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5 04:44      字数:4778
  嬖颍馐履阋舱椅颐牵档降谆故抢氩涣宋颐钦忝瞧笠当<莼ず桨桑俊?br />
  “那当然,”老青蛙赔笑道:“离了你们的支持,雷龙集团今天还不知怎么样呢,这话我们大头蛙董事长是经常说起的。”
  “董事长会说这种话?老青蛙你可真敢胡扯。”三角鳄虽然不相信老青蛙的胡说八道,却还是吩咐了一声:“短吻鳄,你去看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要是事情不大,也就不要再追究了,经济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吗,这个硬道理一定要想清楚。”
  短吻鳄答应了一声,进一间办公室打电话吩咐那边的扣车现场放了雷龙集团的车辆。这边老青蛙带着小恐龙,进了三角鳄的办公室之后,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立即云山雾罩的胡扯起来:
  “我们大头蛙董事长一直有这个想法,但始终没有成形,直到前几天开董事会议的时候,不知是谁说起了这事,然后大家一讨论,发现这个项目的操作性非常的强,首先,这是一个政治项目,是通过企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的一个实践过程,其次,这是一个社会项目,是企业以其盈利回报社会的支持的一种手段,第三,这是一个经济项目,是能够为雷龙集团的资本提供一个出口能够带来丰厚利润的好项目……”
  也真难为了这头老青蛙,他大嘴一张,呱呱呱呱,一口气谈了八条,不只是小恐龙,就连最会讲话的三角鳄听得都连连点头。说到后来,老青蛙情绪开始冲动,被自己临时编造出来的远景打动了,声情并茂的继续说道:
  “大头蛙董事长的意思是,我们要在这一带修筑五条公路,全长二百公里,总投资额不少于八个亿,最好是把工程分成几个期,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一来减少我们成本压力,二来呢,说明白了也就是滚动开发,将项目取得的收益再投入到项目的运作中去,这样才能将项目做得尽可能的大……”
  因为这个话题太大,老青蛙一张嘴就收不回来,足足说了快一个小时,才费尽周折的把话题扯回来,然后三角鳄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想弄清楚的是,这个项目什么时候启动?”
  “这个嘛,”老青蛙回答道:“这个事就急不得了,首先我们要展开调研,你们想啊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一投资就是八个亿,董事会肯定是慎之又慎,反对的意见是少不了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经过科学的调研,取得第一手的材料,然后是项目分析,然后是项目的专家论证,然后是项目的规划,然后是项目的设施采购,然后是项目的配套方案,然后是配套方案的论证,配套方案的规划,配套方案的设施采购……”
  等老青蛙说完,三角鳄皱起眉头:“那么,既然项目的意向非常明确,你们是不是需要考虑事先签定一份意向协议呢?”
  “当然要的了,”老青蛙猛一拍大腿:“我这次来,谈的就是意向。”
  等离开区政府后,天色已经很晚了,老青蛙话说得太多,口水消耗量过大,走路跟喝醉了酒似的东摇西晃:“小恐龙,你现在明白了吧,今天我们的问题,是怎么样解决的?”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小恐龙摇头叹息:“你是先重新定义了问题,把缴纳路面维护费用改成了项目投资,然后又把项目本身无限夸大,最后以一个意向的形式解决了问题,因为区政府的三角鳄除了财政收入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政绩,雷龙集团与他签订这个意向书,正好满足了他的政绩需求。所以,一个棘手的问题竟然如此轻易的就得到了解决,这,正是泥潭管理哲学的进一步实践。”
  “一点没错!”老青蛙喜笑颜开,猛揪了小恐龙的尾巴一下:“不枉我教导了你一番,举一反三,你的进步真的很快。”
  小恐龙却摇头道:“如果我们智慧只是用来做这种毫无意义的消耗的话,这种进步,我宁肯不要。”
  老青蛙用怜悯的眼神看着小恐龙:“小恐龙,你既然落足在泥潭之中,就必须学会象青蛙那样思考。相信我吧,这一点,你很快就会认识到的。”
  第一章完,请看第二章:泥潭中的群体意识
  第二章:泥潭中的群体
  1)
  由老青蛙一手推动的“公路基建项目”,在和区政府签了一个意向书之后,很快就尘埃落定了。三角鳄因为这项意向书,其政绩在同类中显得极为突出,上级领导对此大为嘉许,没多久就将三角鳄提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从此这件事就再也无人提起了。
  老青蛙天天盼望着有谁会傻到打他的电话追问这个项目,才好让他继续发挥他业已修练得炉火纯青的“拖”的艺术。如果这种事情发生,他就会装腔做势的回答:“急什么啊,几个亿的大项目啊,多么高的风险啊,哪里会有这么快的?”
