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节
作者:九米      更新:2021-02-26 19:34      字数:5383
  法义,包括他的内明和他与肉眼所看不见的众生的经历
  ,不在意於相信或不相信,赞美或批评。他的内明法义
  ,从各阶段和各方面的戒、定、慧,到解脱和涅盘,都
  以自信彻底地予以阐释,它给听众准备了他们所能了解
  和奉行的一切。他与空居天、魔、鬼和其他肉眼所看不
  到的众生的经历也被无畏地述说着,他的听众是否有所
  感动,如何地感动,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领悟力了,那
  些有着相似性向的人,必定会从他所说的得到较多。
  173诚实是天使的美德
  173诚实是天使的美德
  对尊者阿迦曼来说,必须接待好几个来请他说法的
  天使团体,并没有什麽不寻常。有一次,他累了而想要
  休息。当更多的天使团体前来看他时,他请他们去看他
  的一个比丘弟子,他也有能力去和他们沟通。他们去看
  那个比丘,他应他们所请而给予说法,第二天早上,那
  个比丘去见尊者阿迦曼,并告诉他昨晚所发生的事,尊
  者阿迦曼告诉他,所发生的事是真的。
  「空居天,不像人类,他们的言语是诚实的。诚实
  是诸天的首要美德,他们从不说谎或食言。在所有我与
  他们长久相处的经验中,」他说:「我未曾看到他们之
  中有一个说谎或食言。只要他们说好什麽时候要来,他
  们就一定会来。他们爱惜诚实就像爱护他们的生命一样
  地细心。他们强烈地批评任何背信的行为,如果没有合
  理的解释,这样的背信是不会被宽恕的。他们甚至曾经
  批评我,因为进入深奥的禅思而超过了约定的时间。在
  我转入可以沟通的定境之前,他们已经等了一阵子。我
  告诉他们,由於我的身体组成,需要一段休息,那是不
  可或缺的,这下他们才了解。
  「我告诉他们我只不过是一个比丘,而他们则有数
  百万,包括从较高的境界到从地上来的,都来看那一个
  比丘—我!谁能够一直让他们全都满意而不疲累?考虑
  到我的身体组成,他们应该更会宽容这样无意犯下的轻
  微疏忽。如果我要受这样的批评,那麽我将自得於快乐
  的安宁之中,而不自找麻烦来接待他们。他们了解了这
  件事并请求我的原谅,像这样的例子经常发生於不太认
  识我的新来者,那些已经认识我并充分知道我的身体的
  ,则同情我并准备宽容轻微的迟缓。」
  174不同深度的诚实
  174不同深度的诚实
  「这些天使也会感到不安,因为当他们知道我已经
  在深禅思中休息,而为了接待他们才要从禅定中潜出,
  显然地,我已经受到许多的打扰了。我告诉他们,我看
  重诚实甚於我的生命,甚至有过於诸天对诚实的爱惜。
  有时我会稍微迟缓接待他们,是因为我忠诚於法义,那
  远比对诸天的诚实更重要。微妙如天使的身体,包括最
  微妙境界的天使,而我对於法义的忠诚和心意的微妙,
  远比他们更微妙。然而,以前我从未向他们提起这个,
  因为我不想吹嘘自己的德行。告诉他们这一切是必要的
  ,让他们了解我的处境和我所保守的法义,使他们不再
  任性地批评我。
  「在我告诉他们这一切之後,」尊者阿迦曼继续说
  :「他们都非常害怕不善的果报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并
  要求我的宽恕。我告诉他们,我从不希望撒播有害的或
  罪恶的种子在任何人身上,不管是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
  ,高级的或低级的,人类或动物。我经常扩充我的慈心
  遍及各处的众生。我心里的每一刻和我身体的每一动作
