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作者:丁格      更新:2021-02-17 06:59      字数:4740
  中的情况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作用都没有发生,中国也因此没有发现这一重大缺陷,依旧不太注意常规报复手段的努力,仍然按照传统的人民战争模式走下去。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说:“毛去世的时候留下了一支庞大的、用核武器武装起来的军队,它遏制了别国对中国领土的进攻。但是他的人民解放军更多地属于一支在很大程度上由步兵构成的、维持国内稳定和边防安全的军队,而不是现代化军队。它在朝鲜的常规战中取得的成功较多地是依靠兵力规模和思想动力,而不是依靠复杂的战术或先进的武器……常规武器的劣势阻碍了北京跟苏联在河内争夺影响力的能力。由于缺乏军事力量投放能力,中国在1988年末同力量较弱的越南军队在南中国海交手以前,甚至不曾打算保卫它宣称属于自己的那片领土。最重要的是,中国在70年代和80年代与苏联相比在军事力量上所处的劣势,迫使北京为了发展同美国的合作关系而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妥协。”
  《盛世狼烟》 眺望篇(2)
  中国为什么需要新型军队?(4)
  日本一位研究国际政治和中国军事的学者,在评析这一时期中国军事战略时说:“由于毛的夸大‘游击主义’的倾向,因此人的因素被放在了硬件之上,群众被放在了正规军之上,同志友谊放在了正式的指挥和控制之上,运动战放在了阵地防御之上,持久战放在了迅速的决定性的战役之上,战略内线作战放在了内线作战之上,以及纵深防御放在了进攻之上。设想的因素已经损害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打一场非全面战争的任务的准备。尽管中国在战略武器发展上有突破,但军事硬件还是被降低到了一个次要的地位。‘威慑’是一个含糊的概念,把军事结果留给了大量的持久的防御战,但这个模式很快在现代战争发展的同时过时了。”
  我们长期忽略的一个事实是:人民战争只是一种国防思想——确切地说是一种战争动员学说,而不是明晰、具体的战争指导理论。将国防思想与军事战略混为一谈,导致军种战略始终若有若无,空军直到前不久才提出“空军战略”,而明确的陆军战略至今未有。因此,三军联合作战的提法虽不绝于耳,但具体实施却又茫然无措。美国军事专家认为:“与美国的军事理论相比,中国的军事理论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比较偏重于构建军队能力和态势发展的一些方向性论述”。理论上只谈原则,不讲方法;实践中重动员,轻计划。故大家都知道敌人来了要全家老少齐出动——“人民战争”,至于“群架”怎么打,就要看临场发挥了。因为不知道现代战争应该怎么打,所以也不知道军队现代化应该怎么建设和发展。回顾建国后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先是学苏军,后是学西方,画猫不成反类虎,既没有学成别人,反而迷失了自己。
  从军事技术层面来说,越南战争之后,由于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迅猛跃进,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导致战争样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非接触、非线性、非对称”作战,精确、快速、远程、猛烈、短时;空中化——没有或极少地面作战行动,成为现代战争的共性特征。
  1996年,在里根政府担任国防部长达7年之久的温伯格的名为《下一场战争》的书中预言:2007年,一支日本舰队以逻辑炸弹,和具有超强感染能力的计算机病毒,分别将台湾和大陆的铁路系统、空中管制系统、海上交通导航系统等切断、锁死,接着,日本隐形战斗机分别到达大陆和台湾上空,投下电磁炸弹,把计算机系统的电子组件全部摧毁,使中国火车不能行进,飞机不能起飞,空军陷入瘫痪,庞大的地面军队也不能有效地调动,战略威慑失效,国家社会结构陷入混乱。然后,日军强大的空中攻势开始,战斗轰炸机扑向北京、上海、台北,巡航导弹如暴雨般飞来……这是根据五角大楼计算机的模拟作战想定,进行的一次空中力量和信息战联合打击的文学描述。很显然,这种“明天的战争”,与我们一些军事专家设想的诱敌深入的“昨天的传统人民战争”样式完全不同。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一个美国学者针对很多中国军事专家仍旧设想以传统人民战争埋葬未来入侵之敌的论述,提出:对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是不能进行伊拉克战争这样的地面行动的,应该寻找、确定战略节点,进行拆卸而不是摧毁式的打击,就像敲掉一座庞大机器上的几个螺丝,以停止它的运转。这比温伯格的设想的战争样式更“轻巧”,因此实际上也更加难以以传统的人民战争方式对付。
