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作者:      更新:2021-02-25 04:23      字数:4804
  而瑰丽的色彩,为什么无休无尽的工作才被叫做“有意义”,难道适时的休闲和享乐不是人生另外极重要的一面吗?
  口哨之岛拉歌美拉
  当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曾经有好一阵因为不会吹口哨而失望苦恼,甚而对自己失信心,到如今,我还是一个不会吹口哨的人。
  许久以前,还在撒哈拉生活的时候,就听朋友们说起,拉歌美拉岛上的人不但会说话,还有他们自己特别的口哨传音法。也许这一个面积三百八十平方公里的小岛,大部材是山峦的结果,居民和居民之间散住得极远,彼此对著深谷无法叫喊,所以口哨就被一代一代传下来了。更有一本书上说,早年的海盗来到拉歌美拉岛,他们将岛上的白皮肤土著的舌头割了下来,要贩去欧洲做奴隶。许多无舌的土著在被贩之前逃入深山去,他们失去了舌头,不能说话,便发明了口哨的语言。(我想书上说的可能不正确,因为吹口哨舌头也是要卷动的,因为我自己不会吹,所以无法确定。)渡轮从丹纳丽芙到拉歌美拉只花了一个半小时的行程,我们只计划在这里停留一天便回丹纳丽芙去,所以车子就放在码头上,两手空空的坐船过来了。
  寂寥的拉歌美拉码头只有我们这条渡船泊著,十几个跟著旅行团来的游客,上了大巴士走了,两辆破旧的吉普车等著出租,一群十多岁的孩子们围著船看热闹。我们问明了方向,便冒著太阳匆匆的往公共汽车站大步走去。站上的人说,车子只有两班入山,一班已开出了,另外一班下午开,如果我们要搭,势必是赶不上船开的时间沂来,总之是没有法子入山了。
  这个沿著海港建筑的小镇,可说一无市面,三四条街两层楼的房子组成了一个落寞的,被称为城市的小镇,这儿看不见什么商店,没有餐馆,没有超级市场,也没有欣欣向荣的气息。才早晨十点多,街上已是空无人迹,偶尔几辆汽车开过阳光静静照耀著的水泥地广场。碎石满妞的小海湾里,有几条搁在岸上的破渔船,灰色的墙上被人涂了大大的黑字我们要电影院,我们是被遗忘了的一群吗?看惯了政治性的涂墙口号,突然在这个地方看见年轻人只为了要一座电影院在呐喊,使我心里无由的有些悲凉。
  拉歌美拉在七个岛屿里,的确是被人遗忘了,每年近两百万欧洲游客避冬的乐园,竟没有伸展到它这儿来,岛上过去住著一万九千多的居民,可是这七八年来,能走的都走了,对岸旅馆林立的丹纳丽芙吸走了所有想找工作的年轻人,而它,竟是一年比一年衰退下去。
  荷西与我在热炽的街道上走著,三条街很快的走完了,我们看见一家兼卖冷饮的杂货店,便进去跟老板说话。
  老板说∶“山顶上有一个国家旅馆,你们可以去参观。”
  我们笑了起来,我们不要看旅馆。
  “还有一个老教堂,就在街上。”老板几乎带著几分抱歉的神情对我们说。
  这个一无所有的市镇,也许只有宗教是他们真正精神寄托的所在了。
  我们找到了教堂,轻轻的推开木门,极暗淡的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照耀著一座静静的圣堂,几支白蜡烛点燃在无人的祭坛前。
  我们轻轻的坐在长椅上,拿出带来的三明治,大吃起来。
  我边吃东西边在幽暗的教堂里晃来晃去,石砌的地下,居然发现一个十八世纪时代葬在此地的一个船长太太的墓,这个欧洲女子为什么会葬在这个无名的小岛上?她的一生又是如何度过?而我,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会在那么多年之后,蹲在她棺木的上面,默想著不识的她?在我的解释里,这都是缘份,命运的神秘,竟是如此的使我不解而迷惑。
