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4 节
作者:摄氏0度      更新:2021-02-17 05:41      字数:4753
  谈生意哪是这么悠闲的样子,分明就是推托之辞,两人女子不肯放过他,又抱住他的胳膊,将丰满的胸脯在他胳膊上蹭,秋水如波,声音变得可怜起来,“阿郎,照顾一下生意吧!年景不好,小妹快没饭吃了。”
  两人可怜楚楚地哀求他,这时,几名亲兵冲了上来,一把将她们推开,其中一名女子站立不稳,被推翻在地,两女顿时吓得容失色。
  不远处的巷子里藏着几名青楼打手,他们任务就是专门防止客人动粗,但几名打手不傻,杨元庆的十几名亲兵又高又壮,一看便是武艺高强之人,还佩着刀,这不是他们惹得起之人,他们知趣地躲在巷子里,不敢出来。
  杨元庆见其中一个女子的手背被路边石头磕破,还流血了,心中有点歉疚,便摸出两枚银钱扔给她们,“买点药包扎一下吧!”
  银钱在地上骨碌转了一圈,发出的声音和铜钱不一样,两个青楼女子拾起银钱,惊讶地仔细查看,尽管几天前银钱已经上市了三千枚,但以她们的青楼身份,自然是无缘见到。
  两个青楼女子从未见过这种银钱,端看半晌,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一名女子问道:“客人,这是什么钱?”
  杨元庆已经走出了十几步,听她这一问,便回头笑道:“这是大隋新出来的银钱,听说过吗?”
  青楼一向是消息集散中心,两名女子听客人说起过,说这种银钱很值钱,黑价一钱能当五十钱用,顿时又惊又喜,转身向小巷里跑去。
  这时,旁边一名商人却听见了杨元庆的话,他心中一动,立刻跟了上来,又走了二十几步,商人奔了上来,拦住杨元庆,拱手道:“这位仁兄,能否借一步说话。”
  杨元庆看了他一眼,见他长得矮矮胖胖,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亮色,便微微一笑,“我认识你吗?”
  “我有点事想和仁兄商量。”
  这个商人知道刚上市银钱,一上市便被抢兑一空,一般人想买都没有地方买去,而这位大爷竟然随手打赏给两名妓女,要么就是败家子,可败家子显然不像,那么就是不懂银钱的价值了,这种机会,商人可不想放过。
  后面的亲兵刚要上前,杨元庆却摆手止住了他们,笑眯眯问商人道:“有什么事吗?”
  商人低声道:“我愿意用高价买你的银钱,有多少买多少。”
  杨元庆见旁边有一家酒肆,便指了指,“进去说话吧!”
  他转身向酒肆里走去,商人大喜,连忙跟了进去,酒保招呼二人在靠门边的一张桌前坐下,十几名亲兵则站在门口,另外两人跟入,站在杨元庆身后,手握刀柄,目光冷厉盯着商人,只有他胆敢有半点异动,就抽刀剁翻他。
  商人却不知自己已身处危境,他的心完全在银钱上面了,他知道有人愿意出一吊钱买一枚银钱,这种银钱他也见过一次,含银量足,做工考究,他前所未见。
  他一心想弄一点银钱,如果少就自己收藏,如果多,他就可以用来赚钱,遇到杨元庆这个身藏银钱之人,他无论如何不会放过。
  “这位仁兄,能不能拿一枚银钱给我看一看。”
  杨元庆摸出一枚银钱递给了他,商人慌忙接过,托在手掌心,眼睛紧紧盯着银钱,“没错,没错,就是它!”他嘴里低声念着,眼睛里竟放出光来。
  他一把紧紧捏住银钱,目光又转向杨元庆,目光里充满了热切和期待,“仁兄还有多少银钱?”
  杨元庆笑了笑,“我姓李,会宁郡人,在太原经商,不知阁下贵姓?”
  一般人见面,应该是先自我介绍,然后再谈事,只是这位商人太心急,竟忘记了起码的礼仪,他顿时醒悟,连忙站起躬身行一礼,这才坐下道:“在下姓王,绛郡人,在北市经商,北市里的会隆米铺便是在下所开。”
  “原来你就是王米……”杨元庆笑了笑,拱手道:“久仰了!”
  杨元庆当然知道会隆米铺,是北市第二大米铺,听说东主姓王,祖上三代都是做米生意,人称王米虫,一方面是说他在米业上的资历深,另一方面也指他为人比较贪婪。
  “在下正是王米虫,不过官名叫王崇义,乳名米郎,仁兄就称我米郎好了。”
  王崇义心急道:“仁兄能否告诉我,你有多少银钱?”
