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作者:抵制日货      更新:2021-02-17 06:14      字数:4733
  《大业拾遗记》还记载有炀帝临幸月观和文选楼的风流事。炀帝夜幸月观,当时,烟雾蒙蒙,月色清朗。炀帝与爱妃萧氏温情婉婉以后,相拥而起,临前轩静坐,看窗外景致。其时茧栊不开,左右宫婢近侍方寝。炀帝倚在萧妃的肩上,小声说着东京旧事。恰有小黄门映着蔷薇丛调戏宫婢衣带,玩弄蔷薇骨结,笑声吃吃不止。炀帝望见腰肢纤弱,以为是宝儿有私,便身披单衣,前往观看,原来是宫婢雅孃。
  回入寝殿后,萧妃诮笑不止。炀帝对萧妃说:“当年跟你私幸时,正是今天这种情态,还记得那首杂忆诗吗,我常念给你听的?”萧妃见问,眨眨眼,便应声念道:
  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沈水未成灰。
  忆起时。投签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上林中。除却司晨鸟。
  炀帝听后,嗟叹良久,说:“时间真快,想来已经是好几年了!”
  萧妃不愧为炀帝宠妃,几年前的往事,诗词还记忆犹新,难怪自命不凡的炀帝对她眷恋不已。萧妃听炀帝感叹,乘机小心说道:“听说外边盗贼蜂起,希望陛下留意。”炀帝不在意地说:“我这一切家事都托付给杨素了,人生能有几何?即使有大变,顶多不过做一个亡国的长城公,你不要谈国事了!”
  文选楼即昭明文选楼,炀帝常常涉足这里。炀帝每次到文选楼,车驾未到,先命宫娥数千,升楼迎侍。当时的盛况有如许记载:微风从东边阵阵吹来,宫娥美女的衣服被风吹起,露出肩膀。皇帝看到这些,更加色迷迷的,便下令建造迷楼,选择天下的美女充实其中,让美女们穿着轻罗单裳,倚着朱栏眺望,飘若仙子。又在迷楼四角烧上名香,烟气迷蒙,像朝雾不散,称为神仙仙境。楼上张四宝帐,每顶宝帐各取异名。一叫夜酣香,一叫散春愁,一叫醉忘归,一叫延秋月。各房各帐处妆奁寝衣被帐等形状色泽各异。炀帝自达广陵,殿御女也一同带到广陵。炀帝命建月观行宫。此后,绛仙等留居行宫,不得亲侍寝殿。一郎将自瓜州宣事回宫以后,进献一器合欢水果。炀帝大喜,命小黄门带一只合欢果驰骑行宫,赐赏吴绛仙。绛仙展开一看,合欢果经长途跋涉,已经解散。绛仙便附上红笺小简,赋诗一首献给炀帝:
  驿骑传只果,君王宠念深。
  宁知辞帝里,无复合欢心。
  炀帝看诗以后心中不高兴,对黄门说:“绛仙怎么有这么深的怨气?”黄门大惧,跪拜着说:“因为马跑得快,马上很震动,到月观后,合欢果散开了,没连在一起。”炀帝深情款款地说:“绛仙不仅长得漂亮,诗还写得很好,不比左贵嫔差!”
  三、隋炀帝性喜渔色(5)
  炀帝广施恩爱,得幸宫女们感戴不已。炀帝临死还得一宫女护卫,怒骂叛逆,真可谓红颜知己,这位宫女就是朱贵儿。《烟花记》说:隋炀帝宠爱的朱贵儿,头插昆山间毛的玉拔,不用兰膏,鬓发很鲜润。《海山记》说,炀帝遇害时,中夜闻外切切有声。炀帝急忙起身,披戴衣冠,御内殿坐下未久,叛兵即至。近侍司马戡提刀向炀帝奔来。炀帝大喝,怒斥叛兵。当时,宠幸的宫女朱贵儿在炀帝身侧。炀帝斥住了叛兵,朱贵儿挺身大骂司马戡:“三天前,圣上怕你们侍卫受秋寒,吩咐宫人为你们做袍裤,还亲自临视宫人制作,造了几千件,两天就完工。前天已赐给你们,你不知道吗?你们还敢造反?”
