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尘小春      更新:2021-02-26 19:55      字数:5173
  孙思邈还倡导夫妻间性生活要和谐,绝不可过度。他在《千金要方》卷
  二十七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劳神,劳神则
  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郁闭之,难
  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 (即梦中与别人性交),损一而当百
  也。”同时他又强调性生活切不可过度,指出了过度的性生活对人体健康的
  危害。他说:“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他赞同长寿古人彭祖的话:“上
  士别床(夫妻分床),中士异被(同床分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说
  这是对于人能否长寿影响极大的问题。他还列举了许多事例来加以证明,他
  说在贞观初年有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人去问他说:“我近来阳气(性欲)益
  盛,想与老婆同房,并且成功了。这么大年纪还能如此,是好还是坏?”孙
  思邈对他说:“这是不祥之兆。你不知油灯之火?油灯之火将息之时,必先
  暗而后明。明止则灯灭。你现在已70高龄,早当闭精息欲了,然而却青春突
  发 (性欲强烈),这是一种反常现象,我很为你忧虑,你可要千万戒之。”
  结果正是,过了40多天,这位老人就一命乌呼了。孙思邈以此告诫人们:“善
  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他说:“纵
  情施泻,即是灯火将灭,更去其油,可不深自防所患。人年少时不知不信,
  不能善行之,至老乃知,便已晚矣,病难养也。”那时,孙思邈的这些观念
  与现代内分泌与衰老的理论是一致的。现代的内分泌理论已经证明,性腺、
  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与人体生长发育的关系非常密
  切。性腺的分泌功能下降对人的衰老关系极大。孙思邈在1300多年前就认识
  了这一些,对我国人民的养生活动,是一个多么大的贡献。
  五、对药物和方剂的研究
  … Page 9…
  孙思邈的故乡以盛产药材而著称。他在各大名山采集药材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他特别强调采药的季节和处理的方法。他说,采药不按季节,处理不
  分阴干晒干,结果是“虽有药名,终无药实”。同“朽木不殊”(《千金翼
  方》卷一)。他对所列的233种药的采集季节都有说明。有的还说明了什么
  时候采集花、叶、茎,什么时候采根和果。他还介绍了680种常用和常见的
  药材,要人们随时采集以备紧急之用。他很重视地道药材,并介绍了133州
  的519种药材和它们的医用价值。
  孙思邈在他的实践中还总结出了很多特效药。除了前面已讲过的含维生
  素的药之外,还有白头翁、苦参、黄连等治疗痢疾;常山、蜀漆等治疗疟疾;
  槟榔治绦虫;朱砂、雄黄用以消毒等。
  孙思邈在临床实践中对药材的加工炮制非常考究。如雄黄生用毒大,孙
  思邈用它治鼻息肉时,亲自炼制,消除了毒性,敷服后不但治好了鼻息肉。
  喘息病也给治好了,而且不再复发(《千金翼方》)。
  前已提到,药能治病,又能致病。其相互之间的化学作用在炼制中又可
  以使有毒变为无毒,也可以使无毒变为有毒。或者是对某一脏腑有毒而对另
  外的脏腑则无毒。为此,医家一般都是把诸种药物配伍使用,这就成了方剂
  或制剂,并对其相互间的化学作用极为重视。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详尽地论述了方剂调处配制中的重要问题并强
  调它们的重要性。他说:“药物之间可以互相助长疗效,或一种药物可以减
  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作用后产生毒性。药
  物的药力有强有弱,有主有辅。主药辅药相互调理,佐药和使药 (引药)相
  互扶持。若不认真阅读医药经典,就不知道药物之间有相互助长疗效和相互
  牵制而降低或减弱疗效的作用。或医生根据自己的意志随意加减,不按方剂
  规定配药,就会使诸药产生不良作用。吃了之后,不但不能治病,而且互相
  牵制。如草药和石药发生毒性反应,能使人中毒昏迷,毒杀人猷如刀剑。若
  药物调配得当,虽治不好病,但可使五脏相互协调,起码不会加重病情。”
  这就是说,医者临病处方,要熟知药性。要按照调处方剂原则,组织有法,
  适当配伍,即是没有把病治好,但能使五脏得到协调。就不会使病情加重或
  恶化。否则,医者若不识药性,不了解药性相反相畏、强弱好恶、或不依照
  主、辅、佐、使的制方法度,而是杂凑成方,那就不但不能治愈病患,反会
  使病患加重,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可见孙思邈对药物、方剂和方剂的调制不
  但极为重视,而且有着极为深透的研究。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会受到诸多制约。因而就限制了人们对事物的认
  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制约条件的不断被克服,
  人们的认识能力便得到提高,因而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加深。孙思邈对于前人
  的经验不是死搬硬套,而是消化理解,改革提高,发展推广。
  东汉南阳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他用以治疗
  寒疝病引发下腹和两肋牵引性疼痛的扶阳补血方剂。而孙思邈则依据药性方
  剂的配伍原则,化解组成了四个方剂,这就大大地扩大了治疗范围。
  羊肉汤 (羊肉、茯苓、黄芪、干姜、甘草、独洁、桂心、人参、麦冬、
  生地、大枣)治疗产后风 (感冒)兼腹痛。
  羊肉当归汤 (羊肉、当归、黄苓、川芎、甘草、防风、芍药、生姜)治
  疗产生中风 (外感风邪),往来寒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无力,不能
  … Page 10…
  进食。
  羊肉杜仲汤(羊肉、杜仲、紫菀、五味子、细辛、款冬花、人参、川朴、
  川芎、附子、草薢、甘草、黄芪、当归、桂心、白术、生姜、大枣),治疗
  产后腰痛咳嗽。
  羊肉生地汤 (羊肉、生地、桂心、当归、川芎、人参、芍药),治疗产
  后3日腹痛。
  像这样灵活变通的方剂,在他的《千金要方》中是很多的。没有对药性
  药理透彻了解和相互作用结果的深刻认识及方剂配伍原则的熟练掌握是绝对
  做不到的。
  孙思邈对于方剂的深刻研究,至今还有不少未被我们所认识。但是在人
