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节
作者:老山文学      更新:2021-02-25 03:55      字数:4730
  崔氏揉着眉头,想着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劫持了朝廷的军粮。现在朝中的人都被九王爷给捏在手中,皇帝只等着做吃等死,活的一点儿意思都没有。难道是地方上的藩王,不应该啊。
  那地方上的藩王天天都是吃喝的,脑子比着猪的脑子也聪明不到哪去,怎么就敢对着朝廷干呢?而且,现在各地的藩王都是你盯着我,我盯着你,跟斗鸡眼儿似的,不敢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一有个什么问题,立刻就有人告密了。
  白嬷嬷进屋,看到夫人头疼的模样。上前,轻柔地给夫人揉着眉头。“夫人,现在外面不是都有着王爷看着么?夫人还是休息一下吧。不然夫人的旧疾又要犯了。”
  “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以前不过是因为中毒的原因。现在,只是留下来的后遗症罢了。”崔氏拉着白嬷嬷的手,想着自己不能干等着。就让人赶紧收拾东西,回自己的宅子。那里放着的有着各地的消息,总能够找到一点儿蛛丝马迹的。
  白嬷嬷无奈的只得让红双和红喜打包,看着夫人急迫的模样。拉着她:“夫人,你就先休息一会儿吧。等到吃了午饭,睡个午觉咱们再走啊。现在,还有收拾东西,还有准备马车,不到两个时辰是整理不好的。”
  白嬷嬷强摁着让崔氏躺在床上,就算是睡不着也要休息一会儿。白嬷嬷看着夫人呼吸平缓了,就让人点上了安神香,希望夫人能够趁着这一会儿的机会,休息一会儿。
  崔氏怕是累的惨了,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就睡着了。白嬷嬷看着夫人沉睡的模样,微微的叹息了一声。夫人这般辛苦,这般的忙碌是为了什么呢?
  在程家的时候,为了程知节,现在和九王爷名不正言不顺的,也为了九王爷操心。几百万的银子,说花出去就出去了。这么多的粮食,还有士兵的饷银都是从夫人的腰包里面逃出来了的。
  白嬷嬷不心疼银子,只是心疼夫人。
  九王爷进了宫,就看到皇帝一帮子大臣都是干瞪眼的在哪里站着。彼此不说话,也不吭声。
  九王爷正要低头行礼,就听到上面皇帝急迫的声音响了起来。
  “皇叔这是做什么去了?找了这么久,才过来。朝中都出了大事儿了。”
  九王爷听了皇帝的话,微微的叹息了一声。也不知道当年的皇兄为什么选中了他做皇帝,不说是没有一点儿的本事,就是主见都没有。朝中的文武大臣都不着急,也不吭声的闷声站在那里,没有一个人赶紧出声告诉自己,反而是皇帝急急忙忙的站了起来解释道。
  九王爷拱了拱身子,对着他行礼。“皇上,可不可以让本王知道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丢失的粮草,这样也要到那个地方查看一下。查明原因,也好能够追回粮草。”
  皇帝听了,急切的点了点头。点着兵部侍郎的头,冷声骂道:“没用的东西,还不快点儿告诉王叔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被劫的?”
  兵部侍郎似乎对于皇帝的如此做法见怪不怪了,反正皇帝做的荒唐事儿多了,也不是这一点儿的事情了。
  兵部侍郎让人拿了越州地图,在越州的西北角指了一下道:“这里的地势多崇山峻岭,常有盗匪出没。当地的商人一般要是能够绕路而过,定然是要绕过去的,实在是绕不过去的定会留下一半的财物给当地的土匪。不过,那里的土匪对于当地的百姓却是很少骚扰的。因此,当地的衙门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了。”
  九王爷听了,就有点儿疑惑。既然是对着当地的百姓都是不骚扰的,那怎么会劫持军粮。再说了,押运粮草的官兵和禁卫军加起来都已经三千人了。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九王爷开口问了自己的疑惑。