  可是,这件事却再也无蛙问起。
  因为再也没有追问,老青蛙感到说不出来的遗憾。他总觉得象这么一个绝无可能化解的险局都被他破开了,这就证明了他那过人的泥潭智慧的实用价值。不曾想,这么好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却被公司的同事私下里称之为“吹牛”,老青蛙也因此落了个“吹牛大蛙”的绰号,这使得老青蛙愤愤不平。
  “合理的,不见得适用。适用的,才是最有效的,你说是不是?”
  没拿到奖金,也没有得到表扬,老青蛙生气的蹲在办公室里跟小恐龙嘀嘀咕咕:“企业管理吗,只要能够证明为有效,就是有价值的,这一点,你不会否认吧?”
  “哦?哦哦。”小恐龙坐在办公桌前,正煞介其事的对一个由总部介绍来的黄梅戏歌舞团挑毛病,搞不懂这么一个黄梅戏怎么和雷龙公司挂上了关系,但唱黄梅戏的演员们却坚持认为雷龙集团赞助黄梅戏的演出是一桩利国利民的大事。按说象这种情况企业压根就不会考虑,但是,对方是有来头的,这样事情就变得麻烦了起来。
  所以小恐龙正用刚刚从老青蛙那里学来的“拖”字诀,在不至于惹得对方大动肝火的情况下,把这么个离奇的项目准备拖黄。“拖”也是件煞费脑筋的事情,小恐龙要鸡蛋挑骨头,从对方的方案中找出问题来,根本顾不上理会老青蛙的牢骚。
  这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恐龙在老青蛙的指导下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怪事,除了莫名其妙的募捐、集资与赞助之外,还有工商、税务、海关的种种刁难,新闻媒体为了广告收入而故意发布的负面报道。更有甚者,小恐龙还遇到两起要求雷龙集团兼并一家并不存在的企业,为一个子虚乌有的项目投资等怪事。
  这种事情,是任何一本经典管理学书籍上绝无可能提到的。这可以理解,写这些管理学著作的动物,都是在西方发达的商业文化背景侵染下的专家学者,他们有限的想象力根本无法想象得出泥潭国度里所发生的这种怪事,对于这类事情对企业架构的影响,更是缺乏那怕是一点点稍带几分理性的认知。
  但是小恐龙却对泥潭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按照经典管理学的要义,象老青蛙这种动物,现代化企业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着他的位置。然而,在这里,只是小恐龙亲眼看到的,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经替企业避免了高达五千万的损失。
  如果这五千万全部支付出去,又甚至只有部分支付出动去的话,雷龙集团下属的这家子公司此时应该是关门宣布破产清盘了。
  只不过,如果要想让小恐龙接受正是精通泥潭管理哲学的老青蛙拯救了公司的想法,那万万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想法太极端了。
  与滑头的老青蛙相比,小恐龙最欣赏的,是业务部门的一只剑龙。
  这只剑龙和老青蛙一样在泥潭中摸爬滚打,已经做了四年的部门经理,除了工作兢兢业业,业务能力过蛙之外,他还有一点特别让小恐龙欣赏。这只剑龙和小恐龙一样都曾经在侏罗纪恐龙工商管理学院拿到了MBA,说起来他应该算是小恐龙的师兄。
  因为这种惺惺相惜的原因,小恐龙曾经跑到剑龙经理那里和他探讨过有关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剑龙对他的态度很是冷淡,很明显,剑龙仍然抱有着从侏罗纪恐龙学院学来的信念:象老青蛙、小恐龙这些对企业毫无益处的混事油子,都应该清理出公司。
  剑龙有一个助手,刚刚进入企业两年,这家伙是只斜纹蛙,他根本不理会自己的工作,只是天天往总经理办公室里窜,汇报工作溜须拍马,厚着脸皮把别的青蛙的劳动据为已有,为公司里所有的青蛙所不齿。偏偏这个家伙缺乏自知之明,还每天自鸣得意的呱呱叫个不停。
