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0 节
作者:双曲线      更新:2021-02-24 23:17      字数:4773
  PS:谢谢无敌神子、月票狂人没票了的打赏和支持!!!
  第391章去留问题
  更新时间2012…1…200:16:53字数:3668
  开着哪辆买了好几年都不曾换过,除了引擎外,其余零部件都能够在开动时,合奏乐曲的老爷车,黄百鸣的内心从西贡开始,就没有平静过。因为今天带给他的冲击,实在是太过震撼,让他到现在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伏。
  坐在副驾驶的徐克,也勉强知道黄百鸣在挣扎着,他们身为好朋友,当然互相了解对方的嗜好和理想。黄百鸣年轻时曾是洋行经理,前途不可限量。可他却醉心于演艺界,直至偶然遇上麦嘉,才做出了重大的抉择,放弃人工高福利好的白领工作。从编剧做起,身兼导演和演员,在无线电视当演员的时候是用黄柏鸣为艺名,创作了电视连续剧【黄飞鸿】、【逼上梁山】等剧本,受到欢迎,此后进入电影界任编剧。
  跟一众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奋斗影片公司”。黄百鸣不会成为股东和老板后,就自满自得。正值港产片**潮年代,电影开始兴旺,各种不同类型的影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黄百鸣凭借着这股东风,得到了雷觉坤赏识,出资整合“奋斗影片公司”,
  与麦嘉、石天合作,成立“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并担任行政总监。不但出任演员参与演出,更当上制片人。
  从黄百鸣入行开始,他就一直想把自己的理念带入电影之中,让买票进影院的观众有视觉的享受之余,还能放松心情,大笑一场,以此来减轻一天来的工作压力。所以黄百鸣十分热衷于喜剧类型的影片。
  新艺城刚成立,连续几部影片,都有不错的票房成绩,让黄百鸣信心满满,也对未来充满期盼,但这并不代表黄百鸣在工作上做得很开心。虽然他是新艺城的行政总监,可他却是合伙人中股份最少的一位。
  掌控新艺城的是“影城电影(香港)有限公司”,紧握新艺城命脉“金公主院线”的是“金公主娱乐有限公司”,而掌握住“金公主娱乐有限公司”是“九龙建业有限公司”,而“九龙建业有限公司”的大老板就是雷觉坤。所以新艺城的发展资金,亦或最终的拍板权,其实都是掌握在雷觉坤手中。只要他一句话,不管剧本是多好,要不要投拍,在行政会议的投票和决定权上,黄百鸣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就好像这次徐克想要投拍【新蜀山剑侠传】,黄百鸣是决定要投拍的,可就是因为雷觉坤觉得应该把资金投放到更能赚钱的【最佳拍档大显神通】之上,否决了【新蜀山剑侠传】的投拍计划,让学科失望之余,黄百鸣也充满了无奈。
  事事受到制约,处处受到压制,让黄百鸣只能跟着雷觉坤的意向和意志来运营新艺城,从而也埋没了不少他认为很有潜质的剧本和艺人。在黄百鸣看来,他这个行政总监,就是有名无份,名不副实。所以黄百鸣更多的把心思放在编导演之上,不然以一间公司的最高管理者,那么繁重和繁多的工作量,怎么可能身兼编导演,创作出类如【开心鬼撞鬼】、【发达秘笈】、【小生怕怕】、【恭喜发财】、【八星报喜】等一系列谐趣搞笑,兼而深受香港观众欢迎的影片呢?