  炀帝质问自己有什么罪?叛兵历数其罪: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说罢挥刀要杀。炀帝说:“天子有天子的死法,何必要动刀子?拿鸩酒来!”不许。炀帝自解练巾授校尉狐行达,缢杀之。炀帝缢杀,朱贵儿还大骂叛兵不止,也被乱兵所杀。
  第五章 唐此恨绵绵无绝期
  六、武则天,谁是帝谁是后(1)
  圣 人 之 资
  贞观四年,曾做过隋朝资官令和唐初火井令而后隐居民间的星相家、四川成都人袁天纲,来到利州武都督家。武都督即武士矱,并州文水人,贞观元年十二月被派往利州出任都督,职责主要是扫除前任都督义安郡王李孝常阴谋叛乱被诛以后的余党。袁天纲是星相家,极善看相。袁天纲先看都督夫人杨氏,说:“夫人骨法,必生贵子。”都督便把两个儿子元庆、元爽叫出来。袁天纲一看就说:“这两个孩子是保家的人,官可以到三品。”都督又把女儿,后为韩国夫人的武则天的姐姐叫出来。袁天纲说:“这孩子会大富大贵,但命硬,不利于其丈夫。”
  到这时,都督武士矱、杨氏和袁天纲都有点迷惑,杨氏骨相上不是当生贵子么?怎么只是这些?想必还有什么。这个时候,乳母走出来了,怀抱着一个孩子,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纲举目一看,心中一紧,忙说:“这孩子神色爽澈,不大好说,让他走走看。”乳母放下孩子,让他行步床前。袁天纲一看之下,不禁大惊,说:“这孩子龙眼凤颈,是贵人中的最贵之相。”再转身观看,更加惊诧说:“如果是女孩,不可窥测,会成为女皇。”这孩子便是武则天。
  武则天似乎真是圣人之资。她一出生便搅得天地不宁。贞观初年,民间流传一本秘记,内称“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本秘记暗中流播,被京城太史局探记,不久,便报告给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君临天下,文才武略,不可一世。李世民听到这个秘记的奏报,不禁大为惊骇,惶惶不安。李世民是信这个的。如今,竟说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不能不叫他大为紧张。可事实上,这女主武王武则天,正是因太宗而发迹的,历唐三世之后,进而得有天下!
  赐 名 武 媚
  贞观十五年,太宗听说武士蠖的女儿很美便召入后宫。这年武氏年14岁。后宫美女如云,武氏入宫,没有什么特别。太宗得知她叫武照,觉得名字不好,便赐名武媚,此后就没再理会。武媚便派充侍女尚衣。
  武媚有胆有识,工于心计。她14岁临入宫前,母亲杨氏恸哭悲泣,与她相别,她却从容自如,说道:“见到天子谁知道不会有福,何必儿女情长,悲悲切切。”母亲惊诧不已。入宫以后,武媚的心机与胆识,在三物降烈马一事中表现无遗,她也因此闻名宫中,著于青史。此事史书有这样的记载:太宗有一匹烈马,又肥又大,无人能够驾驭。武媚进言说:“我能驾驭,但要有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一是铁挝,一是匕首。鞭抽它不服就用挝戳它的头,挝它还不服就用匕首断它的咽喉。”
  武媚非凡的胆识,引起了太宗的注意,随即召幸,封为才人。才人是后宫中三夫人、九嫔以下二十七世妇中品级最低的一类。封为才人以后,一冷就是几年,太宗没再理会她。太宗自视甚高,英明神武,不可一世,他喜欢的女人自然不会是豪爽、勇武一类。他喜欢风雅、文弱的女子,喜欢温情似水,柔婉娇媚一类。因此,才女徐惠擅宠。武氏充其量就赐名武媚。不过,三物降服烈马一事,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他便是身心文弱的太子李治。李治是在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以后立为太子的,因为文弱,因而对同龄的武媚由崇敬而着迷。
  贞观二十二年夏天,太白星昼见。太宗李世民找来太史令李淳风,问这是何象。李淳风答说:“女主正昌。”一直对“女主武王”耿耿于怀的李世民又紧张起来,惶惑地说:“秘记所记载的,是真的吗?”李淳风答道:“我据天象推断,秘记所预言的已经成为现实。那个女主就在陛下的宫中。从今以后,不过三十年,她会得有天下,几乎杀尽唐皇家子孙。”李世民一身冷汗,恨恨地说:“有一丝可疑的,统统杀掉,你看怎么样?”李淳风答:“这是命数,天法禳避。何况她的命大,多杀会伤及无辜。从天象上看,这位女主的大势已成,而且就在宫中,已经是陛下的眷属。三十年后,她就老了,老了就仁爱。虽然她会更易国号,自立为帝,但对于陛下的子孙好像还不会事情做绝。如今如果杀了她,她又托生,更加年轻,这样一来,一旦成势,就会将唐室子孙杀尽。”李世民觉得有理。
  六、武则天,谁是帝谁是后(2)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李世民病逝,太子李治即位,为唐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按照宫中惯例,新皇即位,先皇后宫中除四夫人、九嫔以外,其他的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一体送往感业寺为尼。于是,一大队宫嫔美女,穿着黑色的丧服,踏上了通往感业寺的道路,一个个垂头丧气。她们为自己凄凄的命运悲哀,因为她们走向的是没有一线希望的活坟墓。武媚也置身在这黑色的队列之中,时年仅仅21岁,青春正茂。她的心中也是一片萧瑟,万般沉重。
  秋色笼罩了长安。感业寺浑厚沉重的钟声在县城中回荡。落叶萧萧。女尼们静坐在寺中,心如死水,生命在无边的寂寞中已渐渐麻木。只有武媚是个例外,她满怀幽怨,人在感业寺中,心却时不时地飞往太宗别庙。因为高宗李治上香太宗别庙,一定会顺便到感业寺看望武媚娘。这便是她的一线希望。
  被 封 昭 仪
  永徽元年五月,太宗的周年忌。高宗李治到太宗别庙上香,然后果然驾临感业寺,与先皇太宗的才人武媚娘相拥而泣。这一幕感人的场面,很快传遍京师。高宗王皇后知道得更快,也更为详细。王皇后满怀酸楚,但同时又心中暗喜,生出一计:何不利用武媚娘来打击正得宠争位的萧淑妃呢?
