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作者:希望之舟      更新:2021-02-26 16:50      字数:4999
  了。这个年头,谁求不着谁呀,虽然,纪晓岚本人的相貌咱不敢恭维,但是咱得罪不起呀!朋友和门生一多,纪晓岚的名字未免在他们口头、著作中经常出现。久而久之,纪晓岚的声名也就越传越大了。
  纪晓岚经常出任考官,所见到的学生多数都是很谦虚的人,像他的老师阿克敦对他的做法一样,他也对于这些肯上进的年轻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当然,纪晓岚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他对于这些人则是充分利用了他的智慧,给予了善意的批评。比如下面的一件事情:
  一天,有位自命不凡的青年文人拿着自己的大作去请纪晓岚批阅。纪晓岚提笔在篇后批了如下一句话:“此文有双锤擂鼓之声”。那位青年作家洋洋得意,以这批语逢人便告。有人询问纪公:“为何要将一篇不通的文章加上这么好的评语呢?”纪晓岚大笑道:“你们根本不懂得这评语的意思;一个锤击鼓;所发出的声音是:通!通!通!双锤击鼓时,鼓声是:不通!不通!不通!……”
  在这期间,他的聪明才智也就越来越显现出来。很多传奇的故事就很容易被他的遍及中国的门生传扬出去。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在纪晓岚自己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记载。
  据《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有位姓王的翰林为他的母亲做寿,请了纪晓岚做上宾。王某当然十分钦佩纪晓岚的才华,便请纪晓岚为自己的母亲写个祝寿词,并在宾客满堂的席间朗诵助兴。纪晓岚不推辞,高兴地上前即席朗声道:“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都变了,王翰林甚至吓得惊慌失措、十分尴尬。纪晓岚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甚至有人叫好拍掌,交口称赞这诗句妙不可言!老夫人也转怒为喜。接着纪晓岚高声读出他的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这一下,全屋就像蛙鸣不止的池塘中突然投下一块石头,立刻哑然静止下来。一个个欢悦的表情来不及退去,又泛起难堪的神色。不过,有前两句令人叫绝的妙句,大家张着嘴巴,直瞪着傻眼,知道纪晓岚会说出最后一句惊人妙语。果然他说道:“偷得蟠桃献母亲!”全场立即欢呼起来。
  这个故事到了他的门生那里就成了另外一个版本了。这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内容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诗句发生了些许变化:
  八旬老太不是人,南海观音下凡尘;三个儿子都作贼,天宫偷桃献母亲。
  第二个故事:也在纪晓岚自己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记载。
  一次,乾隆皇帝让纪晓岚在皇帝自己使用的扇子上提写一首诗词。纪晓岚觉得太容易了,立即题了一首王之涣的出塞,原诗是这样写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是,纪晓岚写得太匆忙了,中间漏写了一个“间”字,结果被乾隆皇帝发现。乾隆皇帝大为恼怒,横下脸来说:“纪昀,你好大的胆子,为何欺瞒寡人!”
  第二篇  “铁齿铜牙”纪晓岚风流才子纪晓岚:才思敏捷纪晓岚(2)
  纪晓岚本来得意洋洋的正要端起茶杯,一听连忙接过扇子一看,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纪晓岚不但没有紧张,反而是很从容的说道:“启禀陛下!臣题的不是出塞诗,而是出塞词。”接着便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一听也不得不赞叹纪晓岚的机智与文才。还好那年头题诗写字全不用标点符号,否则纪晓岚的脑袋非搬了家不可。
  当然,这个故事也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纪晓岚在机智灵活方面,也有遭到人家笑话的时候。
  1762年,38岁的纪晓岚奉旨任福建学政。传说在行舟途中,纪晓岚遇到一位老者,亦乘大船南下,还给他送来一张纸条:“我看阁下必是一位文士,现有一联,如阁下能对出,敝船必当退避三舍,如对不出,则只好委屈阁下殿后。”老者的上联是: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这是一副语意双关联。“橹速”谐指三国著名文臣鲁肃,“帆快”暗指西汉著名勇士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双重含义,表面上是说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说文不如武。纪晓岚深知此联难对,不禁冥思苦想,结果让老者扬帆远去。他到福州后,主持院试,乐声轰鸣。纪晓岚触景生情,想出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暗指北宋名将狄青,“萧和”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也是一语双关,一文一武,文胜于武,对得天衣无缝。
  纪晓岚在奔忙于学官和侍奉皇帝期间,每每君臣之间,同僚之间,多有酬唱应答,妙语佳对,不仅赢得广泛赞誉,而且也颇得乾隆帝嘉奖。客观的说,此时的乾隆皇帝对于纪晓岚的才华还是很赏识的,对于他的工作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的。
  因此,很快的,乾隆皇帝就利用了一个机会,把纪晓岚调回了北京自己的身边!
