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节
作者:丁格      更新:2021-02-17 06:59      字数:4736
  卫星的导引下,准确地飞向目标,将那个替死鬼炸成碎片。远、高、快、准,一气呵成。在这一幕发生前不久,俄罗斯已经通过手机信号,发现并利用卫星系统制导巡航导弹,击毙了反叛的车臣总统哈布斯多夫。2006年6月7日,一架美军武装直升机用一枚精确制导炸弹,把心腹之患扎卡维干掉,再次显露美军在“准”字上的“点穴”功夫。
  其实,以色列的定点清除,也不止一次地展现了这一幕。其他欧洲国家无疑也有着这样的能力,只是他们长期无缘战争,没有机会展示出来而已。
  2001年12月初,小布什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城堡军事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阿富汗上空飞行的精确打击空中力量和无人驾驶飞行器,每天都在改写着作战的规则;阿富汗作战使我们对未来军事思想有了更多的认识,比专家和智囊们讨论10年的收获都大;当我们所有军队都能连续确定和跟踪移动目标,包括从天空和太空中进行监视,战争方式就会真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在这样的基础上,美国正在把局部战场“准”的能力,扩展到更大领域:通过覆盖全球各个角度的太空侦察系统和搜集公民旅游拍照资料,美国正在进行一项不为人知的全球地图数字化的工作;美国的全球信息栅格建设计划,正在把所有美军及其盟军组成一个信息化的作战整体……人们忍不住担心,发生在阿富汗的一幕会发生在世界上所有的地方吗?
  “准”字是传感器革命的代名词。传感器即现时代信息化技术群的“军品代表”。一支军队“准”的程度,就是其信息化——现代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实力的缩影。中国对“准”的理解不应该机械照办“国际”标准。由于目前国家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我军对“准“字”的要求,不一定太“精确”。急于求成或“精益求精”,可能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这也是我将“准”字列为未来我新型军队第四能力的初衷之一。短期内,我之战术思路,应以数量弥补“准”之不足;战略上,应以打击对方基地和航母集群等面状目标为主,大致方向瞄准即可。少量部队和兵器的可追求点打击,多数仍以面打击为要。体现在装备发展上,应是现有武器的信息化改造和研制、购买新式武器并重,双翼齐飞。随着我国我军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再逐步向全面精确方向大步迈进。
  (六)、狠
  “狠”字的含义有二:一是武器威力大,二是战略打击方式凶狠。这一点在伊拉克战争中体现的最明显。战前,美国研制了重达9吨的常规航空炸弹和钻地炸弹,一出手就是“斩首行动”。战争第一天即发起决定性空中打击,在短短数小时内美军共出动了各型作战飞机两千余架次,共发射或投掷了精确制导弹药一千余枚,相当于科索沃战争中平均一周的投弹量。如此密集地使用兵力和巨大的投弹量,效果非凡。路透社报道说,使“整个地球都在震动”。
  “力”大“心”狠,不仅仅是让萨达姆和伊拉克军队“震慑与畏惧”,美国还在对世界进行杀鸡儆猴的表演。
  受益于这二“狠”对战争直接结果和国家战略目的作用,美国在这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不久前,美国一名前情报官员威廉阿金在《华盛顿邮报》网站上,透露了一份由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制订,正式命名为“Oplan5077…04”号的作战计划。针对“美国防部认为中国大陆已经将790枚弹道导弹面向台湾部署,已经造成台海两岸的不平衡。美军制订的这份5077计划中,准备运用美军在太平洋地区以及美军全球的空中、海上、两栖登陆、导弹防御部队以及远程打击力量来保卫台湾。战争手段包括在台湾海峡上空的拦截行动、攻击中国大陆的目标,信息战,甚至核力量。
