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节
作者:梦幻天书      更新:2021-02-17 08:04      字数:4934
  峁咕佣啵虼瞬荒统笔挚共涣税滓系那质础W芏礁幸晃唤心旧剿芍募际υ?907年发明了一种可以防止白蚁的混凝土用在了建功神社,又堪称台湾第一座用钢筋混凝土打造的神社;因为当时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技术受到西方技术风格的影响,所以这座神社形成了结合日、中、西洋的建筑风格,但是作为主体建筑的本殿还是采用日本神社的传统木结构,所以仍然保持着日本神社建筑的风貌。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皇民化的精神鸦片(6)
  沾满血腥从镇压抗日运动中走来的旗山神社
  旗山这里原称蕃薯街,包括六龟、美浓、甲仙、杉林、内门和旗山,在1920年时,日本占领者重新划分台湾政区;把台湾重新划分为五州”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二厅”花莲厅、台东厅”、三市、四十七郡。蕃薯寮庄,隶属高雄州,改名为”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旗山”取自这里的”旗尾山”,好似一面三角形蛟龙先锋旗,飘舞飞扬。早在1904年,日本人就想在蕃薯街修建神社以巩固殖民统治,只因为先忙于日俄战争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又遭遇台湾人民的抗日运动,特别是在1915年爆发了”西来庵抗日事件”,使建立神社的事情一直拖着不能如愿。
  “西来庵抗日事件”,是日军在台湾一手制造的著名的大屠杀惨案,是余清芳、罗俊、江定等人举起”光复中原”、”尽忠报国”、”恢复台湾”抗日大旗被日军残暴镇压3万多台湾民众被恐怖屠杀的著名惨案。
  余清芳,其父自福建迁居台湾,他生于光绪5年,幼时就读私塾识汉文古籍,在日军割台时年仅17岁就参加过抗日义军。此后8年游历各地佛教斋堂,宣传反日抗暴,在1909年1月,被日本警察押到加路兰流浪者收容所管训,释放后更加坚强了抗日的意志。
  罗俊,1854年生于嘉义厅他里雾,在日军占领时也参加过抗日义军,失败后潜回大陆,在1911年亲眼目睹了祖国的辛亥革命运动,更加坚定了恢复台湾始终不渝的信心。1914年,他与余清芳取得联系,秘密返回台湾时已近60高龄,还毅然共举起了抗日大旗。
  江定,世居台南厅楠梓仙溪里竹头崎庄隘寮脚,曾率领义民在台南、嘉义一带奋起抗日,失败后隐居深山10余年,坚持长期抗日斗争。
  三个人笃信佛教都为西来庵等寺庙斋堂的住持,聚义之后决定以余清芳为主组织暴动驱逐日本侵略者。余清芳在起事告谕中宣告:中兴汉人天下重振”中原大国”。在以大元帅名义发布的告示中称:”乙未五月,(日人)侵犯台疆,苦害生灵,刻剥膏脂,荒淫无道,绝灭纲纪,强制台民,贪婪无厌,禽面兽心,豺狼成性,民不聊生,言之痛心切骨。”号召台湾人起来”尽忠报国,恢复台湾”。宣扬开战后祖国的革命军将会渡台来与日本开战。
  可惜,正当起义紧张筹备之时,1915年5月,在从基隆开往厦门的”大仁丸”船上,几名参加起义者被搜出了一封抗日密信,事机被日本警察获知,日本殖民当局立即在全台大搜捕。余清芳逃入深山与江定会合,罗俊却于6月29日在嘉义山林中被捕。此时,暴动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仓促之间,7月8日,起义民众袭击了十张犁、大后园、阿里关、蚊仔尺、河表湖、小林派出所和警察驻在所,杀死日警30余人。余清芳于7月9日率众攻击甲仙埔,杀死日警及家属多人;8月3日又领300余人攻击台南噍吧哖支厅南庄派出所,先歼灭吉田等12名日警,后火攻派出所杀死日人20余人。8月6日,发起了向躲避在糖厂的日本人的总攻。
  就在此时,形势却急转而下,有所准备的日本殖民者调集了阿猴厅、台北厅日警搜查队分路合击,第六任台湾总督安东贞美于8月4日下令第二守备队步兵与炮兵部队前往噍吧哖镇压。8月6日,千余起义军冒着猛烈的炮火与日军在噍吧哖展开大战,只是在腹背受敌牺牲300余人后才归于失败,余清芳、罗俊和江定先后被捕就难。
