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
作者:温暖寒冬      更新:2021-02-25 01:18      字数:4891
  因为搬新家有规矩,就是要请人吃饭,热闹热闹,何莹不想破了老规矩,既然不破那么只好请客了,何莹请了帮自己修房子的人,和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摆了七八桌酒席,这件事便敲定了,里长把这房子的房契交给何莹那刻,何莹心里是激动的,现在自己也是有地有房了,日子以后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正文 第三十一章收谷子求收藏推荐
  如此已到了金秋,天气也不如三伏天那么炎热,秋风吹起总是让人沁人心脾。
  何莹站在院坝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金黄的一片,煞是好看,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春天种下的秧苗已经长成了金黄的稻谷。
  不得不说这古代粮食产量真的很低,何莹看着自己田里的谷子有些感叹,一株稻子也只有五六穗,这一穗谷子就只有十来颗,照这样看了一亩地能打个五百斤谷子就算高产了,而自家地里的一亩能有四百斤何莹就满足了。
  想在现代时一亩地至少一千斤以上,听说有新品种甚至能达到二千斤左右,不得不感叹一下了,杂交水稻就是好,何莹拉回心神,这五亩地要靠自己打完还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呢,看来又只有请人帮忙了。
  何莹跑遍了村里的人,都没找到合适的人,原因就是大家都在农忙,根本没时间,自家田里的稻子都要赶时间收,那还有时间管别人的,何莹有些无奈,这些人还真是,往常请我帮忙时,跑的比谁都快,现在不需要我时,避得也比谁都快,生怕叫住他们。
  不过何莹向来不喜欢钻牛角尖,不帮就不帮吧,毕竟人都是自私的不是,而且就算是自己,也会选择拒绝的吧,这天气还不知道会不会下雨,如果下雨那么谷子没晒干就完了,赶着天气好把自家的稻子收完也没什么不对,况且那还是人家一年的口粮呢。
  想通了这些,何莹刚才郁闷的心情轻松了不少,找不到人就回家拿镰刀自己割,少少的收,总会收完的。
  何莹打定主意,就急忙的跑回家,现在离中午还早,太阳也还没升起来,割谷子正好,要是等太阳升起来时,谷叶粘到身上很难受的,有时还会把皮肤割烂,火辣辣的疼,而且还痒,自己以前小时候就遇到过,那种感觉很不好。
  何莹换了双比较破旧的布鞋,田里的水都放干了,现在田里就是穿布鞋下田也不会打湿鞋子,田里的水要等谷子打完才蓄,这是这里一直的习惯,不过何莹很是满意这样,这样自己就不用泡在水里了,更关键是这样田里就不会有自己最害怕的蚂蝗。
  稻子上还有些许露珠,不过这也不影响什么,小豆子也跟何莹出来了,何莹看着拿着镰刀蠢蠢欲动的小豆子有些无奈的说道“小豆子你还是听姐姐的话,回家去看书练字吧,这活不适合你干,要是以后有你能干的姐姐再叫你,乖快回去。”
  小豆子听何莹这样说撇撇嘴不服气的说道“姐,这话你从家里出来都念了无数次了,跟你说了,这个我能做,不就是割谷子嘛,你都能做我怎么不能,况且我还是我们家唯一的男子汉呢。怎么就不能做了。”
  何莹听小豆子这样说呵呵一笑“嗯,你才多大,等以后真的长成男子汉时,再出来做,行不。”
  小豆子有些急,说道“姐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会回去了,今天我就要割谷子。”
  何莹仍苦口婆心的说道“这谷叶很是割人,割起来得伤口又痒又疼,姐姐干活皮肤都习惯了,你细皮嫩肉的怎么受得了,你还是听姐姐的话,回家看书去。”
  小豆子听姐姐这样说,干脆选择不说话,跳到田里就开始割谷子,何莹看小豆子倔强的样子,知道自己是劝不回他的,也罢希望他到时知难而退就好。
  小豆子也是聪明的,虽然他自己不会割谷子,但他却懂得学,看着自己姐姐割了几株后,便有样学样的割起来。