  朝中的大臣们听了,也是彼此看了看,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的。谁不知道皇帝对自己的嫡亲兄弟猜忌的厉害,生怕是太后把他给废了立了自己的胞弟楚王爷。对于外面的藩王,却是姑息养奸,纵容的厉害。
  皇帝刚登基的时候,也是有着抱负,想要好好地治理国家。只是,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把自己的庶出弟弟打发出去,楚王爷一直养在深宫,对自己的皇后也是冷清的厉害。
  那个时候的内阁学士,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千字,就是希望能够收回各地藩王的权利。把地方上的财政,收归中央,可是被各地的藩王给上折子骂了一通,皇帝罢了那几个大臣的官职,才算是消停了。
  九王爷看了一会儿,觉得无趣。也是深深地叹息了一声,觉得自己也是累的厉害。若不是为了不让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真的想领着崔氏一走了之,再也不管了。
  九王爷深吸一口气,认真的请求道:“微臣恳请陛下,让晋王带着人马道越州黑鸭山一带,好好地查看一番。若是能够找到丢失的粮草,就直接领兵去西北,接应程知节。”
  皇帝听了,有点儿不太赞同。晋王的本事,自己知道。若是再让晋王得胜了,怕是都没了自己的位置了。
  九王爷看着犹豫的皇帝,气的差一点儿一口气上不来。也不看看自己的德行,在皇位上只知道享乐,却不知道承担起来自己的责任。真是蠢货一个。
  “皇上,难道你要看着咱们大唐的江山就这样完了么?”九王爷说着,普通一下子跪在了地上。下面的大臣也赶紧跟着跪下,恳求皇帝同意九王爷的旨意。
  皇帝愤怒的瞪着他,只是他却是不为所动。扶着自己的额头,扬声道:“好,让晋王赶紧收拾一下,点两千精兵在明天出城。”
  ☆、第六十四章
  奴婢甘愿留下来伺候夫人;还望夫人不要嫌弃。——莫谈
  崔氏是被饿醒的;揉着的肚子;鼻尖问道淡淡的奶香。睁开眼睛;就看到自己床头跟前热着的羊奶。眼巴巴的看着那碗东西,白嬷嬷看着好笑。扶着崔氏起身;拍拍她的头。
  “都已经是做了祖母的人了;怎么还是如此的孩子气。若是让几位少爷和姑娘看到了,定然会觉得你这个母亲做的不称职了。”白嬷嬷说着,手上的动作却是没停的。端着那碗羊奶递给崔氏,道:“这是早上的羊奶,夫人每天都要喝一碗的。只是,今天送来的晚了;加上那一会儿夫人心思烦乱的,奴婢就没给您直接端过来。”
  崔氏听了好笑,喝了那碗羊奶,捂着嘴。“嬷嬷放心吧,我不会为难他们家的。”说着,把自己手中的碗放在床头跟前,搂着白嬷嬷的腰身,笑道:“嬷嬷,现在你都不心疼我了,反而是心疼外人了。”
  白嬷嬷听了,知道夫人说的话不是特别的真。也就笑着:“夫人才是真的心善呢,我只是跟着夫人学学而已。他们那些人也是不容易,看着夫人喜欢才能够有个进项,夫人是给别人留活路呢。”
  崔试听了白嬷嬷的话,也不吭声。看着时辰已经不早了,就吃了一点儿点心和小菜,赶紧收拾东西走了。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崔氏喜欢出去游玩,身边的人都已经有了经验。因此,崔氏一说要走,他们那几个丫头都已经背着自己的行礼出来了。
  崔氏一行人刚出来院子门口,就看到依旧是一身紫色衣服的莫谈。皱了皱眉头,只是对着她点了点头就要走了。
  莫谈看着崔氏一行人大包小包的行礼,莫不是崔氏要走了。她要是走了,王爷定然也不会到这个别院了。莫谈看着,就赶紧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到了正院,谁知道那里的奴才说刚才夫人已经走了。
  莫谈拎着自己的裙子,跑着到了门前。正好看到崔氏扶着一个丫头的手,慢慢的在走向马车。莫谈轻抚了一下自己心跳快动的胸口,一下子就冲到了崔氏的跟前。跪在地上:“奴婢甘愿留下来伺候夫人,还请夫人不要嫌弃。”
  崔氏被突然出现的莫谈吓了一跳,摸摸自己的胸口。看到自己跟前跪着的是莫谈,有点儿不高兴。若是平时,自己无事,也就留着一个女人在身边逗弄着玩耍了。可是现在出了那么多的事情,自然是没了心思。
  “我身边的丫头多的是,就不劳烦莫姑娘了。”
  莫谈听到崔氏称呼自己是莫姑娘,更加的暗恨。自己今年都是三十多岁的女人了,而且人人都知道自己是九王爷的人,可是他们偏偏称呼自己是莫姑娘。莫谈有的时候,就会做梦,梦到把那些称呼自己姑娘的人一个个的都给杀了。
