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节
作者:爱之冰点      更新:2021-02-25 04:43      字数:4849
  τ胫薪榛沟确矫媲┒┬椋娑ㄋ饺ɡ逦瘢萘私猓罩菀蛩匠觥」裰行氖孪炔⑽从胙页で┒┫喙匦椋潞笤偾┒┑男榻痪哂蟹梢庖濉!×砭荼本┮患颐教?001年6月12日报道说,曾几何时,许多年轻人突然发现,塞浦路斯是 块留学的“风水宝地”,于是纷纷而至,使这个仅有67万人口、一所正式大学的弹丸岛国随 处可见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在塞岛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 该媒体一位名叫“大兴”的作者在文章中说,笔者在街上碰到两个十八九岁的东方女孩,她 们一位来自无锡,另一位来自芜湖,到塞浦路斯才两个多月,目前在一所私立学院上学。 “你们怎么会想到来塞浦路斯读书?”我问。“嗨,我们上当了!”其中一位回答说。“ 不是说可以从这里去欧洲吗?”另一位这样反问。类似这样的问答,笔者已经历过不知道多 少次。现在到塞浦路斯来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绝大部分都是刚刚走出中学校门的小青年。 塞浦路斯是一个岛国,位于地中海东部、亚非欧三大洲的交汇处。把塞岛当作前往欧洲的跳 板,是不少中国学生的美妙安排。但眼前的现实却把他们的梦想打碎了。一位姓周的学生, 30多岁了。他大学毕业后,在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了十年。中介机构对他说:“快去吧,塞快 加入欧盟了,塞加入欧盟后,你们就能去欧洲了;如果现在不去,将来塞加入欧盟后,签证 就难办了,那就悔之晚矣。”他于是离别了老婆孩子,匆匆来到这里。踏上塞岛以后他才知 道,塞加入欧盟还早着呐!况且塞国即使加入了欧盟,中国学生也并非就能随意前往欧洲。 前几天,八名福建学生企图从塞岛偷渡到英国,被塞海关发现并拘留,遣返回国。 也有学生说,他们到塞浦路斯来是因为“这里允许学生打工”。国内中介机构在他们学校门 口大张旗鼓地宣传说:“塞浦路斯是个旅游国家,很漂亮。你们去那里都能找到工作,打工 一个月就能买一辆汽车。”于是大家就结伴往这里来。他们哪里知道,塞政府对劳务市场的 管理相当严格。2002年,有100多名中国学生因非法打工被遣返回国。有些人在塞岛才待了 一两个月,白白地扔了许多中介费、路费、学费及预交的房租。 2001年初,从天津来了15名学生。他们登上塞岛没几天,心就凉了,目前回去者已有大半。 其中的一位,在塞岛只待了三天,等于是花了中介费和旅费,专程到塞浦路斯来逛一趟。塞 中友协副会长、当地华人蔡伟洲先生说:“如果不准备好好读书,就不值得在这个地方待下 去。” 当然,有一些中国学生经过几年苦读之后,获得了一定的学分,然后前往欧美继续深造。但 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前面提到的那个姓周的学生,他正在读MBA,学得很努力。据 说,他所在的学校里,大约有200名中国学生,真正努力学习的只有七八个人,而且大多是 年龄较大、读MBA的学生。另一所学校的中国学生会主席说,他们那里也有近200名中国学生 ,认真学习的也不到10%。 以前,中方曾根据两国政府间文化协定向塞派过少量短期的留学生。如今在这里的2000多名 中国学生都分散在十多所私营学院里。这些私营学院,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教育质量也不太 高,有的只及国内中专水平,还有的学院,则纯粹以赢利为经营目的,挣外国人的钱。有一 所学院,招收的全是外国学生。全校几百名学生中,中国学生占了3/5。由于它收费便宜, 管理松弛,一些中国学生便从其他学院转来,按时交费,只求有一张学生卡,在塞“合法地 ”混下去。至于你是否到校读书,校方是不会过问的。 旅游业是塞浦路斯经济的主要支柱。塞为了增加旅游收入,发放签证的条件十分宽松。凡是 以旅游或上学名义想到塞浦路斯来的人,很容易在塞的驻外使馆获得签证。有的中国学生, 上当受骗来到这里,为了弥补自己的经济损失,转过来又向国内发邀请,把其他同胞骗来。 塞海关除了检查你的签证外,再就是看你随身是否最少带有3000美元。有了这两个条件,入 境就没有问题了。 在这里读MBA的王女士认为:塞浦路斯的中国学生绝大多数刚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到 这里来并非一心一意求学。他们大多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自制 能 力也不够,因而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而远在国内的父母们还以为自己的孩子在国外勤奋学习 呢!