  杨元庆从怀中摸出二十几枚银钱,放在桌上,“我一共只有这么多,还是别人送我的,我不明白,王兄要它们做什么?据我所知,朝廷很快就会大量发行,到时满街都是,也就不稀罕了。”
  “你说的可当真?”
  “当然是真,我一个亲戚就在朝中主管此事,这些银钱就是他送我,我何必骗你。”
  “原来是这样!”王崇义眼中露出失望之色,如果真是要大量发行,那这些银钱确实没有什么收藏价值了。
  他对桌上银钱一下子没有了兴趣,端起茶杯道:“说老实话,这些银钱朝廷发行有问题,这里面藏着很大的利益,所以大家才钻头觅缝找它。”
  “哦?有什么问题。”杨元庆极有兴趣地问道。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七十二章 阔绰请客
  王崇义喝了一口茶,这才不慌不忙道:“这银钱定价是一枚银钱换三十文铜钱,很明显是按照一两银子兑换十吊钱来算,可这是十几年前老官价了,仁兄可知道一两银子的黑市价现在是多少?”
  “我不知,你说说看?”
  “在太原,一两银子可兑二十吊钱,而且是指隋新钱,在长安,一两银子却能兑三贯新钱,是唐朝的新钱,也就是开元通宝,而在江都,一两银子能兑一百吊魏新钱,不过魏钱太烂,没有人会用银子兑魏钱,而是用来买米,一两银子可以买三石米,南方的金银很值钱,而我们发行银钱,却按官价来算,这简直就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啊!”
  杨元庆这才知道,原来发行的银钱价格中存在着这么大的漏洞,半响,他才道:“我想官府第一次少量发行,就是为了试探,如果市场上的银贵钱贱,那么第二次发行肯定会调整,应该不会再是一枚银钱兑三十铜钱了。”
  王崇义对杨元庆身上的银钱已经没有了兴趣,他便不想浪费时间,起身拱手告辞:“很高兴认识李兄,在下还有事,先走了一步,李兄若来小店买米,只要不超过五石,我可以每斗便宜你五文钱,算是今天有缘相识。”
  杨元庆听他商人气十足,便点点头笑道:“多谢王兄,有空我会来。”
  王崇义起身走了,杨元庆刚要离去,却听酒肆外面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声音,“阿姑,吃完饭我们再逛北市吧!”
  几名亲兵一下子躲到门后,只见外面走进来两名年轻的少女,一个十四五岁,身材高挑,美貌艳丽,刚刚长成。
  而另一个虽长得高,眉目很清秀,却很细瘦,明显还是个黄毛小丫头,也就十岁出头,这两人正是丹阳公主杨芳馨和杨元庆的长女杨冰。
  今天四子杨远满月,按照风俗,须入寺还愿,裴敏秋便和江佩华抱着杨远去西郊观音堂向菩萨还愿,趁着这个机会,两人便溜了出来。
  逛街是所有少女的共同爱好,古今亦然,两人都攒下一点钱,便想趁这个机会来北市买点便宜的小玩意。
  正值中午,两人想先吃一点东西,一进酒肆,迎面便看见了杨元庆,杨冰看了杨元庆一眼,碰了碰杨芳馨低声道:“阿姑,这人长得有点像我爹爹。”
  杨元庆的亲兵们都看见了她们,早躲了起来,所以两人做梦也想不到眼前这个有点眼熟的中年男子竟然是杨元庆。
  杨芳馨瞥了一眼杨元庆,她也觉得有点像,不过怎么可能,便撇了撇嘴,“别瞎说了,你爹爹会打扮得这么庸俗市侩?”
  杨元庆听力异于常人,她们二人的低低对话他听得清清楚楚,杨芳馨的话令他苦笑一声,便笑道:“看样子,非要我开口说话,你们才知道。”
  “爹爹!”
  杨冰听出了声音,她惊喜地大喊一声,跳上来抓住杨元庆的胳膊,忽然她又有点心虚,便拉着父亲的胳膊使劲摇晃,撒娇地问道:“爹爹,你怎么在这里?”
  “当然是来抓你这个小鬼头!”
  杨元庆爱怜地在女儿头上敲了一下,笑道:“又瞒着你娘偷跑出来,是不是?”
  “没有偷跑出来,是从大门走出来。”
  杨冰真的以为父亲是来抓她回去,心中一阵害怕,杨芳馨却知道杨元庆出来和她们无关,但她心中也很紧张,咬着嘴唇不知该说什么?
  杨元庆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指了指自己的皮袍,问她,“这身打扮真的很市侩吗?”
  杨芳馨的脸蓦地红了,原来他听见了自己说话,她走上前,冷淡地说道:“就算微服私访也该讲究一下品味,你这身打扮和那些暴发户商人又有何区别?”
