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2 节
作者:摄氏0度      更新:2021-02-17 05:40      字数:4763
  蔷褪撬宄厝幻娑缘牡腥耍瓶顾宸衔颐堑母纠妗!?br />
  邴元真这么卖力地劝说李密,是唐朝三千两黄金刺激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他骨子里对杨元庆的惧怕。
  当年大海寺之战,便是他协助李密一手策划,导致张须陀自尽而亡,也使他和杨元庆之间结下了不解之仇。
  邴元真心里很明白,他又含蓄地提醒李密,“王爷应该还记得张须陀吧!秦琼、罗士信、牛进达和贾润甫这些张须陀的旧将都得到了重用,还有杨元庆是张须陀之徒,具说他们情同父子,王爷认为和杨元庆可有和解的可能?”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三章 唐魏结盟
  唐朝的使者是黄门侍郎温大雅,他在抵达陈留县三天后才得到了李密的接见。
  陈留宫勤政阁,这是李密处理公务的官房,温大雅在几名侍卫的引领下,走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李密官房的大门前。
  “启禀王爷,唐使带到!”
  “请他进来。”
  大门开了,温大雅安昂首走进了房间,房间内宽敞而明亮,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正中间坐着身着紫龙袍,头戴三梁冠的魏王李密,左右各坐了一名大臣,李密对面放着一张坐榻,显然是留给他的。
  此时温大雅却注意到,靠窗户摆放着一张宽两丈,长三丈的巨大沙盘,自从杨元庆率先使用沙盘后,其他各大势力都跟着效仿,李渊的御书房内也放着一张涵盖整个中原的巨大沙盘。
  温大雅收拢心神,快步上前向李密行一礼,“大唐皇帝陛下特使温大雅参见魏王!”
  “原来是温侍郎,请免礼!”
  李密的文学修养极好,本人又是出身关陇贵族,这便使他的排场和礼仪都还像模像样,颇有一点正式王朝的气势,李密自我感觉也良好,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座像样的都城,像太原或者长安那样的大都城替他撑起门面。
  李密又微微一笑,摆手道:“温侍郎请坐。”
  “多谢殿下!”
  温大雅坐了下来,李密又笑着给他介绍旁边两名高官,“这两位是尚书右仆射房玄藻和内史令邴元真,都是大魏王朝的重臣,温侍郎想必也听说过。”
  温大雅当然知道,李密虽然从宇文化及手中接纳了一帮隋臣,像裴蕴、虞世卿等人,不过是充充门面,而大权实际上还掌握在他从前的心腹幕僚手中,就像眼前这两位,这也是封德彝从李密处逃回来的主要原因。
  “原来是两位重臣,大雅久仰了。”
  三人各自见礼,当温大雅和邴元真行礼时,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有一些事情彼此都已心知肚明。
  房玄藻却像老僧坐定一样,眼睛半闭,仿佛什么都和他和他无关,温大雅的见礼他也爱理不理,显得十分傲慢。
  这倒不是文人相轻,而是房玄藻反对和唐朝结盟,他不希望李密卷进隋唐相争中去,他看得很透,唐朝明显就是在利用魏朝,房玄藻坚决反对,但李密却很热衷,令他无可奈何。
  温大雅在房玄藻处碰了个冷脸,有些尴尬,只得笑了笑,对李密道:“鄙人前天已上呈了我朝陛下写给殿下的亲笔信,想必殿下应该已经看过,不知殿下是否愿意接受我朝陛下的建议。”
  李密淡淡一笑,“我确实已经看过唐朝皇帝的亲笔信,也充分考虑了他的建议,从原则上,我可以接受他的方案,只是一些细节上需要再商讨一下,不知温侍郎能否能做主?”
  温大雅略略一怔,连忙欠身道:“如果改变不大,我可以做主!”
  “改变倒是不大,不过我想追加一些小条件。”
  温大雅听说李密想追加条件,他心中有些紧张起来,尽管他临行前唐廷已经考虑到李密可能会提出条件,但朝廷准备让步的地方并不大,其中圣上明确表示,土地和人口坚决不让步。
  温大雅实际上可以做主的余地并不大,但他沉住气道:“不知殿下想要什么条件?”