  第八章 全球引发“留学垃圾”大讨论一篇“留学垃圾”文章引起全球共鸣(1)
  2003年1月2日,《中国青年报》子报《青年时讯》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题为《谁来清扫 “留学垃圾”》的文章,文章报道了中国学生当中的“留学垃圾”。这一专题策划和撰稿均 是笔者。 在编发《谁来清扫“留学垃圾”》时,我们已经考虑到这篇文章可能产生的影响, 尤其是 第一次提出“留学垃圾”的概念。现在,这篇文章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引发的讨论已经远远超 出我们的预期。 目前,笔者所能统计到的主要大媒体包括:中青在线、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人民网、 央视国际、美国多维新闻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网、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在不到一 周的时间里,仅参加新浪网讨论的网友至少发表了430份帖子,一共有22页电子页(相当于A 4纸100页左右)。由于讨论的平台非常多,多得无法统计;由于讨论的内容非常多,多得无 法全部收录,本书所编发的仅仅是截取新浪网上的讨论内容。 世界著名的新闻网站“多维新闻社”不仅在醒目的位置刊发这组文章,而且还配发编者按, 希望人们予以关注和讨论。遗憾的是,尽管多维新闻社和BBC都拥有非常庞大的读者群,但 中国大陆网友只能通过个人的一些方法才能前往浏览。 BBC是欧洲最大的传媒公司,旗下的BBC因特网站也是欧洲第一大新闻网站。BBC从中国上海 发回的报道说,中国有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教育市场,最近数年,中国年轻人出国留学人数猛 增。然而,中国留学生出国后的表现越来越成问题,出国后的表现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BBC说:“一份由国家控制的报纸《青年时讯》发表了一篇不同寻常的坦率文章,把其中一 些人称为‘学生垃圾’,文章列举了他们的一连串问题,包括吸毒和卖淫。” 一位官员在接受BBC采访时说,中国留学生在学校是用功的。但是这位官员承认,有些留学 生问题相当严重,因为他们对出国留学后得到的更大程度的自由完全没有准备。其中的一个 原因是留学生年纪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国外是去读高中。许多人根本不是因为在 国内成绩优良而能出国,相反,这些人是因为在中国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学校中混不下去了, 才打出国留学的主意。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3年1月3日特意为此文发表题为《中国少年留学生沦为“垃圾”》的 消息。据悉,该报网站每天的访问量是千万人次,很显然,这里又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读 者群体。《联合早报》的文章说,《中国青年报》1月2日发表一篇6500字的报道形容很多少 年留学生为“留学垃圾”,并指出,这并非个别行为,而是世界各地中国留学生大群体中常 见的。该报记者陈铁源最近到德国、日本,在多个大小城市对中国留学生进行了四个月的调 查采访,并采访了将近20个国家的驻华签证官和教育官后,做出了深入的报道和分析。报道 也包含了一些对留学生父母的采访,同样是触目惊心的故事。
  海外留学生自己在正反交锋 “我本人在北美留学这五年中,也见过、听过不少的故事,尤其是那些自费读本科 的 年轻人。他们在国内就已不务正业,来到异国他乡后,就更加速堕落了。听说国内的年轻一 代也差不离。”
  “伦敦‘城市学院’就是一个像作者所说的语言学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学校通用 语言是中文,连学校计算机网络都被中国学生汉化了。可这样一个学校竟然还在深圳开分校 。不知还有多少中国人的钱流到他们的腰包里去了。一般老百姓家的孩子有几个能自费出国 留学?我在英国接触的那些自费出国学语言的学生,很多家中都是有些背景的,非官即商。 这些孩子花钱的冲劲让老外们都眼红。这些人往往都不是在好好学习,一心打工挣钱的已经 算是表现好的了。为什么有些人听不得逆耳的话,一听就火冒三丈,还是擦亮你的眼睛,看 看真实的世界吧。”
