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爱之冰点      更新:2021-02-25 04:40      字数:4804
  几个小时之后,总算也完成了。虽然以琛的手还扣在她的腰上,但默笙终于觉得来补拍婚纱照并不见得是多浪漫的提议了。或许是怀孕之后,总被以琛管着注意身体之类,心理上似乎还真的有了一股柔弱感。叹一口气:果然是有点被影响了。
  后来取回婚纱照时,默笙记得以琛只略略看了一会儿,虽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但神色却不是很惊喜或珍惜的样子。
  就知道以琛这种人其实就是对这种事情不甚有热情的。
  回头,何太太并没有发现自家老公不在她眼前时,其实是不少看她那张硬塞到他钱包里的大头贴的。
  因为那个,才是真正的她。
  不是被覆盖在妆容后头,连他都看不清心情的她。
  这周,以琛被安排了一个公差。他是不想去的,但是诱惑很大:以后可以尽量不出公差。
  虽然这个案子不大,只是和一个小城企业有法律业务上的合作。事务所原本是不太接这种工作的,远程又费力。但是当时校友请帮的忙,还好以后都是可以网络操作的,终于也是——盛情难却。恰好向恒和老袁都正好手上有事要处理,并不能走开。于是最近工作尤其规律的以琛便被推上了前线。
  以琛盘算了下,恐怕怀孕后期会更不方便吧?
  那,还是划算的。
  虽然,还是有一点不放心。
  这天,以琛下午和对方谈好部分的工作,时间还早,想起刚刚招待者的提议,于是走上街道。
  这是一座太湖边上的小城,在这一片飞速发展的地带,这个安静的城市甚至是有些寂寞的。街道看着并不崭新,但这种灰色的朴素,却尽是江南的味道,婉约、细腻。
  果然不多久,便看到一家商店的屋檐下悬着一支巨型的毛笔,抬眼望上门楣,“侍徽轩”三个大字,笔力苍劲,而又风韵妍媚,字字可见险势又气度纵横,颇有黄氏庭坚之遗风。落款却是不甚有名的。
  迈过门槛,一个身穿褂子的中年男子站在柜台后面。以琛环视一周,各种大小或式样的毛笔琳琅满目。店主也并不推荐,友好地朝进门的以琛点头致意,然后又犹自低头书画。以琛走近,却见一卷山水画已然破纸而出,那种烟雨朦胧的迷蒙,水乡淡雅的轻舟细柳,煞是动人。
  “自娱而已。”店主并不抬头,只轻答。声音颇温和。
  以琛也不打扰,开始研究身边各色的毛笔。
  湖笔享誉国际,但也往往只有行家才懂得其中韵味。以琛不敢说谙于此道,但一点学者的敬畏之心总是有的。毛笔乃文房四宝之首,其气质又是分外独特的。大概也只有它能将朴素和高贵结合得这般默契,既有文人雅士才华横溢的居高临下,同时又不染铅华。
  细细挑选,不能说识货,但至少是凭着认真的心意挑了几支湖笔,打算回头赠友。店主将每支笔各自小心放入精雕细琢的木盒,再以锦带绑缚,交到以琛手上:“先生外地来的吧?可曾在城里转过了?”
  以琛摇头。
  “那我建议去小莲庄转转,虽比不得苏州园林的贵气,但也很清雅,或是隔壁的赵孟罟示樱彩呛苤档米咭惶说摹W呤保部纱弦坏闼砍窕厝ァ!薄?br />
  “多谢提醒。”只是并没有多做逗留的预算。
  以琛付账出门,这样一家湖笔店处于这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段,独自清幽,径自安静,竟也不觉得突兀。这个小城虽小,但千年的历史雕琢还真是将她的气质磨砺得恰到好处,不至多余,也不见空虚。
  回到旅馆,天色已晚。往家里打个电话,默笙也已吃过晚饭。似乎并没有聊几句话,挂上手机的时候显示通话时间居然也有半个小时了。
  用过晚餐,以琛整理过明日要用的资料,也十点左右了,想起第二日的行程,便上床睡了。
  毕竟不是家中,睡着竟十分不习惯。许是睡得早了,一夜之中多次零碎醒来,看到身边没有人,常不觉有一种惶恐涌上来。清醒一点才意识到他在出差,并不是在家里。
  睡得并不安稳,以琛早早起了床,赶了最早一班车去往下一个目的地。也是这个城市的一个县区,本身是一个古镇。合作商在这里有一家分公司。到达的时候快八点了,于是拨电话回家叫某人起床。
  没想到最近总是懒觉睡到极限的默笙今天也是早早起了,又说了些要他好好享受古镇之旅,顺道带些特产回家之类,语气颇有些不能身临其境的遗憾。
  听她的声音,像也是没有睡好。
  不知为何,心头畅快了起来。
  以琛转身去买了个相机,傻瓜式的那种:既然她无法身临其境,那就为她把风景带回去吧!