  ,都是基於绝对纯净的法,我告诉这些天使,他们只有
  功德的意念和有情的诚实,这些是比不上佛陀和圣弟子
  的美德的,他们都拥有忠诚、法义和心意的绝对纯净。
  这个状况要比任何凡夫所能想像的更为奇妙,甚至远超
  过他正确地理解的能力。认识它的唯一方法就是亲自去
  证知它。至於我是否已经达到那项体证,并不是问题。
  现在有什麽需要吹嘘它呢?」
  尊者阿迦曼说,如果这些天使是人类的话,他们对
  他所说的很可能会受窘而变得闷闷不乐,但是在这情况
  下,他们似乎深挚地相信自己的过错和自我的愚痴,而
  更注意地聆听他的说法,他们并不对他怀着任何恶意。
  像这样的众生真的能够被称为「先进」了。
  175未知的对不可知的
  175未知的对不可知的
  以上是对於一般人似乎是不可知的事例。这样的众
  生,肉眼所看不见也无法看见的,但他们确实存在着,
  究竟的果证也是这样的。因为他们未曾亲自体认它、感
  受它,对他们来说它就不可能达到了。但是对於佛陀和
  他的圣弟子,究竟的果证是可知的,它不是神秘的事。
  与肉眼所看不见的众生沟通,只有对於某些人是未知的
  ,并不是对於所有的人都是不可知的。在佛陀的时代如
  此,现在仍然如此。这些事情对於那些无缘知道的人是
  未知的,但是对於那些自行具足方便去认知的人则是可
  知的,相信或反对这些事情都不会让它们更清楚。这些
  事件之所以被记录在这里,部份是得自一些尊者阿迦曼
  的弟子的报告,和作者对尊者阿迦曼全心的信仰和热诚。如果有人来要求作者就在这个时候死掉,以便尊者阿
  迦曼能够再活过来,并再度为人们演说他的果证之法,
  作者将毫不犹豫的遵照他的希望。人们将从尊者阿迦曼
  直接的开示中,比从作者记录他的生平中,获得更多的
  利益。由於作者浅陋的领悟力,有许多尊者阿迦曼所叙
  述的事,并未包含於这些篇幅里。任何这里所写的只是
  保留在意识心里的。
  尊者阿迦曼就是让他的某些弟子知道这些事情的人
  ,他们全都确认了他的经历和果证,他们彼此之间也是
  如此。这就像是圣弟子们在奉行佛法中,亲自见证了佛
  陀的正觉和彼此的果证。这可以用於确认某些事实,对
  某些人是未知的事情,并不是永远意味着不可知。
  176滑溜溜的心意个案
  176滑溜溜的心意个案
  当尊者阿迦曼住在诺格菲村时,有一个白衣老居士
  女,受他感化良深。她来看他,请教他有关於她昨夜禅
  思的经历。她说当她正在静坐禅思的时候,她的心意达
  到了专一,在她的视域里没有什麽东西,一片空白。正
  观察思惟着这个状态时,她很诧异地看到一条微细的线
  从她自己的身体和心里跑出去。她决定跟着它,因为她
  想要知道它往那里去和为了什麽,她很快地发现这条线
  从她自己的心里跑到她侄女的子宫里,她所挚爱而且住
  在同一个村子里的侄女。尽管事实上这个老妇人还没死
  ,她非常害怕并从禅思里潜出。她也知道她的侄女当时
  已怀孕一个月。由於这段经历,感到非常不安,她急着
  去向尊者阿迦曼陈述这个事件,并请求他的忠告,聚集
  的弟子们都屏息等待他的回答。
  尊者阿迦曼闭上眼睛禅思好几分钟,然後告诉她,
  下次她静坐禅思又见到那条线跑出去时,必须下定决心
  运用智慧力去剪断它。这个决心,无论如何,必须坚定
  而不可动摇,不能叁心两意或马马虎虎的,否则,在她
  死後将再生於她侄女的子宫内,她的心一直被她的侄女
  所吸引着。她回家过了两天之後,带着微笑来见尊者阿
  迦曼,显示她已经成功地奉行了尊者阿迦曼的忠告。当
  它再度跑到她侄女那儿去时,她已经以绝对的决心剪断
  了她自己心里的线索。第二天晚上,她如常地再度静坐
  禅思,并试着去看看线索是否仍在那儿,但她找不到它
  的踪迹了。
  尊者阿迦曼说:「你现在能够看到心意本身的作用