  “本人现在英国。就我看到的,20岁前出来的80%算不上“垃圾”,也可称为“废物”。要 是高中没毕业出来的小留学生,“垃圾”比例可达99%(不排除1%特例)。特别想对小留学 生家长说几句,对您的宝贝来讲,国外不是天堂,我相信您的孩子在国外的实际情况绝对不 是您所想象的。”
  “我在英国读硕士学位。除了学习一天就睡五六个小时,根本没时间打工。那些读预科和中 学的就大不一样,有的根本不上课,每个星期都去卡西欧赌博。”
  “将近一年的英国留学生活,见到不少中国学生。我可以骄傲地说:‘绝大多数中国学生都 是好样的!咱们没给国人丢脸!’我见过家里底子很厚但很节俭刻苦的,也有家里条件一般但 靠打工上学的。日子很难;但都在努力。请那些发奋的同学们别为这样的文章较劲。” “我在英国学习。我的同学在德国也学习两年。作者说的那种人毕竟是少数。我觉得作者所 说的现象也许仅存在于初、高中就出国的年龄较小的学生当中吧,但也不能说是很普遍。” “我是一个在英留学生。留学未必能造就一个优秀的人才,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本人有没有自 己的志向,有没有自己的决心。现在国内的家长总是认为把孩子送出国就一定好,很有盲目 性。一味地送出国,还不如静下心来考虑哪一条路适合自己的孩子。”
  “我是留学新西兰的学生。在新西兰中国留学生确实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吸毒、参加 黑社会、为一个女孩大打出手、少部分男女生性滥交、去按摩院或看脱衣舞或者在赌场一掷 千金。这些是很让人痛心的。当然大多数同学还是努力读书的。不过,从现如今新西兰政府 限制中国留学生的决定可以看出,一小部分害群之马确有存在。他们有了质变不只是因 为年龄的问题。他们在国内就娇生惯养,出国后如不能调整心态,端正态度,变坏一点都不 难。留学生在外也同样会受自己同胞欺侮:中国老板压榨留学生,低工资高劳动量,中介公 司欺诈等。”
  “我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读书。和我一起的中国朋友也都是高中毕业就过来读书的。我们 白天上课,晚上去打工做汉堡,远比国内的大学生活要繁忙得多。我们都很快乐,努力使自 己的明天变得更美好。大多数留学生的父母并不是中国的有钱人,他们供我们出国,已经付 出了全部,所以大多数留学生都很珍惜。”
  “我姐姐全家定居新西兰。她自己家和朋友家都住过中国的‘国际学生’。十几岁的少男少 女同居太普遍了。我姐姐家住的18岁女孩一直为自己没有男朋友而感到丢人。一些女孩听信 中介机构的话,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出国,到了国外缴了学费后,生活费便成了大问题 , 可打工又非常难,只好去做按摩女,然后一步步沦落。男孩子中则发生了好几起抢劫勒索自 己同学的事件。家长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国外留学要担的风险太大了。”
  “作为一名在新西兰的留学生,我认为,首先,文章对新西兰那部分描写比较真实,所有 例子我身边都有发生,但并不全面,有点报忧不报喜。 “我所就读的学校大约有100多名中国学生。每班的中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1/4。尽管在经济 、会计等一些科目上中国学生与当地学生有小小差距,但是今年的最优秀学生就是中国留学 生。校方管理比较全面。由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车祸率非常高,大多数都是无照驾驶,所以 学校校规明确规定,在校学生一律不允许买车,否则见一个收拾一个。我的一位同学以身试 法,险些被遣送。逃课现象普遍,有的同学由于逃课,出勤率不够80%,因而不能获得延期 签证。 “《谁来清扫“留学垃圾”》一文中的例子确有其事。据新西兰知名度很高的《自立快报》 统计,新西兰有执照的妓女是8000名。近年来,随着亚裔留学生人数的增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