  工作上的事情安排在了下午,准备工作太充分的结果,就是他有大半天的时间可以闲逛。这趟旅程原本不轻松,只是何律师发现,如果没有某人在身边一直吵他的话,他的效率其实是可以更快一点的。然后是——
  百无聊赖的安静。
  不过今天,倒是有了内容。
  走进莲花庄,听人介绍这与小莲庄是异曲同工的。
  抬眼望去,果然是没有苏州园林的繁华,这个地方,多了一点清雅,却是更令人陶醉的。正是这般不甚嘈杂,才更显了那种原滋原味的园林的恬淡。
  踱步在竹桥木廊之中,是能听到鸟语闻见花香的。
  以琛不由感慨,有多久他人在旅途,却从来没有这种看风景的心情?
  江南的亭台建筑更突显一股高雅和宁静。极目都是灰色的砖瓦,更接近大地也更融于自然。当然,园林之中又不乏精雕细琢的精致,和不经雕饰的自然。
  袖珍的假山,争艳的百花,清澈的静潭,随风摇摆的水帘,奇态百出的枝桠,蜿蜒的青石小径,和空中展翼的蝴蝶……一一记忆在镜头之下。
  她会喜欢的吧?
  绕过一个转角,是土木建筑的尽头。有几个游客正围着一颗长相怪异的树。
  大多数时候以琛是不好奇的,不过想要把风景带给她看的心情却让他兴致勃勃。
  走近,有一些人在剥下树皮,但也没见谁上来阻止。细看,发现树身已被剥得甚为斑驳,想来剥树皮的人不会只是几个!问问旁边的人,才知道此树专事游客剥皮。树枝还是生气勃勃,树身上有些部分未剥离的树皮半掉不掉。
  默笙在的话,一定会大呼神奇,然后剥下几片树皮,说些要带回家之类的话吧。
  无聊!——自己一定会这样回答她的行为。
  不觉,手却已伸向大树,轻轻扳下一片树皮,放进了长裤的口袋。
  走出莲花庄,时间尚早。便又转进了几个深埋在小巷尽头的历史故居。
  房子的主人并不很有名,大概也只是晚清或更早之前的商贾之家,江南的商户不拘泥于功名,但见多识广之后往往多有才学,积累了财富也舍不去那点追求风雅的执念,于是常是大兴土木,辅以各种精工细作,然后留下一片金碧辉煌的府邸在世上。
  来往观赏的人并不多,以琛发现,不论是门窗或壁橱桌椅都是上好的木材,细看才可看道那上头都是精致绝伦的浮雕。转过几个门廊,竟见一个十分富丽堂皇的西式舞厅,是西欧贵族厅堂的设计。
  出门再沿着河道走,有小舟在水面随着水波起伏。河水不深,甚至隐约可见鱼虾。以琛有些感叹,这样一个气质绝不输乌镇的古镇,无论是里外的建筑,或是脚下的石板路,无论是路边零落的石桌石凳,或是这儿原住居民的生活方式,都保留着现代城市以外的平淡和无争,若是真为商业利益而开发成人来人往的盛名旅游区,恐怕反而是一种伤害吧?这么一尘不染的安静……
  踩过一座颇为高耸的石拱桥,望去似乎是一街的小商店。
  走进小街,有茶楼、小杂货店之类。这个地方,若是为清末或是武侠剧中的茶楼取景,甚至是不需修饰的。
  路旁有卖枣糕的小贩在招徕生意,飘荡在路面上的气味很是诱人。
  “以琛,我饿了。”默笙在的话一定会这么对他说,一边露出的那种讨好而期待的神情。
  想起她最近总是对他说饿,但胃口又不甚好。为她带点特产小吃回去,也不错吧。
  以琛走近,热情的小贩便招呼上来:“先生您尝尝,不好吃可以不买。”手边已将切开的一盘枣糕扬起来。
  以琛拈了一小片,一股很奇特的枣香扑面而来,放进口中细尝,甜,但甜得很淡,是一股隐约的香甜,口感甚好。于是买了好几盒提在手上。走几步,又见一家小店在售卖一些包装精致的特产,有雪茭核桃之类,又都买了一些。
  小街的尽头,有一个小型的石台,旁边有人在搭布景。原来是为晚上的一次小越剧演出在准备。
  思及昨日笔店老板的建议,以琛再次走回石路时,开始不时注意周围的店面。
  旁边有几个女孩走过,十几二十来岁的样子,以琛依稀听见其中有一个说道:“我还得去买些丝绸,夜夜你们要不要一起去?”身旁一个年轻些的女孩露出很嫌弃的神色:“我们在河上等你吧,你每次一去就磨半天!”一边指指河上的小舟。
  “我那是品味好不好?”买东西当然是要挑的啊,那个女孩笑笑,“那我去梁姨店里了,我待会儿来找你们吧。”
  原来是同路,以琛也懒得继续寻觅,远远尾随那个女孩走了一段路,就见一间并不显眼的店面在拐角处。
  进门,各种丝绸制品,有铺陈的,也有悬挂的。
  以琛静静地挑选。不久,那个女孩走近:“Hello,不是本地人吧?”