  们认识客观事物中,有这样一种人,凡是自己不认识的事物,一概都不信。
  我看这是成问题的。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永远不会终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
  认识也永远不会有终结。整个人类对人的自身还没有认识完 (永远也不会
  完),何况整个自然呢。所以自己不认识的事物就不相信,就否定,实在是
  太无知了。我们肯定一件事需要证明,要否定一件事,同样也需要证明。十
  年内乱时期,对肯定和否定的事物都不用证明,全凭主观认为,结果是遗患
  无穷。
  对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就有这种问题。独活寄生汤,对体虚感受风寒湿
  邪而腰膝髀枢顽麻冷痛 (慢性风湿关节炎)等症都有显著的疗效,但是由于
  对此方中的“细辛”这味药的作用认识不深,有的医生在开处方时,就以为
  不重要而往往随意减掉,结果就使疗效大大降低了。后来经过研究,才发现
  这味药气味瘟辛,“走而不守,温通阴阳,不仅为寒症而设,且可搜风散湿、
  解痹止痛”。这才认识到了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中的细辛这味药绝不是
  可以减掉的。对待别的任何事物也是这样,绝不可以自己的意愿作标准来随
  意肯定或否定事物。这与不懂装懂同样受人嗤笑。
  恩格斯说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有终结中所指的人们,不是
  那一个人,也不是地球上那一时代的全体人,而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世世代
  代永无休止的延续着的全部人类。回首往古,在整个人类的科学史上,存在
  着许多重大错误:有的已被发现并得以纠正;有的还未被发现;还有的,可
  能正在实行;有的,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还有的,过去被认识是错误的东西,又被后来的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这种
  事,历代不绝,并且永远也不会根绝。因为这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中必然
  会存在的问题。是认识的规律。我们所希望的是对待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慎重
  些。毛主席不是讲过吗,“不是有意压制,就是由于辩别不清,也会妨碍新
  生事物的成长。”我们希望的是这样的问题要尽量少些出现,少些存在。
  六、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生长在贫穷落后的黄土高原之上,从小就体弱多病。由于缺医少
  药,使他亲自感受到了疾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造成的痛苦。他7岁就立志
  学医,20岁学成行医。行医40年,年已六十,思想已高度成熟,经验已相
  当丰富。这时候,他面对连年的瘟疫,死亡百姓,相枕于路,深深地感到自
  己身单力微,难救百姓。于是就想到,要是百姓都能掌握了医治的方法,不
  就可以不因延医路远和因缺医而找不到医生延误医治了吗?于是他就想叫平
  … Page 11…
  民百姓自己都能掌握常见疾病的医疗方法。但是他又想到,光是隋时就有医
  方书256部,计4510卷,由于战乱,到唐时还有许多散失,查找无着。唐朝
  几代,又编著了不少的医著。这对文化落后的百姓,犹如海中求针,求索极
  难,还是达不到应急的目的,延误医治,救不得百姓。于是便着手撰写 《备
  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天资聪慧,自幼好学,到60岁时由于职业所需,又读遍了以前所
  有的医书。所以他能很好地继承下唐以前各名医学家的医术精华。如扁鹊、
  仓公、华陀、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巢元方等等。
  孙思邈是民间医生。他一方面著书,一方面还得为百姓治病。并在医疗
  的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补充自己的医著。过了10年,年已七十,行医已50
  年,撰成了《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于公元672年 (唐高宗咸亨三年)被日本留
  学生抄写带回国去。而原本则因后来国内局势不稳,战乱频起而失传了。现
  在的 《千金要方》则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顺天堂大学教授、日本医史
  学会理事长小川鼎三根据日考证学派多纪氏为中心的江户医学馆在嘉永二年
  出版的版本为底本,与米泽的上杉神社珍藏的宋代校本作了比较校勘被命名
  为《千金要方》的。
  孙思邈撰成了《备急千金要方》之后,又经过30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检
  验,于100岁高龄时撰成了《千金翼方》。以补订《备急千金要方》之不足。
  孙思邈的这两部医方名著,各30卷,6500多个药方,数百万言。内容
  之丰富,涉及预防医学、诊断学、各科治疗、针炙、营养、卫生各个方面的
  学识。《备急千金要方》的顺序是以各脏腑在人体中的地位来分类的。有医
  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五官)、诸风、脚气、伤寒(外感发热的
  总称)、内脏、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疗、平脉、针炙等等。
  孙思邈首列医学总论,是为了提倡良好的医疗道德,确立治病是为了救
  人的医学观念和目的。在医疗范围上,包括了防病与治病。强调了饮食卫生、
  食疗和体育、劳动等锻炼。防病为主,强身健身,防病抗病。
  在医疗学上,更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千金翼方》中首列“药录”一篇,
  介绍本草学的知识。还引入了东汉时临床医学名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文,
  以补《备急千金要方》“伤寒门”之不足。同时又补充了很多方药及治疗方
  法。《千金要方》共列232种疾病的5300个药方。《千金翼方》有1200多
  个方子。两书共有6500多个方子。不但数量多,而且治疗效果很好。这是他
  从20岁行医到100岁的80年实践检验证明了的。
  孙思邈的这两部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