  在镇压了抗日暴动以后,日本占领当局对抗日起义者进行了野蛮的屠杀,在台南开设的临时法院上,被告1957名,判处死刑866名,有期徒刑453名,引起了舆论哗然,被称为“血腥大裁判”,日军不得不在大正天皇登基之时宣布大赦,结果被执行死刑者仍有95名,在江定一案中也有37人被判死刑。
  除此以外,日军还疯狂报复这次抗日事件中的台湾居民,先是宣布赦免欺骗返回,待村民们”自动归降”后,就被日军以集中训话为名拉到野外集体枪杀。曾经一次抓住三千二百余村民,以一百人为一轮,不分老幼依次屠杀无一幸免。据报道:杀尸盈野,血流成河,日晒雨淋,臭气熏天,一手制造了史称”惨绝人寰的噍吧哖惨案”,前后死难的台湾民众多达3万多人。日军惨无人道的罪孽和恐怖形象,至今深深刻印在台湾人民的心头。
  1920年后,日本当局本以为可以稳定的进行殖民统治了,岂不知,在日本人的高压统治下,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抗日运动不但没有停息,反而”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更加如火如荼。到1930年10月2日,又爆发了著名的”雾社事件”,刺杀了日本警察、官佐等134人,随后也遭到了残酷的镇压。
  到了1933年,抗日事件逐渐压息,日本人着手实现旗山神社的夙想,先是成立”旗山神社建立委员会”,地址瞄准了鼓山顶公园,12月19日正式开工,十九日正式动工,打出的煽动人心的口号是:”圣寿无穷,仅奉其连战连胜,新春并祝皇军武运长久,祈愿,诉求街民忠君爱国”,全是一派皇民化的胡言乱语。到昭和11年(1936年),用时3年旗山神社落成。据说,当年的神社,那座不可缺少的大鸟居成为一时的”台湾最高”鸟居,也是旗山的地标,拾级而上五层台阶,两边都是日本石灯笼;10月31举行镇座祭,热闹一时,但是奉祀的神灵仍然不能不是:大国魂命大己贵少彦、命名能久亲王、安德天皇,日本人立下的规矩还是老一套的皇民化。
  如今游旗山,登临鼓山公园,昔日的神社早已被清除,坐镇着的是一座”最大最宏伟的”孔庙。台湾的气候风景自来好,从山上的孔庙居高临下,远山近水尽揽眼前,兰天碧水美不胜收;有人赞它为:台湾十二悦景之一。
  昭和天皇行幸过的”打狗金刀比罗神社”,祈求神灵保佑大日本帝国的清水神社,日本移民村传统神道信仰的吉野神社,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的企业神社九间厝神社。
  日本人来台后,除了大力推行主要祭祀天照大神、造化三神和北白宫能久的神社之外,也还修建了一些祭祀其它神灵的神社,比如奉祀海神的金刀比罗神社、掌管谷物财富的稻荷神社等等。
  现在台南高雄的寿山,原名极富地方色彩的”打狗山”,只因为1923年4月,当时的东宫太子后来的昭和天皇裕仁行幸来此,住宿在打狗山为他新建的贵宾馆,随行侍从官便将这里命名为”寿山馆”;到了29日裕仁的生日,当时的台湾第8任总督田健治郎又把打狗山改名”寿山”,纪念皇太子登山住宿。从此,美丽的打狗山就变成了日本人的皇家禁地,后来在侵华战争时又划为军事要塞,完全被日本人霸占。
  1910年,移民来到高雄西子湾的日本渔民向日本总督府要求修建一座金刀比罗神社。原来所谓”金刀比罗神社”奉祀的都是日本神道教信仰中的海洋之神,相当于中国的妈祖,是渔民的精神护佑。到了1912年2月5日一座神社就矗立在了打狗山上,开始便依地名叫做”打狗金刀比罗神社”,奉祀大物主命和崇德天皇二神,以求海产丰收、航海安全、神灵保佑;后来到1920年又合祀了能久亲王,曾短时间改名过”打狗神社”,很快在同年12月又改叫高雄神社。到1926年,因为老社太小,又在上方现址修建成了新神社,并在4年后升格为县社。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皇民化的精神鸦片(7)
  如今的寿山,风光绮丽景色迷人,有南台湾的”阳明山”的雅称,又因为有天皇行幸命名的缘故,尤其吸引日本游客的光顾;登高远望,东边是大武山层峦叠翠,西边有台湾海峡万倾碧波,南眺琉球屿,北望半屏山,附瞰高雄港,放眼大平原,人间万家灯火,天上繁星点点;无神的人世似比有神的天堂还要美好。
