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作者:丁格      更新:2021-02-17 06:58      字数:4790
  9月份,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称,俄罗斯的安全〃必须依赖现代化武器,而非士兵的数量。〃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探索和反思,俄军已经完全摈弃了传统的战争观念,现在正根据对新形态战争的认知,从部队编制、武器装备发展上紧锣密鼓地打造一支新俄军。俄军高层认为,根据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经验和军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2015…2020年将可能出现完全不同于20世纪战争形态的新一代战争,即斯里普琴科说的〃第六代战争〃。太空将成为新的主战场,战争中将不再使用陆军部队实施地面行动,而由空军、海军、空天力量以及信息战部队实施空中——太空作战行动。激烈的空中、太空作战将取代庞大陆军军团的大规模地面作战。毁伤能力接近核武器的精确制导武器或基于新概念原理的武器成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准确命中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目标。过去战争中主要依靠密集火力突击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以火力系统为主的对抗将让位于以信息系统为主进行的较量。
  《盛世狼烟》 眺望篇(1)
  当今世界军事列强大“检阅”(5)
  为适应以高精度空中——太空兵器大规模密集突击为特征的新一代战争,俄军认为,必须彻底淘汰目前以庞大陆军集团与核武器为基础的武装力量,同时拥有一支完全新型的军队。为此,俄军已启动21世纪军队改革计划,完成了裁减军队员额至100万左右的任务。2001年初,俄总统普京正式批准了《2001~2005年度俄罗斯武装力量建设计划》和《2001~2010年度国家发展武器装备和特种技术纲要》等30多份有关军事改革的文件。2002年,战略火箭军由军种改为独立兵种,同时将其中的军事航天部队和导弹空间防御部队分离出来组建了一个新兵种——航天兵。俄军还出台了《21世纪初俄罗斯军事技术政策》,优先发展集侦察、预警、指挥、通信、定位、攻击为一体的高精度武器系统,同时加快现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为打赢新一代战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知道,德国、俄国都是历史上具有悠久陆军传统的国家。现在,它们不约而同地首先发起了消灭陆军和传统地面战争的“战争”。除美国外,曾经在20世纪里对世界发生过巨大军事影响的这两个国家,在2005年里相继迈出了革命性的军事步伐。但是,到了2006年初,俄罗斯军事改革的步伐突然提速,大有超过德国之势。
  (二)按照美军模式,6大司令部构建新俄军
  从海湾战争暴露出苏式军事体系的结构性弱点以来,俄罗斯就一直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自1992年俄军在前苏军的基础上组建以来,已先后进行了4次重大改革。有意思的是,俄军的每次改革都与导致苏联解体的政治改革类似,以激进甚至“休克”方式进行,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未使战斗力得到提高,先引发了其他问题——比如对战略火箭军去留的辩论曾导致俄军高层的重大危机。但尽管如此,俄军依旧痴情不改,在新一论改革计划中,几乎激进到极致——完全按照美军模式进行。据俄《独立报》2006年2月2日报道,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在《总参谋部和军队建设任务》中承认正在起草俄罗斯武装力量2010年前的军队建设计划,而这一计划“有可能将对军队和民众产生震撼力”。巴卢耶夫斯基说,今后军队将放弃“对称”原则——即放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同潜在的敌人保持数量上的平衡这种做法,转而根据“非对称”原则建设武装力量和军事组织。现在的军队主要是应对大规模常规战争或核战争的,显然与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有明显矛盾。因此他肯定地说,武装力量要实现高质量的现代化。
