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节
作者:巴乔的中场      更新:2021-02-17 07:18      字数:4811
  就算如此,孙全依然高兴着文慧到来,上次一别,他根本就没与文慧说上话,这匆匆又是几个月过去,他的心里真如火烙般难受,这就是一个结,一个非要文慧才能解开的结。
  他的计划已布置的差不多了,很快陈桐岩就会发现他不得不离开常州一段时间,没有了陈桐岩,他想见文慧也容易许多,这一辈子不能跟文慧长相厮守也没什么,他只要这一段时间就好,一段文慧还他孙全的时间。
  作者有话要说:10点58分,我终于赶上榜单了~~
  我的那个心肝啊~颤的都快得心脏病了~~
  ☆、第三十九章
  文慧听进了香玲的一番话,觉得深受启发,就想着抽空与陈桐岩聊聊这个问题。
  谁想跟陈桐岩这么一说,他倒先笑起来了。文慧莫名其妙,不过听陈桐岩一讲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陈桐岩原话是这么说的:文慧,你终于对我们的事情上心了!没想到你会主动改善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说实话我很感动,只要你想做的,我绝对会给你最大的支持。至于你说的这个问题吗,其实我早就问过许多人的意见了,不然你以为我这段时间做的这些努力是为什么?
  陈桐岩没有说假话,就这个问题,他真的专门考察过别人家里是怎么处理的,他想着不可能就他们家有这种婆媳间的不合,访问的多了,总有能用得上的一两条。
  首先,他想着母亲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文慧不满的?那时候他忙着哄文慧,早饭陪着,晚饭陪着,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文慧屋里看她,从那时候,他就很少第一个想到母亲,很少再陪着母亲用饭。
  后来,他又问自己怎么把母亲和文慧间的矛盾弄的那么激化?他事事优先想着文慧已经成了习惯,包括文慧不再如刚进府时那么悲伤的时候,母亲要文慧陪着过早,他不疑有他,惯性上把自己对文慧的好全部套用在别的人身上,所以发现母亲伤害文慧时,他愤怒。
  就算发生了这些,他也从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母亲对文慧不好,他就把所有的错都怪到母亲身上,从没想过母亲或许是因为他才不喜欢文慧的。
  母亲要文慧陪着过早,不过是想着他也能时常多去陪着而已,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一直到现在才看透。
  就像问及他铺子里那个年过半百的老掌柜时他的回答:老人怕寂寞,千辛万苦把孩子养大,可孩子越大却越是抓不住,年轻时可忙活的事情,到老了又都丢了,整天无事可做,就会生出害怕的感觉,所以才急着让儿子结婚生孙子,不过是想再重新抓住一点什么而已,其实老人什么都不图,就图孩子平时能多照看一些罢了。
  听了这些话,陈桐岩才明白,原来他给母亲的竟然是害怕,一个母亲害怕失去自己的儿子,可见他做的有多失败。
  他对文慧毋庸置疑,这辈子都不会再有别人,所以只有努力让母亲接受文慧,这个家才能圆满。他又开始像以前一样每天去给母亲请安,闲时陪着母亲说说话,再加上安然不时的在旁边引着,母亲果然不再那么排斥文慧。
  他认为母亲与文慧化解矛盾的时机到了,他让文慧亲自去向母亲说明要出门的事,只是不知道文慧是受谁启发,竟然主动来跟他谈,说想与母亲合好,他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文慧明白的第一次给他回应,他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虽然有了陈桐岩的保证,可文慧还是害怕老夫人会给她没脸,这段时间两人见的不多,每次都是请个安行个礼就结束了,根本没什么话说。
  她这头一次有事过去,两手空空脑袋空空一点没准备,连她自己心里都发虚,就问陈桐岩道:“你说我这样空着手去,老夫人会不会觉得我无事不登门啊?”
  陈桐岩苦恼的思索,难道自家人见面还非得备个礼才成?文慧脑子里不知在想什么,既然空着手不好意思,那就只能这样,“这个时辰,反正早饭也用过了,你也不用急着过去,母亲喜欢银耳红枣粥,不如你亲手熬了,到午时再给她送过去,也好让她垫垫肚子,你看如何?”
