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知恩报恩      更新:2021-02-25 04:22      字数:4859
  到,却发现了一个商机。当时,司静看到广州的不少俊仔靓女上街都喜欢背一个酷包,眼睛不由猛地一亮。凭着职业设计师的敏锐捕捉力,她马上意识到,如果在羊城开一家“酷包店”,只要款式设计思路符合消费时尚,市场前景肯定不错!再说,父母在皮件厂工作了近20年,技艺一流,制做这些小东西根本不在话下。(技术+发现商机的慧眼=财富。)
  回到出租屋,司静对她爸妈说自己要开家包店,专门为那些满嘴喊“Yeah”的酷男酷女订做酷背包。原以为他们会不放心,没想到当司静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后,马上就得到了爸妈的支持,在几位西北同乡的帮助下,司静在竹丝岗路租了个小铺面。因为资金不充实,“Yeah”包店装修极为简陋,甚至没有橱窗,一些样品就挂在墙上的木钉上,由于店铺太小,连玻璃门上也粘满了挂钩,充当了一面墙来用。
  随后,司静将从报纸、杂志上收集来的各式各色新潮背包、手袋、坤包,一应俱全地剪辑、归类,然后分装在透明粘胶像册中。朋友及同乡的孩子知道她的想法后,也一同帮她收集,有些在广告、招贴上看到的,无法拿下来,便会想办法告诉她,她就带上为“Yeah”包店专门投资的一部小相机前去拍下来。(各个行业都有各自做法或技巧,要善于想方设法。)
  店铺装修简陋,但在他们这个家庭小作坊里生产出来的货品却绝对新潮、美观,且质量、做工都是一流。后来,司静索性就用这两句话做了“Yeah”包店的广告――装修简陋、货品一流。八个红色艳丽的大字,让过往的行人大多要驻足观望。(广告词有新意,在对比中突出货物的品质。但最好修改:店铺简陋、货品一流。)
  “Yeah”包店有一条特别的规定,顾客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包括什么样式、什么用料、大小尺寸等等,甚至可以直接画出来,画不出的可以口述,口述不清的可以直接带样品来。然后由她爸出初样,顾客满意,就可以落订金、签订单。(这也是推销的方法。有创意。)
  无论什么情况,她爸妈都会笑眯眯地认真听顾客提出自己的要求,对那些订做自己设计出的款式的顾客,“Yeah”包店一律保证版权独有,未经设计者许可,绝不为别人制做第二件。
  另有一些由店中提供的款式,也鼓励顾客自己提供用料。比如做了一件外套,可用多出的布料配做一只与外套相衬相托的包。纵使有的衣服是买来的,她爸也会在背里处巧妙地取出一点同花色的布来,为顾客设计、点缀在新做的包上,使其看起来和衣服好像本来就是一套似的,凭空就让品味与档次瞬时上扬了无数个分点。不雷同与自成品味,恰恰最大层面地抓住了酷一代的追求,也抓住了产品的卖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开始成群结队地涌入,生意也成倍地增长,最高峰的时候,“Yeah”包店一天可接到近40份订单,有皮质的,有布质的,甚至还有人要求用麻绳来制的。
  因为她爸慈祥的样子,又好脾气,许多顾客不满意了,就让他修改,一遍一遍地,她爸妈总是不厌其烦。当然,一流的设计,制作和服务,也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记得最多时,一个月他们挣过2万多元钱,这对普通打工者来说,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一流的设计、制作和服务,就应带来可观的效益――这就是经营的方法。)
  为给老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此后,司静又退掉过去那间小出租屋,在店面附近租了套两室一厅的住房。宽敞的房子装饰得温馨、典雅、洁净。每天,除了设计、制作,司静还要买菜做饭,接送女儿上学,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过得很充实,感觉每一轮太阳都是鲜亮的,给人以希望和鼓励。
  后来,司静觉得靠自己的小店销售虽能挣些钱,但毕竟难成大气候,于是就盼望着能将自己的酷包“推”进商场。要想在规模大、名气大的商场里设自己的产品专柜,因种种条件限制,那是非常困难的。为进一步打开销路,她首先瞄准了一个叫“美达”的小超市,然而,当店主得知她开的只是一个家庭小作坊时,说什么也不信任她的产品。当时广州酷暑难挡,为说服老板司静前后去了不下20次。那位本地女老板也许是被司静的精神感动了,她说:“如果你有把握把这种酷包销出去,那我们就先代销后给钱。明天你就把产品摆上柜,看看销得怎样?”没想到,第二天这些精巧别致的酷包一摆出,马上就吸引了大批时尚女孩,50多个包当天竟卖了个精光!这不仅出乎司静的意料,也令超市老板跌破了眼镜,从此,她不仅要求司静长期为超市供货,后来他俩还成了好朋友。(想方设法扩大销路!)
