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作者:套牢      更新:2021-02-17 05:54      字数:4899
  饬将堵(口)工程于五月内打桩逐渐堵筑。”鉴于事态已极为严重,中共中
  央发言人发表谈话指出:国民党违约堵口,是借黄河为名,蓄意淹毙豫、鲁、
  冀三省解放区同胞,而这是与国民党内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分不开的。中共对
  于千百万人民的生死存亡,决不能坐视不顾。现各有关解放区政府和中共在
  南京的谈判代表已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如国民党一意孤行,则解放区军
  民为了生存将被迫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果当由国民党当局负其全责。中共中
  央还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国民党借黄河归故,阴谋泛滥我冀南豫北解放区。
  我方除在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谈话外及恩来在京活动外,你们应加紧修筑大
  坝,准备将黄河水逼回头,并尽可能将合龙员工驱散以破坏其计划,延缓放
  水时间。
  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周恩来在南京展开了紧张的谈判活动。直接
  领导冀鲁豫治黄代表赵明甫、王笑一同国民党水利委员会和联合国救济总署
  官员谈判,先后达成《南京协议》、周恩来同联总驻华代表福兰克芮、工程
  师塔德的六点口头协议和马歇尔、薛笃弼、周恩来三人对执行协议的“保证”。
  其中规定“下游浚河复堤工程完全竣工后,再行花园口合龙放水”。随后,
  周恩来又向马歇尔提交备忘录,指出:“堵口以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通过谈判和公布协议,中共使国民党当局在黄河问题上的行动,完全置于中
  外舆论的监督之下。
  6 月下旬,国民党在发动全面内战的前三天,不顾中共一再警告,悍然
  在花园口抛石堵口合龙、白崇禧、陈诚亲往现场督促。周恩来、董必武即致
  电冀鲁豫边区党委:“此项关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事,我们时放在心,不敢
  丝毫懈怠。”周恩来一再向马歇尔致送备忘录,并赶赴上海参加有关方面的
  会商和谈判,要求合理解决堵口复堤和灾民救济问题。会上未能达成合理协
  议,周恩来旋赴河南听取冀鲁豫行署的意见,并到花园口实地视察了堵口工
  程。此时,因中共游击队对采石场破坏造成石料紧缺,加上黄河复泛,工程
  主要部分被洪水冲毁,堵口失败。
  在开封期间,周恩来在各界人士座谈会上,以大量事实揭露了国民党当
  局把黄河问题当作战争工具的阴谋。闸述了中共的主张,并与到会的工程技
  术人员达成一致认识:堵口复堤都应该按照协议进行。在接见冀鲁豫行署负
  责人及解放区治黄代表时,周恩来指示他们,在与国民党谈判中要研究斗争
  策略,以揭露敌人阴谋,争取主动权,要抓紧赶修堤防工程,争取时间。周
  恩来还要他们转告刘伯承、邓小平,从整个形势上来看,靠谈判不能解决问
  题。现在主要靠自卫战争,做好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
  随后,周恩来回到上海,与各方代表继续谈判。最后终于达成协议,堵
  口推迟至9 月汛期过后进行。好修复故道,迁移居民,工款救济等事项也作
  了具体规定。
  国民党“水攻”一手受挫后,立刻加紧了“火攻”。7 月下旬,陈诚叫
  嚣要同中共军队“武力决赛”,白崇禧在新乡会议上宣布了由刘峙任指挥,
  兵分三路向冀鲁豫解放区发动进攻的军事计划。这时,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
  代表团在黄河问题上的谈判斗争,已为解放区自卫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刘、
  邓军经过数月来的休整。练兵,斗志正旺;广大农民经过土改,踊跃参军。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并减轻华东解放区的压力,刘、邓军纵横转战于黄河故道,
  8 月中旬,在10 万民兵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陇海铁路;9 月
  上旬,取得荷泽定陶战役的胜利;10 月上旬,以远距离奔袭作战歼敌一个旅
  于鄄城。正如《解放日报》所说:中原、苏中、定陶“这三个胜利。对于整
  个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
  来了。”
  此后,国民党又在同年12 月在花园口抛石合龙,再遭失败。刘、邓军乘
  花园口将堵未堵之际忽又穿越故道,取得鲁西南鱼台大捷,与陈毅、粟裕所
  部取得的鲁西南临沂大捷交相辉映,形成了对徐州的钳形攻势。直至1947
  年3 月,第三次堵口成功。这时,刘邓大军已转移至黄河北岸,堤坝基本修
  复,未发生重大水患。国民党向陕北、山东实行重点进攻,把黄河当作抵40
  万大军的天然屏障。而刘、邓军则于1947 年6 月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
