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赖赖      更新:2021-02-26 17:08      字数:4939
  诘挠小」亟逃棵虐镏钦业匠雎贰1暇梗敲咳舜蠖辔烁冻隽?6万元人民币,据称武汉来 的那批学生甚至付出了26万元人民币!
  把一个“职业学校”翻译成“学院”,似乎只是一字之差,但害人太深了!可是,据笔者最 近了解,许多中国的中介机构并没有接受这种教训,这种“翻译错误”之游戏可以说是愈演 愈烈。
  最近发生了一件触目惊心的事情:一所不莱梅港的“大学”在中国和德国大招其生。由于他 们招生的对象直接是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学费又不是很高,并获得了当地移民局的支持,短 短时间内就至少有200多学生报名。在德国,有许多由于DSH语言考试或预科学校种种门槛一 时难以跨过的中国年轻人,也为其所动,支付了几千马克(欧元使用前的德国货币名称,一 欧元约合两马克—本书作者注),到那个“大学”去了。
  这个学校的德文名称叫“International College Bremerhaven”,在中国的所有宣传材料 上都用黑体大字写着其中文名称是“不莱梅港国际大学”,定位成“一所私立的国际应用技 术大学”,入学资格是“拥有高中文凭,年龄不超过30岁者”。所谓“应用技术大学”,是 德国Fachhochschule的中国正式译名,一般中国学生都称之为“高专”。
  可是,打开这个学校自己的网站(网址:icb…bremerhaven。de),在其英 文版的“重要 信息”一栏中明确地写着,“本国际学校既不是大学也不是高专”。这段话在德文版的“国 际学校”一栏中是这样写的:“本学校不是公立的大学或高专,是一个私立的继续教育机构 。”而且,这个网站德文版的“International College”这一栏的最底下,还写着这么 一段话:“ 国际学校的毕业考试并不能使您获得进入德国某个大学或高专学习的资格”。有意思的是, 英文里与此略有出入,写的是“不能转入德国另一个大学或高专”。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很清楚,这个学校不仅不是高等院校,而且学生在那儿毕业后也没有 资格进入德国高等院校!
  “继续教育”是德国介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间的一层。“继续教育”分为两种。在德国 的职业学校中,既有属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也有属于“继续教育”范围的,比如所谓的 职业专科学校。职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不仅得到一种职称,而且能获得上德国高专的资格。 另一种“继续教育”就是不莱梅港那种,在一个学校里可以学到知识,但不能够进入 高等教育领域深造。这种学校在德国有90多家,这是一种未经国家认可的、不属于高等教育 范围的学校。
  而中国的中介机构的宣传材料上却大大地写着“大学”。对于中国的其他中介机构来说,这 是“扰乱市场”的行为。但对于身受其害的学生和家长来说,问题就严重得多了。也许中国 国内有些中介机构或个人抱着捞一笔是一笔的想法。但是,到时候,倾家荡产都不够你吐的 !试想,德国这个学校的网站上已经写得很清楚,而且特别强调,这个学校不是大学也不是 高专,将来学生和家长不能说是学校在骗人,如果学费交给了这个学校,它也绝不会 吐出来。
  对外语欠缺的学生和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怎样来判断一种宣传是否是真实的呢?怎样来确 定某个学校确实是理想的港湾呢?在此仅提供几点建议:
  你可以到德国官方网站,比如德国联邦科研部委托《德国之声》(德国官方媒体)新开通的 campus…germany。de去查询(有中文版)。德国所有国家认可的公立 和私立大学、高专 都列在了这个网站里。另外,你最好看看有关学校的网站,必须要认识几个词,比如“高专 ”、“大学”是怎么写的。如果有关学校自称是高专或大学,那么应该问题不大,德国学校 一般不敢瞎说。还有,私立的高专也并非都是国家认可的,这点也要问清楚。