  其实也怪黄百鸣太有才,不管是编导演还是公司管理的行政工作上,他都做得很好,比低调的石天,还有自傲嚣张的麦嘉,更受公司上下的爱戴和欢迎。自然,比幕后的大老板雷觉坤,黄百鸣在公司的声誉,确实不是雷觉坤这位外行人能够媲美的。
  黄百鸣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拍电影的理念,也一直融会进新艺城的投拍影片当中。也就因为这样,黄百鸣在不少事情上,不但跟麦嘉产生不可调和的分歧,就连明知他是对的雷觉坤,也会无形中压制他的发展空间,使到黄百鸣对于管理上的工作,越发小心和谨慎。
  当黄百鸣听到冯奕枫给一间能够完全按照他意愿去管理和运营的电影公司时,他最先想到的就是一定是开玩笑。可在深思后,却又发现不可能。以冯奕枫的身份,根本就不需要跟他开这种无谓的玩笑,一点价值都没有。但黄百鸣同样不信身为老板的冯奕枫,会完全不闻不问公司的管理和运作,这在黄百鸣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其实还是黄百鸣不了解冯奕枫的为人,不了解冯奕枫现有的公司,基本他都是放手给下面的人去做和管理,他只要把握住公司的大方向,其余的还是交给有能力之人去做的好。冯奕枫性格虽然疏懒,可他一向都是用人勿疑,疑人勿用。不管是菲斯、马尼、卡洛斯、刘天赐、斋藤明也等高层管理者,还是邓特、露娜夫人、达德、格里、吕凯等资深管理人,冯奕枫从来都不会质疑他们的能力,或者限制他们的发挥。只要他们能够迈进哪怕一步,冯奕枫都会无限量的支持,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够有成绩拿出来。对得起冯奕枫的信任,对得起领取的那份薪资和分红奖励。
  所以在不明真相之下,黄百鸣犹豫了,他害怕冯奕枫只是一时冲动,害怕冯奕枫的话只是消遣自己来的。既然冯奕枫已经成为了“思远影业公司”的大股东,又投资给徐克开办电影工作室,为什么还要创办一间新的电影公司呢?完全就是钱多得烧,这根本就不符合逻辑。
  这其实也是冯奕枫临时想起的,“思远影业公司”负责的都是制片人和投资者的身份,但在发行的渠道相对薄弱,一般在香港都是连通四大院线(邵氏、嘉禾、金公主、百老汇)。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发行就要依靠台湾本土影视公司和院线的合作,不然是寸步难行。
  本来冯奕枫就是计划成为“思远影业公司”大股东后,就会投入资金,收购香港本土的独。立影院,兴建或者改造旧有的影院,最好就是能够收购到“百老汇院线”,从而成为拥有话事权的院线老板,不需再仰人鼻息。
  虽然“百老汇院线”目前只是拥有十多家影院,五十来张银幕,听上去很少,跟冯奕枫在台湾和日本所建立的院线,根本就无法相比。但要仔细算算,香港只有五百来万人口,拥有的就是九龙和香港岛。而台湾人口超过一千八百万(1980年的统计),日本则是有大约一亿一千多万人口(1985年统计),这个人口的基数和地区的面积,根本就不是香港这么点小地方可以相比的,而且不管是台湾还是日本,经济的发展水平,一点都不比香港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自然也不会缩手缩脚。也因为当时最热门的娱乐,除了在家看电视外,就是去逛街、上酒吧、歌舞厅、电影院。
  “百老汇院线”的管理者是“安乐影片有限公司”,由公司执行董事之一的江志强于1950年成立,主要业务为包括电影制作、电影和录像带发行、广告制作等。而且由于“百老汇院线”并没有邵氏和嘉禾那么强势,所以深受中低层本的影片青昧,也受到一些小型电影公司的喜爱,纷纷跟“百老汇院线”签订发行协议,负责把它们的电影发行至香港各大戏院。
  冯奕枫之所以看中这条院线,就是因为院线的投资商在电影的制作上,并没有邵氏、嘉禾和新艺城那么多,一般都是依靠外来的影片支撑。可也不要小看了“百老汇院线”,因为有着三十年历史的院线,具有专业的影院经营管理和影院设计装修超高水平。经营管理方面,具有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团队、严谨、完善又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形成了一套标准化服务的管理体系。
  所以冯奕枫就想趁着外界逐渐显露出来的三雄对立,忽略了“百老汇院线”的价值时,用最快的速度把其收入囊中。本来只想用“思远影业公司”来进行收购和整合,但吴思远在香港实在是太有名气了,何况他刚在台湾出了这么一摊子事,更容易引起香港传媒的注意和追踪报导。所以要是他采取什么行动,根本就瞒不住香港哪些无冕之王,也很容易就会引起其他三大院线的注意。