  1937年,就在“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的11月23日,在台湾台中清水镇的大度山上,清水神社落成了,原址就在现在的台湾清水运动公园。据说,为了庆祝神社的建立,还在几天前日本祭祀司职就开始了斋戒沐浴,在落成当天身着传统的神职服装主持了镇社祭,宗教仪式祭祀过后,还到清水镇公所前的广场上举行了许多庆典活动,不外乎祈求神灵保佑,为日本的对外侵略祈福。处于全盛时期,作为日本军国主义标志的神道神社,也一时盛况空前享受了几年的短暂繁荣。
  日本侵略的原动力就是夺取土地,像侵占中国其它地方一样,从本土成批地移民台湾。到1909年,日本台湾总督府还专门设立了附属于民政部殖产局的移民指导所,直接负责从本土的移民工作。那年3月,花莲港的荳阑移民指导所募集的第一批移民到达,前后一共61户,大多是来自德岛县吉野川的农民;1911年2月,日本总督府移民事务委员会命名的第一座移民村——”吉野村”出现在日本人画出的台湾版图上。
  后来来到台湾的日本移民,许多原本也是农民,到了台湾侵占了土地后,便一方面”屯垦”一方面”戍边”,建起了一座座日本移民村,也带来了日本传统的神道信仰。1912年6月8日,吉野村日本村民举行了镇座祭,建起了自己的守护神社”吉野神社”,奉祀天照大神、大国魂命、大已贵命、少彦名命和能久亲王,原址就在现在的花莲县吉安乡庆丰村,一年四季奉祀求神祈福,当然也包括那些被他们当作守护神的日本侵略军的亡灵。
  移民进行殖民掠夺,本就是日本侵略的目的。日本神社侵入台湾也形成了日本企业自建神社的一支。五间厝神社就是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在虎尾建立的一座企业神社,原址就在现在的云林县虎尾镇民主路的安庆国立小学。企业神社,一般奉祀造化三神和天照大神,以祈福太平为主,但作为外来侵略的一部分,也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工具。
  日本人当时把台湾分成5州3厅11市51郡2支厅67街197街庄,要达到”一街庄一神社”的目标就要有300座之多。68座神社当然主要指大社,未算在其中的再加上其它一些乱七八糟的无格社,可能还不止300之数。比如在台南县的南安国立小学原来有一座小孔庙,在日本占领时也被改成了如同土地庙的小神社,比如还有佐久间久马太的所谓”精忠护国碑”。
  日本统治台湾,历任台湾总督中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是第五任总督佐久间久马太陆军中将,从62岁到71岁,共任总督9年1个月;当他1874年带兵攻打抗日的牡丹社时,还是一个中尉,但30年后他在东京死去时,已经升到了中将。所以他在台湾人民的心目中被视为镇压抗日沾满鲜血的”原住民的克星”,但是在日本却被誉为军方的”台湾通”。
  1910年,时任台湾总督的佐久间马太一方面推行所谓”五年理番计划”,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抗日居民的武力镇压,发动了一次次的血腥的征剿作战。1914年佐久间久马太发动了”太鲁阁之战”,督领3千多士兵、3千多警察和4千多夫役组成的一万多人的皇军,去攻打总人口只有约1万人的坚持抗日的太鲁阁原住民,是他发动的最大规模的镇压作战。在2千多米高的山地上,从6月1日打到8月初,70岁的佐久间马太还亲自到主战场合欢山督战,结果不慎坠崖受伤,送回东京后于次年8月一命乌呼。
  1907年,佐久间马太巡视旗山,题写了”精忠护国”四字,后来被日本人立成了”精忠护国”碑,据说现在还残存在台湾旗山公园孔庙台阶左侧的绿荫从中,这块残破的涂抹不清的石碑”就是佐久间久马太的一部侵略台湾征战史,而1906年日本人出钱在鼓山公园修建的旗山神社早已不见了踪影。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于11月26日联合发布了著名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节制及惩罚日本之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