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节
作者:辩论      更新:2021-02-25 00:01      字数:4725
  一出门就说好了,这一路不能让人抱着,只能自己走,这也算是锻炼几个小孩子的办法。不过,眼看他们真累了,这做父母的也不会要求他们必须继续走下去。
  “这会儿还不到中午,周围也没个酒楼,不如咱们去那边店铺里买点儿东西稍微休息一会儿?”李巧慧在一边出主意,胤禛抬头看了看,见对面确实是有一家首饰店,一般的首饰店,都是带着隔间的,女挑选东西的时候,男就能进去休息一会儿,所以李巧慧的这个主意也挺好的。
  几个人进去,那小二也算是有眼光的,赶紧就迎了过来:“这位夫人,您要点儿什么?本店可是济南最大的首饰店了,您可以买现成的,也能画图案让我们的师傅给您单独做一个,价钱公道。”
  “将你们店里的玉器都拿出来我看看吧。”李巧慧笑着说道,小二应了一声,赶紧到柜台里面拿东西了,另外一个小二则是过来问胤禛:“人要到里面喝杯茶吗?”
  胤禛也点头跟着进去了,但刚走了两步,看见柜台后面坐着的账房站起身也要往后面走,走动的时候,好像是有点儿跛,但整个人却像是带着一种气质,让人完全不介意他的跛脚,反而只关注到他身上的那种温和。
  “邬先生,您要什么,我帮你去拿?”小二在旁边问了一声,胤禛微微挑眉,邬先生?
  “我进去拿本。”那账房先生面上带着和善的笑容,说完之后就到后院去了。胤禛一边跟那店小二往隔间走,一边不经意的问道:“你们这个账房先生,看起来倒有点儿不一般。”
  “那是,邬先生可是很有学问的。”店小二一边给胤禛倒茶,一边很骄傲的说道:“若不是邬先生的脚受了伤,邬先生绝对能考中状元的!”
  “既然如此,这位邬先生怎么没有去写些自字词或者画之类的?”文人糊口,是很少做账房的,大部分都是画些画之类的出卖,或者是写点儿东西,还有当教先生的。最好的,就是当幕僚,不过,这个也最危险,聪明人是很少选择这个的。当然,再聪明一点儿,特别聪明的,则是更愿意选择这个。
  “哎,邬先生也是不得已啊,否者,哪里会来这里做账房。”店小二叹了口气说道,不过却也没说更多,将茶杯放到胤禛跟前,又往元希他们面前放了点心,就笑嘻嘻的说道:“人您尽管用茶,有事情尽管叫我,我就在隔壁呆着。”
  说着,就想转身走人。胤禛赶紧叫道:“等等,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看那邬先生不像是普通人,而我家小儿正缺一个先生,所以才多问了两句,若是有什么为难到你的,还请见谅。”
  ☆、139挑错
  那小二听胤禛语气诚恳;就有些犹豫了;不过大约是那邬先生嘱咐过什么;或者是本人比较聪明,也不胡乱说话,只匆忙对胤禛笑了一下说道:“客人既然是想要聘请先生;不如等会儿直接和邬先生商量一下?”
  “那就劳烦你将邬先生请过来了。”胤禛顺势说道;那店小二应了一声就出去了。没多久;邬先生就进来了;胤禛这会儿才算是好好的打量了一番这邬先生。
  面容有些清瘦;五官很是清隽。自从那年的非暴力不合作之后;汉人大部分都已经蓄起了头发和胡子,所以这个邬先生;头上梳着小髻,下巴上飘着几根胡子,看着还有点儿神仙风范。
  “在下邬思道,听小二说客人找我有事情商谈,不知这位客人是有什么事情要和我商谈?”邬思道抱拳,站在桌边微微笑着问道,面上也没有半分好奇疑惑。
  “在下罗真,之前在店里看见先生,心里颇有几分好感,这才问了一些和先生有关的事情,得知先生文采出众,所以想请先生教导我儿。”胤禛虽然没起身,但是语气诚意十足,脸色也没有什么变化,却也不会给人压迫威胁的感觉。
  邬思道先是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胤禛,然后轻轻挑眉,意味十足的问了一声:“罗真?可是家里排行四,近些年大受宠爱的那位?”