  “我觉得这方法不错,那我现在就去熬粥。”文慧现在一门心思都扑到老夫人这事上,急急的就往小厨房而去,连陈桐岩都忽略了。
  陈桐岩张张嘴连下句话都没说出,就连文慧的影子都摸不着了,其实他想说,让文慧亲自看着就行,不用真格动手,还有只拿红枣粥过于单调,最好一起做上几样小糕点。
  无奈的扭头往外走,今天他还有许多事待办,上船的货有一批出了问题,他要先去解决了这个才能顾得上文慧与母亲的事情。
  文慧到底不是陈桐岩想像的那么没心眼,熬了红枣粥又配上四样小糕点,用食盒整齐的装好,约摸着快午时老夫人也该饿了,就让香琴和香玲一起捣换手拿着,叫着文远一起去了老夫人那里。
  刘嬷嬷先迎了文慧三人进屋,文远就在门口稍停,说是先与老夫人说了再进去。
  文慧装做无意的扫了刘嬷嬷神色一眼,平平淡淡的,没有悲没有喜,什么都看不出来,仿佛是失了灵动的木头雕像,就是跟文远说让他在门口一等,都是毫无波澜。
  她是老夫人心腹,一般最与老夫人相通,所代表的常常是一样的意思,只是毕竟历练多年,隐藏情绪成了习惯,凭文慧她们当然什么都看不出来。
  文慧打头,三人行过礼在堂下站着,文慧抬眼看着老夫人,勉强自己露出个笑容,“老夫人安好,文慧带弟弟文远来给您请安了……”说罢老夫人也不给个回应,文慧转身把香琴挎着的食盒拿上去,端出那四样小点和银耳红枣粥,“素闻老夫人喜欢红枣银耳粥,文慧上午特意熬了给您送来,想着让您尝尝我做的味道如何。”
  文慧亲自盛了端到老夫人跟前,然后就退到一边默默的看着。
  老夫人先是看看文慧,接着又看看那粥,眼神里带着疑惑又带点恍然,却并没有直接端起来尝,而是愣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文慧的心都提到了半空中,还不敢明目张胆的看,怕太直接了惹了老夫人烦,可是不亲眼看着又似心里没着落,害怕的很。
  老夫人半晌后终是端起了粥,就着小点心吃了那一小碗,漱了口拭净了嘴才说:“还不错,我也吃得下。只是若就只能吃这一次…还有什么意思?不如……”
  老夫人想说不如一开始就不要送来,不过显然文慧理解错了,老夫人一个不如,文慧就断然接口道:“老夫人只要觉得好,文慧就是天天做了送来也不麻烦的。”
  老夫人脸僵了一下,不过她掩饰的很好,瞬间又恢复了原样,淡淡的说:“那你若是有时间,愿意送就送吧。只是要注意身体,别累着了……”
  文慧毕竟还怀着桐岩的孩子,如果真有那心意,她也没必要太打击人了不是。
  “没事,每天在屋里待的憋闷,多出来走动走动还更好些。”入府至今,她还没见过老夫人对她如此和蔼过。
  “哦,好。”老夫人也不知该再说些什么。
  两人一时间陷入了沉默,文慧本就不是谄媚巧言之人,以前又从未关心过老夫人的事,竞觉得陌生的很,老夫人虽然能说会道,可到了文慧这儿却词穷了,以前对文慧从未有过好声好气,这转变态度都颇费了番心思,别再说没话找话了。
  到是刘嬷嬷,一看两人之间僵滞的气氛,适时的上前对老夫人说:“老夫人,您看现在正是日头毒的时候,文远少爷可还在外头等着呢……”
  “你看我这记性,快…快把文远那孩子给请进来。”待门口的小丫头出去了,又扭头对刘嬷嬷说:“你这老婆子,看我把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也不说提醒着我点。”
  刘嬷嬷笑着拍了两下自己的脑袋,“都是奴婢我的错,都是奴婢我的错。”很自然的把怠慢文远的事给按到自己身上。
  刘嬷嬷跟着老夫人时间久了,倒也能揣摩老夫人心思一二,刚才院门口的婆子远远的看着文慧领着两个丫头和文远过来,忙不迭的禀报老夫人,她可还记得老夫人当时的脸色和随口而出的话语:见什么见,不过是个从未上过门的,这都来了几天了,偏今天才想起来过来。
