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 节
作者:双曲线      更新:2021-02-24 23:17      字数:4773
  这次警方的大举出动,市民早就已经感受到,看看街上无处不在的军装,还有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辆闪着警灯,响着警号的EU车和PTU执勤车驶过。就连平常难得一见,很少出动的SDU都在执行逮捕几大社团龙头的行动中,全副武装,荷枪实弹,让看到的市民都为之惊讶,还以为香港出现了什么恐怖份子。
  媒体自然不会错过警方这么大的行动,除了湾仔的警察总部份,各大环头警署都围着不少来到采访的记者,希望警方能够给出一个答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动作,为什么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露出来。
  落在平时,可能警方很愿意和这些无冕之王合作的。但这次却有点神秘了,除了一个所谓的警方发言人出来说了几句官面上的话外,其他什么都没有说过,只是一句“暂时无可奉告”,就把哪些记者打发掉。
  记者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就放过?不少人已经联想到早上零晨发生械斗案,虽然警方严密封锁了现场,就连医院也有不少人看着。但无孔不入的记者,还是从中得到了不少消息。这么多人的伤亡,可是开埠以来都是少见的,警方会不会就因为这事而大动干戈呢?就连韩义理和保安司长戴宏志都被新上任的港督叫去港督府。没过多久,香港三大社团龙头都被人全副武装请回警察总部,社团旗下所有产业和生意都受到重点搜查,社团的重要头目更加是一个不漏。
  种种迹象表明,应该很有可能会是新上任不到两天的新港督尤德爵士,自己港督的凳子都还没有坐热,居然就有人在这个时候搞出一单这么大的事。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不动肝火的尤德爵士,就下令彻查这事,誓要给这些落掉他面子的人好看。
  记者就是记者,不但采访新闻了得,就连作故事都能够作得8九不离十,把警方为什么会这么大动作的原因,都猜得差不了多少了。
  大肆报导,一定要大肆报导。这些都是市民最想看到,最想知道的消息。不管警方因为什么原因去打击社团,但这种行动肯定会大受香港市民的欢迎。估计不明真相的市民,还会鼓掌赞许,赞扬英国佬终于肯做件好事了,对港英政府的管治威信还会有所提升。
  警方这次的做法的确是大快人心,第二天的早报一出,马上被抢购一空,不管是大报小报,只要上面刊登有关这次警方举动的消息,马上就被市民抢购。类如(星岛日报)、(南华早报)、(大公报)和(明报)等等大报纸,都要临时加印,来满足市民的要求,破了香港发行报纸的总量记录。
  报纸上面最吸引的消息无疑就是在油尖旺等地区,警方搜查了多少夜总会、酒吧、舞厅,抓了多少怀疑社团成员。在某某地方搜查出多少毒品,扫除了多少独挡,查获多少赌资。
  最让人为之大笑的,就是第二天下午版的(华侨晚报)中刊登的消息。在出动SDU把三大社团龙头请进湾仔警察总部后,和警务署署长韩义理谈了几个小时心。被放了出来,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三位气势不凡的龙头,还没走出警局大门,就有几十位穿着便衣的重案组成员等着,以怀疑他们有份参与械斗案为由,把他们从新带回警局里。让站在警局外面等候的社团成员和几位龙头的亲属、还有记者,都傻愣愣的看着这一幕。
  律师马上进去交涉,但得到的结果却是警方只是怀疑,还没有落案起诉,现在要他们协助调查,警方是有理由扣留他们四十八小时的权力。
  可能是几位龙头请来的御用大律师有能力,或者是警方实在是查不到什么东西。扣留了十来个小时,在零晨时分就放人。不少亲属和社团成员接到消息后,都松了口气。看着从警局走出来的几位龙头,除了精神有点萎顿外,基本没什么事,身上穿着的衣服还算完整。