  难道乾隆皇帝改了脾气禀性啦?难道乾隆皇帝又开始真的喜欢上了纪晓岚啦?唉,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啊!谁知道,纪晓岚回到北京,是福是祸?如果是祸,为什么乾隆皇帝要把纪晓岚调到北京来工作呢?乾隆皇帝此举,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呢?如果是福,为什么乾隆皇帝又很快的将纪晓岚发配到了新疆乌鲁木齐呢?我们下次再看。
  第二篇  “铁齿铜牙”纪晓岚发配新疆:卢见曾贪污案(1)
  1、卢见曾贪污案
  上一讲我们讲到纪晓岚历经千辛万苦,从1740年他16岁首次参加童子试失败到1754年科举考试成功为止,前后用了15年时间,终于修成了正果!科举考试成功后,纪晓岚终于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赢得了乾隆皇帝的赏识。
  最终导致乾隆皇帝决定找个机会把长期以来一直在外地做考官的纪晓岚调到自己的身边来!
  纪晓岚回到北京,是福是祸呢?我告诉您吧,是祸不是福!在皇帝的身边,就更加容易 让皇帝了解到他的缺点!结果呢?不到一年的工夫,乾隆皇帝就迅速的把纪晓岚流放到了新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是要从纪晓岚回到北京为官谈起!
  1764年,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去世,纪晓岚回乡守孝三年。1767年,纪晓岚重新担任了公职,出任翰林院侍讲学士,这是个从四品的官。此时的纪晓岚心想,这一回我应该结束长期在外地工作的生涯、从此长住北京了吧。
  于是纪晓岚决定这一回自己回到北京的时候,一定要把全家男女老幼都带到北京居住,彻底结束自己在外地工作、家人在老家生活的两地分居的日子。
  到了北京,住在哪里呢?纪晓岚决定,把自己小的时候曾经跟随父亲居住过的地方赎回来!他小的时候曾经居住在哪里呢?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位于北京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的“纪晓岚故居”——也因为纪晓岚日后在此写出了一本闻名天下的书《阅微草堂笔记》而被称为“阅微草堂”。
  提起“纪晓岚故居”,还真有些说辞呢。
  清代实行“满汉分居”的政策,内城住满人,汉人居外城,即今天的宣武区、崇文区。宣武在当时远较崇文繁华,而宣武门为进出内城最主要和最便捷的通道(和平门是民国时才开的),所以清代大多数汉族文武大员均住在阅微草堂附近的宣武门外一带,因而宣外也成为北京名人故居最密集的地区。
  纪晓岚故居原为岳飞21代孙清朝威信公岳钟琪旧宅,建于1729~1730年间。雍正末年,岳钟琪获罪拘禁。当时,纪晓岚之父纪容舒带着9岁的纪晓岚来京任职,遂购得此宅。从此,纪晓岚在这所宅第内攻读、科举、为官,直到1762年纪晓岚38岁外放福建学政为止,前后共计居住了29年。
  纪晓岚38岁外放福建学政,纪容舒无人照料,于是只能回乡养老,此宅被租给了别人。直到1767年纪晓岚重新把这所宅子赎回为止!
  看来,纪晓岚是想要在北京大干一场,不想离开这里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纪晓岚只在北京呆了一年,就被乾隆皇帝发配到新疆去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难道还真的是我说对了,乾隆皇帝真的是不太喜欢纪晓岚么?还是另有什么隐情呢?
  这件不幸的事情的起源于一个名字叫卢见曾的人。卢见曾何许人也呢?