  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蒋介石水火交攻的黄河战略彻底
  破产。
  攻心为上不战屈兵——敦促郑洞国率长春守军投诚
  1948 年9 月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军郑洞国部被人民解放军铁桶般围困在
  长春。10 月18 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接
  到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来信,全文如下:
  “洞国兄鉴:
  欣闻曾泽生军长已率部起义,兄亦在考虑中。目前,全国胜负之局已定,
  远者不论,近一个月,济南、锦州相继解放,20 万大军全部覆没,王耀武、
  范汉杰,先后被俘,吴化文、曾泽生相继起义,即足证明人民解放军必将取
  得全国胜利己无疑义,兄今孤处危城,人心士气久已背离,蒋介石纵数令兄
  部突围,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何能逃脱。曾军长此次举义,已为兄开一
  为人民立功自赎之门。届此祸福荣辱决俄倾之际,兄宜回念当年黄埔之革命
  初衷,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领长春全部守军,宣布反美反蒋、反对
  国民党反动统治,造成土地改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则我敢保证中
  国人民及其解放军,必将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宽大政策,不咎既往,欢迎兄部
  起义,并照曾军长及其所部同等待遇。时机急迫,顾念旧谊,特电促速下决
  心。望与我前线萧劲光、萧华两将军进行接洽,不使吴化文、曾泽生两将军
  专美于前也。”
  郑洞国原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当他率军身处绝境,中国共产党最高
  统率部的重要领导者、当年军校政治部主任亲自向他写信,要他重举反帝反
  封建大旗,率部反正,加入人民解放军行列,这在邓洞国心中,不能不引起
  巨大震动。这封信言简义赅,情真意切,而且发得适逢其时,生动体现了周
  恩来高超的军事谋略。
  长春,是国民党在东北的一个重要军事战略支点。经日军和国民党军多
  年经营,建造了大量碉堡、工事,形成了现代化的防御体系。1948 年3 月,
  人民解放军攻占四平街,切断了长春守军与沈阳、锦州守军的陆路联系,长
  春成为远丢在解放军战线侧后的一座孤城。5 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曾向长春
  发起攻击,团兵力和火力均未开成绝对优势,未能成功。经中央军委批准,
  从6 月开始,人民解放军对长春实行了久困长围的作战方针。
  在解放军的严密包围和封锁下,国民党守军给养断绝,市内经济生活发
  生了严重危机。少量空投难以支撑10 万军队的巨大消耗,全城出现严重的粮
  荒。6 至10 月,粮价上涨700 倍,高粱米从每斤几万元上涨到一亿几千万元。
  国民党驻军之间,时常为争抢空投物资而发生内讧,官兵士气低落,大量逃
  亡。新七军军长李鸿哀叹说:“现在是师长有师长的算盘,士兵有士兵的想
  法,真是离心离德。现在圈在城里,还能这样守着,出去,就散了!”
  9 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除以一部继续围困长春守敌
  外,以主力南下北宁路,发起辽沈战役。10 月15 日,攻克锦州,全歼守敌
  10 万余人,俘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锦州,同样是国民党坚固设
  防的大城市,战役发起后几天之内即被攻克,对长春守军不能不发生强烈震
  撼;且锦州一失,国民党东北部队向关内撤退的陆上通道已被完全切断,不
  仅长春,就连沈阳守军也陷入人民解放军的天罗地网,成为瓮中之鳖。
  这时,蒋介石由南京飞抵沈阳,向长春空投手令,命郑洞国率部突围。
  其中说:“尔后即令守军全成饿莩,亦无再有转进之机会。如再迟延,坐失
  机宜,致陷全般战局于不利,该副总司令、军长等,即以违抗命令论罪,应
  受最严厉之军法制裁。”这时,早己经中共作了大量工作的长春第60 军军长
  曾泽生于17 日,毅然率部起义,人民解放军兵不血刃,迅速控制了长春东城。
  新七军官兵也纷纷放下武器,长春守军顿呈土崩瓦解之势。
  曾泽生起义时,致函郑洞国;劝他一道行动。信称:“长春被围,环境
  日趋艰苦,士兵饥寒交迫,人民死亡载道,内战之惨酷,目击伤心。”“今
  本军官兵一致同意,以军事行动,反对内战,打倒蒋氏政权,以图挽救国家
  于危亡,向人民赎罪,拔自身于泥淖。”“公乃长春军政首长,身系全城安
  危。为使长春军民不作无谓牺牲,长春地方不因战火而糜烂,望即反躬自省,
  断然起义,同襄义举,则国家幸甚,地方幸甚。”郑洞国出于对蒋介石的“愚
  忠”思想,不愿起义,表示,曾军长要怎么做由他去,要我和他一路,我不
  干。随后,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前方办事处处长刘浩从曾泽生临时指
  挥所给郑洞国打电话,劝他不要作无谓的牺牲。郑洞国回答说:“既然失败
  了,除战死以外,还有什么可说,放下武器是做不到的!”
