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      更新:2021-02-25 04:40      字数:4891
  (五)绿色绩效管理的柔性调节
  一旦发现绿色绩效值出现异常,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但处理方式一定要循序渐进,以柔和调节为主,切不可操之过急。
  比如,当发现工作成绩下滑太厉害时,不应该采用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去应对,而是要从工作方法上进行反思;当身体绩效下降时,不应该立即采取加大运动量的方式,而是应该先从静养和头脑放松开始做起。
  职场养生与绿色绩效二、绿色绩效:职场成功的新标志(4)
  青啤前董事长彭作义,在连续多天紧张工作后,到海上去游泳,但却倒在了海滩上,从此告别人世;爱立信中国公司的前总裁杨迈,在忙碌的谈判之后,到健身房锻炼,却猝死在跑步机前。他们的猝死与没有遵循柔和调节的原则有关。按理说,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后,身体最需要的是放松和休息,而不是运动锻炼。但他们都没有进行绿色绩效值观测,也就没有发现绿色绩效值出现的异常,所以在紧张忙碌之余还是选择了高强度的运动,于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Y先生在患脂肪肝后,一度曾有过辞职的打算。但他经过一番考虑,认为辞职不能增加他的绿色绩效值,所以他还是继续留在了工作岗位上。不过他已经为自己立下了新的奋斗目标:在保证工作业绩的条件下,缩短工作时间,增加休息、睡眠、锻炼时间,争取在1年时间内让体重恢复到刚进公司时的65公斤,并彻底告别脂肪肝。如果这个目标真能实现,他的绿色绩效值就能上升到200以上。到那时,他将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职场人士。至于他的目标到底是否能够实现,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职场养生与绿色绩效三、职场养生训练:绿色绩效的保障
  当绿色绩效概念退出以后,我们便面对着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何提高绿色绩效。在这里,我们再提出另一个新概念:职场养生训练。
  (一)什么是职场养生
  1。什么是养生?
  养,是滋养、培养、补养;生是生命。养生就是指,对生命活力的滋补、培养。
  2。什么是职场养生?
  职场养生是指,通过身体绩效和工作绩效的全面管理,使人的生命活力得到提高,职业寿命得到延长。
  (二)在工作中养生,在养生中工作
  传统的绩效管理,是不会考虑员工的养生能力的。而绿色绩效管理则倡导养生式的职场奋斗,注意做到“在工作中养生,在养生中工作”。
  职场养生的最佳状态是:用健康的身体创造良好绩效,用良好的绩效塑造更健康的身体。
  (三)ZY(职场养生)训练目标
  职场养生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对身体“内环境”的重视程度
  2。健康能源摄取能力
  3。身体掌控能力
  4。能量驾驭能力
  5。运动导引能力
  6。心理减压能力
  7。欲望管理能力
  8。养生式思维能力
  以上目标,也就是本书所要探讨的训练内容。如果你对这样的训练感兴趣,就请翻看后面的章节吧。
  关注身体“内环境”一、身外之物与“身内之物”
  人们常说“钱乃身外之物”,赚取身外之物,原本是要为“身内之物”服务的。但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淡这个身外之物。人们为了获得身外之物,不惜掠夺性地开采自己的“身内之物”——健康能源(气血资源)。于是,成功者总是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最近常听到一句话“有什么千万别有病,没什么千万别没钱”。可现实世界的人们往往将健康和金钱作为了互相交换的对象。先累出了病,才能赚到钱;等赚到了钱,就必然又因生活不检点而搞出一身的病来。
  某证券报社的张小姐因工作劳累而患胃溃疡住院,面对过去的职业生涯她感慨万分,她说,过去总想多赚点钱好安身立命,现在倒好,失去了健康的身体怎么也安不起来了。
  关注身体“内环境”二、“内环境”的得与失
  财富的多少,不代表身体的健康程度。有的人虽然生活清贫,但胸有浩然之正气,身体的内环境健康良好;有的人虽然富有,但身体内部已经一塌糊涂,这样的人当然不会享受到人生的真正乐趣。
  体形、相貌之魅力,也不代表身体之健康程度。有些男人貌不惊人,有些女人姿色平庸,但他们身体的免疫力却极强;有些男人体形魁梧,但却外强中干,有些女人天生貌美如花
  ,但却总是病蔫蔫的样子。
  某公司一美女周旋于众多男同事之间,过着众星捧月般的生活,但她却时常被自己身体的肠胃疾病、肝炎病毒等困扰。终于有一天,男同事们都疏远了她,因为他们得知了她的体检结果。
  乘火车出差,见同座位的一年轻女子连续几顿没有吃饭,问其缘故,她说是有慢性胃溃疡,所以经常没有食欲。后来见她与其他人交谈,声称有若干个优秀男人正在追她,而她也正在与其中一个最帅的男人谈恋爱,但她并没有决定嫁给他,因为她还想乘着年轻多玩几年,享受不同风格的男人。笔者认为她是在自欺欺人说谎了,一来她并不具备倾国倾城的美貌,二来其身体“内环境”极差却还不洁身自好,试问,哪个男人会喜欢这样的女子?
