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节
作者:圈圈      更新:2021-02-26 17:14      字数:4936
  蠹⒒牡陌既撕臀奘醋远返囊泼瘛糜攵ㄆ诘摹⒖煽康恼羝皆朔竦某鱿智珊稀! 】绱笪餮蠛较呤?9世纪晚期最大的航运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大部分向海外移民的欧洲人都是去美国。在1850—1914年间,美国移民中的70%是通过纽约港到达的,半数搭乘4个欧洲最大的班轮公司的轮船:英国的库纳德班轮公司和白星班轮公司,德国的北德意志…劳埃德班轮公司和汉堡…美洲邮船公司。  1911年5月,英国的第一艘飞艇在阿尔德绍特坠毁4周后,白星公司的骄傲“SS泰坦尼克号”在贝尔法斯特的一家船坞下水。不到1年的时间,这艘据说永不沉没的客轮——有16个防水舱,还有它的姐妹船“SS奥林匹克号”,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在处女航中就撞了冰山,悲惨地沉没了。2340名乘客和船员中,死了1500多人。白星公司的老板乘救生艇逃生,而180个爱尔兰乘客中只有20人获救,其他许多人在试图抓住船板时被推进冰冷的海水里。人们把这个悲剧归咎于救生艇数量太少。当后来发现船在收到冰山警告信号时仍全速前进时,与船同殉难的史密斯船长被认为应当承担过失的罪责。  然而,1912年以前,又有人寻找路径穿越大洋,以更快的速度传递消息。蒸汽游船是一种选择,这比起帆船是一大进步,因为后者容易受变幻莫测的风和天气的影响,速度也慢。有创造力的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实现了人们都以为是不可能的事:从大洋的一侧向另一侧沿地球曲度发射无线电信号。1901年12月,马可尼成功地发送了从康瓦尔的波尔杜到加拿大纽芬兰的圣约翰第一条跨大西洋无线信息——一个火花信号,包括三个点,用摩斯电码表示是“S”。这是一个极大的成就,给航海世界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好处,“S”是国际标准求救信号SOS的首字母,这一信号迅速地被海上船只采用来寻求帮助。  实际上,马可尼划时代的信号传输比连接多佛和加莱之间14英里海域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晚了将近整整50年。第一条成功的跨大西洋电缆——一项更加雄伟的工程,覆盖了2575多千米(1600英里)的距离——1858年投入使用。这项冒险事业的支持者是美国企业家塞罗斯·菲尔德(1819—1892)和塞缪尔·摩尔斯(1791—1872),后者在1830年发明了电报和以其名字命名的信号字母表。菲尔德考虑了用电报电缆连接加拿大的新苏格兰省(已经跟纽约连接了)和纽芬兰的圣约翰,再穿过大西洋到爱尔兰的可能性。  他们成立了一个公司,从大洋两岸的政府中寻求帮助,尽管国会几乎扼杀了这个提议,反对说电缆两端都必须在英国领土上。1857年的第一次实际尝试用了2艘专门装备的战舰——英国的阿伽门农号和美国的尼加拉号,但是每英里长就重将近1吨的电缆断成了两截,断裂的端头沉入海底不见了。第二次尝试结果相同,这次断开的部分下沉了2英里。但第三次成功了,顶住了一头近前捣乱的鲸,还克服了金属电缆本身引起的磁铁指南针缺陷。电报交换成功,之后人们在纽约鸣枪100下并持火炬游行表示祝贺。但是当天电缆就出故障了。他们又进行了两次尝试,用了更重的电缆和更大的船——“大东方”号,最后两个大陆被两条越洋电缆可靠地连接起来。  这些通信上的突破把美国和英国拉得更近,也提高了海上交通的安全性,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潜水艇的攻击,在大西洋上的航行变得前所未有的危险。1917年每月有400艘同盟国的轮船被击入海底。1942年,同盟国损失的船只总吨位是7800万吨,而被德国潜水艇击沉的为6200万,丧生的人数也令人痛心。  飞行时代又产生了新的飞跃海洋的大胆的先行者。英国人约翰·阿尔考克(1892—1919)和亚瑟·威滕·布朗(1886—1948)于1919进行了首次从纽芬兰到爱尔兰的克里夫登的不间断飞行;美国人查尔斯·林白(1902—1974)于1927年从纽约首次单人跨海不间断飞行到巴黎,赢得了世界声誉;阿米利亚·伊尔哈特(1898—1937)5年后成为第一位完成此业绩的妇女,她创造了13小时30分钟飞越大西洋的新纪录,之后又去挑战太平洋。