  你要看清楚,一家称为高等院校的德国学校,最终提供的是什么学位,德国国家认可的学位 有大学的硕士、文科硕士,高专硕士,相当于高专硕士的英美式学士和硕士,医学和 法学有国家考试这种学位,艺术院校的学位有其他说法,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你进入了某一种学校,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预科学校,还是其他学校,当然学成后也有可 能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如果是职业学校,一定要事先问清楚,读完后是否能够直接获得上高 专或大学的资格。像巴伐利亚那个宾馆学校提供的学制,就还差一层,也就是说,那里毕业 后,还必须再上某个职业学校的高级班,才有资格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如果是预科学校, 一定要事先得到某个大学的入学(预留位)通知书。也许有人会保证你,现在没有大学收你, 但这家预科学校毕业后,能帮你找到一个大学的,那你可别轻信。所有公立的预科学校,都 必须先有了某个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然后通过考试才能进去。私立的预科学校,有的只是自 称的,少量的是国家批准的。如果在进去之前没有初步落实“下家”,恐怕就难说了。真到 了你毕业的时候,这个学校的说法可能就不一样了。
  第一章 德意志,中国留学生的巨大黑洞工地与学校难分  学生与工人“生情”
  2000年9月,当一辆大巴士汽车把近30名中国十七八岁的年少学生从德国机场拉到这个“科 隆语言学院”时,很多学生都不愿承认这个荒凉破败的地方就是他们理想中的德国学校,不 愿承认这就是他们的留学之地。离开中国前的热热闹闹与这里的冷冷清清形成了极其强烈的 反差。有一名来自河南的中国女学生对笔者说:“我们刚下车时认定,这里肯定不是我们的 学校,这里也许是我们路过的地方,顶多是我们临时居住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破败 了。”
  可是,当校方要求他们把从中国带来的大批行李从车上卸下时,他们方才意识到这就是他们 未来生活和学习的“科隆语言学院”,但仍然有很多学生心存侥幸,认为第一眼并不能代表 什么,后面的日子也许会很不错。他们很自信的一点是,既然每人每年已经支付了一万美金 的费用,那么,他们的留学生活应该与中介公司介绍的差不多,但现实的情况则差之甚远。
  2002年5月31日晚,笔者乘火车从柏林赶到科隆。科隆火车站就在科隆大教堂旁边,那天晚 上,火车晚点15分钟。专门来车 站接笔者的是两个小留学生:小高(化名)和小黄(化名),在科隆调查期间,曾得到他们 两人的大力支持和照顾,尤其是小黄会做简单的饭菜,这不太容易。小高和小黄都显得很 稚嫩,毕竟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脸上还有一种无助的忧郁,甚至还 有一种漠然的样子。抵达科隆之前,笔者曾与小高通过电话,也发过邮件。小黄则是第一次 打交道。给笔者的感觉是,他们都很善良,但在那个陌生的地方有些孤独无助与无奈。
  到2002年9月,小高才19岁。2001年6月,他从河南新乡来到科隆,是第二批来到“科隆语言 学院”的中国学生,是当时一批留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他的父亲是团级现役军人,母亲是普 通工人。来之前,他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一个德语培训班学过半年德语,然后通过中介来 到德国。小高说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但心里有数。2002年9月4日,小高给笔者发 来一封邮件,信中说:“我即将结束休假返回德国,但我们还是想起诉那家中介公司。我们 想请您帮助在北京介绍一位比较好的律师。”
  小黄来自广西南宁,父亲是当地文化局的处级干部,母亲是护士。他比小高要胖一些,会 做饭,爱踢球,在国内曾学习过音乐。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跟一个24岁的台湾女大学生学 习黑管,每小时要支付25欧元。小黄在送别笔者的途中说,受父亲的影响,他对音乐有兴趣 。在国内,他在家有自己的琴房,而在德国,他只能在厕所和地下室里练习,而且都是在别 人离开之后。因为练琴的噪音而招致别人的不快,小黄是有感受的,还感到了一份压力。
