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雨来不躲      更新:2021-02-25 04:32      字数:4805
  挥性ざ阋脖鹑ダ骷也瞬凸葑哉颐蝗ぃ傲侥暾舛锰嵩缫桓鲈略ざ衷诙喟诹肆健∽溃且驳锰嵩缛逄齑蚋稣泻舭伞?br />
  从厉家出来,回味一下,也没觉得什么菜肴让我惊若天味。仿佛盼了很久,就为了品尝一种“牛”的感觉。
  友情提示:
  网友提醒吃厉家菜必须遵守两条纪律:
  1。厉家菜不在于好吃在于特色,不可不去,不可多去。
  2。厉家是旗人且为正宗遗老遗少,因此就餐时一言一行可要注意民族团结哟。
  相关美食:
  【豌豆黄】
  原料:白豌豆1000克,白糖500克,红枣150克,食用碱2克。
  制作:1。将白豌豆去皮碾碎,红枣洗净上锅煮烂制成枣汁待用。2。注水约3000克入锅,将白豌豆、食用碱倒入,加热开锅后用小火煮约一个半小时,成稀糊状时,过细罗使白豌豆成细泥状。3。将豌豆泥加入白糖、红枣汁搅拌均匀,倒入铝锅内翻炒至起稠,倒入不锈钢盘子里晾凉,上面盖湿布放入冰箱,吃时用刀切成小块即可。
  天上掉下一个御厨
  歌唱家乡,就像歌唱母亲一样,总是带着无限的深情。沂蒙山人干脆就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其实,解放前沂蒙山区很苦。安徽凤阳人以前也很苦,可是他们不怎么掩饰“家丑”,一曲“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唱得全国人民都知道凤阳是中国丐帮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说来这个朱皇帝也够冤的,他上台之后,还真想为家乡人民做点贡献,甚至将中都建在 凤阳。投入的建设资金恐怕不亚于南京的建设。只是上天不太垂青凤阳这个地方,自然灾害多,加上官僚决策的失误等因素,中都没有繁华过就迅速衰落了。
  到了凤阳,要看的名胜很多,基本上都跟朱皇帝有关。龙兴寺是他出家的地方,明皇陵是他为父母修的陵墓,中都古城墙也是他拨巨款修筑的。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他钟情一生的凤阳瓤豆腐。
  朱元璋年幼时家境贫寒,靠乞讨度日。一日,他在凤阳城内的黄家小吃店里讨得一碗瓤豆腐,吃得夜夜做美滋滋的梦。从此,到黄家小吃店乞讨瓤豆腐就成了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长大了,他胸怀大志了,却压根儿没有想过让黄老板专门为他一人烧豆腐。
  朱元璋刚当上皇帝那阵子,各地进贡的山珍海味也都尝了尝,可是这胃口还是农民的胃口。吃那些稀奇古怪、价值连城的贡品,他老觉得不对劲。只有老婆明白他的嗜好,说你不是爱吃凤阳瓤豆腐吗?把那个黄老板叫来给你做菜不就得了。朱皇帝一想,对呀,我是一国之君,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呢。下令将黄老板召进宫。这个黄老板的名字还挺顺耳,叫心明,看着也像个乖巧的人。
  走进宽敞的御厨房,黄老板有点晕头转向。好在他比较理智,认准分配给他的那个锅灶,专心做他那道凤阳瓤豆腐。他认不得台面上花里胡哨的外来佐料,也不敢用,还是按老办法烹制吧。只见他将嫩豆腐切片,夹入猪肉末、虾仁末,裹上蛋清,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再用糖醋勾上芡汁。一盘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酸甜可口的瓤豆腐就做成了。
  端给朱元璋吃时,黄心明第一次对自己的厨艺产生了怀疑。心里惴惴不安地想,也不知这小子到底口味变了没?结果是朱元璋吃得心花怒放,高兴地说:“这道菜今后也别叫什么凤阳瓤豆腐了,就叫洪武豆腐吧。”(“洪武”是朱元璋称帝年号。)
  一道街头小吃摇身一变,成了明朝宫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连原先不爱吃洪武豆腐的嫔妃、重臣,也纷纷夸奖这道由皇帝赐名的豆腐比那些山珍海味好吃,有营养。至少在朱元璋这一任上,君臣经常团结在洪武豆腐周围,为建好明朝江山群策群力。
  一个小店老板一晃眼就成了拿“国家特殊津贴”的御厨,别人看来他就像跟着主人升天的鸡犬,幸福极了。其实未必。过惯了市井生活的人,让他享受寂寞,等于让他蹲监狱。可是,他没法剥夺人们羡慕的权利呵!
