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这就是结局      更新:2021-02-25 02:44      字数:4705
  楦跋仔┮髴ァW怨诺溃骸拔氯嵯缋锩曰甓础!比问怯⑿鄣酱耍幻馄巧⒒晗r何况周庸佑是个寻烟花的领袖,好女色的班头,哪不神迷意眩?因此周庸佑与金小霞早弄成个难解难分的样子。
  那一日,正自囗祥盛的店子出来到金小霞的寓里,忽又见一位雏妓在那里,年纪约十四五上下,约少金小霞三两岁,生得明眸皓齿,面似花飞,目如柳舞,裹着小足儿,纤不盈握。见了周、冯两人,也随着金小霞起迎。周庸佑问道:“这位叫怎么名字?”金小霞答道:“这是妹子金小宝。”周庸佑听得,随与金小宝温存温存,见金小宝举止大方,应对娴熟,不胜之喜。金小霞道:“舍妹子的离现在迎春二,没事儿常常到这里谈天,却巧遇见老爷。”冯少伍急摇手道:“这会该唤周大人,不该唤老爷了。”周庸佑道:“横竖只是一句,随便唤罢。”金小霞方欲说时,冯少伍恐他们不好意思,即又说道:“一见之缘,亦属不易,若不是在这里相见,我们的脚踪儿从哪里认得令妹?”金小宝谦让一回,那周庸佑也没有说话,只把一双眼儿,对着金小宝看得出神。
  娘姨们多半是心灵眼快,看得周庸佑有几分意思,即在旁打话,一边说金小宝好性子,一边说周庸佑好体面,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周庸佑不移神,镇日就留小宝在小霞寓里,一同唱曲儿,侑金樽,叉麻雀,消遣消遣。自此当那里是个安乐窝,纵有良朋柬请,统通辞不赴席。那姊妹们又素知周庸佑的挥霍手段,也镇日伴着周、冯两人,尽力款洽,从不说一个钱字。周庸佑好不感激,正懮没处酬报,所以赠金银、送首饰与他姊妹两人,不下费了七八千银子。又把银子五百、金镯子一对,送与娘姨。整整一月有余,除有时回转回祥盛,余外日子,都在金小霞寓里过去。因此上海人士,见金小霞姊妹月来并不出局,就纷纷传说姊妹们嫁了人。娘姨们就听得这点消息,即对周庸佑说知,随说道:“外间既有此说,周大人不如煞性带了他们回去罢。”周庸佑道:“这也不是一件难事,若他姊妹愿意,没有做不得的。”娘姨们就从中说妥,订实他姊妹身价,统共二万银子,择日带了回去,那娘姨仍作体己跟人随了回来。那时一番热闹,自不必说。这周庸佑来时,本是进京有事的,为勾留在金小霞寓里,耽搁了数十天。这时自把他姊妹带了回来,眼前未有所恋,就辞了回样盛的东主,携同家眷,取道进京,各朋友送了一程自回。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不过三四天,已到了京城,先到南海会馆住下。是时京中多少官员,都知周庸佑前次进京,曾耗了数十万,为联元干差之事。今番再复到来,那些清苦京曹,或久候没有差使的,都当他是一座贵人星下降,上天钻地,要找个门儿来,与周庸佑相见,真是车马盈门,应酬不暇。有些钻弄不到的,又不免布散谣言,说那周某带贿进京,要在官场上舞弊的,日内就有都老爷参他折子,早已预备的了。这风声一出,不知是真是假,吹到周庸佑的耳朵里,反不免惊惧起来,就与冯少伍商酌,要打点此事。
  偏是事有凑巧,那日适是同乡的潘学士到来拜会,周庸佑接进里面,同是乡亲,少不免吐露真情,把这谣言对潘学士说了一遍。那潘学士正是财星入命,乘势答道:“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尽要打点打点才是。”周庸佑道:“据老哥在京许久,知交必多,此事究怎么设法才好?”潘学士低头想了一想,说道:“此事须在一最有势力之人说妥,便是百十个都老爷,可不必畏他了。目下最有势力的,就算宁王爷,他是当今天潢一派,又是总掌军机。待小弟明儿见他,说老哥要来进谒,那王爷若允接见时,老哥就尽备些礼物,包管妥当。”周庸佑道:“礼无穷尽,究竟送哪一样方好?”潘学士道:“天下动人之物,惟财与色,老哥是聪明的人,何劳说得?”周庸佑喜道:“妙得很!小弟这回到上海,正买了两位绝色佳人,随行又带了三二十万银子,想没有不妥的了。”说罢,两人大喜。正是:
  方在沪滨携美妓,又来京里拜亲王。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拜恩命伦敦任参赞 礼经筵马氏庆宜男
  话说潘学士劝令同周庸佑预备礼物,好来拜谒王爷。周庸佑就猛然想起自己在上海携带了两个绝色的佳人,又随带有二十来万银子,正好作为进见王爷之礼,因此拜托潘学士寻条门路,引进王爷府去。那时正是宁王当国,权倾中外的时候,王府里就有一位老夫子,姓江名超,本贯安徽的人氏,由两榜翰林出身,在王府里不下数年,十分有权有势,因他又有些才干,宁王就把他言听计从。偏是那王爷为人生性清廉,却不是贪贿赂弄条子的人,惟是有个江超在那里,少不免上下其手,故此求见王爷的,都在江翰林那里人马。叵耐宁王惟江翰林之言是听,所以说人情、求差使的,经过江翰林手上,就没有不准的了。这时潘学士先介绍周庸佑结识江超,那江超与潘学士又是有师生情分,加以金钱用事,自然加倍妥当。
  闲话休说。那一日,江翰林正在宁王面前回复公事,因这年恰是驻洋公使满任的时候,就中方讨论何人熟得公法,及何人合往何国。江翰林道:“有一位由广东来的大绅,是从洋务里出身的,此人很懂得交涉事情,只是他资格上还不合任得公使,实在可惜。”宁王道:“现在朝里正要破格用人,若然是很有才干的,就派他前往,却也不妨。但不知他履历是个什么底子?”江翰林道:“正为此事,他不过一个新过班的道员,从前又没有当什么差使,晚生说他不合资格,就是这个缘故。”宁王道:“既然是道员,又是新过班的,向来又没有当过差,这却使不得。只若是他有了才情,还怕哪里用不着?究竟此人是谁呢?”江超道:“晚生正欲引此人进谒王爷。他是姓周,名唤庸佑,年纪不上四十,正是有用的时候。王爷若不见弃,晚生准可引他进来拜谒。”宁王道:“也好,就由你明天带他来见见便是。”江超听了,拜谢而出。
  次日,江翰林即来拜会周庸佑,把昨儿宁王愿见及怎么说,一五一十,对周庸佑说来。周庸佑听得王爷如此赏识,心上早自欢喜,就向江翰林说道:“这都是老哥周全之力,明天就烦老哥一发引小弟进去。但有点难处:因小弟若然献些礼物,只怕王爷不受,反致生气。若没有些敬意,又过意不去,怎么样才好?”江超道:“这事都在小弟身上,改日代致礼物,向王爷说项便是。”周庸佑不胜之喜,江超就暂行辞别。
  次日,即和周庸佑进谒。原来那宁王虽然掌执全权,有些廉介,究竟是没甚本领的人,只信江超说周庸佑有些能耐,他就信周庸佑有能耐。所以周庸佑进谒时,正自惊惧,防王爷有什么盘问,心上好不捋上捋落。谁想王爷只循行故事的问了几句,不过是南方如何风景,做官的要如何忠勤而已。周庸佑自然是对答如流,弄得宁王心中大喜,即训他道:“你既然到京里,权住几天,待有什么缺放时,自然发放去便是。”周庸佑当堂叩谢,即行辞出,心里好生安乐。次日,即把从上海带来的妓女小霞小宝二人,先将小霞留作自己受用,把小宝当作一个选来的闺秀,进侍王爷﹔又封了十万银子,递了一个门生帖,都交到江超手上。那江超先将那妓女留作自己使用,哪里有送到王府去。随把十万银子,截留一半,适是时离宁王的寿辰不远,就把五万银子,说是周某献上的寿礼送进。宁王收下。
  自古道:“运至时来,铁树花开。”那一年既是驻洋钦差满任之期,自然要换派驻洋的钦使。这时,就有一位姓钟唤做照衢,派出使往英国去。那钟照衢向在北洋当差,又是囗班丞相李龙翔的姻娅,故此在京里绝好手面,竟然派到英国。自从谕旨既下,谢恩请训之后,即往各当道辞行。先到宁王府叩拜,宁王接进里面,随意问道:“这回几时出京?随行的有什么能员?”那钟照衢本是个走官场的熟手,就是王爷一言一语,也步步留神。在宁王说这几句话,本属无心,奈自姓钟的听来,很像有意,只道他有了心腹之人,要安插安插的,就答道:“晚生料然五七天内准可出京了,只目下虽有十把个随员,可借统通是才具平庸的,尽要寻一个有点本领的人,参赞时务,因此特来王爷处请教。”宁王一听,就不觉想起周庸佑来,即说道:“这会十分凑巧,目下广东来了一位候补道员,是姓周的,向从洋务里出身,若要用人时,却很合式。”钟照衢道:“如此甚好,倘那姓周的不弃,晚生就用他作一员头等参赞,只统求王爷代为转致。”宁王听罢,就点头说一声:“使得。”