  “我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需要唐朝提供给我三十万石粮食,以作为军需之用。”
  听到对方要三十万石粮食,温大雅一颗心略略放下,荆襄那边粮草充足,三十万石粮食拿得出,这个条件他可以答应。
  不过他不能一口答应,让李密觉得太容易了,温大雅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沉吟一下又问:“不知魏王殿下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至于第二个条件嘛!”
  李密拖长了音调,语气变得冰冷起来,“我要一个人头,封德彝的人头,作为结盟条件。”
  温大雅吓了一跳,第一个条件还是他装模作样,但第二个条件他就真的不能接受了,怎么可能!封德彝现已是唐朝的内史侍郎,已是显耀高官,唐朝怎么可能再把他的人头交给李密,否则,以后谁还敢投靠唐朝。
  “第二个条件有点强人所难,请魏王三思。”温大雅委婉地拒绝了李密的第二个条件。
  “这样我就很遗憾了,我本想和唐朝结盟,可惜啊!”李密摇了摇头,言语中充满了遗憾之情。
  “殿下,可否换一个条件,将心比心,如果唐朝提这样的条件,殿下能接受吗?”
  李密仰头想了片刻,眼中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既然是强人所难,那我只好换一个条件了,好吧!我不勉强唐朝,我就换一个条件,我要十万匹绢布。”
  这才是李密的真正条件,封德彝的背叛虽然令他恼火,但那只是面子上的损失,现在李密更看重的是实际利益,粮食、布匹这种最现实的财物,用一个封德彝人头换取十万匹绢布,这可是大买卖。
  温大雅一下子明白了李密的意图,他心中暗骂一声无耻,好在这个两个条件都没有触犯了土地和人口的底线,他可以答应。
  “魏王殿下还有别的条件吗?”
  “别的就是希望我们双方能以诚相待,共同对付隋军南扩。”
  温大雅郑重地点了点头,“就凭魏王殿下‘以诚相待’四个字,两个条件我都答应了。”
  ……
  温大雅离去,邴元真也退下了,房间里只剩下房玄藻和李密两人,房玄藻是坚决反对和唐朝结盟,他并不像邴元真那样存有私心,而是他认为和唐朝结盟,是战略上的失误。
  “王爷可意识到我们魏朝和隋唐相比还缺什么?”
  这一点李密心知肚明,他负手慢慢走到沙盘前,久久凝视着沙盘,良久,才叹口气道:“我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口。”
  “王爷说得不错,唐朝有关中和巴蜀,又占据了富庶的荆襄,人口众多,而隋朝有河东和丰州,我听说丰州正陆续向河北迁移人口,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我们就缺少一个像关中或者河东那样人口密集之地,所以实力上始终比不上隋唐两朝。”
  房玄藻看得很透彻,说出了李密现在最大的软肋,其实李密还有一个软肋,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他俘获了杨倓和萧后,那隋朝的皇后和太孙,而他建立的朝代却叫魏朝,军队也叫魏军,这就有点不伦不类,使他丧失了正统,萧后和杨倓的政治优势也没有能发挥出来。
  但和名正言顺相比,没有战略之地的软肋更为严重,他为什么提出要三十万石粮食为条件,就是因为他的军粮严重不足。
  他占据的地盘根本无法养活二十万大军,只能用军队屯田,但军队屯田也解决不了燃眉之需,没有人口,就没有粮食和赋税,也没有兵源,这是李密最大的软肋。
  而房玄藻知道李密的问题所在,他也想到了应对之策。
  “王爷,其实我们可以向南方发展,以江都为都城,以吴越之地为腹地,北可控江淮中原,南可达吴越三闽,足以和隋唐三分天下,如此,为何要替唐朝卖命,被它所利用?”
  房玄藻的一席话使李密有些动心了,虽然在隋朝前期,南方经济人口不能和北方相比,但在隋末大乱中,北方遭受极大破坏,大量人口南逃。
  相反,江南遭受战争破坏却相对小一些,反而成为经济发达之地, 虽然在隋末后期,江南也有李子通、杜伏威等人的造反,但在那个时候,各个诸侯都已经比较重视民生,不再掠夺杀戮,懂得放水养鱼了。
  李密首先想到的是江都城,城池高大宽阔,人口众多,后来成为隋朝陪都,是一座可以和太原、长安媲美的大都城,若能得江都,那他就可以直接登基称帝。
  “这件事让我再好好想一想,再想一想!”
