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4 节
作者:蒂帆      更新:2021-02-17 06:36      字数:4712
  弟啊,炼丹大业只有依靠你了啊,改教的老道都教了,你可不要让师兄失望啊!”然后飘然离去,让石钟一个人在后山冥思苦想炼丹,炼丹,炼丹三天,石钟的脑里全部都是如何炼丹,如何掌控火候,但是所谓万卷不如行万里路,第四天,石钟幡然悔悟,自己应该亲自实践才对,只有在实践中才会进步炼丹首先需要的药方,现在自己已经有了,其次就是丹炉,三清道观里就有现成的,据说是便宜师傅他老人家的,当初可是炼制出了玉髓筋骨丹的丹炉啊,人家也是有脸有面的丹炉,只是可惜的是本来应该出炉十几粒的,但是因为最后天气骤变的因故,里边融合的丹药差点毁了,最后虽然被师傅抢救住了,但也只得了一枚玉髓筋骨丹,不然的话,像玉髓筋骨丹这样的丹药根据用药的不同,应该能够得到11到19粒不等至于炉火,那简直是太简单了,以前还需要烧火烧炭,那么的话火候就有些难以掌控,但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咱不要求别的,就用煤气灶吧三清道观虽然说是道观,但是在21世纪这个世界哪里还会缺少高科技产物啊,道观里什么都有,诸位道士平时煮饭的煤气灶就被石钟搬到了后山那些个道士虽然不知道石钟想要干什么,但是他们早就得到知会,这可是师叔祖师叔的级别啊哪里敢怠慢,帮着搬抬一切准备就绪,看着架在煤气灶上的丹炉,石钟微微一笑,用煤气灶炼丹,也就自己想得出,一尘站在远处,看得直摇头道:“竟然用煤气药材属木,那么自然得用木灵之火了,木材燃烧的火才可,这煤气却是什么火?能够炼丹吗?”
  石钟却是不管,看了看丹炉的构造,很奇特,底部并没有镂空啊为什么将煤气大起的时候,丹炉内也会出现火焰呢?还有,丹炉内这个像茶壶一样东东,听一尘师兄介绍,好像是用特殊的罕见的石头磨而成上边还有一个盖,难道是用来盛丹药的?
  不懂不懂!
  一般来说,丹炉的内部构造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是加热的炉,使得药物熔化反应或者升华,上部是盛丹砂等药物的密闭容器,旁边会通一根管,使得,容器里所蒸发的水银蒸汽可以流入放在旁边的冷凝罐里,然后成丹但是显然这个丹炉并非普通的丹炉,并没有那么复杂的构造,很是简单,石钟也不算放通常炼丹所需的五金、八石、三黄等原料,要知道那炼成的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吃了会中毒死人的石钟摇头,管他呢,自己只需按照炼丹步骤来就行了,到时候自会知晓,唔,第一次炼丹自然不可能用那些珍贵的药材,将一旁地上的箱开,里边十几个各自装满了风干的药材,一股浓郁的药味扑鼻而来,有幽香的,有熏鼻的,还有的臭臭的就用这些便宜的家伙试吧!
  这些药材是石钟让人下山在药店里买的,这一箱只是十分之一而已,道观里的自己的卧室里还有足足好几口箱呢,都说炼药材是最难的一步,那么,自己就用这些药材练习看了眼大箱旁边的锦盒,石钟拿起,开,一股异香飘入鼻,一尘师兄说这股异香是一种粉末散发出来的,是为了保护药材不被虫啃食而撒的,将锦盒收进空间戒,摩拳擦掌“吧嗒!”
  将煤气灶的火起,所幸这个丹炉不是很大,也就半米高,三只脚不长,煤气灶的火刚好能够烧得着,只见一股幽蓝的火焰从丹炉内升腾起,但是大多数火焰还是在那个透明的石壶底部燃烧加热,石钟朝丹炉内望了望,拿起一根不知道是什么名的药材,丢入丹炉内的碗里“嗤啦!”