  胤禛抿了一下唇,心里对于邬思道心思如此敏锐也多了几分赞赏,就冲着这份敏感和聪明,哪怕这邬先生并不是自己要找的邬思道,那也算是能得了个大人才。
  “先生果然聪明。”胤禛冲邬思道抱拳,然后指着旁边的元希几个人说道:“这是我的几个儿子,大儿子元希,早年我请了先生为他启蒙,现如今已经是读完了四书五经和资治通签。另外几个,是我的小儿子,今年就要启蒙,却还缺少一个先生教导。邬先生若是不嫌弃小儿愚笨,还望能指点小二一番。”
  邬思道眼神从元希身上扫过,然后又打量安康等人。安康早就被胤禛和元希教导的有些小腹黑了,这会儿听了胤禛和邬思道的谈话,也知道也是没有意外,这邬先生就成自己兄弟几个的先生了,现在瞧着邬先生在打量他,兄弟三个当即就上前一步给邬思道行礼:“学生安康(安平,安寿)见过邬先生。”
  “可曾识字?”邬思道摸着胡子问道,安康挺挺小胸脯回答道:“在家时阿玛和额娘曾指点过读书写字,虽然不多,却也能背下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等东西。”
  邬思道又抽取几句三字经里面的话让他们解释,三兄弟回答的还算是很不错的,虽然话说的有些白,但是道理却半分不错,看起来,资质还是挺好的。
  邬思道这才转头看胤禛:“几位小公子都是难得可贵的可造之材,只是在下有些不明白,这位大公子,不是已经有良师了吗?若是大公子的先生不好,您也不会让他教导大公子这么多年,若是大公子的先生很好,您又何必舍近求远?”
  “虽然元希的先生很好,但是元希和安康他们要走的路不一样。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在前,解惑在后。我若是只希望他们能通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能将上面的字句解释的十分清楚,又何必费尽心思给他们找先生呢?”胤禛微微笑道,看了看元希,又接着说道:“我给他们找的先生,不光是要让他们通读各种经书典籍,我还要让他们明白,他们以后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他们平日里的行为,应该是符合什么样的标准。”
  准确的说,那就是元希将来会是世子,而安康他们,则是要帮助兄长的,他们是元希的嫡亲弟弟,日后若是康熙的身子能活个一百来岁,那么看在胤禛的面上,康熙可能会给他们几个赏赐爵位。但若是康熙活不了太久,那么他们就只能在兄长的庇佑下另外找出路,或者就是一辈子跟着兄长。
  当然,胤禛的野心不止是一个亲王爵位。但是现在他给邬思道的解释,也只能往这上面讲。
  邬思道眼帘低垂,想了一会儿才笑道:“罗先生的本意很好,在下也很欣赏罗先生的果决,但是在下在这里时间久了,就有了想扎根的想法,京城甚远,又过于热闹。在下一向喜静,恐怕没办法接受罗先生的好意了。”
  “邬先生不必急着推辞。”胤禛端着茶杯抿了一口,然后将茶杯放到桌子上:“先生想必也是知道去年朝廷让各地举办学堂的事情的,既然各地已经举办义务六年教育了,那么识字的人多了,想要继续读下去的人也就要多了。若是按照年龄来分,这六年,只能算是小学,上面能有中学和大学。”
  邬思道眼神闪了一下,胤禛也是点到即止。室内安静了好大一会儿,然后就听邬思道问道:“罗先生说的这事情,可有把握?”