  房玄藻其实也不是要李密立刻答应什么,毕竟事关重大,不可能一下子答应什么,同时也不是要他反悔和唐朝结盟,关键是只要李密心中有自己的利益,他就会悠着点,不会倾尽老底替唐朝卖命。
  “那卑职告退了!”
  ……
  李密独自一人负手站在沙盘前,他又想起了往事,其实说起来他和杨元庆的渊源很深,当年第一个赏识他之人便是杨素,他在牛背上读书,被杨素看见,一番交谈之下深以为奇,命儿子玄感和自己交往。
  杨玄感是他平生第一挚友,包括杨玄感的造反,也是他一手策划,但却没有想到,他现在最大的敌人,竟然是杨玄感的儿子,杨素之孙,使他深感人生际遇之奇妙。
  李密又负手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绚丽的晚霞,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紫红色,李密最后悔之事,便是击杀了张须陀,正是击杀张须陀,使他和杨元庆结下了不解之仇,他们之间的恩怨只能是至死方解。
  这个死结让李密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四章 江淮伏威
  隋末各路乱匪之中,势力最大的有三家,第一是瓦岗翟让、李密,第二是河北窦建德,第三就是江淮杜伏威。
  杜伏威的势力主要在淮南,在江都郡以西,江淮之间的广大土地,包括历阳郡、丹阳郡、钟离郡、淮南郡、庐江郡五地,有兵力十余万人,其中最精锐之军有四万,被称为‘上募’军。
  江淮一带也并不是只有杜伏威一支势力,只是杜伏威最为强大,此外还有吴郡沈法兴和余杭李子通,以及江都郡陈棱,这四支势力占据着江淮和江南。
  陈棱在宇文化及兵败后逃回了江都,手下有一万多残军,他利用隋朝留下的粮食和物资重振旗鼓,赈济灾民,招募士兵,渐渐使兵力扩充到了三万人,据守江都城。
  在江南、江淮四大势力中,李子通和沈法兴皆奉李密为主公,陈棱自立为江都王,而杜伏威则是效忠于洛阳皇泰帝,去年被皇泰帝封为淮王、淮南五郡兵马总管,但此时,洛阳王世充篡位,使杜伏威处于一种深度迷茫之中。
  这天下午,一支小商队赶着数十匹满载货物的骡马走进了历阳城,商队为首之人正是从太原而来萧琎,二十几名士兵扮作商队伙计,保护萧琎一路南下。
  他们要穿过李密的势力范围,不可能披甲戴盔、穿着朝服南下,只能改扮成商人,历阳是杜伏威的都城,人口密集,商业繁华,城内客商来来往往,叫卖声此起彼伏。
  萧琎带来的是北方皮毛,在江淮一带比较少见,一进城便被几家商铺的掌柜围住了,争着要买他带来的皮毛。
  他们把毛皮脱手,便在城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众人进了客栈,这是一家历阳城内颇有名大客栈,掌柜姓王,四十余岁,长得肥肥胖胖,看起来十分和蔼和亲。
  手下们去休息了,萧琎则找到了掌柜,他有一些事情需要问问掌柜,两人在后堂坐下,王掌柜命伙计上了茶,笑眯眯道:“听萧兄口音好像是北方人,偏偏萧兄又是江南大姓,这倒是有点少见。”
  “这很正常啊!隋破南方,被送往北方的南方大姓不计其数,我不过是其中一人罢了。”
  “这倒也是!”
  王掌柜又笑眯眯道:“这次来历阳,除了卖货外,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
  本来是萧琎想打听一些消息,不料却反被掌柜盘问,他笑了笑,“也没什么事?只是还想找几个流落江南的亲人,倒有件事想向掌柜打听一下。”
  “你说,只要我知道,一定奉告。”
  萧琎沉吟一下道:“我和几个洛阳朋友走散了,也是商人,他们也要来历阳县,不知这两天,历阳县可有从洛阳过来的人?”
  萧进是想打听王世充的使者,他知道杜伏威原本是效忠皇泰帝,现在皇泰帝被废,王世充篡位,他肯定会派人收买杜伏威,就不知使者到了没有?
  “从洛阳来的?”
  掌柜想了想,笑道:“三天前倒是有一队人马从洛阳来,不过不是商人,听说是使臣,别的洛阳人就没有听说了。”
  萧进的心顿时一沉,王世充果然派使臣来了,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闹,一名伙计跌跌撞撞跑进来。
  “掌柜,外面冲进来好多士兵……
  王掌柜腾地站起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