  2006年5月,美国国防大学针对“台海战争”进行代号为“龙啸”的军事模拟推演。第一阶段:战争前夕,美军动用太空卫星、侦察机和部署在太平洋地区的监控船,对解放军部署和战场情况侦察,实施全维一体监控。主要探明解放军近期导弹部队部署、战机调动情况及其它情报;然后将美军作战系统与台军“博胜”作战系统“对接”;第二阶段:台海战争一旦爆发,五角大楼迅速向在西太平洋地区待命的四大航母战斗群下达作战命令,作战舰队迅速按作战预案向台湾海峡地带集结。同时,美军将继续利用立体侦察力量和信息战装备对解放军实施不间断监控与电子干扰。演习想定,美军航母战斗群将在台湾东海岸附近遭解放军苏…30MKK战机、新型“宋级”潜艇和先进驱逐舰的立体“饱和”攻击,有1至2艘航母被击沉。此时,解放军在精确导弹和空中火力的掩护下,已摧毁岛内防空阵地群和滩头障碍,准备迅速登陆抢占近岸要地;第三阶段:在舰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美军迅速出动驻扎在关岛和冲绳的B…2轰炸机、F…22和F…35隐性战机,对上海、深圳、广州、厦门、香港等大城市,以及解放军导弹阵地和机场,实施轮番轰炸;同时,加强与中国政府的交涉,并不断施加压力;此外,对中国周边国家加强政治攻势,恶化解放军的作战环境。据资料,配合隐形空军(含无人攻击机)计划,五角大楼准备到2010年时部署高精度远程巡航导弹15万枚,足见美国的演习不是“演戏”。
  《盛世狼烟》 眺望篇(2)
  中国为什么需要新型军队?(5)
  如果说温伯格的假设是明天或后天的战争,“龙啸”推演则显得更接近现实。在这个“现实”的战争样式中,战前是激烈的信息对抗,第一阶段是海空交战;第二阶段则是沿海反空袭而且是反隐形飞机空袭的作战。在美国国防大学的计划中,没有派出地面军队的想法,也没有为中国地面作战部队准备下用武之地,更不用说传统的人民武装了。
  这场“现实”的虚拟战争,也许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战争结果,但却可以说明坚持传统国土防卫战略的我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事实上并不能有效防卫国土。让我们想想并不久远的1999年科索沃战争。“龙啸”推演就总体上说,是那场战争的翻版,只不过根据中国的军情,设计了攻击航母的情节。新八国联军一连78天空袭,把南斯拉夫炸得体无完肤,终于迫使硬汉米洛舍奇签定城下之盟。开战之初,南联盟也为北约设计了人民战争的陷阱,但落在这个传统“陷阱”里的只有炸弹。让全世界大感吃惊的是:南人民军竟然保存了95%的实力,几乎完好无损。后来俄罗斯军事专家斯里普琴科到中国某最高军事学府讲学,才透出实情:对于这样一支没有能力保卫国家免遭袭击的军队,美国和北约不愿意在它身上浪费弹药和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支比伊拉克军队和塔利班武装下场更悲惨的军队,几乎相当于当年马其诺防线里的法国士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国废墟,可为镜鉴。显而易见,我军长期以来坚持的传统人民战争思想固守国土防卫这一军事理念,已完全不适应今日世界军事发展的现实——
  传统人民战争的目标是逐步侵蚀消灭,现代战争则是迅速整体瘫痪;传统人民战争是在以弱对强的态势下,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今天中国军队已相对强大,可以也应该以时间换空间;传统人民战争要求要把敌人放进来打,现实要求我军必须保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拒敌于国门之外,歼敌于欲动之时;传统人民战争是全面性的战争,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是局部性的;传统人民战争是持久战,现代战争是速决战;传统人民战争是平面围困性的,未来战争是立体攻防性的。传统人民战争产生自历史上的冷兵器、热兵器时代,未来是信息化战争,是太空战,网络战,是无人战争!按照斯里普琴科对战争代次的划分,从传统人民战争产生的热兵器时代到信息化时代,中间整整隔了机械化和核对峙两个时代。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时空已经变换,我们只能与时俱进。那种只知道信将口号当做行动的人,无异于在痴人说梦中贻误追赶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机会。