  当我在破旧的风琴上,弹起歌曲来时,祭坛后面的小门悄悄的开了,一个中年神父搓著手,带著笑容走出来。真是奇怪,神父们都有搓手的习惯,连这个岛上的神父也不例外。
  “欢迎,欢迎,听见音乐,知道有客人来了。”
  我们分别与他握手,他马上问有什么可以替我们服务的地方。
  “神父,请给一点水喝好吗?我渴得都想喝圣水了。”我连忙请求他。
  喝完了一大瓶水,我们坐下来与神父谈话。
  “我们是来听口哨的,没有车入山,不知怎么才好。”我又说。
  “要听口哨在山区里还是方便,你们不入山,那么黄昏时去广场上找,中年人吹得比青年人好,大家都会吹的。”
  我们再三的谢了神父后出来,看见他那渴望与我们交谈的神情,又一度使我暗然,神父,在这儿亦是寂寞的。
  坐在广场上拖时间,面对著这个没有个性,没有特色的市镇,我不知不觉的枕在荷西的膝上睡著了。醒来已是四点多钟,街上人亦多了起来。
  我们起身再去附近的街道上走著,无意间看见一家小店内挂著两个木做的Castanuela,这是西班牙又跳舞时夹在掌心中,用来拍击出声音来的一种响板,只是挂著的那一付特别的大,别处都没见过的,我马上拉了荷西进店去问价钱,店内一个六十多岁的黑衣老妇人将它拿了出来,说∶“五百块。”
  我一细看,原来是机器做的,也不怎么好看,价格未免太高,所以就不想要了,没想到那个老妇人双手一举,两付板子神奇的滑落在她掌心,她打著节拍,就在柜台后面唱著歌跳起舞来。
  我连忙阻止她,对她说∶“谢谢!我们不买。”
  这人也不停下来,她就跟著歌调向我唱著∶“不要也没关系啊,我来跳舞给你看啊!”
  我一看她不要钱,连忙把柜台的板一拉,做手势叫她出店来跳,这老妇人真是不得了,她马上一面唱一面跳的出来了,大方的站在店门口单人舞,细听她唱的歌词,不是这个人来了,就是那个人也来了,好似是唱一个庆典,每一句都是押韵的,煞是好听。
  等她唱完了,我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再问她∶“老太太,你唱的是什么啊?”
  她骄傲的回答∶“唱我一个堂兄的葬礼,我自己作的诗,自己编来唱。”
  一听是她自己作的,我更加感兴趣,请她再跳下去。
  “舞不跳了,现在要吟诗给你们听。”她自说佾话的也坐在我们坐的台阶上,用她沙哑的声音,一首一首的诗歌被她半唱半吟的诵了出来。诗都是押韵的,内容很多,有婚嫁,有收成,有死亡,有离别,有争吵,有谈情,还有一首讲的是女孩子绣花的事。
  我呆呆的听著,忘了时间忘了空间,不知身在何处,但见老女人口中的故事在眼前一个一个的飘过。她的声音极为优美苍凉,加上是吟她自己作的诗,更显得真情流露,一派民间风味。
  等到老女人念完了要回店去,我才醒了过来,赶紧问她∶“老太太,你这么好听的诗有没有写下来?”
  她笑著摇摇头,大声说∶“不会写字,怎么抄下来?我都记在自己脑子里啦!”
  我怅然若失地望著她的背影,这个人有一天会死去,而她的诗歌便要失传了,这是多么可惜的事。问题是,又有几个人像我们一样的重视她的才华呢?恐怕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吧。
  走回到广场上,许多年轻人正在互掷白粉,撒得全头全身都是雪白的,问起他们,才知道这儿的嘉年华会的风俗不是化装游行,而是撒白粉,荷西与我是外地来的人,他们很害羞,不敢撒我们。
  “荷西,去找人来吹口哨。”我用手肘把荷西顶到人群里去。
  “唉”荷西为难的不肯上前。
  “你怕羞我来讲。”我大步往孩子们前面走去。
  “要听口哨?我们吹不好,叫那边坐著的老人来吹。”孩子们热心的围著我,有一个自动的跑去拉了两个五十多岁根本不老的人来。
  “真对不起,麻烦你们了。”我低声下气的道歉,这两个中年人极为骄傲的笑开了脸,一个走得老远,做出预备好了的姿势。
  这边一个马上问我∶“你要我说什么?”
