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空白协议书      更新:2021-02-25 04:31      字数:4795
  谧叛芯坷椎绲目蒲Ъ抑唬3T诠谕庋蹩锷峡吹剿穆畚模拿治液苁欤游醇妫恢浪歉鼍恕?br />
  大校对林云说:〃小林,人家又催我们撤摊了,请你在上边再努力一下。〃我观察到,他对林云的态度不像是上级对下级的,多了一些谨慎和客气。
  林云摇摇头说:〃就我们这结果,开不了口的。咱们要坚持!〃她的口气也不像下级对上级。
  〃这不是坚持的事啊,现在有在总装备部在那顶着,但也长不了。〃
  〃我们新概念那边现在也想尽快拿出一些东西来,至少是理论上的。这是雷电研究所的陈博士。〃
  大校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们两家要是早些合作,事情可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今天我们让你看的东西,对任何搞雷电研究的人来说都是很新鲜的!〃
  正在这时,房间里的灯的亮度突然增强了许多,看来是什么高能耗设备刚停了。大校显然也注意到了这点,说:〃看来充完电了,小林,你带陈博士去看吧,我就不陪你们了,用你的话说,我还要在这坚持呢。完了你亲自去雷电所联系一下,把我们两边的关系建立起来。他们原来那位薛所长我认识,可现在退了,同我们一样,搞出来的成果转化不了啊。〃
  进来的路上,我注意到这里有设备很齐全的实验室和加工车间,这是这里与新概念的另一个明显的不同这里显然是干实事的地方。
  林云介绍说:〃我们的雷电武器研究分为两大部分,我们先去看的是第一部分:一种机载的对地攻击系统。〃
  我们走出大楼时,看到一名飞行员和另一个操作人员正想直升机走去,还有两个人正在收拾刚从飞机上什么地方拔下来的粗电缆,那电缆一直通到另一幢楼里。几个士兵把一堆废油桶装上一辆卡车。看得出来,这的人显然好长时间闲着没事干了,所以现在显得很兴奋。
  林云带我来到一个用沙袋筑成的掩体后面,在前方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正中,那几个士兵正从卡车上卸下废油桶,把它们堆在一个红色的方形区域内,成小屋状。远出响起发动机的轰鸣声,在螺旋桨激起的尘土中,那架直升机缓缓升起,旋翼微微倾斜,向这堆废油桶上空飞来。它飞到那靶子上悬停了几秒钟,一道雪亮的闪电从直升机机腹出现,击中那堆废油桶,几乎与此同时响起了一声尖利的炸雷声,让猝不及防的我心惊胆战;雷声后面紧接着几声沉闷的巨响,那几个里面还有残留汽油的废油桶爆炸并燃烧起来。我盯着那团裹着暗红火焰的黑烟,深感震惊,好半天才问:
  〃你们用什么能量产生闪电?〃
  〃这个系统的能源与我们无关,是中科院超导研究所的成果,那是用常温超导材料制成的高能电池,这种超导电池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电流在一大圈超导导线中永不停息地旋转,它能储蓄大量电能。〃
  这时直升机又开始向地面放电,这次持续时间很长,但强度很弱。一条纤细的电弧把直升机和大地连起来,那道长长的电弧在空气中扭动着,像一个舞者优美的曲线,又像风中的一条发着紫光的蛛丝。
  〃这是超导电池在连续低强度放出剩余的电能,这种电池很不稳定,安全性查,在平时不能充电存放。我们等会吧,这至少需要十分钟,这声音不好听是不是?〃
  那放电的声音虽不高,但就像用指甲抓玻璃,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我问:〃像刚才那样的高强度瞬间放电可以进行几次?〃
  〃那要看超导电池的容量和数量了,像这架直升机,可以进行8到10次,但我们不能用那种方式排出剩余电能。〃
  〃为什么?〃
  〃人家会抗议。〃林云指指北面,我看到那离基地不远,有一片豪华别墅区,〃本来基地应该建在远离市区的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建在这,后面你就会看到,这个错误的后果可远不止是噪声扰民。〃
  剩余的电能排放完后,林云带我去看了直升机上的设备,我不熟悉机械和电子,看不太明白,但那个圆柱形的超导电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们怎么说这个系统不成功呢?〃我问,同时从心里惊叹刚才看到的那一切。