  何莹其实懂小豆子为何这么倔着要割谷子,还不是因为心疼自己这个当姐姐的,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豆子就是很好的示范。
  中午太阳很大,何莹并没急着出门,而是在家纳凉,虽说是秋天,但这太阳还是很毒辣的。
  孙大福和孙大爷来找何莹时,何莹正躺在堂屋的竹椅上小睡,听到敲门声何莹忙起来开门,一看是孙大爷和孙大福忙请他们进屋坐。
  何莹给他们一人倒了碗茶水,这农村自然没大户人家那么讲究,一般喝茶都是用粗瓷碗喝,孙大福大大的喝了一口开口道“还是莹丫头想得周到,先把茶水烧好,等喝时就凉了,这一口喝的痛快,莹丫头再帮我倒点。”
  何莹又跟孙大福碗里添了一些,笑道“孙大爷和大福叔不是只来我家喝水的吧,是不是有什么事。”
  孙大爷也端起碗咂了一口,“这茶水还真是喝的过瘾,”
  何莹看他们一老一少卖关子的样子,觉得有些好奇,忙拉着孙大爷得手摇到“是什么好事呀,孙大爷就给我说说好不好,看你们神秘的样子,把我的心勾的直痒痒。”
  孙大爷看何莹这调皮的样子哈哈一笑,说道“你大福叔说,今年我们三家的谷子在一起打,相互帮忙。”
  何莹一听这话,便明了,坐下说道“我知道你们是想帮我,可是你们两家地也多啊,特别是大福叔家,这样你们都好吃亏的。”
  孙大福一听何莹这样说安慰的说道“怎么说这话,在大叔心里你就是我的闺女,帮闺女做点事哪还有什么吃不吃亏得,就这么说定了,今天下午我们就开始先把大爷家的打完,再打你的。”
  何莹听孙大福心里这样说,心里很感动,到这以后虽然没爹没娘,但好在又这么多关心照顾自己的人,何莹觉得很温暖,虽然眼前这两个人跟自己没血缘关系,却比亲人还亲。
  何莹突然有些想哭,哽咽的说道“以后你就是我干爹,孙大爷就是我爷爷,以后你就是莹儿和小豆子最亲的人了,谢谢你们一直对莹儿的照顾,莹儿铭记于心。”
  小豆子其实早就醒来了,只是一直都没出来,一直都在旁边的屋子听他们说话,这会听姐姐这样说,心里很是赞同姐姐的话,大福叔和孙大爷对姐弟的照顾真的很周到,小豆子不善表达,也只好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正文 第三十二章收谷子下
  下午太阳不是那么毒辣时何莹就和小豆子往孙大爷田里去了,孙大爷家里的地不多,就一亩多一点,而做事的人却很多,孙大爷家两人,孙大福家五人加上小豆子和自己,这一亩多地估计一下午就可以打完。
  大家分工合作,女的负责割谷子,割成两只手能握住的把子放好,小豆子和孙大福的小儿子孙元翔负责把割好的谷把递给孙大福他们。
  现在的设备还很落后,没有打谷机之内的,只有一个两米长左右的木盆,当地人称秧盆的东西,而打谷子却全靠劳力一下下的在秧盆沿上拍打,而拍打的时候还要注意力道,以免谷子落到外面,一直要拍打到谷子都脱落,这个过程是很累人的,没有一定体力的人还真做不下来。
  不过所谓人多力量大,何莹她们割完,他们也打得差不多了,何莹又和孙吴氏把谷草锁成大碗大一个个的小捆,这个过程叫锁谷草,主要是方便晾晒,只需把谷草立起放在田里就可以了,晒干后在垒成谷草剁。要用的时候直接取就可以了,谷草的作用是很大的,没青草时可以给牛羊吃,还可以盖房顶,容不得浪费。
  何莹帮忙把秧盆里的谷子装在箩篼里,孙大福他们就挑了回去,不要以为这样就完了,后面的过程还很多,比如明天要拿出了晾晒,还要清理里面的残枝败叶,晒时还要随时翻动,直到谷子完全晒干能存放为止。
  第二天一早何莹就起床了,吃了饭忙往田里赶,昨天好不容易说服孙大福,今天开始打他家的谷子,自己家的哪怕过两天下雨没打也没什么关系,毕竟自己就算不收谷子也有饭吃,他们家就不一样了,一年就靠地吃饭,就等谷子打了卖谷子才能攒几个钱。所以趁天气好先打他家的才是。
  今天孙吴氏没出来,一是在家煮饭,带孩子,一是等会谷子打后趁太阳要在家晾晒,古代农村很少有人像何莹那样把院子都铺上石板的,那样花的银子太多,他们晾晒谷子也只好用竹子编成的席子晾晒,像孙大福家地多的,一家甚至有十几副三四米长两米多宽的席子,用的时候铺在平地上,不用的时候卷起立在墙角。