  不过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出现了,还是走到临近警局大门前,又是几十位穿着便衣的反黑组成员跑出来,以怀疑几人参与和主持、策划非法社团为由,再次把他们拉回警局里。让哪些已经迎上来的亲属和手下,再次傻愣在哪,不知所措。
  这个时候是人都能够看出警方是有意留难,几位御用大律师也十分光火。但警察都是使用了正规手段,不但有逮捕令,还有不少资料显示他们所提出的控诉不是空穴来风,有理由相信这几位龙头都是社团的重要组成人。
  再次扣留了十来个小时,在外面的人望穿秋水中,几位龙头再次走出来。不过这次不要说几位龙头已经害怕了,连外面等候的人,也都紧张的留意着警局两边的大门,会不会再次突然跑出些警察出来,再次把三位龙头请回去警局和下午茶。
  终于如愿以偿,小心翼翼走出警局的大门,就连守大门的哪位警员也只是微笑的看着,一点阻止的意思都没有。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没等三位龙头和各自的家人还有律师尽吐心中情,控诉警察的无良举动。十来辆响着警号的警察开了过来,上面上来便衣加军装的同样有几十人。
  几位龙头脸青了,亲属的脸白了,律师的脸黑了,手下的冷汗掉下来了。
  这次来的警察是扫毒组的,理由就是从各大社团旗下的舞厅、夜总会、酒吧里,都搜出多多少少的毒品,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巨大的贩毒网络,需要几位龙头协助调查。在律师面前出示了拘捕令后,不由分说就强行把刚走出警局还不到一分钟的几位龙头押上车,这次的目的地是东九龙警署。
  在带队的一位三粒花(总督察)有意无意扔下句就潇潇洒洒的离开了。“在我们后面还有CID(刑事侦缉处)、扫黄组、缉**(属于水警,和海关缉私队的职责差不多)、商业罪案调查科在等着,好像连政治部(这个部门的简称很有意思:SB)的几位总督察都很有兴趣和几位龙头认识一下。”
  只要智商不是三岁小孩以下,就能够看出警方这次是想玩残几位龙头。只要你们一天不交人,一天不把事情交代清楚,你们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其实这也是警务署署长韩义理的原话。
  不管是记者还是市民,现场看到这一幕,亦或是从报纸上看到的,都是大快人心,马上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已经理解为,警方肯定不会就此罢手,一定会趁着这个机会,把三大社团连根拔起。
  事情的发展,让他们注定要失望。事情的发展就是这么峰回路转,在所有记者和市民都在等着看好戏,看警方怎么样去铲除香港这个危害多时的大毒瘤。警方对于向强等三人的通缉令,只是短短发布了两天时间,就被悄然秘密取消。不少已经被捉的社团成员,只要没有直接证据的,都被放了出来。三位龙头自然也一点事情都没有,回到各自的家中,享受劫后余生的团聚。
  记者是第一个收到消息的,他们为警方的决定哗然,就不少连只顾销量的报社总编,都因为这事而感到震怒,警察怎么可能这样做事?
  哪间报社,哪间杂志社,或者哪间媒体都好,在警方发言人面前,得到的只是一个回复:“被扣留的多位先生,都是协助调查,警方没有证据去起诉他们。协助完调查,自然就要放人,警方无权去扼杀他们的人权和自由,还有法律赋予他们保释的权利。关于械斗案的调查,已经取得关键性的进展,会在短期内在媒体和市民面前公布。在案情还没有公开前,希望媒体不要妄自猜测,胡下定论。”
  第291章不为人知的背后
  更新时间2011…11…111:10:26字数:3627
  事情转变之快,比六月天的天气还要无常。本来是风云变幻,电闪雷鸣。谁知一夜之后,天朗气清,云淡风轻。
  媒体和关注事件发展的市民和一些为了争取支持的立法会议员、区议员,都很不明白为什么警方会突然偃旗息鼓,是否受到什么外部的压力,或者和社团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大多数的媒体和市民都倾向于后者,因为这事可是新上任的港督大人尤德爵士亲自下令。在香港,还会有谁能够威胁到他?还有谁能够阻止到他的命令?