  〃杨上尉是38军陆航团的攻击直升机飞行员,他最有资格做结论。〃
  我想起了那位球状闪电目击者,但眼前这位显然更年轻,他说:〃我第一次见到这东西时确实兴奋了一阵,当时觉得它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它将使武装直升机的对地攻击能力大大提高……总之我就像一战中的飞行员见到今天的导弹那样兴奋!但很快知道,这不过是个玩具。〃
  〃为什么?〃
  〃首先是射程,超不过100米,否则就放不出电来。100米,手榴弹都能投那么远。〃
  林云说:〃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这已经是射程极限了。〃
  这点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要想产生自然雷电那长达几千米的电弧,超导电池所具有的能量是远远不够的,即使这种能量可能通过包括如核反应之类的某种渠道产生的话,从武装直升机到驱逐舰等等现有武器平台也承受不了这样大的能量发射,它们在发射闪电时可能首先把自己击毁。
  上尉说;〃还有一点就更可笑了……还是让林博士自己说吧。〃
  林云对我说:〃你可能已经想到了。〃
  这次我是想到了:〃你可能是指放电的另一极?〃
  〃是的,〃林云指着远出那放置着仍在燃烧的废油桶的红色正方形区域,〃我们预先使那个红色的区域内带上1。5库仑电量的负电荷。〃
  我考虑了一下:〃能否用诸如辐射的手段从远程给目标区域充入电荷呢?〃
  〃开始就是这样考虑的,并且远距离充静电设备是与这套放电设备同时起步研制,但在技术上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实战条件下,要有效打击移动目标,就需要在一秒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对目标区域的充静电过程,这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林云叹了一口气,〃正如上尉所说:我们造了个玩具,表演一下吓唬吓唬人还可以,却没有任何实战价值。〃
  接下来,林云带我去看下一个项目,〃这可能是你最感兴趣的,〃她说,〃在大气层中制造闪电。〃
  我们走进了那幢高大的宽顶建筑,林云告诉我这是由一个大型库房改建的。高高的穹顶上,一排泛光灯照亮了这广阔的空间,我们的脚步声发出回响,林云的话音也产生了悦耳的回音。
  〃常见的由雷雨云产生的闪电,人工大规模生成比较困难,军事上价值也不大。我们的研究目标是产生干闪电,就是由大气中带电空气产生的电场放电形成的闪电,与云没有关系。〃
  〃这你在泰山时就说过。〃
  林云让我看靠墙安装的两台机器,它们每台有一辆卡车大小,主要部分是一个高压气包,样子像大型空气压缩机,〃这是带电空气生成器,它吸入大量空气,使其带电荷后排出,两台分别生成带正负电荷的空气。〃
  我看到从每台生成器中通出一根粗管,在地上贴墙放置,每隔一定距离就从粗管上垂直接出一根细管,细管的总数有上百根,它们成一排垂直固定在高高的墙上,分别通向一高一低两排出口,林云告诉我,那两排喷口分别喷出带正负电荷的空气,在大气中形成放电电场。
  这时我看到有人用滑轮把一架小模型飞机吊到两排喷口中间的高度上,林云说:〃那就是要击毁的目标,用最便宜的那种,只能飞直线。〃
  转了一圈后,林云把我带进了建筑物一角的一个小房间里,这个小房间实际上是一个镶了玻璃的铁笼子,里面有一个仪表台。
  林云是或:〃闪电一般打不到这里的,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建了一个有屏蔽作用的控制间,这实际上是一个法拉第笼。〃她又递给我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副耳塞,〃声音很响的,不戴耳塞会对听觉造成损坏。〃
  看到我戴上了耳塞,林云就按下了控制台上的一个红色按钮,那两台机器轰鸣起来,高墙上那两排喷口分别喷出红蓝两色的雾气,在穹顶上的泛光灯照耀下,形成很奇特的景象。
  林云说〃带电空气本是无色的,这样是为了看得清楚。使空气带电的方法是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带电荷的气溶胶粒子。〃