  “夫人客气了,奴婢伺候夫人就是本分。若是王爷看到夫人善待奴婢,定然是会更加的高兴的。”莫谈说着,就为自己的聪明感觉到高兴。崔氏现在还不是王府的正经主子,不过就算是王爷的一个外室。
  自然是没什么权利剔除他们这些王爷的女人,府中的女人不光是自己,还有别人呢。若是夫人不接受自己,那就是善妒。
  崔氏被莫谈的话气的佯到,扶着自己的额头,让几个婆子拉着她,自己踩着凳子上了马车。对于后面莫谈愤怒的眼神,根本就不在意。自己没必要为了一个不是丈夫的男人为难自己,那个时候和程知节你来我往的,也不过是想着得过且过的心思。既然是程知节他自己觉得委屈,自己也没必要让两人都觉得委屈。
  白嬷嬷担心的看着夫人,想着夫人的做法不好。开口劝道:“夫人,既然是决定和王爷好好地过日子了,一些委屈咱们还是要受的。谁让咱们是女人呢?若是为了姨娘的事情,没必要和王爷闹别扭。”
  “嬷嬷放心就是,我不会和王爷为了姨娘的事情闹心的。现在,哪有心思为了这些小事儿闹心啊。粮草的事情,一日不解决,我就一日担心。若是几个孩子回来了,听说他们的夫人在边关给饿死了,我那还有脸活着啊。”
  白嬷嬷听了,也沉默了一会儿。“夫人不用担心了,几位少爷定能够理解夫人的。就是姑娘,不都是一直站在夫人的跟前么?”
  崔氏苦笑了一下:“嬷嬷不用安慰我,男人和咱们女人的想法不一样。”
  白嬷嬷也是苦涩一笑,自己的丈夫去了,孩子没了。自己是夫人母亲的陪嫁丫头,崔家的男人外面看着光风霁月,一派正人君子的派头。其实内里,和自己的儿媳妇睡觉,和家里面一个长得长脸的丫头乱来。什么样的光景没见过。
  不过,也幸好夫人嫁到了京城。若是和崔家一样的世家,或者是南方的家族怕是要受尽委屈了。夫人的性子看着温柔和亲,其实内里却是最为坚韧的。只要是没有触及夫人的底线,一切都好商量,若是触及了夫人的底线,怕是鱼死网破的结果吧。
  京城的风气虽说弥乱了一点儿,但对于女子的束缚却是少了许多。就像是夫人这样,和离的找一个情人居住在一起,崔家的人到了京城也不敢把夫人怎么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夫家都没有追究,自然是两面抹开了不说了。
  白嬷嬷想到当初崔家的人进京,程知节虽说是有点儿乘火打劫的味道,但是对于夫人却是回护了那么一点儿。不然,夫人定要破鞋钱财的。
  白嬷嬷想着,就想起来昨天晚上程家的几位姨娘来的事情了。
  “夫人,昨天的事情咱们怎么处理?难道就等着晋王把那孩子给放了么?怕是不死,也要脱层皮了。”白嬷嬷说着,就想起来那个孩子不过就是一个孩子,晋王的手段最是狠辣的。若是在晋王手中,瘸个腿,断个胳膊什么的,那可如何是好?
  崔氏靠在后面软软的垫子上面,眯着眼睛,好奇的看了一眼白嬷嬷。“昨天不是已经说了么?晋王就算是不看在我的面子上面,也要看在他是雨薇庶弟的份儿上把人给放了啊。怎么嬷嬷有着别的想法?”
  白嬷嬷听了,讪讪的笑了。摆摆手:“年纪大了,就是容易心软。想着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就有点儿心理面不好受。只是,若是看在姑娘的面子上,定会伤的更重了。”说罢,就眼巴巴的看着夫人,希望夫人能够早点儿把那个孩子给弄出来。
  崔氏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嬷嬷的年纪大了,心性也比这以前软和多了。以前不说是自己前夫姨娘的孩子,就是路边上的孩子出事儿了,都让自己不要多管的。
  “嬷嬷,我说的让你认个干儿子,或者是孙子,你打听的怎么样了?”崔氏对于那个话题闭口不谈了,对于那个孩子的事情,自己不想多说,也不想多管。只要最后,那个孩子死不了,自己就没什么事儿。
  白嬷嬷听了,就有点儿发愁了。叹了一口气:“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一切还是随缘吧。”
  崔氏点了点头,嬷嬷是自己身边第一得力人。若是府中的人,嬷嬷又害怕给自己添了麻烦。若是外面的人,又是不了解的。而且嬷嬷身边还有许多自己的东西,尤其是关于一些官员的资料。若是让有心人知道了,定然会出事儿的。
  “这件事儿也不急,慢慢的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