  王皇后是并州祁地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王家与李唐皇室世代姻亲。晋王李治继太子李承乾为太子以后,王氏就升为太子妃,生活在东宫。但王氏一直没有生育,身处明争暗斗十分激烈的后宫,心中不免有些紧张。最要命的是,极得李治宠爱的萧氏生下了极聪明可人的皇子许王李素节。李治入主帝位以后,王氏立为皇后,萧良娣一跃而为仅次于皇后的萧淑妃。这样,萧淑妃就成了王皇后最大的威胁,也是她一直无法排遣的一块心病。感业寺天子与女尼相拥,无疑是情深似海,不然不会冒此天下之大不韪。果然如此,引武媚与萧妃相抗衡,自己坐收渔利,岂不是于皇上、于武媚、于自己三全其美,又打击了萧妃?
  于是,就在高宗与武媚相拥而泣的几天以后,武媚只在感业寺待了十个月,便被王皇后神秘地接回宫中。李治得讯后大喜,宠幸武媚,日夜求欢,宠冠后宫。萧淑妃只有伤心落泪。
  武媚回宫以后,对王皇后万分感激,但不过是权宜之计。史书记载说:武才人工于心计,诡计无穷。最初,谦词卑躬地事奉王皇后,王皇后十分高兴,多次在皇帝跟前称赞武才人,武才人很快进升为昭仪。武媚纡尊降贵于王皇后,事奉恭谨,知道王皇后可被利用,于她有所求。天性憨厚的王皇后哪里晓其个理,不仅不加防范,反而多方赞誉,使她轻易地进封昭仪。萧淑妃是被压下去了,可是王皇后却不知道,她避开了一条狼,却引进了一只虎,最后她只能是自食其果。
  武媚封昭仪时已替李治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皇五子李弘,生于永徽三年。一个是皇六子李贤,生于永徽五年。李贤生下以后,她便被封为昭仪。昭仪是九嫔中的第一位,在后宫中仅次于皇后、贵妃。当时,只有皇后,因而武昭仪便居于第二位。当武媚继续受宠,两位皇子绕膝嬉戏时,王皇后这才惊醒过来:萧淑妃已经被完全打下去了,没有什么威胁,真正要命的威胁是来自令皇上五迷三倒的武昭仪。王皇后于是和萧淑妃结成了联盟。
  终 成 皇 后
  然而,王皇后、萧淑妃哪里是武昭仪的对手?武昭仪虽然年轻,但在太宗的后宫中已经历了八年的磨炼,目睹了后宫的一切,结识了许多密友。加上由于太宗独宠女诗人才子徐惠,逼使武氏苦修经史,明了了许多历史故事。这样一个太宗时代的才人,有如许的种种经历,怎么会不比生长出身在太子宫中的王氏、萧氏老练得多,也厉害得多?
  双陆王皇后认为是她使武氏改变命运的,因而,武氏理当要感恩戴德,在她面前俯首贴耳。武氏为此也曾好一阵心力交瘁,为自己何去何从而内心交战,不胜痛苦。常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皇后这恩德似海,又该如何才能报答呢?但可怖的事实是,自己在宫中受宠,危机四伏,一旦发生些微的变故,便会性命堪虞。自己如何才能巩固地位、确保恩宠?唯一之途便是取皇后之位而代之,进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