  我不知道如今凤阳宾馆厨师烹制的凤阳瓤豆腐,是不是原版的洪武豆腐。不过,它真的很好吃。对照朱元璋给凤阳瓤豆腐的赞词:“外酥内嫩,鲜美爽口,清香盈口,味同樱桃。” 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另一道烤鸭豆腐同样让我过口难忘,这道菜将两样不宜同锅的原料弄在一起,不是烹调高手是不敢为之的。
  凤阳厨师多有奇思异想,生活在凤阳的人真有口福。
  友情提示:
  徽菜是以沿江、沿淮、徽州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的。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徽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早在南宋时,“沙地马蹄鳖,雪中牛尾狐”就是那时的著名菜肴了。其烹调方法擅长于烧、焖、炖。著名的菜肴品种有“符离集烧鸡”、“火腿炖甲鱼”、“腌鲜桂鱼”、“火腿炖鞭笋”、“雪冬烧山鸡”、“奶汁肥王鱼”、“毛峰熏鲥鱼”等。
  相关美食:
  【凤阳瓤豆腐】
  原料:精腿肉、虾仁、豆腐、鸡蛋、绿豆粉、姜末、盐、味精、糖、淀粉、麻油、绍酒等。
  制作:先将精腿肉洗净,去皮去骨,粗斩成肉末,加盐、味精、姜末、虾仁,拌匀成馅料。将豆腐切成5厘米大小,入开水焯一下,使豆腐硬结,并在每块豆腐中间切开一个小洞,塞入肉馅成坯。然后取鸡蛋清打成泡沫状,加绿豆粉拌成飞糊。将炒锅置于旺火上,下油烧至四五成热,将豆腐夹肉生坯分别滚上飞糊,下油锅炸至豆腐外表起软壳、呈金黄色,捞出装盘。炒锅内留油少许,加糖、醋、绍酒、鲜汤烧开,用湿淀粉勾薄芡,淋麻油,浇在豆腐上即成。
  丐帮美食家
  我们在阐述问题时总喜欢来句“按理说”,可是,世间不少事都没法按理说。古人说“衣食足而思淫欲”,事实上衣食不足的人也同样思淫欲。乞丐已经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了,没有尊严,你爱理不理他们都无大碍。哪怕你用残羹剩饭打发他们,一样可以听到熟悉的“谢谢”声。于是,你根本不相信他们中也有美食家,也有烹调高手。按理说,你的判断是对的。然而,你得承认凡事都有例外,就像钱包没招谁惹谁放在口袋里会突然间不翼而飞一样。
  乞丐的卑微地位,决定了乞丐美食家的出现往往要几百年才会出现一位。换句话说,从丐帮中诞生名菜得几百年才会出现一款。如今有几人不知道江苏叫化鸡、意大利薄饼、福建佛跳墙呢?这些名菜都与乞丐有关,但愿你知道后不会倒了胃口。
  从丐帮中产生的诸多佳肴中,就数叫化鸡最牛,因为它是以乞丐的同义词“叫化”命名的。唯一有点缺憾的是,其来历不大光彩。据说江苏常熟有一乞丐饿昏了头,萌生偷鸡摸狗之意。狗不好摸,遂偷了一只鸡。可是,即使面对一只会唱歌的鸡,他还是想把它烧熟了吃。身边没有炊具,他灵机一动,打起了泥巴的主意。此人看来穷是穷,头脑还挺聪明,属于一送进希望小学读书日后就可以考上清华大学的那种人。他把鸡宰杀后除去内脏,放入葱盐,加以缝合,糊以黄泥,架火烧烤。这样类似于野炊的浪漫感觉,对于他来说还是头一回,难免有些激动。即使身为乞丐,几人愿意长期吃别人的残羹剩菜?没等多久,泥巴干了,鸡也该熟了吧?他敲土之时,心里并没有把握。哇,好香呐!用手撕下一块,塞到嘴里,居然肉质鲜嫩。从此,这个乞丐是否染上偷鸡恶习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爱吹牛。否则,这样一次很隐私的野炊,情急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泥烤技法不可能为世人所知。
  无独有偶,意大利那不勒斯有一个乞丐也在某日饿得有点迷糊。这时只要有人给他一点剩饭,他都会吃得兴高采烈的。不知哪位富人出于什么心态,只施舍了一小包面粉,这多折磨人呐!这简直像贴着银幕看美人,干着急呀!无锅可炊,却要将面粉变成可食之物。这像个智力测验。好在这个乞丐不笨。找来干柴烧一堆火,将面粉用水和匀揉成面团,摊成薄饼放在树枝上,拿到火上炙烤。没料到烤出来的薄饼香脆可口!从此,“行行好吧,给我一点面粉”成了那不勒斯乞丐的乞讨行话。如果能同时讨些剩菜,他们会将剩菜平铺在烤好的薄饼上卷着吃。如今风靡世界的意大利薄饼居然就是这样发明出来的,下回你去吃比萨时最好别联想这个故事。
  还有一道名菜,就是清心寡欲的佛祖闻香都会翻墙而入的佛跳墙,据说其创始者也是一帮乞丐。他们拎着破瓦罐,装了东家的剩酒,再装西家的剩菜,饿时将这些东西搅拌着吃。通常人对此都不屑一顾,偏偏福州有一饭馆老板嗅觉灵敏,闻到街头飘来奇香,便循香而去。啊?是破瓦罐里飘出来的。此人有所悟,回店以各种原料杂烩于一绍兴酒瓮中,名菜诞生了!