  在制作酷包的同时,她又意识到,未来的服饰和饰品市场,将流行一股强烈的复古风和民族风。这不仅仅来自在媒体的流行资讯、因特网,更来自深邃的灵感。为适应市场潮流,随后她又推陈出新,把单一的酷包发展成淑女时装包,休闲包,票夹,荷包,淑女肚兜,手机袋等,满足了广州人复古猎奇的心理和现代扮饰的要求,也成了外国朋友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小小窗口。(善于预测未来、把握市场走向是任何一个成功经营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年后,当影坛当红新星章子怡穿着惊艳绝伦、风情万种的肚兜出现在奥斯卡的领将台上时,公众的眼睛马上被这个纤柔如水的东方美女和时尚个性的服饰所征服,那几天,小店的订货电话响个不停,许多时尚女孩几乎异口同声地要求,就订章子怡穿的那款尖摆淑女肚兜。接着,几家超市和服装店的老板也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问司静“有没有看到章子怡穿的那件肚兜?”并要求“马上供货!”
  “Yeah”包店开张仅两年,司静和父母在广州就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靠着老人一流的技艺,他们竟挣了30多万元!同时经过这番闯荡,她也渐渐恢复了对自己的信心。每当遇到困难和不顺心的事,她常常安慰自己:虽然下岗了,但我还是个设计师,我有我的价值!
  2001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司静又筹集资金开了一家“美雅”印染厂,也逐渐做出了名气,有了一批固定的客人,生意挺红火的。
  今年6月,司静单位的领导又来电通知她回去上岗,还答应让她当个什么“官”。司静开玩笑说:不必了,因为我这个下岗女工已成了“广东老板”!
  回想这几年的风风雨雨,司静颇有感受。时下,许多人都把下岗看作是“厄运”,其实,它何尝支不是一次人生机遇呢。俗话说,水没有退路才为瀑布,形成壮观。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看来,只要信念不下岗,就一定能走出生活的低谷。
  第一部分 准备篇第6节 下岗之后再创业
  文化程度不高,年纪也已不小,工作经验有限,求职处处碰壁……换个角度,这些未必不是一种优势。
  吕芳热爱工作,但却最终没能逃掉下岗的厄运。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仿佛在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上飘荡,是那么孤独绝望。但自己年纪已经不小,学历又不算高;再求职处处碰壁。
  从此,每天她就在街上四处转悠,四处搜寻,为的是能发现一丝商机。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她在一个闹市口发现一家餐馆,由于经营不善,正要转让出去。这条街有六家餐馆,有四家是面馆,生意都很火爆,另两家包括转让的那家做中餐,生意就不行。她想,既然面馆生意好,我们也可以把店面盘过来卖面食。这在生意上叫做“蹭饭”,当自己力量薄弱时,就跟在别人后面做,也可以蹭点儿油水。
  于是他们东拼西凑了几千块线,租下了那家店面。面馆的招牌一挂出,吕芳脸上就出现了久违的喜色与活气。她天天忙着购进原料,切菜、和面、招呼客人,集老板、采购员、厨师与招待于一身。每天天不亮就出去,天黑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有了生活目标,心中轻松敞亮,再累都不觉得。
  然而,预期的火爆场面却没有出现。虽然吕芳每天尽心尽力,却无法改变面馆日渐衰落的局面。然而,擦干眼泪,吕芳仍然正视现实,辛辛苦苦打理小店,为了节约成本,她跟菜贩讨价还价时连分分钱都不放过,后来还发现了小窍门:每天黄昏时上菜市买菜,那时小贩们都急着回家,都愿降价处理存货,各类菜品自然便宜得多。为了提高烹饪技艺,她买来各种书钻研,甚至还扮作食客到其他店里去品尝,险些被人发现撵出来。
