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0 节
作者:这就是结局      更新:2021-02-17 06:48      字数:5015
  “大人冤枉,冤枉啊,我怎么会是逆匪的奸细呢。我可是真真切切的大清顺民啊”王正生吓得身子都打起摆子,脑袋不住的往下磕头,撞得崩崩响的,片刻就染红了一片。
  “你不是奸细?你不是奸细我抓你干嘛啊?”纳穆耶冷冷一笑。赵林平收集罪证一类的东西,如王正生这号的地头蛇肯定会嗅到风声的。可是直到参本递上了蒋兆奎手中,雅尔甘才知道,可见下面的这撮儿人是起了祸心的。
  纳穆耶今儿过来就是要杀只鸡给猴看,上点红色让这群地头蛇清醒清醒。
  “我家大人接到赵林平赵知州的通报,言天长镇地保王正生妖言惑众,暗通逆匪,罪不可赦。
  我怎么会抓错你呢?”
  说到赵林平三字时,纳穆耶森冷的目光注视着王正生,继而又扫视着外面被召集起来的镇内百姓。
  “来啊,给我斩了,以儆效尤——”
  纳穆耶想下面的人应该已经听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了。即便此事真的根天长镇无关,可事情传出去之后,心中有鬼的人也该自警了。
  而至于王正生是不是真的罪该致死,又或是无辜受害,纳穆耶才不管呢。
  他不在乎也不会去想这个。
  一个地保而已,别说只杀了他一个,就是按这个罪名屠了王正生满门又能如何?
  纳穆耶好吃好喝了一顿,拍拍屁股走了。但却把满清彻底放在了老百姓的脚下。当王正生的家人凄惨的哭声在泰岳楼前响起的时候,人心沸怨。
  民心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日的因何尝就不会是日后的果呢?
  ————————————————————
  宝鸡城。
  连日的鏖战,城关下已然是尸横遍野。前几日时,清军还会趁着息战的时候前来收容一下尸体,可随着时间的越来拉长也就变的没影了,毕竟太多残破不堪的尸体留在营内对清兵士气也是一种打击。
  而没了清军的定时打扫,宝鸡城下的尸体就只能像垃圾堆一样越堆越高,尤其是城墙根角下,每一战结束后都是一层摞一层的,其中最疯狂的一天,一场仗后磊摞半人高尸身的场面都出现过。
  逼不得已,那些天城头的襄阳义军只能往下撂柴火,然后一把火把近前的这些全都化做灰烬。
  宝鸡之战已经进行了大半个月,高德均在城防外围要地的驻兵生生拦截了清军十天的时间,然后才被柯藩和乌大经率部杀到城下。
  那十天时间的死磕,清军损失惨重,义军也割掉了一块肉。但总算是得大于失。
  不过嘉庆显然是下了死心攻打宝鸡了,近来几天清军明显是打不动了,可柯藩与乌大经仍然是轮番驱使着大军攻城。高德均早已经没那个闲心去关心城下的“垃圾”了。毕竟柴火那也是一种物质
  仅仅两天时间,宝鸡城下就已经是尸山血海,呛人刺鼻的血腥气即使是冷冽的寒冬也不能将他们淹没。
  张月梅已经带队进入了宝鸡,罗进的独二旅主力跟着进了来,因为凤翔府城之战和宝鸡城外的十日激斗,宝鸡本城在受到猛烈进攻之前,义军有充足的时间来调集兵力。
  所以,除了高家营外,张家的主力也填了进来,配合着独二旅主力进了宝鸡城、而只把独立二旅的步兵第三营和王聪儿、姚之福部,以及伤了元气的王延诏部等留在汉中和大散关一线驻守。
  北城是宝鸡四门中受压力最大的一个方向,布防那里的原本是高德均的嫡系,但是几日下来就损失巨大。接着便有独二旅上来接手。因为他们的武器是全军中最好的,战斗力也是最强的。作为那时初红巾军唯一一支进入汉中的队伍,罗进部是独立部队编制中第一个全员换装的。