  够“狠”吧?但比起下面的一则新闻则又算不了什么了。据最新一期美国《国防新闻》周刊透露,4月20日一些美国顶尖的军事战略家在夏威夷美军太平洋司令部进行了一次兵棋推演。演习的想定是“半世纪来的最大规模”——世界大战。在这次演习中,因为争夺石油资源,美国不但和中国作战,而且还同时和伊朗、委内瑞拉作战。战场不但包括台湾海峡、波斯湾,甚至到了美国邻近的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
  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先进,以及政治倾斜态势的加剧,美国在未来战争中,只会更“狠”。而由于美国军队的“示范”,其他国家也必然在“狠”字上着力。
  《盛世狼烟》 眺望篇(2)
  新型中国军队蓝图设计之——鹰击战略(10)
  受限于政治对战争的决定性制约,由技术和装备层面的“狠”,遂导致战略和战术层面的“狠”。继血淋淋的野蛮肉体屠杀阶段之后,现代军事将呈现出以震慑、剥夺对方意志为主的新暴力特征。
  目前我军在“狠”字上的力度很不够。常规武器中大威力品种稀缺,由此造成战术运用的复杂低效,“狠”不起来。另一方面,在使用武力的决心和意志上也不够“狠”。涉及国际争端中的表现,过于温良恭俭让;甚至在演习中也表现得小心翼翼。军队是国家的“猎犬”,该露出牙齿的时候,一定要威风凛凛。在这方面,美国和美军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七)、新。军队永远是最“喜新厌旧”的地方,因为军队是社会前进的“尖兵”,一刻也不能驻留。古往今来,凡是停滞的、守旧的军队,无一不在急风暴雨式的下一场战争中,被无情地摧枯拉朽扫荡出局。这是历史的规律在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的表现。反面:在中国有清朝的例子,在世界有苏联的例子;正面:在近代史有日本及其军队,在现代有美国及其军队。军事意义上的新,几乎直接等同于胜利的代名词。
  “新”在以往,主要是部分武器和战术,如科索沃战争破坏电厂的石墨炸弹,阿富汗战争的山洞窒息炸弹,伊拉克战争的“炸弹之母”,以及各种使用方式。在今天,“新”字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上,正呈现出系统化特点,如美国正在研制的无人潜艇群、太空雷等等千奇百怪不胜枚举的各类武器系统。说明西方先进国家军队对技术和战术“新”的追逐,正呈现出加速和大范围展开的趋势。
  “新”是世界先进国家军队历史上之所以强盛,今天仍然领时代潮流之先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军队变革应格外着力的地方。就总体而言,今日中国军队,使用着20世纪70年代的武器,按照40年代的理论,练着50年代的战术,一切的一切无不显示着“旧”的气象。比如不久前我军登陆演习中万船(多为民船)齐发的场面,这是什么年代的战术?直到2006年我某舰队还在演练以驱逐舰围歼“敌”护卫舰的科目。试问:自二战以后,世界上还有水面舰队大规模交战的情景出现吗?即便参照1982年马岛战争的模式,“战争”也不应该这样打啊。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21世纪的战争,一定是要靠21世纪的军事体系去应对,去赢得。和海洋民族的美国、欧洲、日本以及游牧民族的俄罗斯比起来,农耕民族的我们有着守旧的天然习性,这就是中国封建制度比欧洲多延续300年——从而全面落后世界——的原因。在20世纪下半叶,由于中国在政治极端中陷入狂热,半是由于这一天性的潜作用,我们又落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后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天,无论是日新月异的世界军事形势,还是国内各领域深刻变革,都让我军无法再继续“旧”下去。
  为了打造新型中国军队,笔者建言应该首先具备现代军队“远、高、快、准、狠”之共性特征,其实,“新”是凌驾于的所有这些具体要求之上的一个整体概念。我们只有真正领悟了“新”的基本含义——新观念、新思维、新发明、新编制、新战术,才会有新胜利、新光荣。