  剑龙的部门里还有一只泥足蛙,是本土特色鲜明的动物,他曾经在另外一家与雷龙集团类似的企业里做过五年的部门经理,后来因为公司内部产生分岐,董事会要求每个员工都写效忠书支持或反对一方,泥足蛙站错了队,他支持的那一方没有能够立住脚,所以他也就在第一时间里遭到了清洗,只好跑来雷龙集团打工。这个家伙对企业的研究很深,对部门的业务开展也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就连剑龙也对他不敢掉以轻心。
  除了MBA的剑龙经理、媚上欺下的斜纹蛙助手,业务精熟管理能力过蛙的泥足蛙之外,这个部门里还有一只精神不振的老颓蛙。这只老颓蛙在公司里做了八年,从公司成立那一天起他就在这里作,因为能力平平一直混得很是不开心,每天上班后就蹲在自己的座位上咕嘟咕嘟的喝水,业务能够糊弄过去就先糊弄着,没有一点上进心。
  小恐龙对这四只动物印象深刻,是因为他们几个都报了名参加业务管理部的经理竞聘。
  这个经理竞聘,还是小恐龙想出来的花花点子,这些日子以来他目睹了公司内部太多的不良风气,几乎每一个有点权力的青蛙主管都在想法设法的建立自己的亲信卫队,凡是不认同他们做法的青蛙们就会遭到他们的排挤。这种用蛙唯亲的现象是小恐龙最为厌恶的,而且,这些隐形的利益小团体采用各种方式对抗公司的经营政策,使得公司的发展总是裹足不前,步履蹒跚。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上来讲,每一只青蛙都是靠不住的,没有私心杂念不受私欲影响的青蛙是不存在的,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够将这种明显影响公司发展的现象控制到最低点呢?
  答案就是“监督”。
  监督有来自于上面的监督,但更重要的还是来自于下面的监督,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任何一只动物都不希望这种影响公司的发展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利益的不规范事情的蔓延,只有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员工们,由他们自己推选出最具公正信念最有影响力及权威的青蛙主管,才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这个想法完善之后,小恐龙回到家里就向董事长大头蛙提了出来。大头蛙却推三阻四,不愿意这么做,他已经习惯于一言堂,习惯于由他亲自挑选最放心的青蛙来做事,本能的不喜欢小恐龙的建议。
  为了说服大头蛙老爸,小恐龙拿出了厚到堆到天花板上的经典管理学著作,终于说得大头蛙怕了他,就答应先在子公司里试行一下这个办法。
  2)
  《泥潭管理哲学》讲座:权力分配下的泥潭现状
  这个消息一传开,老青蛙立即将小恐龙叫了过去:“听说了吗?公司里要竞聘经理了,竞聘,多么荒唐啊你说是吧?”
  “这怎么能说得上荒唐呢?”小恐龙驳斥道:“你也看得非常清楚,在这种泥潭文化的影响下,蛙力资源部的业绩考核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多能力强的青蛙遭到不公正的排斥,任蛙唯亲现象愈演愈烈,不是把工作放在公司的经营发展上来,而是结党营私对抗公司的经营政策的这种做法大行其道,长此以往,公司的经营发展就会陷入困境,这种情况,你不也是天天看着的吗?”
  老青蛙道:“我不否认这种现象在公司内部是存在的,如果说这种现象非常严重,我也同意,但是由于你对泥潭文化的缺乏了解,或者说是研究的不够深入吧,所以你没有看出来这个竞聘方案的荒谬之处。”
  “荒谬?”小恐龙眉毛一动:“你未免也太危言耸听了吧?”
  “我没有危言耸听,相反,是你把理想的愿望当做了现实。”老青蛙兴致勃勃的站了起来,开始讲课,这些日子以来他给小恐龙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