  几天的激战下,城外的几道壕沟早已经被清军用尸身和泥土悉数填平,宝鸡北城本身也被清兵炸开了三个口子。
  独二旅步兵一营二营满编三千人的队伍,到现在还依旧能拉上来的只剩下了两千人。
  虽然伤亡不小,但是连日的厮杀独二旅始终能稳稳地守住北城,并且给了清军更加巨大的杀伤。
  近千人的伤亡,大半部分倒都是在夜战中留下的。
  大雪很早就已经听了,但呼啸的西北风却坚挺依旧。尤其是夜间放哨在城墙上,那冷风吹得比刀子都利
  赵丰不时的打着哆嗦,这夜景穿的再厚也不行,裹着棉大衣照样冷的要命。不过他两只眼却一刻都没放松的盯着墙外,身为郧南出来的老兵,从伍三年的他早就明白夜哨的重要性。
  况且襄阳义军和独二旅没有瑞光镜,即使有,这鬼天气下也没办法用。照明弹也全都打光了,这几天夜里的岗哨就全凭眼力耳朵了。
  他肚子已经在隐隐的发饿,这几天胃口不好,赵丰见到肉就吐。可偏偏现在部队吃的是往常难得享受的战时伙食,顿顿都有肉,虽然没人碗里的不是很多,但是对于独二旅和襄阳义军的将士们来说,已经是太满足了。
  宝鸡城中的将士有太多的人是平民流民出身了,猪肉炖菜,这是他们做顺民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
  比如现在的赵丰,他就是郧南的棚民出身,虽然现在已经是第二旅的一名中队长了,薪水丰厚,可猪肉炖菜依旧是他的最爱。
  最大量的把饭菜吃进肚,保证身体热量,以最好的状况迎接战斗。作为一名三年的老兵,赵丰没道理不明白这个。可这几天他就是吃不下去,不是娇惯了,而是实在没胃口。
  没胃口这个词,对于赵丰这样的郧南大山棚民出身的战士来说,完全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词汇。自从记事以来,赵丰就没吃过几天饱饭。没胃口,如果早十天谁对他说这三个字,他绝对能啐人一脸吐沫。可现在真就不同了,一连闻了好几天人肉烧烤的香气,赵丰现在一看见肉就忍不住联想到……
  闻到肉香就恶心,做的味道再美的猪肉炖菜放到面前他也吃不下,心中的呕意翻腾,止都止不住。
  一捆捆干柴撂下城墙,几罐火油洒下,然后是一排火把,烈火霎时间腾起,慢慢的就能覆盖城下一两丈宽的间距。
  而当大火熄灭后,除了一堆堆骨灰外,还有剩下的一些烧的焦脆的尸体,看在人眼中,夹杂那一阵阵的烤肉香气,随风四散。
  平日里这样的股股肉香总会激起将士们的食欲,可现今的宝鸡城城头上,无论是时刻准备的独二旅战士,还是运送物质的民壮,心里都会翻腾起一股股呕意。
  攻城战就是消耗战,没有绝对优势手段的情况下,想要攻破一座坚城只有一个办法——用人命去堆。
  宝鸡城下的战斗就是如此。一波*的清军像是投火的飞蛾一样扑过去,却又被守军一波接着一波的打退。
  除了无尽飞洒的血肉外,什么都没有,宝鸡城十多天拼杀依旧屹立不倒,如同那在海岸边耸立的巨礁,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动。
  清军却头破血泪,许多人已经心中气馁。
  而除去近来几日的夜战突袭外,清军进攻宝鸡城的手段也确实贫乏无味。
  清军攻城手段简单粗糙到了极致,除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爆破外,就是依靠云梯和人海,用人命来消耗宝鸡城中独二旅和襄阳义军的弹药存货。
  柯藩与乌大经他们是真的没把手下人的性命当命看。
  第二卷 烽火连天 四百三十八章 用同样的招数来抹黑朕!
  四百三十八章 用同样的招数来抹黑朕!
  四百三十八章  用同样的招数来抹黑朕!