  由于长期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乞丐对美食有着更强烈的向往。衣不妨污浊,居不妨简陋,路不妨泥泞,只是这吃呀,最好能在平俗中有所创造!
  友情提示:
  当代世界流行的方便食品中,意大利薄饼堪称佼佼者。无论是在首都罗马和旅游胜地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在海边城镇和偏僻的乡村,意大利薄饼店和货摊随处可见,人们可以很便捷地买到热腾腾、香喷喷的薄饼。甚至在超级市场里,也可以买到品种多样,成盒包装的薄饼。
  意大利薄饼有荤有素,荤的在饼上放上精选的猪肉、牛肉、火腿等;素的则放黄瓜片、茄子片或洋葱丝。而无论荤素,干酪和番茄酱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美食:
  【叫化鸡】
  原料:嫩活母鸡一只(重约750克)、火腿25克、冬菇15克、冬笋25克、鸡肫25克、开洋15克、盐12克、绍酒30克、酱油25克、葱25克、姜25克、八角5克、玉果3克、丁香3克。
  制作:1。将鸡宰杀洗净,从右腋下开口取出内脏,洗净,放入盘内,加精盐、绍酒、酱油、葱姜腌制1小时。2。将丁香、八角一并碾成末,加玉果末和匀,擦抹鸡身,将配料均切成豆粒大小的丁下锅加调料炒成馅。3。荷叶用水泡洗,酒坛泥砸碎,加水、盐拌和,摊在一块湿布上。4。将熟馅塞入鸡肚内,包上网油后再用荷叶包裹,外面用玻璃纸包好,细麻绳扎紧,放在泥布上,四角拎起包紧,然后揭去湿布,放入烤箱内烘烤4小时。5。将鸡取出,砸去泥,拆去荷叶、网油后装入盘中,浇上原汁,食时佐以葱白、甜酱。
  中国豆腐第一村
  什么叫阴差阳错,到八公山走走就会知道。明明想炼丹,丹没炼成,却做成了豆腐。“刘安做豆腐——因错而成”的歇后语至今在淮南民间流传着。
  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公元前164年被封为淮南王,建都于寿春。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组织编著了《淮南子》一书,此书诡谲渊博、包罗万象,是对汉初数十年社会政治思想和科技实践的科学总结。刘安门下食客数千人,以苏非、李尚等八位最有学问,深得刘安的赏识,被 称为“八公”。“八公”还是刘安炼长生不老丹药的得力助手。炼丹说得通俗一点类似于现在的科学实验,做实验难免出错。本来炼丹是不应该将石膏或卤水滴到豆汁里的,可是这一滴就成了豆腐。我们不知刘安与“八公”第一次面对豆腐时的表情:惊讶、惊惧还是惊喜?其中一定有一位不怕死者说:“让我先尝尝!”话虽说得洒脱,将一种陌生的食物送到嘴里时不免犹犹豫豫,在他喊出“真乃天下美味也”之前恐怕已是一身冷汗。因此,我们要感谢“第一个吃豆腐”的人,是他们的勇敢无畏才使我们的桌面上亮起了一道又一道风景。同时,我们也要感谢那些因误食而送命的人,是他们的教训使我们不致重蹈覆辙。
  炼丹炼成了豆腐,这是一种错误。因错造成人身伤亡就是重大事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因错有了另一项发明,就成了千古佳话。刘安与“八公”没有因为炼丹而长生不老,最终却因发明了豆腐而万世流芳。连这座肥陵山也被改叫八公山,也算是另一种长生不老了。回头想想,要是没有豆腐,中国餐桌上不知要少了多少美味佳肴!曾有人把豆腐称为中国国菜,偏爱得有点过分,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豆腐在许多中国人心中和口中的分量。
  在八公山下,有一个大泉村,村口建了一座仿古大牌坊,上书“中国豆腐第一村”。村里还保存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