  这位俄军总参谋长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发展侦察、通讯和电子对抗部队,要达到作战部队和保障部队的最佳配置;在不同的战略方向建立有自我保障能力的集团军;为实现战略遏制和地区遏制,俄罗斯核力量的潜力要保持在起码的足够水平上;重点发展空军,在资金分配上要照顾到防空武器的发展;重视发展太空防御力量等。俄罗斯军事科学院成员弗拉基米尔波波夫说,“军事部门在苏联和后苏联历史上首次公开表示要缩减国家的动员能力,将减少兵役委员会、征兵委员会、应急储备仓库的数量,减少战争爆发时应征人员的数量等等。这一点肯定会得到居民的好评”。
  与上述消息同时公诸于众的,还有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1、成立战略核力量司令部,主要领导原战略火箭军的两个师(陆基洲际导弹),空军第37集团军(空基核力量)和所有海上核力量(战略核潜艇);2、空天防御司令部,以已经组建的天军部队为基础,于2008年组建完毕,准备进行太空战;3、运输司令部;4、西方司令部,由现列宁格勒军区和莫斯科军区组成;5、南方司令部,由北高加索军区、付尔加河沿岸及乌拉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组成;6、东方司令部,由远东军区组成。海军除核力量外,其余的被分为数支舰队,隶属于地区司令部。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不仅在于取消了军兵种和大军区编制,还同时将总参谋部和国防部的智能全部剥离。
  俄罗斯现在正在对这一最新、最彻底的军队改革方案展开辩论。俄罗斯军队对苏式军事体系的改革决心已经昭示天下,不管成败如何,都将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一直以来,俄罗斯的军事改革,都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增加军费,加速武器装备更新。苏联解体至今,由于经济困难,俄军大批装备老化,不仅无力添置新装备,现有装备也难以维护。以至于美国有军事专家认为俄军已经丧失进行现代战争的能力。俄军进行军事变革,必须首先从装备更新开始;二是调整指挥体制。其苏联时期遗留下地方国防部与总参谋部长期职能重叠,不仅不符合俄罗斯军队传统,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军队指挥的效能。此次最新改革设想中,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此次改革计划,还取消以陆军为主的军区设置,改设合成性战略方向指挥部,既符合现代军事发展的大趋势,也符合今日俄罗斯三面受敌的地缘现实。早在格拉乔夫任国防部长时期,就曾提出此种设想,谢尔盖耶夫改革方案中也曾明确赋予军区以战役――战略指挥机构的职能,但由于将军们的抵制,一直均未能实施。三是增强战略威慑、战略机动、快速部署、远距离精确打击等四大能力,俄罗斯此次军事改革计划中设立战略核力量和空天防御司令部,以及加强空军建设的要点,已经揭示了这一点。其实,这四大能力是一支现代化军队的基本能力,也是其他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军队应该具备的。特别是远距离精确打击,是被最新的战争实践证明,并符合现代军事发展趋势的能力。没有或缺少这种能力的军队,纵使人数再多、坦克、大炮再多,也打不赢——甚至没有资格进行现代化战争。俄罗斯已经看到这个现代化军事力量的突破口,并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开发其强大军事科技中蕴涵的这种巨大潜力,争取在较短时间里赶上军事上先进的国家。
  《盛世狼烟》 眺望篇(1)
  当今世界军事列强大“检阅”(6)
  随着俄罗斯能源大国地位的确立,经济状况的快速改善,其大刀阔斧式的军事改革已经具备了物质基础——其以往的失败就在于此。俄军脱胎换骨的决心,实际上已经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那个当年掉进冰窟窿的北极熊,已经爬到了岸上,并且正准备重新抖擞它旧有的雄风。
  四、新军事变革的尾随者——日本野心不小印度步伐更急
  另一个二战中的重要国家日本,由于其历史特殊性,无法如其他国家一样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甩开膀子龙腾虎跃,但是仍然在各种限制的夹缝中费尽心机、不遗余力地跟上潮流。2004年,日本在军事领域的许多重要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随着“有事法制”相关7项法案通过并生效,日本自卫队和美军共同应对“紧急事态下”的体制形成,“自卫队”正在成为日本“正规军”,日本军事战略由“本土防卫”加速向“海外干预”转变;日军已建立起以C4ISR系统为核心的指挥控制体系,武器装备正向远程精确打击的方向发展。