  中午是在孙大福家吃的,吃完饭何莹同小豆子就回家休息了,这半天一直弯着腰割谷子,还真受不了,何莹捶了捶自己的腰,小豆子其实还是挺轻松的,看见姐姐捶腰,忙过来帮姐姐捶背,何莹舒服的闭上了眼睛,捶下背是要舒服一些了,这割谷子还真累人,何莹心里嘀咕道。
  如此忙了四五天,孙大福家的谷子终于打完,忙了这几天何莹觉得自己腰都快断了,手上到处都是谷叶割的伤口,虽然上了点药,但还是没什么效果,何莹咬咬牙,坚持吧,自家的地还没打呢,最多在坚持两天就好,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谁知道老天几时下雨,要下雨就完了,这么久的努力也白费了。
  轮到何莹打谷子时,何莹就把小豆子留在了家中晒谷子,孙吴氏还是负责做饭,毕竟他们家十几亩几千斤的谷子还没晾晒完,晒谷子不是很累,只是过程很繁琐,小豆子在家也能做来,何莹便放下了心,而且自家不用竹席,直接就可以在青石板的院坝里晾晒。
  谷子打完都没下雨,何莹大大的松了口气,这八九天忙下来自己算是真的累趴了,手起茧子了,皮肤也黑了,现在脸上的皮肤有点类似小麦色,何莹看着水里的自己呵呵一笑,这皮肤不那么白,也就不那么显眼了,这样自己也安全了一些,何莹臭屁的想到。
  何莹把谷子打完,美美的休息了两天,这两天每天就只是把晾晒的谷子翻下,谷子晒干了,自己费心准备的小屋和木柜也能用上了,木柜是从上面开的盖,何莹垫着凳子把谷子一点点的搬起倒在柜子里,只留了三百来斤用麻袋装好放在角落,这个是用来交赋税的,等几天官差要到村子里来收。
  等孙大福到何莹家时,何莹已经把谷子都装好了,孙大福在何莹家转了一圈都没发现谷子,很是好奇“莹丫头,你谷子呢?我还准备帮你搬呢。”
  何莹把孙大福带到自己放粮食的屋子,孙大福看见面前的两个大木柜呆了,“难道谷子在里面,你可是有两千来斤谷子,这两个木柜能装完,还是奇了。”
  何莹笑着说道“这柜子可不小两米长,一米五高很是能装的,我一千七八百斤都装在里面,装下了的。”
  孙大福打开盖子一看,拍了拍手激动的说道“莹丫头这方法真好,我家的谷子往年都只有堆在地上,很容易生霉,这柜子把四只角都撑了起来,离了地就不容易生霉了,赶明儿孙起源有时间了,叫他也帮我做两个。”
  孙大福走出屋子,对走在后面的何莹说道“莹丫头,你谷子这么多,你买不买给商行,要卖的话我估计过几天就会有人来收购的。,到时遇到给好价钱的我们一起卖。”
  何莹想了想说道“大福叔,我不打算卖,明年我可能还要请人帮忙干活,这米肯定要很多的,现在卖了以后又得买回来,岂不是麻烦,所以还是不卖了。”
  孙大福听了,点了点头觉得也很有道理,说道“这样也好,以后免得花高价买米,自家有就不怕了,没什么事我就回去了,过两天官差要来收赋税,你要把粮食收拾好,到时我来帮你扛。”说完也就离开了。
  如此过了两天,村里的人大多把谷子都打回来晾干了,村里也来了很多外人,大多是商行的、米行的、还有官差也来了一趟,把村里的赋税也收了。
  村里的人大多是把谷子卖了的,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留着自己吃,平时大多吃高梁之类的粗食,很少有像现在何莹这样上顿下顿都吃米饭的。
  村里热闹了几天也渐渐安静下来,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正文 第三十三章买桑树一
  收完谷子,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空闲了,何莹有干起了老本行,收购山珍,但这次何莹并没亲自坐镇,因为她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
  何莹请来了孙大爷帮忙收购,何莹把自家大门的钥匙都给了孙大爷,还给了孙大爷一些铜钱和碎银,孙大爷心情愉悦的对何莹说道“莹丫头,你把这么大的权力都交给我了,你就不怕我不尽心。”
  “孙大爷你就不要这样说了,我要是连你都不相信了,那就没有可信之人了,我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