  突破“旧”的束缚,我们会看到“新”字后面的希望。以中国军队喊了许久的“杀手锏”为例,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是武器引进、研制或使用单位,都将这一绝招锁定在最先进的某件或某几件武器上,有的军兵种甚至将引进国外的一些武器平台,作为我军的“杀手锏”。其实,我以为这就是一种“旧”观念在新问题上的表现。想依靠国外的武器,试图威慑另一个外国,无异于掩耳盗铃。中国军队的杀手锏,必须是自己有而别人无,且实战管用。比如相对于以某种购买的先进重型战斗轰炸机和防空导弹作“杀手锏”,我以为就不如改造退役飞机为亚音速巡航导弹,以下驷换上驷的思路,消耗敌之先进地空导弹,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战胜对手。我退役飞机数量巨大,拆除不必要设备,以增加载油量和载弹量,单向最大航程基本可具备远程巡航导弹的要求。万机(弹)齐飞,铺天盖地。敌不防,我作为导弹打击;敌若防,我之“土弹”与其“洋弹”同归于尽。数量我十敌一,敌败;价格上我一敌十,敌仍败。敌之防空体系,就此可破。我先进战机,或与此“机群”同行,或紧随其后,扫荡残敌。战法虽土,未必无效。颇类似于一场没有“人民”的人民战争。信息化战争的一大问题是,武器成本高昂,难以持久作战。这就是战争发起者追求速决效果的真正原因。一旦信息化战争打成了骑虎难下,进攻者就将捉襟见肘。科索沃战争时,美国的巡航导弹库存全部打光,不得不从关岛,调运亚洲太平洋战区的导弹储备;今天伊拉克战争的局势,让美国的战争经费陷入无底洞,已经影响到全球导弹系统和隐形战机的装备计划。不管技术多么先进的战争,都不是单纯的技术较量,而在任何一种技术之后,都是经济在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拼技术,我不行,拼经济,敌不行,避长击短,胜券在我。当然,这只是一种想法,可行不可行可以论证,意在抛砖引玉,开启思路而已。
  《盛世狼烟》 眺望篇(2)
  新型中国军队蓝图设计之——鹰击战略(11)
  不要以为我们技术落后,就什么都应该落后。其实,技术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在于思想落后。
  二、新型中国军队基本构想和战役想定
  依据“远、高、快、准、狠、新”六个方面构建起来的我新型军队,应该是远程、大区域、全方位攻防兼备型的军队。如果说传统我军是一只会跳跃的“刺猬”,未来我新型陆海空天各军兵种,将是一只目光迅疾、捕捉准确、攻击凌厉的苍鹰。
  按照这一要求,新空军应当是拥有远程、中程常规地对地弹道导弹,以重型多用途歼击、轰炸——航空航天远征部队为主;辅以远程警戒雷达和远程防空导弹;近程防空雷达和高射武器,以及空降兵可参照美、俄军队做法交与陆军。不能让空军既做高空搏杀的雄鹰又做近地格斗的老公鸡。新海军应该成为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远海作战力量,在空军远程打击能力的庇护下,具体确保我远海利益安全。新陆军是新型中国军队锻造的重点。奉行传统国防战略的我军,以步兵为主力,体系庞大,环节众多,反应缓慢,动员复杂,从外交转入战争需时间过长,不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展现国家意志。且推进速度、攻击距离、打击威力——衡量现代军队的三大指标——均不理想,在全球瞬时打击时代,这一能力将导致战略威慑力减弱,因此也不利于以政治手段解决国际问题。未来应以装备各型武装直升机的空中突击部队和空降兵、机械化部队为基本力量,辅以陆基巡航导弹和远程群射火箭及先进的防空兵器等,成为攻防兼备的快速机动力量。
  新三军之外,还应该成立太空兵。
  在最近20多年的战争中,美军已经成功地超越地面和近距离血战,以低生命成本的代价,实现战争目的。美军已经超越一体化战争样式,开启不接触战争时代。和美军的“一马当先”比起来,俄、日、德、英、法等“第二军团”,目前正处于由联合作战向一体化作战阶段跃升的阶段。这才是中国新型军队赶超的目标。
  我军的现实是,目前尚未进展到联合作战的地步,但形势已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我军“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地方,就在这里。能否从各军种相对独立作战,跨越联合作战阶段,直接进入一体化作战阶段,是未来新型中国军队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体化战争必然需要一体化训练,而一体化训练又要求军队必须是一体化编成。
  新型军队的具体编成:(略)。
  新型军队的战役、战术构想:
  1、要能够够进行“外科手术”、定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