  ps:本章二合一,因为内容有些分不开。
  一辆马车驶出了**,车内坐着是昨日才进得京来的戴燕吴氏以及儿子吴德奎。
  作为紫禁城的正门,因为不可与外人道的特殊原因,梁纲让**保留了原名。可以说,这也是梁纲入主紫禁城之后,唯一一座没有被改回原名的城门。
  在大明朝,**被称作承天门。
  赳昂的近卫团战士宿卫着城门,马车被里外详细查看了一遍之后才被允许出去。吴氏到现在都还没回过魂来,对于她这个婆罗洲土著来说,眼前所见的紫禁城实在是太雄伟华丽了。
  戴燕国的王宫算什么?巴达维亚城的荷兰总督府算什么?跟眼前的皇宫相比,太不值得一提了。
  恍惚中,天朝上国四字就深深地印刻在了她脑海里。
  吴德奎挑开布帘,两眼留恋不舍的看着走道两侧竖立的近卫团战士,跟自己的母亲不一样,小小年纪的吴德奎没有被紫禁城的华丽雄浑迷花了眼,而是被近卫团战士手中的火枪彻底吸引住了。
  流传着父亲血脉的吴德奎,倒是有几分成器的样
  马车没有径直返回国宾馆,而是到了江戊伯府上。
  因为戴燕兰芳的内情不同,所以江戊伯更早的离开了兰芳的实际领导岗位,带领使团到北京觐见梁纲之后,就被梁纲留在了京城。
  同出婆罗洲,更别说吴元盛与江戊伯交情极佳,当初吴元盛‘先王后臣’屈于罗芳伯手下,他与江戊伯二人就成了罗芳伯手下最能打的两员悍将。虽然内心里吴元盛对罗芳伯有所小怨,但是他与兰芳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与江戊伯这个兰芳二代大总长更是交情炙笃。
  吴元盛早逝,但吴家并没有远离兰芳,双方的关系反是因为吴元盛和罗芳伯这两个当事人的相继离去而变得毫无隔阂,彻底融洽了起来。
  戴燕是一个小国,华土混杂,规矩远没有中原森严。吴元盛娶了现在的这名土著大户出身的妻子后,戴燕的规矩就彻底入乡随俗了下来。虽然吴氏一族是戴燕王室,但却并没有中原王族皇室那样领土内高高在上的至尊地位。
  吴元盛离去后,吴氏的表现的使得戴燕王室更像是一大部族首领,她自己都时常来往于戴燕兰芳之间,抛头露面于外,与江戊伯夫人间的交情自是极佳。
  这种情况在中国国内是完全不能想象的,但是在南洋土著那里却非常正常。
  可是吴氏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蛋,她当然清楚戴燕的那一套在北京是完全行不通的。为了不闹笑话不丢脸面,为了自己儿子的美好未来,此次进京她就悉数遵照阙四伯的安排和指点,在广州寻了好几个懂规矩的随从。但吴氏心底里仍是没底。
  这人一害怕,就当然的渴望见到朋友和熟人。吴氏自然也就想到了了与自家交好几十年又早一步进得北京的江家。
  昨日才到北京进了国宾馆,不可能立刻就来拜访江家。遣人递去了一个信,这今天刚从紫禁城出来,就直接干去了城北的江府。
  江氏一早就梳妆打扮等着吴氏母子的到来,人离乡贱,她在婆罗洲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夫人。可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城,江氏真就没轻松过几天日子。
  “母亲,咱们家也是这样吗?”
  江氏吴氏多日没见,这一见面当然都是有说不完的话。可是吴德奎看的却是江府——这个面积华贵都远胜戴燕王宫的伯爵府。
  因为体制的原因,江戊伯代表不了整个兰芳,但是也为兰芳归降出了不小力气。凭白得了那么一大块地盘,梁纲论功行赏,封他了一个伯爵也不亏。
  而江家现在所处的府邸自然也就是中华朝分拨下的了。
  戴燕吴家也是伯爵,吴德奎不由得就期盼起了自己家来。
  “伯爵府,是有高有底,但基本都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跳。我家的是这样,你家的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了。”
  吴氏眼中露出了一丝期盼的目光,她刚才光顾着说话了,现在听儿子这么一提,也回过了神来。她吴家也是要有宅院的。
  现在细细一看江府,真就比自家的那个破烂王宫好了不知多少倍。“说是这个理,可心里还是担心。姐姐明日若无事情,就陪小妹去看府宅吧”
  北京城里有太多的豪门大院了,梁纲全收在手里也用不上,等的就是给功臣勋旧们分发。
  一个级别的宅院对应一个品阶,是绝不会把烂铜摆在黄金架上的。
  只是吴氏有吴氏的难处,她可不比王聪儿,朝堂之上依旧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婆罗洲她虽然主政一国,可到了北京城却只能安安分分的坐在家里。吴德奎年纪也小,撑不起大事。可以说吴家虽是个伯爵,但却是个分量轻飘飘的空头伯爵,一点实权都没。
  而江家,江戊伯是年近六旬了不假,岁数大了些,但不管怎么说人还在,进京之后就被分在了陆军部。几个儿子亲友也都进了各个大小衙门,分量比起吴家来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这是当然,明日自然要去。”江氏一口应了下来。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