到1969年喷气式飞机时代带来了波音747客机和协和客机的投入使用,后者1996年以2小时52分59秒的前所未有的快速度完成了纽约—伦敦之行。  至于通讯的发展,1962年在法国普勒默尔—博杜收到了第一条跨大西洋的电视信号,该信号发于缅因州安多佛的一个站点,通过通讯卫星传送。这表明运用卫星系统实现各大洲之间的通讯是很有潜力的。  由于大西洋一度令人敬畏的范围缩小了,美国人开始习惯地把其与英国之间的海域称为“池塘”,这既表示了与英国的文化亲密性,也表明由于航行时间的缩短带来的距离感的缩短。遗憾的是,这个“池塘”现在似乎又在加宽:2003年10月,协和客机要退役了,34年来一直在大西洋两岸往返的豪华客机“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也将在2004年1月停止在该航线的飞行。  即使如此,自从拉尔夫·艾里克森时代以来,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跨跃大西洋第31节 跨越大西洋的电报信号
  1901年12月12日。  马可尼1894年开始在博洛尼亚的家中试验无线电波。1895年年底,他把一个信号发射了1。5千米(1英里)多远,这开辟了无线电报的道路。他搬到英国,跟邮局联合办起一家公司。6年来他一直试图把信号发过大西洋。  12月11日。  11∶305天前,马可尼与他的助手开姆普和帕格乘船从利物浦到达了纽芬兰的圣约翰。他们欺骗媒体说来此是为了测验一个船舶靠岸的站点,以此避免他们的骚扰。他们住在一家通风好的旧医院里,所幸他们有一个火炉,但是几乎没有其他家具,他们在此希望能收到发自大西洋另一端康瓦尔的波尔杜(3380千米,2100英里)的火花信号,信号是通过让一个高压电火花跳过两个球形电极之间的窄距离而得到的。  在英国人们应该开始在用摩尔斯密码传送字母“S”了——3个火花表示3个点,用他说服董事会投资的25千瓦的交流发电机。在接收的一端,马可尼准备好了改进的方法,是在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海茨所用的旧“火花探测器”的基础上改进的。开始时他用装在玻璃管里的铁锉,现在在探测器中用水银。他还用申请了专利的变压器调节系统来减少干扰,他称之为“共振”。  最使他担心的是天线,一切都要依赖天线。在这个领域马可尼几经遭受到重大挫折。起初他设了2个倒立的圆锥体电线捆,46米(150英尺)高,直径61米(200英尺),一个在波尔杜,另一个在马萨诸塞的科德角。9月份,波尔杜的装置在狂风中倒塌,不久另一个也遭到同样的命运。在波尔杜又建了一个临时装置,但并不理想。然而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马可尼要以此向全世界证明无线电报真正的巨大潜力)实验的接收端,他却要靠2个氢气球和6个风筝来拉起天线。从大西洋来的寒冷的冬天的风在圣约翰强劲地吹着。  15∶30康瓦尔的小组得到指示停止传输,时间正好是当地晚7点。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他们现在应该有规律地传输了4个小时了。不过,如果在圣约翰什么都没收到是不足为奇的:首先,狂风暴雨的天气使得气球和风筝像疯了一样舞动,所以开姆普和帕格不得不手忙脚乱地固定天线;还有,一阵狂风吹断了电缆,把一个气球刮得无影无踪。明天再试吧。  12月12日  12∶30他们把天线固定在风筝上,不用气球,马可尼把他的调节接收器放在一旁。他把探测器和一个耳机用电线连在天线和作为地面的掩埋起来的金属盘之间。他们听着,像蝙蝠一样紧张。最后马可尼听到了——三声“S”的响声。“开姆普先生,你听到什么了吗?”“听到了。一串低微的声音,消失在背景的噪音中了。”马可尼在日记中写道:“信号。出现于12:30,1:10,2:20。”第二天出现了更多。目前为止他发送的最远信号是362千米(225英里)他们现在听到的声音发自于3218多千米(2000英里)远的地方,是地球周长的1/12。只是后来他们才了解信号是如何从电离层反射的。12月15日,纽约时代发表文章“现代最奇妙的科学发现”。
  跨跃大西洋第32节 以两倍音速飞行
  协和客机