  据小黄自己说,在德国,会一点儿音乐的面临的前途可能比其他人的日子要稍微好过一些, 毕竟有一技之长。笔者在柏林街头和繁华地点好几次看到中国人在拉二胡,曲子是《梁山伯 与祝英台》。说实话,那曲子拉得实在不怎么样。也许是老外不明白的缘故,偶尔还扔下几 个硬币。笔者听一位在德国的中国朋友说,某位在德国上大学的中国人大牛(化名)因 为 无处打工,最后被迫开发自己最后那一点点音乐知识,到德国地铁站口拉二胡。大牛拉二胡 时,在德国拉二胡的中国人几乎没有,德国人见了也挺新鲜,更何况他自己真的会一些音乐 知识,老外很大方,因此,拉二胡的收入还很不错。后来,大牛索性就不上学而到处拉二 胡了。再后来,听说拉二胡的收入很高,中国人都纷纷操起家伙在德国公共场所练了起来, 好像现在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但愿小黄没想到要走此道。
  小高和小黄都声称,他们父母“每月工资”加在一起也仅仅够他俩在德国使用。可是,用在 中国挣的“工资”寄到德国来花,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更何况他们的家庭都还是属于薪水 比较低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一对父母所挣全部工资只够一个孩子在德国消费,如果没有 其他的资金来源,那么,父母在国内只能喝西北风了。虽然德国上大学是不需要学费的,但 是,小高和小黄现在所上的并不是大学,只是一家很不规范而且没有得到德国当局认可的 语言培训班而已,而且必须支付庞大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我们一行三人从火车站走了好一会儿才转到地铁站,坐了两站地铁后,转乘公共汽车,坐了 十站地。这十站地应该是比较漫长的路程,原本比较拥挤的车厢最后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 人,而且好像都是农民模样的德国人和外出打工回来的中国民工,到了乡下的感觉越来越强 烈,而且越来越安静,走路的脚步声清晰可闻。在步行约15分钟之后,我们来到一个周围很 荒凉而且十分寂静的地方,这就是“科隆语言学院”。因为是夜里,一时还难以看出这个学 校有多么糟糕。
  在笔者去调查前,德国政府的官方媒体“德国之声”两名记者曾在2002年年初对该校有如下 描述:“所谓校园不过是空旷郊外的一座破败不堪的类似兵营般的建筑。该建 筑正在进行彻底的维修。在泥泞的地面上搭起的临时木板路通向大楼内。楼梯间里堆满了建 筑垃圾,窗户上画满了各种图案,肮脏不堪,挖土机就停靠在楼房的大门前。在比邻的建筑 内也少有房客,某些窗户已被打碎。置身于科隆城边被人遗忘的角落,与德国居民建立联系 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我们穿过建筑工地与该校主楼之间用木板搭成的过道,来到这幢楼的大门口,在尚能使用的 货用电梯旁边等候。
  在昏黄的灯光下,笔者看到,电梯破败不堪,电梯旁边就是垃圾桶,好像有很多年也没有人 倒过它,异味扑鼻而来。电梯的肮脏程度与正在施工的工地上所用的电梯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
  据该校学生对笔者说,针对“德国之声”等媒体对这个学校曝光后,学校在某些方面已经有 所改进,但笔者看到的依旧是一副惨不忍睹的情景。进了学生宿舍,第一眼看到的则是一片 狼藉,整个楼道又黑又脏。
  “花钱买罪受”在这个学校一点不虚,这是真正的“开洋荤”、“受洋罪”,最后受的都是 中国人自己的“罪”。
  “科隆语言学院”与建筑工地只有一“道”之隔。该校没有承诺中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没 有舒适的学生宿舍 ,也没有宽阔的运动场所。当然,“四周绿荫环抱”确实存在,因为在德国任何一个地方几 乎都是“绿荫环抱”。学校校舍本身就是没有完工的工地,而且,学校四周也同样是建筑工 地。有学生说:“几乎每天上课和休息都能听到来自工地的噪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 生活。”
  不过,这个工地还成就一段中国女学生与德国工人之间的“爱情”。郭兰(化名),来自西 北民族大学的一位20岁姑娘,长相还不错,会说一些英语。来到科隆语言学院不久,就与一 墙之隔的建筑工地上的一个德国民工认识了。据她的同学说,她很快就“嫁”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