  (可配美人图)
  “内环境”的好坏,不仅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程度,也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质量。当大脑和躯体在积极工作的时候,我们身体的“内环境”也正经历着从营养摄入到能量消耗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观察身体“内环境”,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以保持能量的充足和畅通,从而使大脑处于高效工作状态。
  血液中充满了酒精的人,必定不会在商场上走出太远的路程;身体有疾患的人,必然使工作业绩遭受拖累。身体内环境出问题的企业家,不仅会遇到健康威胁,也会让企业效益遇到挑战。
  关注身体“内环境”三、中国古人的“内视”养生观
  我们的祖先特别珍惜自己的身体,所以中国人也是非常善于养生的民族。“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中。所谓养,是指滋养、培养、保养、养育、修养;所谓生,是指生命。养生就是通过身心养护,以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古人所讲的养生,主要是指“内养”,也就是说要从改善身体的内环境入手,通过内视入静、呼吸调节、意念冥想、肢体导引、欲望管理等一系列的手段,来达到身体免疫力
  的提高。
  中国古人向来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所以不提倡人们总是把目光盯在外部世界上,而是应该以天地万物的变化机理来作为调节身心的依据,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妙景界。因此,中国的儒、释、道、医、武等各宗各派无不把“内视”作为养生的关键途径。
  古人内视的习惯源于对自身体内资源的珍惜,养生者“内视”的对象包括:丹田、气血、经络、穴位、腑脏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这说明孔子非常重视人体内气血资源的健康状况,他认为,性欲、物欲、利欲等,都会影响到身体内部的平衡,所以一定要很好地进行约束。
  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在孟子看来:一方面,毅力、志向是人体之气的统帅,有志向的人完全可以驾驭自己的气血运行;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人生志向,人就不应该轻易浪费气血资源。总之他认为,追求道德真理的人,是内心纯正的人,所以胸中总有浩然之正气。不讲道德的人,是欲念杂乱的人,也是体内气机逆乱的人。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中描述自己常用的养生方法:每夜于子午后,披衣起,面东若南盘足,口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视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出入均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苏轼这种内视方法可能是与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有关,能够想像象人体的五脏具有五种颜色,说明人进入了入静的状态,外部世界已经无法吸引人的思维意识了。
  内视在养生中往往可以起到抵御外界诱惑、降低身体损耗的作用。所以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们应该“致虚极,守静笃”,“塞其兑,闭其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优”。庄子则认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易经。艮卦》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意思是,集中注视背部命门,就能得到身心缥缈的美妙感觉,即使有人走进院子里,也会对他视而不见。这样做,对身体有益无害。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明朝的大学问家林兆恩,曾经发明了“艮背功”养生法,教人学习后,治好了很多老百姓的疾病。
  (配图:中国古人的养生理论总是和经络、气血联系在一起)
  幻觉与故步自封:内视的误区
  内视固然有其养生的积极意义,但也容易使养生者进入幻觉世界,甚至有的人会把内视过程中发生的幻觉作为所谓的“特异功能”,有的人宣称自己刀枪不如,有的人宣称能发放外气,结果导致了愚昧迷信现象的发生。
  善于“内视”的人,特别重视自己身体的不良变化,也能够及时进行身心调节,所以患病的机会比较少。当然,过分注重“内视”的人也可能会轻视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身体的良好状况无法带来生产力的提高,这是传统文化的弊端。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人过于重视养生“内视”,民族性格过于含蓄和内敛,缺少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忽视了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以至于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养生文化后来之所以在中国日渐没落,与中国人力图接轨世界先进文化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遗憾的是,由于丢弃养生内视的习惯,我们将为自己的物质追求付出很大的身体代价。
  现代人面对的外界诱惑太多,视线很少能收敛在身体内部,目光总是锁定在物欲目标上,眼球也往往被商家所征服。实际上,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很少有人去主动“内视”了,所以也很容易忽视自己身体的不良状况。
  关注身体“内环境”四、冷落“内环境”的利欲之心
  与古人极度珍惜自己的“内环境”相比,现代中国人更重视外部的物欲追求。这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有关,也与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压力有关。
  过度珍惜自己的“内环境”,就会忽视对外环境的改造,就会造成科技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忽视了经济发展,我们又尝到了贫穷的滋味。于是,一待改革开放,中国人便感受到了发展经济的紧迫性。
  然而,发展的紧迫性又带来了另一个消极的因素,那就是人们为了取得经济利益,往往不惜付出大量的能源消耗,这种能源消耗包括自然能源,也包括人们的身体能源。
  日本知名经济评论家长谷川庆太郎,曾发表题为《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的文章,认为虽然中国是公认的全球新兴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大国不等于经济大国,甚至中国目前是否已经是一个十足的制造业大国,也有商榷余地。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成就是建立在大量能源消耗的基础之上。中国GDP占全球不过4%,但耗油占全球新增值的30%,用钢占全球新增值的30%,用水泥占全球新增值的40%。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中国耗用了大量初级劳动力,进口了大量发达国家的知识技术产权,并付出了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恶化的代价。作者分析认为,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中国人追求短期利益而造成的。
  与中国大量能源损耗换来不足以称道的GDP指标相对应,中国的职业阶层同样也在以大量的身体资源损耗换来微不足道的工作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