  长春前线的情况,中共中央军委十分关注。在西柏坡,当60 军起义的消
  息传来后,周恩来即向毛泽东等介绍了郑洞国的情况。他说,郑洞国是黄埔
  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人老实,“在目前情况下可能争取其起义,则对整个
  黄埔系军队的影响当会很大。”毛泽东同意这一分析。随即由周恩来向郑洞
  国写信,希望他率部起义,并为中央军委起草致东北的电报,要求东北人民
  解放军对郑洞国及其所部展开政治攻势,迫其起义或投诚。
  1 月18 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东北局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指出:
  “关于逼迫和争取郑洞国起义的重要性,今晨已告你们望令肖(劲光)、肖
  (华)、陈(伯钧)及各部对长春取威迫政策,堵塞其一切可能的逃路暂时
  不攻击他。据恩来称,郑洞国系黄埔一期生,人还老实,在目前情况下可能
  争取其起义则对整个黄埔系军队的影响当会很大,你们除将恩来致郑洞国电
  派人送交外,林彪及肖劲光亦可写信给他,肖、肖、陈并应选派适当人员与
  郑进行谈判。”中共东北局复电说:“曾泽生本人已到我处,其行动已暴露,
  曾本晨已向郑公开劝告;郑派来代表二次,图从长计议”。“根据上述情况,
  估计郑亦有可能被迫起义;我们意见,如郑在接受我之起义条件下,当亦表
  示赞成。”东北局还就与郑洞国谈判的条件和处理办法向中央作了请示。
  10 月18 日夜;长春守军代表在未得到郑洞国同意下,与人民解放军全
  权代表解方进行谈判。解方表示:我们完全相信你们谈判的诚意,事实上,
  你们绝大多数的官兵已不愿再打了,特别是锦州解放,60 军起义之后,就更
  加打不起来,突围当然更是幻想。为了减少长春军民的无谓牺牲,我们极欢
  迎你们放下武器。如果我们要打的话,首先一进城就会把你们全部解决,我
  们之所以一枪未放,正是从实际行动中对你们一个宽大的表示。双方达成协
  议,守军放下武器,中共军队负责保障守军自兵团司令官以下之官佐士兵的
  生命安全。
  10 月19 日,郑洞国所部放下武器,解放军和平解放长春。此时,郑洞
  国本人仍有顾虑,率兵团机关及一个团困守伪满中央银行大楼不出。在这种
  情况下,解放军继续开展政治攻势,派代表与其谈判,郑终于决心率部投诚。
  中共中央军委致电东北局称:“郑洞国及新七军既然愿意投降缴械,肖、陈
  已作受降处理,就照这样处理为好,免去许多麻烦。郑洞国为黄埔高级军官,
  此次又率部投降,肖、陈应给以礼遇。”中共中央就氏春和平解放发出贺电,
  指出,“锦州解放,歼敌十万之后,长春即告解放,曾泽生将军率部起义,
  郑洞国将军率部投诚,名城光复,秩序井然。人庆更生,欢声雷动。”
  长春和平解放,深刻地影响了东北战局和全国战局。10 月19 日,中共
  中央军委在致东北的电报中说:“既然长春敌人愿意投降,我五纵、六纵、
  十二纵即可停止去长春,该三个纵队似宜以两个位于沈阳、营口之间,以一
  个在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