  药材还没有落入石壶,就被幽蓝的火焰烧成了焦炭,无奈,石钟只得关了煤气,将药材投进石壶,然后再起煤气,接着石钟将丹炉盖上,石钟拿出一包粉末,撒在火焰上,顿时腾的一声,火焰竟是旺盛了几倍不止,温度也高了许多这包粉末石钟也不知道是什么,一尘老道交给自己的,说是用来升温之用,否则药材很难熔化然后再次关了煤气,再投入一味药材,继续火半个小时后,腾腾的火焰燃烧了不止,石钟觉得差不多,便在丹炉的一个密闭的小孔上倒入一点点水,加快药材的融合一个小时后,石钟一直静静地守在丹炉旁边,按照自己的理解,调节着火焰,待觉得差不多了,将煤气炉关掉,铜制的丹炉已经滚烫滚烫,石钟都不敢去掀盖待过了一会儿,用木棍将盖挑起,顿时一股火气从里边冒出,差点没把石钟给熏闭气过去,炽热的温度扑面而来,也就石钟,换了别人非得被毁容跳开石壶的盖,里边确实躺着两粒丹药,灰褐色的,形状略带椭圆,也不知道这个丹炉是如何做到的,自己都没有动,他自己怎么就把药材融合成了圆形丸呢?不过显然这个丸融合的不太成功,竟然是椭圆的!
  石钟却是不知,这就是丹炉的奥妙了,利用丹炉内部的那个石壶还有火焰的炽热形成的气流,加上特殊的设计,自然能够在药材升华之后,能够自动形成圆形药丸,否则普通的炼丹还要炼丹人动将丹药捏成圆形的炼丹两个步骤是最重要的,第一个自然是炼药材的时候,第二个就是药液凝丹的刹那,一个不小心就是丹毁的后果,功亏一篑捏着两粒小拇指大小的丹丸,这个就是丹药吗?
  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熏臭扑鼻而来,石钟连忙将丹药拿开,这哪里是丹药啊,分明是胡乱将药粉融合在一起的混杂物嘛,不过想起自己丢入石壶的药材中包括一味黄连,石钟也就了然了这样胡乱的炼丹自然是很简单,不需要掌控火候,真正的炼丹,每一味药材在炼的时候,所需要的温度都是各有差异的,这就对炼丹师的火候掌握程度造成挑战了,即便是炼丹大师也不敢说自己在炼药材的时候成功率是分之
  第四百四十五章 漫山灵气
  接下来的一连七天,石钟都在后山炼丹,练习提炼药材,摸到了一点点的门道,在投入药材的时候也不需要关煤气了,对于一些药材的融化温度也少有了解了,至少不会偏颇的太离谱。
  一尘子对于石钟的进步倒是有些惊讶,要知道炼丹本来就是技术活和耐心活,原本以为石钟几天就会放弃,没想到还真被他摸出了点小门道,只是,对于石钟让自己试丹的要求,一尘子坚决不答应的,笑话,也不看看他把什么东西放在一起炼,天麻、杜仲、当归、党参、枸杞子等一起放入,想要炼制毒药吗?
  这日,石钟却是在想,自己都说炼丹用的是丹火,没看人家仙侠小说里都写,炼丹用的是三味真火吗,那自己可不可以用自己的道修丹火来炼丹,这样,自己掌控火候岂不是易如反掌,只要按照药方上所述,应该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只是,以自己目前的修为,硬是要催动丹火的话,最多能够持续半个小时而已,介时就是自己想要坚持,恐怕也是力有不怠,体内的道力也会告罄。
  最佳的办法是以道力牵动天地火之能量,这样以一分的道力牵动一千一万的火能量,这样的话以自己的修为,三天三夜也扛得住,只是,这控火之术,自己还是不太熟练啊,最近掌握的丹火也不能算是道术,因为所谓丹火是自己道力浓缩然后按照特殊的手法转化而成的,并非用道力牵引天地力量。
  人体有穷时,但天地却是无穷无尽的,学会掌控天地力量,才算是真正的道术,翻江倒海才不是虚言,至于说那种借着自己修炼出来的力量来施展异术,只是小道而已。
  唉,自己境界不够,若是有一尘子师兄的境界。体悟天地力量想来不是难事吧!
  “腾”的一声,石钟食指屈起。一道火苗升起,细微地感觉着体内道力的变化,几乎没有消耗,这就是道术的神奇之处。但是自己想要扩大火焰却是感觉总有障碍。差了分毫。
  这就是自己现在能够掌控的道术,只是一簇小火苗!
  “嘭!”