  那红蓝两色的空气越积越多,在我们上空形成了均匀的两层。仪表盘上有一个发红光的数字在跳动,林云告诉我这显示的是正在形成的电场的强度。几分钟后,蜂鸣器尖叫起来,指示电场强度已经达到预定值。林云又按了一个按钮,那架刚才吊上去的小飞机飞了出来,当它飞到那红蓝两色的空气层中间时,一道闪电出现了,这闪电亮度之高,使我的双眼一片昏花;同时我听到一声炸雷,虽然带着耳塞,这巨响仍惊心动魄。视力恢复后,我看到那架小飞机已经变成一团小碎片,像一把由无形的手撒出的碎纸那样纷纷扬扬落下来,在小飞机最后到达的位置上,有一团黄烟在渐渐扩散。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问:〃是那架小飞机触发了闪电吗?〃
  〃是的,我们使大气电场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一定大小的导体进入电场范围内都会触发闪电,像一个空中的地雷区。〃
  〃你们进行过户外试验吗?〃
  〃进行过很多,但不能给你演示了,做一次这种试验投入是很大的。户外大气中施放带电空气的管道是用系留气球吊在空中的,每个气球吊两个管道,有一高一低两个喷口,分别施放带正负电荷的空气。建立大气电场时,几十甚至上百个这样的气球排成一排,组成高低两排喷口,以在空中形成正负带电空气层。当然,这只是一个实验系统,在实战中可能采取别的施放方式,如飞机施放,或从地面的火箭施放等。〃
  我想了想说:〃外面的大气可不是静止的,空中气流会把带电空气层吹走的。〃
  〃这确实是一大难题,最初的考虑是用在上风带进行不间断施放的方法,在要防守的目标上空形成一个动态稳定的大气电场。〃
  〃实际的试验结果怎么样呢?〃
  〃基本是成功的,正因为成功,才发生了那次事故。〃
  〃怎么回事?〃
  〃在进行大气层造雷试验之前,我们是充分考虑了安全问题的。只有在风向安全时我们才进行试验。试验中建立的大气电场的稳定性有时超出我们的预料,会被风吹出很远的距离。试验过程中,在基地的下风地区不断传来晴天雷电的报告,最远的一次发生在张家口地区。但这些雷电都没有造成什么损害,因为它的影响也不过相当于一场小型雷雨。大部分的风向都是安全的,甚至对着市区的风向我们也不认为有什么特别的危险,但有一个风向例外:对着首都机场的风向。这种大气电场对飞机特别危险,因为与雷雨云不同,飞行员和地面雷达都看不到它!为增加可视性,我们像你刚才看到的室内试验一样给带电空气着色,但后来发现,在远距离飘行中,有色空气会与带电空气分离开来;同时,有色空气与充满气溶胶重离子的带电空气不同,扩散速度很快,其色彩很快消失了。〃
  〃每次试验前,我们都向空军和地方的气象部门反复核实风向数据,我们自己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气象小组,即使这样,还是无法预料风向的突变。在第十二次试验中,电场建成后风向发生了突变,这个大气电场就向首都机场方向飘过去了。当时机场紧急关闭,我们派出了五架直升机跟踪漂移的电场,这很困难也很危险,因为电场中的有色空气很快就消散了,只能根据机载无线电中干扰噪声的大小变化来定位。其中一架直升机误入了电场,诱发了闪电,被击中后在空中爆炸了,那位遇难的上尉就是你想见的那位球状闪电的目击者。〃
  那个年轻飞行员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清晰的浮现出来。这几年,每当听到有人死于闪电,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现在这种恐惧更加强烈。看着悬浮在空中的红蓝两色的雾气,我的头皮一阵阵发紧。
  〃能否把这个电场消除?〃我问。
  〃这很容易。〃林云说,按动了一个绿色的按键,那两排喷口立刻喷出了无色的气体,电荷正在被中和。〃林云指了指那个表示电场强度的红光数码,它正在急剧减少。
  但我的紧张仍未消除,我感到那无形的电场无所不在,周围的空间在被它像橡皮条一样〃紧,就要绷断了,我的呼吸有些困难。
  〃我们出去吧。〃我对林云提议。当我们来到外面时,我的呼吸才顺畅了一些。〃这东西真可怕!〃我说。
  林云并未察觉到我的异样,说:〃可怕?不,它只是一个失败的系统。我们忽略的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