  “恩。”以琛点点头,不打算多谈。
  “送人的?还是自己用?”来人显然很热心。
  “都有。”继续简洁回答。麻烦还是少招惹的好。
  那女孩似乎听不出他言辞中的冷淡,或是听懂了但也没放在心上。“送家里人还是朋友?”
  以琛有些无奈,但也礼貌回答:“都有吧。”既然来了传说中的丝绸之府,自然是不会空手而回的。
  “你跟我来,”女孩不由分说将他带到一堆丝织品前面。“送家里人呢,我建议用这种。不是很漂亮,穿着也不华丽,但触感十分好,不伤皮肤,夏天穿着更是惬意,做成裙袍或是衬衣都很舒适。若是用来应酬,送这一种就比较合适,华丽大方,但其实质感是略逊一筹的。外来人往往都买这种,却不知道金玉其表而已。女生的话,送这一类真丝巾帕也很不错,”又低头似乎沉思了一下,“不过要给太太以外的异性朋友送丝帕好像不是很妥当,”她有看到他带着婚戒哦。一会又豁然开朗,“那可以给太太多带几块,反正用的真的很好。这种丝巾触感很滑,对小孩什么的也很适用,不伤皮肤。”
  以琛原是有些不耐的,但眼前女孩热心洋溢的样子,终是有点感激了。
  想象一下默笙摆弄着丝帕的样子,算了,还是给多她几包餐巾纸吧!
  “络于,你这孩子每次来都这样,拼命给客人推荐,”店主笑着走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我的托儿呢!”
  “哇,梁姨,”叫络于的女孩露出十分夸张的表情,“有长进!居然会用托儿这种词了呢!”梁姨可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深闺巧妇哦!
  以琛暗笑,若不是一路跟着她来,还真会以为这是个托儿。表现得……太专业了。
  “不过梁姨,您要真觉得过意不去,”十分为难的表情,“那我就勉为其难,收点回扣吧。”
  店主哭笑不得。
  络于又转过身:“我是这儿的本地人;”叹一声,似无限委屈,“自从我那些大学同学知道,我的家乡就是当年丝绸之路的起点之后,每次回家我都变成了托运机。”再叹口气,“不过我刚和你说的可都是良心话。”然后就走开了。边走还边摇头叹气:“真幸福,走到哪里都有可以惦记的人!不象我,惦记我的,都是想着要压榨我的劳动力!”
  以琛有些好笑:这女孩,从头到尾都是在自说自话呢!
  不过,不伤皮肤的丝绸?很好,多买一些回去吧,家里那位和那位肚子里那位应该都是需要的吧?
  以琛出差,默笙下班回家开始自己做饭吃。打开冰箱,食材很丰富。
  不知何时开始,何律师家的冰箱就开始塞满蔬果零食了。
  捧起饭碗,才发现不止做了一个人的分量。默笙最近胃口一直总不太好,但由于肚子里这个正在长细胞的时候,终也得勉为其难地将自己填饱。何况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美好传统最近正是默笙的胎教内容之一,于是认份尽量吃完。
  尽管默笙成为何太太之后,是一直有志于用劳动人民的双手养活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