  丹火升起。
  换上这炽白的火焰,恐怖的温度,石钟明显感觉到体内的道力在以恐怖的速度减少,为了维持丹火的存在,道力在不断地转化,成为丹火的燃料。
  屈指一弹,“嘭”的一声,火焰落在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上,顿时炸裂。石块四溅,其中一小块弹射在丹炉上。发出“当”的一声,悠长而又响亮,如钟鸣一般。
  说来说去,还是修为不够若是自己,唔,道修只还须努力,若是丹火能够延长为一个小时,那么,自己未必不可以开炉炼丹。炼丹的整个过程不一定都要用丹火靠淬炼,自己能够利用道力掌控煤气的火焰。然后在关键的时候用丹火淬炼,丹药并不一定不能成功,当然了,也并不一定就能成功,甚至可以说,成功的希望极其渺茫,但却也是希望不是。
  丹火,操纵火焰。
  这两大是关键,而且全系于自己的一身修为上,那么,眼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修为,至于一尘子师兄给自己的珍贵药材,还是先留着吧,唔,最好是趁着自己要修行之前栽种下来,总共13种,若是全部种活的话,也算是功德一件了,可能它们的功效比不上灵木,但是关键在于它们的年份,几百上千年的,药性那是绝对有保证的。
  这也促进了石钟待在三清山这些日疯狂的修炼,几乎是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炼丹,然后就是修炼打坐,连淡金色能量的修炼都有所耽搁,不过石钟总是觉得,在修道之途有一层纱挡在自己的面前,让自己看不清前途,朦朦胧胧的,是是而非,或者说自己半只脚已经踏进了筑基中期的第22级,但是如何让真正的踏进,总是没一点头绪,为了突破,石钟甚至一脸两天不吃不喝,盘坐在自己的卧室,一动不动,最后若是一尘子叫醒石钟,石钟都有可能走火入魔。
  “修道之途,天道酬勤固然是对,但是却也是要看机缘的,师弟如此这般强求,岂不是南辕北辙!”一尘子道。
  石钟低头不语,似乎在细细品味一尘子的话,一尘子又道:“炼丹之术是长年累月之功,师弟也切勿走了死胡同,这样如何,师弟去山里走走,一来散散心,二来也是思考一下何为道?”
  “何为道?”石钟喃喃,千百年来多少惊才绝艳之辈为了追求这一“道”字而放弃世间的荣华富贵,可见“道”之一字的吸引力是何般。
  这日,已经是石钟来到三清山的半个月之后了,虽说现在不是旅游旺季,单丝三清山随着名气和硬件设施的提升,还是有着很多人慕名而来,而实际上这些人也没有失望,很多人说看了三清山就对庐山没有兴趣了,或许这并不是很准确,只是一家之言,但是却也可以从中看出些东西。
  山上的温度还是要低于山脚,很多游客都是穿着羽绒服上来的,不过到了山顶就不可避免地要脱下外套了,怕了上千米的山路,就是铁人也要流一点汗水。
  石钟是怎么爬山的,从三清道观出发,徒步往下来到山脚,然后又从山脚出发,沿着山路爬上山顶的三清道观,而是期间是一点歇脚的时间都没有,愣是气不喘,汗不流,还是气息悠长。
  “师弟,看来你的修为进步速度比老道想象的要快!”一尘子从正殿走出,一手拂尘,一脸微笑。
  “师兄也不赖,都七老八十了竟然还是面色红润,论及养生之道,我可是远远比不上你!”石钟长呼了一口气,气息直射三尺有余,凝而不散,宛若灵蛇,看着一尘子有些羡慕,他虽然精通道家养生,借着道家的呼吸吐纳之法而百病不侵,但是和石钟比起来却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听到两人的对话,来正殿上香的游客不由得翻了翻白眼,这是在拍电视剧吗?丫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道士,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以师兄弟相称,好奇地望了望,这四周并没有拍电视的摄像之类的啊。
  告别一尘子,石钟继续出来,今日要踏遍三清山。
  其实每一座旅游名山开发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所谓“后山”指的是游客不会光顾的没有开发的山区,这里荆棘丛林,山道蜿蜒,一个不小心,掉下山崖送了性命是常有的事。
  对石钟而言,走那种开发出来的青石阶梯并没有难度,后山自然是他的目标了,三清山的后山是景区的两倍大,走了一个小时,便深入山林间了,这里空气明显的比景区要清新,深吸一口气,沁人的气流洗涤着整个肺部,身体好似升腾一般。
  来这后山可不是石钟的临时起意,而是有着自己打算的,这里空气中无比清新,草木灵气集中,对于修行绝对算是一个好地方,即便不是常驻在这里,走一走,也是对修行有益的,再说,三清山乃是名山,百年以上的古树绝对不少,景区的古树石钟没动,那样影响太大了,自然就把主意打到了这无人踏足的后山了。
  这里,天空是纯净透明的蓝,就像大块的水晶,透彻得让人生不出一丝烦恼,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很多修行者喜欢将自己的修行之所建在这种深山荒野之间,那种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