  据史籍记载,卢见曾出生于1690年,比纪晓岚大34岁。1721年中进士。雍正皇帝即位后,卢见曾担任了四川洪雅县令。不久,在1726年~1727年的两年之间连遭其父及生母王氏、嫡母程氏病故。直到1731年才又重新出任江南亳州蒙城知县,并协理州务;旋授六安州知州;1734年由六安调任亳州知州;未几,雍正皇帝又任其为庐州府知府,兼摄凤阳府事;1735年秋,迁知江宁府。
  这一时期的卢见曾,在为官任上,以善于治水患闻名,颇得当时人们的称赞。
  乾隆皇帝登基后的1737年,卢见曾升任两淮都转盐运使,上任七月因“被参一十七款,共诬赃银一千六十两”,被罢官扬州。1740年被发往塞外军台效力。1744年,卢见曾奉召由塞外还,担任滦州知州。1745年,迁永平府知府。1751年,迁为长芦盐运使。1753年,卢见曾再任两淮都转盐运使。在任十年,以老得请还家。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之时,赐其家“德水耆英”匾额。
  这一时期的卢见曾,在为官任上,以爱才好士闻名,“四方名流咸集,极一时文酒之盛。金农、陈撰、厉鹗、惠栋、沈大成、陈章等,前后数十人,皆为上客”。
  在他的宾客当中,除了有后来闻名天下“扬州八怪”之外,还有《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吴敬梓一生贫穷,写作《儒林外史》全凭卢见曾的支持。吴敬梓死后,又是卢见曾慷慨解囊,买棺装殓,并且安顿好吴敬梓的妻儿老小的未来。
  卢见曾还以学问闻名天下:这其中,他的最大的功绩就是考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是否改嫁张汝舟了。
  李清照这个人早年嫁给了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赵明诚。但是,不幸的是,宋室南渡,赵明诚也不幸故去,此后的李清照到底是怎么样为生的呢?
  宋代人赵彦卫的著作《云麓漫钞》中说,李清照是在重病期间被骗与张汝舟结婚。赵彦卫的说法是否真实呢?李清照晚年到底是否有嫁给了张汝舟呢?
  卢见曾根据清照生平事迹推断不可能改嫁,其考证经过我们在此略过不提。
  1768年,两淮历代盐政官员贪污案发,卢见曾因曾长期任两淮盐运使,亦牵连入案。乾隆皇帝对此十分震惊,因命江苏巡抚彰宝,会同尤拔世立案办理。
  六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谕令将卢见曾“革去职衔,派委妥员解送两淮,交彰宝并案审讯。仍一面将卢见曾原籍赀财,即行严密查封,无使少有隐匿寄顿”。
  然出乎乾隆皇帝意外的是,“查抄卢见曾家产,仅有钱数十千,并无金银首饰,即衣物亦甚无几”。乾隆皇帝很纳闷,卢见曾他们家应该有钱呀!最起码也不应该只有这么点呀!肯定是他们家早就把金银财宝转移了!乾隆皇帝于是命人密查,结果当时有一个叫李容的学生通报,的确是卢见曾的家人早就把金银财宝转移了出去!乾隆皇帝很纳闷,心里面想,肯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这个人是谁呢?
  乾隆皇帝遂指示手下人,严加追究走漏风声之人,若卢见曾坚持不说,即加以刑讯,待审得实情后,再将卢见曾“锁押解赴扬州,并案问罪”。
  第二篇  “铁齿铜牙”纪晓岚发配新疆:卢见曾贪污案(2)
  后经审问卢见曾的儿子卢瑛及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恩,卢荫恩才供出了事先通报信息的人正是当时正在担任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的纪晓岚!
  乾隆皇帝立即下令,将纪晓岚拿下入狱,等待审判!
  难道纪晓岚给卢见曾通风报信是真的么?我们心目中的英雄纪晓岚为什么会给卢见曾通风报信呢?
  您还别说,纪晓岚还真的是给贪污犯卢见曾通风报信的人!纪晓岚为什么会给卢见曾通风报信呢?纪晓岚与卢见曾的关系可是非常特殊的!这话还要从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文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