  ‘原来爹爹不是来抓我。’杨冰听见‘微服私访’四个字,一颗心顿时放下了。
  她眼珠一转,有爹爹在这里,干嘛要自己花钱,自己的钱本来就很少,吃了饭,买东西就不够了,她又撒娇道:“爹爹,我饿了。”
  “走吧!上二楼去。”
  杨元庆牵着女儿的手,对杨芳馨使个眼色,向二楼走去,杨芳馨心中怦怦乱跳,杨元庆竟然给她使眼色,她想矜持一下,但双脚却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
  三人走到一个靠窗的位子前坐了下来,杨元庆坐在一边,杨冰和杨芳馨坐在另一边,伙计上前陪笑躬身问道:“三位想吃点什么?”
  杨元庆笑着问女儿:“想吃什么,自己说。”
  “我要吃鱼,红烩汾水大鲤鱼我最喜欢,还有糖蟹,现在十月,应该有蟹了。”
  旁边伙计一竖拇指赞道:“姑娘果然会吃,汾水鲤鱼是今晨刚钓上来,新鲜得很,另外小店昨天才进了一筐吴中贡蟹,其中有两对缕金龙凤蟹,可是当年先帝的最爱,只是价格很贵,百吊钱一对,姑娘要想好了。”
  杨元庆心疼女儿,他知道家中妻子提倡节俭,这种贡蟹反而吃不到,便道:“两对缕金龙凤蟹都蒸了端上来。”
  他又问杨芳馨,“丹阳想吃点什么?”
  杨芳馨抿嘴一笑,“我吃点蔬果就行了。”
  杨冰抢过话题笑道:“阿姑说她最喜欢吃火爆鹿舌,最多一次能吃三条。”
  杨芳馨粉脸通红,悄悄掐了杨冰胳膊一下,低声怨道:“死丫头,你胡说什么,我几时喜欢吃鹿舌?”
  杨冰拍掌笑了起来,“阿姑害羞了,少见啊!”
  杨元庆微微一笑,对伙计道:“当季果蔬各来一盘,另外再来两条火爆野鹿舌,一份酱烧鹿脯肉,三张胡饼,一壶上好蒲桃酒,可以了。”
  鹿舌在隋唐从来都是极为名贵之菜,这里的鹿舌并不是指家养鹿,而是草原马鹿,舌头又长又细,长期吃新鲜牧草,更加劲脆。
  这种鹿舌一直是宫廷贡品,民间很少,隋朝灭亡后才流入民间,一般酒肆也会有一两条,藏在冰窖里,作为镇店之菜。
  伙计见他们点龙凤蟹毫不犹豫,知道他们是有钱人,但鹿舌却非同一般,他犹豫一下,跑去把掌柜找来。
  掌柜很快上前,笑眯眯施礼道:“客官,我要说清楚,小店确实有两条野鹿舌,但真的很贵,一条就要三百吊钱,两条可是要六百吊钱,我再说一遍,两条要六百吊钱。”
  杨芳馨慌忙摆手,“不要!不要!我不要鹿舌。”
  杨元庆却淡淡一笑,“万吊钱又如何?我既然已经说了,还不快去备菜。”
  掌柜暗暗一咋舌,这位大爷非同一般啊!居然连万吊钱也不在意,他拍了伙计肩膀一巴掌,“既然客官要鹿舌,还不快做去!”
  杨芳馨见杨元庆对自己极为舍得,心中又是欢喜,又是甜蜜,她毕竟是公主,两条鹿舌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也没有太为难。
  杨冰却抓住了机会,她可怜巴巴央求,“爹爹能不能给我一点零钱,我攒了一个月,才有两吊钱,想买点喜欢的小东西,可能钱不够。”
  杨元庆摸出二十几枚银钱,笑着递给了女儿,“这是新发行的银钱,可以换十吊钱,送给你们吧!”
  杨冰和杨芳馨都没有见过银钱,一起凑上前,拿着银钱好奇地打量,这时,掌柜亲自端来了几盘果蔬,一眼看见了桌上银钱,眼睛一亮,连忙笑道:“姑娘,这银钱换给我吧!一吊钱换一枚。”
  银钱一共有二十二枚,杨冰取了两枚,作为自己和杨芳馨的收藏,其余二十枚银钱一起推给了掌柜,却一本正经说:“我爹爹说了,可以换十吊钱,那我也不多要,你若想要,十吊钱换给你。”
  掌柜呆了一下,他知道官价是三十钱换一枚,这姑娘只比官价稍贵一点,不肯多占便宜,真是难得,他一竖大拇指,“姑娘真是信人也!”
  他跑回柜台,拿来十吊钱,换了这二十枚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