  黄百鸣的意外出现,让冯奕枫再次看到隐秘收购“百老汇院线”的可能性。以黄百鸣在影坛混了十来年的经验,一条院线对于一间电影公司的重要性,他不可能不知道的。冯奕枫也相信,以黄百鸣的能力,要搞定“百老汇院线”问题并不是太大,唯一就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可是这一切,黄百鸣都不知道,他还在纠结着要不要回到公司就找齐石天和麦嘉开个会议,最好就能够把雷觉坤请来,把他听到和看到的详细告诉他们,以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不然要是被冯奕枫强势入侵香港影坛,那简直就是在分薄新艺城的利润。
  可他的心内却又把声音回响着:“人家这么信任你,把计划都毫无保留的告诉你,难道自己就不能君子一点么?难道他这么说说,就一定会实行的么?看他的计划暂时还是停留在策划当中,要是最后只是虚惊一场,不就让光头佬再次笑话了么?不如还是等等看,等到有什么情况出现,才去想应对之法好了。”
  也因为黄百鸣这么一犹豫,就错过了对付冯奕枫的最好时机,让他在邵氏、嘉禾和新艺城的最后大战当中,渔翁得利,从而一跃成为香港兼有电影制作、发行的大型电影公司之一。不过后来的黄百鸣回忆起这事,也只是淡淡一笑,根本就没有表达出后悔或者庆幸的表情。
  坐在黄百鸣身边的徐克,上车后就一直注意着黄百鸣的脸上表情,知道他的内心在挣扎。他不好说些什么,也不好为黄百鸣将会做出什么决定而去劝说。只能说些可有可无的话,试图去缓解黄百鸣内心的纠结。“不要想太多,凭着本心去做事,事后怎么样,成功与失败,你都将不会后悔。不要被一时的冲动或者阻碍而出现逆反之心,也不要紧守原则,一成不变。顺其自然吧,未来会更好的。”
  听完徐克这些说了等于没说的话,黄百鸣只能一个白眼球扔给好友。不过经徐克这么一说,黄百鸣的心终于安静下来。未来怎么样,谁都不知。他曾经想过,一直待在新艺城,为其打拼一辈子,但一次次受到遏制,一次次跟麦嘉在会议上争吵,无疑让黄百鸣有点心灰意冷,只是现在还没到他最终失望的境地,仅有的一丝情谊联系着他跟新艺城,不然他在深思熟虑后,可能就答应了冯奕枫的邀请了。
  PS:谢谢无敌神子的打赏和支持!!!
  第392章筹备射雕
  更新时间2012…1…200:17:47字数:3689
  时间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某件事而暂停下来,还是一样的匆匆而过。冯奕枫首次担任武指的电视剧【猎鹰】,也终于在台庆月到来之前,完满杀青。虽然冯奕枫这个武指十分的不称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期间还请假半个月时间去了日本。这种工作态度,放在别人身上,恐怕早就收拾包袱回家种番薯了。
  也因为这事被王天林知道了,就算是【猎鹰】杀青后,冯奕枫也没有休息的时间,王天林现在已经知道冯奕枫志不在拍摄电影上,可能是贪玩,可能是好奇,总之冯奕枫并没有热爱电影的那种热情和冲劲。不过这样也不代表王天林就会放弃冯奕枫这位关门弟子,把他带在身边,不时指点一二。只不过这样一来,冯奕枫本以为可以在台庆月期间,放轻松些都不行,还是每天准时到无线报到,不然王天林肯定会喷得他满脸屁。
  随着无线成立十五周年的台庆即将到来,台庆晚会的筹备和彩排也随之开始。由于邵六叔和利家在无线中争权已经进入白热化,这次台庆,邵六叔亲自主持会议,一定要不惜工本搞大,让无线里里外外的人,都可以看出自己在无线的地位何其稳固,让人对自己为无线作出的丰功伟绩歌功颂德。就算不少董事和高层并不想浪费金钱和时间,但在邵六叔强势的压力下,利孝和夫人保持了缄默。
  所以这次的台庆,比往年的台庆更具规模,不少正在拍摄的电视剧,都是紧赶慢赶的完工后,把演员抽调出来,进行台庆晚会的各式节目彩排。就连身在台湾拍剧的郑少秋,也在台庆月开始后,乘坐飞机回到香港。
  各大传媒和娱乐媒体,早就收到了无线十五周年台庆众星云集的消息,这也是邵六叔特意做的宣传,要是没人知道,或者封闭消息,那么他所坐的一切,不就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了么?所以在传媒有所报导后,无线控制旗下的娱乐周刊和杂志,也相对的报导会有哪些歌星、演员会出现,更是透露出一部分已经确定的节目细节,让观众对这次台庆充满了期待。
  无线可是很少一整天时间都看到大小明星,在公司里回来穿梭。明星出现多了,自然守候在无线大门外追星的人,也跟着多了起来。一大早,一些拿着相机的娱乐记者,一些拿着各种自制小礼物和签名簿的影迷和歌迷,都云集在无线门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