  钟照衢拜辞后,宁王即令江超告知周庸佑。周庸佑听了,实在欢喜,对着江超跟前,自不免说许多感恩知己的话。过了一二天,就具衣冠来拜钟照衢。钟照衢即与他谈了一会,都是说向来交涉的成案,好试周庸佑的工夫。谁想周庸佑一些儿不懂得,遇着钟照衢问时,不过是胡胡混混的对答。钟照衢看见如此,因忖一个参赞地位,凡事都要靠他筹策的,这般不懂事,如何使得?只是在宁王面前应允了,如何好翻悔?惟有后来慢地打算而已。因说道:“这会得老哥帮助,实是小弟之幸。待过五七天,就要起程,老哥回去时,就要准备了。”周庸佑答一声“是”,然后辞回。一面往叩谢宁王及江超,连天又在京里拜客,早令人打了一封电报,回广东府里报喜。又着冯少伍派人送香屏姨太太来京,好同赴任。
  这时,东横街周府又有一番热闹,平时没事,已不知多少人往来奔走,今又因周庸佑做了个钦差的头等参赞,自然有那些人到来道喜,巴结巴结,镇日里都是车马盈门。因周庸佑过班道员时,加了一个二品顶戴,故马氏穿的就是二品补褂,登堂受贺。先自着人覆电到京里,与周庸佑道贺,不在话下。
  慢表周庸佑到伦敦赴任。且说马氏自从丈夫任了参赞,就嘱咐下人,自今只要称他做夫人了,下人哪敢不从?这时马夫人比从前的气焰,更加不同了。单恼着周庸佑这会赴任,偏要带同香屏,并不带同自己,心上自然不满意。有时在丫环跟前,也不免流露这个意思出来。满望要把香屏使他进不得京去,惟心上究有些不敢。原来马氏最憎侍妾,后来又最畏香屏,因马氏常常夸口,说是自己进到门里,周庸佑就发达起来,所以相士说他是银精。偏后来听得香屏进门时,也携有三十来万银子,故此在香屏跟前,也不说便宜话,生怕香屏闹出这宗来历出来,一来损了周家门风,二来又于自己所说好脚头的话不甚方便。所以这会香屏进京,只好埋怨周庸佑,却不敢提及香屏。
  那日香屏过府来辞别,单是二房姨太太劝他路途珍重,又劝他照顾周大人的寒热起居,说无数话,惟马氏只寻常应酬而已。那香屏见马氏面色不像,倒猜出九分缘故,就说道:“这会周大人因夫人有了身孕,不便随去,因此要妾陪行。妾到时吗,准替夫人妥妥当当的料理大人就是了。”马氏听了,就强颜说一声“是”,香屏自口屋子去了。马氏即唤冯少伍上来嘱道:“这会子大人升了官,府上就该庆贺,且亲串们具礼到来道贺的,也该备些酒筵回敬。从后天起,唱十来天戏,况且戏台建造时,本不合向的,皆因择得好日子,倒要唱多些戏,那家门自然越加兴旺的了。”冯少伍领诺退出来,一发备办,先行发帖请齐各亲串,说什么敬具音樽。
  果然到了那日,除亲串外,所有朋谊及那些趋炎附势的,男男女女,都拥挤望周府来。除骆念伯和冯少伍打点事务,男的在东厅,就请周少西过来知客,马氏就亲自招呼堂客。这堂客又分两停,凡各家太太奶奶姑娘小姐们在西厅上,是马氏招呼﹔余外为妾的,却令二房伍姨太在厢厅招呼。先分发几名跟人,伺候男客。丫环使妈梳佣们都伺候堂客﹔若打茶打水,便有侍役掌执。到下午五打钟时候,宾客到齐,略谈一会,所有男女客,便都去外衣,然后肃客入席。男的是周少西端了主位,冯、骆两管家陪候,其次就是官家裴鼎毓、李子仪、李庆年,亲谊是马竹宾,绅家的就是潘飞虎、苏如结、刘鹗纯之类,不一而足。女的是马氏端了主位,二房伍姨太陪候,其次就是潘家太太、陈家奶奶、周十二宅大娘子,也不能胜记。
  饮了一会,兴高采烈,席上不过说些颂扬周府的话,有的说:“今儿做了参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