  尤其是她也时常思考、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条街六家餐馆都挨在一起,那四家面馆开业时间长,经验丰富,品种多,口味好,顾客大多是熟客。人家就认准了这块牌子,任你使出浑身解数,怕也难拉动别人的熟客。而自己店附近有一个大批发市场,常年住在批发市场附近的,都是些蹬三轮的车夫、捡破烂的外地人以及建筑工地上的民工,这些人干的都是力气活,生活水平低,对吃方面要求不高,口味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填饱肚子。在财力物力薄弱、技艺经验不成熟的情况下,拉住这帮人的生意无疑是明智之举。于是她把目标选定在民工身上,她还称之为细分市场中的差异化策略。(多用心思)
  选准了目标市场,吕芳立即将小碗换成大碗和中碗,分量也比其他店多出许多。吃完面,还想再添点青菜、喝碗面汤什么的都可以。民工中有些人像《梁生宝买稻种》中的梁生宝,自己带几个干馍,坐到店里讨碗面汤喝,吕芳不收他们的钱,还热情接待,对他们给予关心和尊重,让他们到店里像到了家一样。
  果然,面馆很快成了下力人的家,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固定的主顾,吕芳努力维持经营着这个“家”。下力人肚子里缺少油水,又舍不得吃肉,吕芳就在面碗里多放些油。吕芳还经常与他们聊些家长里短,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聊天,得知他们一年四季没有热水用,就免费提供热水。
  这样,来店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以前冷冷清清的小店终于热闹起来了。吕芳忙得脚不点地。
  没想到辛苦一个月下来,一盘点,竟赚了2500多元钱。吕芳捏着一大堆染了油污的零钞,笑了。
  除了经营面馆,吕芳还搞多元化经营。那些下力人每天都要抽烟。一天,他们在店里吃饭时抱怨买不到那种便宜的“小桔子”香烟。每天抽1.5元一包的“窄猴”太贵,烟劲又还不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吕芳马上去四处搜寻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的那种“小桔子”香烟。找了很多地方,才进到货,七毛钱进八毛钱卖,一包赚一毛钱。卖烟的目的不在于赚钱,而在于方便那些客人。这一举又吸引来不少顾客,许多人来买烟,也顺带在这儿吃饭。
  对吕芳来说,顾客不仅是上帝,还是她的亲朋好友。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店的火爆,没有这个店的火爆,就没有吕芳今天的生活,也没有未来的希望。没有谁比吕芳更懂得感谢,嘴里不说,但每个熟客都能感觉到吕芳对客人的重视。她常常给顾客换口味,土豆萝卜、西红柿鸡蛋、蘑菇轮番换,还免费为顾客送些自制的可口的咸菜。家里的电视机老得该换代了,吕芳不让换,却在店里放了新电视。每天晚上,劳累一天的吕芳,还得强打精神,陪着顾客看电视、聊天。(多为顾客着想,多从顾客角度去想)
  就这样一手一脚地盘活小店,汗水摔成八瓣。终于,吕芳有资金请服务员和厨师了;终于,面馆的规模扩大了。由于食客越来越多,吕芳不得不盘下隔壁三间房子扩大店面。(以上是开餐馆的经验)
  转眼到了1999年,吕芳竟已拥有了10万元资金。当时,做餐饮的越来越多,她敏感地意识到这条路越来越窄,再做已无多少利润可赚了。这时,她把饭馆转让给了别人,贷款15万,在市区繁华地段开起了花卉公司。
  开花卉公司,一出手就显得与众不同。她打的第一张牌便是“保健益智”。她说,这是在诉求产品的功能,挖掘出鲜花本来就有的保健、益智、除虫灭害的作用。比如玫瑰,能消毒空气,杀灭病菌;菊花能提神醒脑,活跃思维;吊兰可以清除新装修过的房屋的有害气体……而且,不同时候,不同地方,应摆上不同的花;晚上的卧室,应摆上仙人掌,因为仙人掌在无光照射时,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正好调节卧室的空气;夜来香香气浓烈,使人头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