  (三)、周边军事大国林立,安全形势严峻,和世界军事列强比起来我军技术和理论差距却越来越大
  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历史上受尽列强欺压;而现实中仍然生活在各个军事大国的夹缝之内。
  中国北部的俄罗斯,是与中国有着最长陆地边界的国家。近代一百五十年中,中国有一百二十年是在俄罗斯(苏联)沉重的压力下生活。直到苏联解体,中国和新俄罗斯实现全面正常化,中国才开始喘过一口气来。今天中俄关系的良好以及由此产生的如释重负的感觉,让中国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那个正在给中国现代化输油的伙伴。
  俄罗斯在迅猛、全面地崛起。在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军改方案之前数月,俄罗斯航天局宣布,其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LONASS)将在2007年完成部署。这不仅是俄军装备建设的一个重大进展,同时也展现了俄罗斯不甘为他人之下,公开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分庭抗礼的雄心。美国《新闻周刊》忧心忡忡地说:俄罗斯“当前着眼的不是作为俄罗斯头号威胁的地方分离主义冲突,而是仍在为打一场世界大战做准备”。
  历史上的俄罗斯是一个尚武的民族。紧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潮流,是它的一贯传统。二战前,苏联及时洞察世界军事大势,不仅建立了强大的空、地大兵团,而且发展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奠定了卫国战争的胜局。苏联的解体,让俄罗斯军队从世界军事的巅峰状态突然跌落。现在,随着政治改革完成,经济增长强劲,俄罗斯又重新站了起来。美国人说,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恢复了前苏联70的经济实力和80%的军事实力。俄罗斯的能源优势、庞大的版图、核及太空力量,和新型政治体制的结合,将会对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可以在美、俄最新的不和中看出端倪。
  在中国西南,另一个重量级的国家——印度也在崛起。在“立足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印度正对传统军事战略进行大幅调整,强调主动出击,打“有限战争”。在努力构筑以陆基核打击力量为主体,以空、海核打击力量为辅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体系的同时,印军于2004年明显加快了三军转型步伐:海军向具有远洋进攻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转型,空军向航空航天部队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部队转型。印军高度重视军队信息作战能力,计划在各军种C4I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三军在战略、战役、战术层次上的信息系统一体化。
  《盛世狼烟》 眺望篇(2)
  中国为什么需要新型军队?(6)
  最重要的是日本——那个近代史上与中国生死纠缠近百年且迄今仍摩擦不断敌意颇深的邻居。日本有着惊人的战争潜力,其航空、机械、钢铁等战略工业,除美国外无出其右者,其电子信息技术,许多地方超过美国。这还不算日本对核技术的熟练掌握。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日本正在进行政治上的“右转”。而配合其右转的进程,日本还在进行着瞒天过海的军事筹谋。在和美国全球军事体系“接口”的同时,日本自卫队已建立起以C4ISR系统为核心的指挥控制体系;已经装备并继续生产准航空母舰;着手建立隐形远程空军;独立研制远程弹道导弹;加速壮大太空力量,并暗中展开“准天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研制。日本准备废除和平的宪法。还没有成为名正言顺的“日军”,日本自卫队就提出确保1000海里制空权具体目标和“瘫痪战”的新作战理论。
  日本是一头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