  是多麽的微细和秘密,只有在禅思的时候才能被检查出
  来,你差一点牺牲在自己滑溜溜,如鳗鱼般的心意之下
  ,它会把你送入你侄女的子宫里,你的禅思救了你。」
  同时,因为线索剪断了,那个怀孕的女孩就流产了。
  其它弟子们很快地听到关於这个奇异的事件,非常
  迷惑,想要知道为什麽一个人仍然活着,却能够再生於
  另一个人的子宫里。尊者阿迦曼告诉他们这是可能的,
  因为在怀孕的早期,仍然没有真正的出生。如果这个老
  妇人没有检查出这个微细的技俩—她自己的(潜意识)
  所表演着的,那麽她肯定会(死而)再生於她侄女的子
  宫内。
  至於剪断连结於老妇人和她侄女的子宫之间的线索
  ,是否会被认为是杀生的问题,自然会被提起。尊者阿
  迦曼解释,切断只是透过心理的行为完成,没有使用任
  何物质的器械,老妇人的身体和心意还是保持这个样子
  (同时,子宫里的生命也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称之为「人
  类」的程度)。
  尊者阿迦曼相信了这个老妇人所说的事实,因为他
  并未驳斥她的故事。这个事迹可以被认为是真实的。进
  一步的佐证是事实上,这个老妇人很爱她的侄女,永远
  以关爱之心照顾着她,没想到她自己的(潜意识)心意
  会「溜出去」,并为她的来生准备了地方,即使在她还
  没真正死掉之前。如果她没有遵从尊者阿迦曼的忠告而
  剪断线索,她会(很快死掉并)成为她侄女的女儿。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尊者阿迦曼说一个人心意的技
  俩和机构是微细而滑溜的,如果没有透过禅思的自行开
  发,是没有希望去防护它以对抗这些滑头而飞驰的行为
  ,那将不知不觉地伤害了那个人,包括生前和死後。因
  此,心意开发对一个人的福祉和安稳来说是最重要的。
  这在死亡的关键性时刻里尤其重要,当身体分解时,只
  有妥善开发的念住和智慧能够防护心意以对抗肉体的痛
  苦,然後决定它前往的识界。在这个分解身体时刻的成
  功或失败,将意指着另一个出生或生命的享受或浪费。
  例如:如果一个人再生於动物的世界里,相当於那
  个动物的生命期间就被浪费了,而必须忍受那个动物可
  悲的因缘特质。但是如果念住和智慧在死亡的时刻现前
  ,那麽,至少另一次出生为人类是可得的,在其它情况
  下,生於空居天界或许是可得的,在那里渡过一个长久
  的时段,再回到人类的世界。
  即使生为人类,心意仍然牵引向以前所积聚的功德
  和戒行,以後再充实更多的功德和更进一步的戒行开发
  ,直到心意有足够的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只不过
  是身体的转换,从较低的到较高的,从较短的到较长的
  (生命期间),粗糙的到微细的,并从较多次的出生到
  较少次的乃至完全不再出生。佛陀经历了这个过程,他
  的圣弟子们也是一样,他们改变了他们形成的识界,生
  存和经验的识界,直到不再需要任何的变迁。心意稳定
  地开发,直到证知了涅盘。就是为了这个缘故,智者从
  不气馁於积聚功德,时时处处设法灌输任何可能的善良
  思想和行为,进入他们的心意。
  177蛇王留下他的行迹
  177蛇王留下他的行迹
  另一件有趣的事件发生於诺格菲村。有一天早上,
  当尊者阿迦曼从禅思中潜出并走出他的小屋时,他突然
  地告诉他的比丘弟子们去看由一个大蛇王(中译为龙王)所留下来的行迹。他告诉他们昨夜有个蛇王曾经来听
  他说法,他曾经要求蛇王在离去时留下一些行迹,以便
  他的比丘和沙弥在早上的时候能够看到它们。他们前去
  察看并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