  一些军事专家对日本特种部队不久前到美国演练夺岛,格外关注。其实,日本在军事领域的巨大进步几乎是悄无声息的。
  在2005至2009年新的“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期间,日本准备为海上自卫队采购20艘舰艇,并对3艘“宙斯盾”级驱逐舰进行技术改造。海上自卫队还准备在其舰艇计划中增加采购高速运输舰。该舰的排水量将超过大型补给舰“摩周”级(排水量13500吨),可改装成航空母舰;航空自卫队将完成对26架F…15战斗机的现代化改装,同时采购22架F…2战斗支援机、7架新型战斗机、8架新型运输机,并引进1架空中加油机;陆上自卫队采购49辆90式等新型主战坦克。
  日本政府已正式做出引进2006年底开始部署BMD导弹防御系统部署的决定。在2005年度的防卫预算中,日本斥资1188亿日元用于采购“爱国者—Ⅲ”型和“标准—Ⅲ”型导弹等陆基低层导弹拦截系统和海基高层导弹拦截系统。日本防卫厅计划从,在2010年前部署124枚“爱国者—Ⅲ”型导弹。其中,首批30枚“爱国者”导弹将由美国制造,其余的94枚导弹将由日本三菱重工制造,日本国产的“爱国者—Ⅲ”型导弹将从2008年4月开始部署。日本还专门列出10亿日元的预算用于推进1999年开始的日美联合导弹防御技术研究。
  日本军方高官提出要发展太空军事力量。日本有着在2015年建立太空基地、在2030年成为超级宇航大国的计划。目前,宇宙开发计划的公司有三菱、三菱重工、日产汽车、石川岛播磨重工、东芝、士通、日立制作所等50余家。日本航天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重大成就。截止1996年3月研制出了多种型号运载火,发射各种卫星58颗。目前正在加紧研制新的火箭,为宇宙开发提供新的投送工具,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研制各种型号航天器。
  所有这些举动,都是在不引起世界军界注意的情况下,抢占未来战争的制高点。信息化军队的优势不是人数,也不是武器平台的数量,是国家的信息技术实力,是太空力量。从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始终与西方军事发展相同步,在21世纪初的今天,依然如此。日本的军事能力和军事机器的效率,曾经在二战中吓了西方一跳。今天谁敢轻视日本,未来谁还将大吃一惊。
  印度在“立足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对传统军事战略进行大幅调整,强调主动出击,打“有限战争”。在努力构筑以陆基核打击力量为主体,以空、海核打击力量为辅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体系的同时,印军2004年明显加快了三军转型步伐:海军向具有远洋进攻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转型,空军向航空航天部队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部队转型。印军高度重视军队信息作战能力,计划在各军种C4I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三军在战略、战役、战术层次上的信息系统一体化。
  根据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一般规律和顺序,军备体系的变革是基础;军制体系的变革是核心,而指挥体系的变革则是新军事变革的重心。在前三个步骤之后,才是整个战争体系的变革——这也是一支军队是否能够完成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最后是理论体系的变革。以这些顺序、步骤和标准来衡量,美国是基本完成新军事变革的国家,它最新的转型其实是在新时代的军事跑道上迈开的脚步;而德国和俄罗斯都处在第二、三步——即进行军制和指挥体系调整阶段。日本、印度和其他国家,则尚处在第一阶段,即发展新型军备阶段。但不管怎样,世界期待已久的新军事变革大竞赛的发令枪打响,一场没有硝烟和轰鸣的另类“世界大战”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战争史一再证明,战争的胜负虽然直接表现于战场上,但却决定于平时军事发展的竞争中。在这场以新军事变革为核心的角逐中,落在后面的国家和军队,实际上就是未来战争的被淘汰者。
  《盛世狼烟》 眺望篇(2)
  新军事革命正催生新型军队(1)
  第五章新军事革命正催生新型军队
  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战争》中说,人们生产的方式,就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