  1974年,协和客机以两倍音速飞行  1974年6月17号。  协和客机必须证明自己不是无用的庞然大物,不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财。27年来它成功地以超音速运载了无数乘客。然而2000年7月一架协和客机在起飞时爆炸起火,造成全机109人,地面4人死亡的悲惨经历似乎预示着它的飞行生涯要结束了。  06∶30波士顿机场的地面人员进行起飞前的例行检查时,没人怀疑它是航空业的一个典范。自从1962年英法政府签了发展协定后投入了上千万英镑;英法的太空工作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设计和检测;还有1969年让人屏气凝神的试飞——在早上的阳光中,当工程师们看到这个所有飞行器中最美的飞机光滑的曲线时,看来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这完全可以是有史以来最漂亮的飞机,它的机型就像孩子们玩的用技术加工过的纸镖一样干净简洁。  所以别介意媒体的讽刺:协和客机在许多方面都独树一帜,从它精巧、针尖状的“鼻头”到朝后的机翼。协和客机将近26米(84英尺)长,机翼宽61米(202英尺),4个奥林匹斯涡轮喷射引擎,每个都能产生38;000磅的推动力。它在18;000米(60;000英尺)的高空巡航,据说从那透过机舱的上窗可以看到黑暗的宇宙。最高速度可达2400千米/时(1490英里/时),巡航速度可达2180千米/时(1354英里/时),是任何喷气式客机的2倍多。今天,协和客机要向世界展示它的所能。  08∶22协和客机空机时重79;000千克(173;500磅),是最重的飞机之一,但是看到它带着法国航空公司的标志以402千米/时(250英里/时)的速度在跑道上疾驶时,你绝想不到它会那么重。引擎的声音也与众不同,看到银白色的飞机优雅的升空,确实让人目眩。几分钟后就达到了1马赫,打破了音速,隆隆声淹没在尾流中,机组人员未听见,尽管这引起了一些激烈的波士顿人的反对。不久达到了2马赫,在海洋上空18千米(11英里)处直向巴黎飞去。  几乎是同时,在大西洋的另一面,法国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最新被大部分商业航线采用的——离开了巴黎的奥利机场。它要去波士顿,飞行员的希望是,协和在法国着陆之前就到达目的地,接着,加油后再直接飞回来。但是当它在途中遇到协和(已飞了3862千米,即2400英里)时才刚飞了995千米(620英里)。协和安全着陆,但是等着加了将近20;000加仑的油。68分钟以后它才起飞,仍然向西飞行。  15∶47一架飞机在波士顿着陆,几百人为此欢呼,这体现了飞行的黄金时代人们对飞行比赛的关注。协和比波音747早到11分钟,而且飞行的距离是后者的2倍,中间还停下加了一次油。出航用了3小时10分钟,回程3小时7分钟。这次惊人的表演后,英国航空公司于1976年开通了到巴林的客运航线,同年晚些时候又开通了美国航线。高额燃料费用和“绿色”反对意见使得其他的航空公司都取消了订单,1979年生产停滞,只生产了16架飞机。尽管协和对富人来说是地位的标志,面临上涨的维护费用,英法两国航空公司将会在2003年10月底停飞航线。这些飞机将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
  美国总统第33节 美国总统(1)
  美国总统1776—2004  在不超过两个半世纪中,美国民主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历史。  从1776年把英军赶出波士顿的美国第1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到约翰·F·肯尼迪于1963年被暗杀之前在越南的军事集结,许多美国总统在世界历史、政治的舞台上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在如今这个美国掌有全球霸权的国际社会,作为“新罗马帝国”的最高执政,美国总统的过去与未来更加引人注目。  人们常说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美国于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而它的第一位总统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才就职。因此,作为一个国家,美国还是只有不到250年的历史。无论用哪一个日期计算,美国与周边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国家相比仍是一个新生国家。  如果说一个国家本身植根于它的历史性过去,那么相对年轻的美国只好去改变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它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