  “说坐下去。”我马上说。
  在我身边的那人两手握嘴,悠扬的口哨如金丝雀歌唱一样,传到广场对面去,那另一个中年人听了,笑了,慢慢坐了下去。
  “现在,请吹站起来。”我又说。
  口哨换了调子,那对面的人就站了起来。
  “现在请再吹跳舞。”
  那边的人听了这如鸟鸣似的语言,真的做了一个舞蹈的动作。
  荷西和我亲眼见到这样的情景真是惊异得不敢相信,我更是乐得几乎怔了,接著才跺脚大笑了起来。这真是一个梦境,梦里的人都用鸟声在说话。我笑的时候,这两个人又彼此快速的用口哨交谈著,最后我对那个身边的中年人说∶“请把他吹到咖啡馆去,我们请喝一杯红洒。”
  这边的人很愉快的吹了我的口讯,奇怪的是,听得懂口哨的大孩子们也叫了起来。“也请我们,拜托,也请我们。”
  于是,大家往小冷饮店跑去。
  在冷饮店的柜台边,这些人告诉我们∶“过去那有谁说话,大家都是老远吹来吹去的聊天,后来来了外地的警察,他们听不懂我们在吹什么,就硬不许我们再吹。”
  “你们一定做过取巧的事情,才会不许你们吹了。”我说。
  他们听了哈哈大笑,又说∶“当然啦,警察到山里去捉犯人,还在走呢,别人早已空谷传音去报信了,无论他怎么赶,犯人总是比他跑得快。”
  小咖啡馆的老板又说∶“年轻的一代不肯好好学,这唯一的口哨语言,慢慢的在失传了,相信世界上只有我们这个岛,会那么多复杂一如语言的口哨,可惜唉!”
  可惜的是这个岛,不知如何利用自己的宝藏来使它脱离贫穷,光是口哨传音这一项,就足够吸引无尽的游客了,如果他们多做宣传,前途是极有希望的,起码年轻人需要的电影院,该是可以在游客身上赚回来的了。
  杏花春雨下江南
  不久以前,荷西与我在居住的大加纳利岛的一个画廊里,看见过一幅油画,那幅画不是什么名家的作品,风格极像美国摩西婆婆的东西。在那幅画上,是一座碧绿的山谷,谷里填满了吃草的牛羊,农家,羊肠小径,喂鸡的老婆婆,还有无数棵开了白花的大树,那一片安详天真的景致,使我盯住画前久久不忍离去。多年来没有的行动,恨不能将那幅售价不便宜的大画买回去,好使我天天面对这样吸引人的一个世界。为了荷西也有许多想买的东西未买,我不好任性的花钱在一幅画上,所以每一次上街时,我都跑去看它,看得画廊的主人要打折卖给我了,可惜的是,我仍不能对荷西说匣这样任性的请求,于是,画便不见了。
  要来拉芭玛岛之前,每一个人都对我们说,加纳利群岛里最绿最美也最肥沃的岛屿就是拉芭玛,它是群岛中最远离非洲大陆的一个,七百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材是山区,八万多的人口,却有松木,葡萄、美酒、杏仁、芭蕉和菜蔬的产品出口。这儿水源不断,高山常青,土地肥沃,人,也跟著不同起来。
  一样是依山临海建筑出来的城市,可是它却给人无尽优雅、高尚、而殷实的印象。这个小小的城镇有许许多多古老的建筑,木质的阳台窗口,家家户户摆满了怒放的花朵,大教堂的广场上,成群纯白的鸽子飞上飞下,凌霄花爬满了古老的钟楼,虽然它一样的没有高楼大厦,可是在柔和的街灯下,一座布置精美的橱窗,使人在安详宁静里,嗅到了文化的芳香,连街上的女人,走几步路都是风韵十足。
  我们带了简单的行李,把车子仍然丢在丹纳丽芙,再度乘船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
  其实,运车的费用,跟一家清洁的小旅馆几乎是相同的。
  我们投宿的旅社说起来实是一幢公寓房子,面对著大海,一大厅,一大卧室,浴室,设备齐全的厨房,每天的花费不过是合新台币三百二十元而已,在西班牙本土,要有这样水准而这么便宜的住宿,已是不可能的了。
  我实在喜欢坐公共汽车旅行,在公车上,可以看见各地不同的人和事,在我,这是比关在自己的车内只看风景的游玩要有趣得多了。
  清晨七点半,我们买好了环岛南部的长途公车票,一面吃著面包,一面等著司机上来后出发。
  最新型的游览大客车被水洗得发亮,乘客彼此交谈著,好像认识了一世纪那么的熟稔,年纪不算太轻的老司机上了车,发现我们两个外地人,马上把我们安排到最前面的好位子上去坐。
  出发总是美丽的,尤其是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清晨上路。
  车子出了城,很快的在山区上爬上爬下,只见每经过一个个的小村落,都有它自己的风格和气氛。教堂林立,花开遍野,人情的祥和,散发在空气里,甚如花香。更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个被人尊称为唐。米盖的老司机,他不但开车、卖票、管人上下车,还兼做了民间的传信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