  可是瞅着老夫人刚才那意思,必是改了主意了,吃了文慧端来的粥不说,对文远还那孩子称呼着,显是不忍心折了文慧的面子,对她倒生出几分好来。
  她把话接过,把错往自己身上揽,不过是想着让老夫人面上好看罢了,文慧也理解,必不会与她多计较。
  果然,文慧笑的脸上开了花,没有一丝芥蒂的说:“哪有嬷嬷什么事,文远那小子皮实着呢,在家里时,下地一晒半天也没见他有过不舒服,就等这一会,哪能就伤着他了。”
  文慧说起话来很坦然,说到文远时常下地时也没有丝毫掩饰,她娘家里的情况是不争的事实,她不说也不代表就能抹去,反而这样坦荡的说出来,更能引得别人好感。
  门口的小丫头帘子一掀,文远就阔步走了进来。
  双手抱拳躬身行了十足一礼,文远抬头平视着老夫人,眼神没有丝毫的躲闪,“文远拜见老夫人,愿老夫人万福齐天。”
  声音清朗有力,其中不见分毫火气,仿似刚才在门口等了半天的人根本不是他,没有委屈更没有不满,恭敬的长身玉立,气度卓然。
  老夫人上下打量了一通文远,不禁在心里也暗暗点头,这不见人便罢,见了还真叫人生不出一点恶感。
  微黑的脸庞,挺直的鼻梁,带笑的嘴角,穿着朴素但整齐干净,结实的身板腰挺的直直的,最出彩的是那双眼睛,平淡又清澈的目视前方,让人见之打从心底喜欢。她见的人也不少,比他更受
  看的不知凡几,却也没有一人能让她第一眼就顺。
  遂老夫人含笑的说:“文远不必多礼,你一路过来辛苦,就在家里多住些时候,多多陪陪你姐姐才好。”
  “老夫人放心,您的这些话我都记着了,必定会多陪着姐姐的。只是文远来的匆忙,也没有准备什么东西,所以来了几天也没好意思来给老夫人行礼,万望老夫人不要怪罪我才好。”文远毕竟年轻些,说道自己是空着手来的,略微觉得不好意思,脸都红了。
  老夫人那一瞅,就知道文远是个老实孩子,陈府不缺那点东西,她也不想让文远难堪,就一连声的说:“不怪罪,你这不是来了吗。我啊…没那么多毛病,不管早晚的不还都是咱家的亲戚。”
  老夫人一辈子只生了陈桐岩一个,以前见到别人家孩子多都会羡慕,陈桐岩从小又不是个省心的,她见了老实的文远是真的喜欢,自然不想让他有一点为难。
  一老一少寒暄了好一会,文慧见老夫人并没有给文远脸色看,稍稍才放心一些,文远虽是男孩子,但脸皮却薄,她也不喜欢弟弟受委屈,所以之前是狠提了一把心的,却没想到是这样轻描淡写的。
  眼看着过了午时,老夫人要去歇觉了,文慧此行的目的还没有出口,不禁暗暗着急起来,却苦于不知该如何接过话来。
  还好跟着一起的香玲还算知道文慧心意,在老夫人和文远稍停的档口,以众人都能听到的声音问文慧:“夫人不是说还有事要与老夫人商量吗?”
  文慧向香玲投去赞赏的一瞥,然后就肃了脸,面上带出一些不好意思来,“也没有什么很重要的事,就是桐岩的一个生意上的朋友,邀了桐岩去他府上一聚,桐岩觉得我整天憋在家里,怕对身体不好,说让我同他一起去,这不是让老夫人来给拿个主意吗?”
  “什么朋友,重要吗?”老夫人倒没直说是同意还是反对。
  “说是都邀了几次了,桐岩也不好意思再推。”
  老夫人歪头想了一会说道:“这头一次去别人家里,总不好什么也不拿,我看看给你准备准备。”以前陈桐岩出门送礼这块都是自己解决,这次特意让文慧过来说,明摆着是已拿定了主意要带着文慧一起,她这时若再横家阻拦,势必会让桐岩不高兴,关系刚好一点,她还是避免了好。
  “那您是同意了?”文慧问的有点忐忑不安。
  老夫人点点头,“虽说你现在双身子是该多注意一些,可我看你身体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