且,她并非只能煎点菜汤,熟识食谱,精于烹调,其识书达礼,待人接物也可为人师表。临安城里的厨娘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标准。她们自然引人羡慕,特别是那些贵宦人家。而重金购买女伎艺人来玩赏之风,则越演越盛。
  所以,在临安城里的中小户人家都重女轻男,倘若生女孩则爱护得如捧珍珠。因为待其女孩长大,可以随着她的姿质,教给她一种艺业、或杂剧、或琴棋、或针线、或拆洗、或贴身伺供、或堂前摆设……然后待价而沽。家里即可得笔钱财,女孩子也有了着落,不愁没好衣饭。毕竟能够对女伎艺人“采拾娱侍”的,绝大多数是豪户贵门。
  龙雪皇苦笑道:“方将军幼时就来到广南,未知外面风俗。可是,放眼当今天下,除了广南外,何处不是男尊女卑?南朝要女子精通伎艺,何尝不是侮辱之举?女子再有伎艺也罢,除了嫁人外,还不是只有趋奉官员这条路可走么?其吴下许多小户人家,有女便日夜盼望长成,长成后便不惜用重金求师教女乐艺,却是为了让女儿得到官宦的传唤或卖给富家为妾,用女儿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