  有这种想法的人占了大多数,既然有了想法,警察暂时不出来解话,当然要更加深入去猜测。达成了协议,倒底是什么协议?警方在这中间是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是否为了自己的职位,还有前途,和哪些十恶不赦的帮会成员混在一块,罔顾自己的使命和市民的安全、利益。
  在这上面,报纸、杂志自然就成为了多种猜测的主要发表地方。不用总编和老板指示的传媒记者,把所有自己能够找到,想到的籍口、解释统统都放在纸面上,让香港市民在茶余饭后多了不少的谈资。不过大多都是抱着愤怒的情绪,看着已经放松戒备,轻松巡逻的军装警员也不大友善,甚至有些冲动的市民还会当着警员的面说了不少难听和讽刺的话。
  警察成为过街老鼠,是自从有了廉政公署后就从来没有见过,人们仿佛回到了五六十年代的“四大探长”和“四大家族”时期。警察是穿着制服,御准的土匪。和帮会人士称兄道弟,勾肩搭背。他们狼狈为奸,做尽非法、违法之事。
  其实这些警察也很憋屈,他们何尝不想维护正义,为香港市民创造一个和谐(和谐万岁)、稳定、美好的香港呢?接到命令去打击社团成员和扫荡社团产业,大多新扎师兄都满怀激情去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不但毫不留情,甚至连一个角落、缝隙都不放过,慕求能够找到更多的犯罪证据,将这些不法分子,惩之于法。
  可他们辛辛苦苦找回来的证据,还有抓回来的人,却不能成为指证大多社团重要成员的证据。不管是在夜总会、酒吧还是歌舞厅找到的毒品和武器,能够成为证据指证的,只有这些娱乐场所的持牌人。可经过短暂的调查取证,发现这些持牌人根本就不是社团的成员。他们中有退休的老人、伤残人士和牛大的字都不认识一箩筐的家庭主妇,中环、油尖旺、新界、离岛、屯门等乡下地方的无业游民、流浪者和瘾君子,甚至还有正在监狱里服刑的罪犯。可是这些人根本就不是社团的主要成员,可能连自己什么时候成为了这些娱乐场所的持牌人都一无所知。
  至于哪些抓回来的,基本都是在社团最底层的人。砍人行先,死也死先的那种炮灰人物,对社团的高层人员和结构、运作大多都是不了解。这部分人的口供对警方和没有差不多,当然这中间也有些“热血”青年,大声喊着自己是拜关二哥的,不会那么没义气,出卖社团。其实他们知道的也根本不多,出不出卖都没关系。
  可在这些警察看来,这次的大行动,还是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他们都相信只要再次花费点时间去深挖,一定能够找到更多有力证据,把为害香港的三大社团连根拔起。
  正当他们踌躇满志时,却是接到了自己的鬼佬上司发出的命令。所有人,包括正在执行任务的所有前线和支援警员,都必须结束现在的行动,回到各自的警署报到,还有收拾所有收集到的证据,统统要带回警署,带队的警官要在最短时间内,写一份完整的行动报告递交给各警署的指挥官。
  连续两天的扫荡,自然找到了不少证据和证物。剧哪些守在警署门外的记者看到的,拉证物的货车都用了十多辆,还不算哪些抓回来的人员在内。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警方已经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来起诉,可接着的事态发展,却完全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一连几天,不管是媒体和市民,都严正关注(多么像政府对待国际事务的态度,钓鱼台是这样,南沙也是这样。什么时候不再靠张嘴去关注,而是开支舰队守护我们神圣不容侵犯的国土)警方接下来的举动。这种关注的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每年一届的香港小姐选举,让刚刚结束的选举,很多市民连哪位佳丽夺得冠军,都是在报纸的娱乐版上得知。
  还是一如历史,梁韵蕊夺冠,邝美云获得亚军,季军是寇鸿萍。本来是大热门之一的翁美玲,却是在最后的评委评分中,只是排在第八位。让满怀信心的她,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冯奕枫花尽心机才把梨花带泪的翁美玲哄好,转啼为笑。
  不过注定这一届选美出来的港姐要失望了,她们受到的关注程度远远达不到以往,让无线电视都措手不及。
  可又有什么办法?现在市民和媒体最关心的就是警方什么时候出来,为他们所做的事解释。至于港姐是谁,不就是美女一个,又不是自己老婆,只能看看就算,还管得了那么多?
  可是,警方却迟迟没有任何举动。不但没有一个人出来解释为什么就匆匆结束行动,也没有一个高级警官说过一句警方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在结束了大行动的一个星期后,市民和媒体,还有华籍议员终于忍受不住,纷纷走上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