  “我只要说出口,这事情就绝对是能成的。就算是我爹不愿意,将来,我也必然能办成这件事情。”胤禛面上带着肯定,邬思道定定的看着胤禛看了一会儿,才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就跟着罗先生到京城里看看,若是我能适应京城那热闹的环境,日后自然是会考虑教导几位小公子的事情的。”
  胤禛之前的话里暗暗透漏着某种消息,可意会不可言明的消息让邬思道很是犹豫,但是作为文人,又抵抗不了之前胤禛透漏出来的诱惑。这才说,要观望一下。
  若是他能在京城里站住脚,觉得胤禛的胜算大了,那就留下来。若是胤禛说的完全不可能实现,他也不过是跟着胤禛到京城里转了一圈而已。谁都知道,今上身体很好,至少还能再活五六年,这期间的变化大了去了,他想抽身,也是能趁早的。
  胤禛自然也不会觉得邬思道就是那么一个傻子,自己一个保证一个诱惑就能让他跟着上京。这种谋士和君主的事情,是要两边试探才行的,说不定谋士觉得行,君主却不喜欢,而君主觉得可以,谋士却不愿意,这样两边意见不统一的拧在一起,迟早是要散伙的。
  所以,他先将话放在这里,若是邬思道愿意,那么他就能多一个谋士。若是邬思道不愿意,他也不会勉强。上辈子,这邬思道是跟着田文镜的,这辈子没有他,自己照样能进行下去。只是,不忍心这么一个有用的人,从自己面前溜走而已。
  雍正是被累死的,那是没人可用,自己提早网罗一堆人,到时候就不用担心没人可用了。
  这边说着小孩子不懂的话,算是达成了一个协议,门外李巧慧也挑好了几样首饰,她自己的是两个簪子,宝珠的是一个玉蝴蝶,能插在她的小发髻上,看着十分的可爱。而宝云的,则是一串玉珠子,她从三岁就开始留头了,这三年下来,头发也是能抓起来的,在头顶绑了两个发髻,然后那珠子的前段能缠在发髻上,剩下的垂下来,走路的时候偶尔撞一下,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也很好看。
  娘仨儿各自带着新首饰臭美了一番,然后到隔间去找胤禛等人,顺势也打量了一番邬思道,等再次从首饰店出来的时候,胤禛的袖子里就多了一张纸,上面写了一个地址。
  “这邬思道就是你要找的人?”李巧慧靠近胤禛问道,胤禛点点头:“你可别小看他,当年田文镜能投靠我,也是被邬思道指点的,后来田文镜仕途上的大部分的决定,也都是和邬思道商量着做的。田文镜有毅力决心,邬思道有心计和谋略,这两个配合起来,几乎是无往不利的。”
  李巧慧仰着头想了一下田文镜这个名字,记得历史书上有,是个有名的清官,还是早起就开始支持雍正的一个大清官,和李卫鄂尔泰这两个,并称为雍正最倚重的三个大臣。
  “嗯,你确定他和你记忆中一样,是个能用的人才?”李巧慧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上辈子的雍正虽然一路走的艰难,可是无论是出身还是嫡福晋什么的,都是符合继位的条件的,最后又备受康熙看重。而这辈子的胤禛,可是有一个致命的伤口的。
  “你放心,就算他现在不能为我所用,日后也只能为我所用。”胤禛笑了一下,转头抱起宝云:“阿玛的乖宝贝,饿不饿?阿玛带你去吃好吃的?”
  “好啊好啊,我很饿了。”宝云拍手笑道:“我想吃烤鸭!”
  “这里没有烤鸭,不过,济南的奶汤蒲菜是很有名的,使用大明湖出产的鲜蒲菜做成的,咱们可以去尝尝。”胤禛想了一下说道,旁边李巧慧听见大明湖三个字,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大明湖?大明湖畔有没有一个夏雨荷?”
  胤禛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不怪胤禛不知道,当时李巧慧弄那个珠子的时候,光想着历史书上的东西了,那还珠格格什么的,又只是后世编出来抹黑乾隆的,她自然不会刻意的弄进珠子里去骗胤禛。不过,乾隆后期的贪污什么的,李巧慧还是能往里面塞点儿东西的。
  “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旁边宝珠有些好奇,拽了拽李巧慧的衣袖求解释,李巧慧就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这个故事,讲的胤禛连连摇头皱眉:“真是荒谬,世人不知道皇家的规矩,这才胡乱编写的,那皇后是说废就能废的吗?哪怕她剪了头发,那也是在劝诫皇上,宗室是不会放任皇上这么干的,除非是拿皇上不想干了。宗室里面有族长,这废皇后,必定得要族长同意才行。”
  这认女儿,废皇后,都能算是爱新觉罗家家里的事情,族长自然是能做出决定的。就是普通人家里,休妻这种事情,都必须是要开祠堂,让族长做决定的,更何况是皇家?
  所以说,这故事一开始就站不住脚,皇上要收义女,大臣是死的,那宗室也是死的吗?
  “不过一个故事而已。”李巧慧瞪了一眼胤禛,转头问元希他们几个:“宝珠,你能从将这故事里的不合理之处都挑出来吗?还有元希,你们也都好好想想,谁挑出来的错误最多,今儿额娘就奖励谁一个好东西。”
  这下子,几个孩子算是来了兴致,也不看大街上的商铺了,只七嘴八舌的说自己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不过,总是规矩什么的,还是胤禛知道的最清楚,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