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节
作者:摄氏0度      更新:2021-02-17 05:36      字数:4776
  龌实劾此担乔岫拙伲热绨颜盆鞯搅肽稀⒔恢夯蛘呶饔蛉プ龉伲庋涂梢远暇凸芈ぜ胖涞牧怠?br />
  所以杨元庆感觉杨广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那就是将关陇势力彻底从江淮和江南铲除,包括官场和商场,江淮和江南是杨广倚重之地,他绝不准关陇势力渗透进来。
  自己该从何入手?漕运吗?一个小小漕运垄断扳不倒张家,或许可以从漕运中逐渐挖出更深的线索,只是他手中没有一点头绪和线索。
  就在这时,‘咔!’一声轻响,一支箭从窗户射入,钉在桌子上,杨四郎大吃一惊,拔刀要冲出去,杨元庆叫住了他,“不要慌!”
  他目光紧紧盯着箭杆,箭杆上竟绑着一封信,杨元庆上前拔起信,可以看见信上写着五个字,‘杨元庆亲启’,杨元庆猛地回头,一步上前推开后窗,箭是从桅杆方向射来,但漆黑的桅杆上空空荡荡,看不见一个人影。
  “妞妞!”他低低叹息一声。
  ……
  江都城,几名骑士飞奔至一座大宅前停下,一名年轻男子翻身下马,跑上台阶敲了敲大门,这里是江都太守张云易的官邸,门开了一条缝,门房一下子认出了来人。
  “啊!是公子来了。”
  “我父亲在吗?”
  “在!公子请进。”
  年轻男子正是张云易的长子张启,他奉祖父之命来江都送信,他闪身进了府邸,直接快步向父亲的书房走去。
  书房内,张云易刚刚接到朝廷牒文,新任御史大夫杨元庆前来视察漕运,这个消息令他愣了半晌,杨元庆要来,此人不是武将吗?他来江南做什么?
  张云易对杨元庆的印象就是天下第一箭、大利城、开拓西域,别的他都不太了解,他还知道由杨元庆引发的贺若弼一案,使关陇贵族损失惨重。
  张云易想不出杨元庆来江都做什么?不过既然是视察漕运,他倒要小心点了,要约束两个船行,不准他们做得太过份。
  这时,一阵脚步声在门外响起,“长公子来了!”有人禀报。
  “啊!”
  张云易一阵惊喜,他的儿子来了么?他急忙站起身吩咐,“快进来!”
  张启走了进来,他双膝跪下,给父亲磕头,“孩儿参见父亲大人!”
  “快起来!”
  张云易连忙将儿子扶起,笑道:“怎么会有时间来江都?”
  “回禀父亲,是祖父让孩儿来江都,有重要事情。”
  张启取出一封祖父的信呈给父亲,“父亲先看信!”
  张云易接过信慢慢坐下,他已经猜到了几分端倪,应该是和杨元庆这次南下视察有关。
  他拆开信细细看了一遍,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父亲张瑾写给他的信很长,将前不久发生在京城的朝廷斗争详详细细讲了一遍,张云易暗吃一惊,杨元庆有这么厉害吗?
  “你祖父还有什么口信吗?”张云易放下信问道。
  张启点点头,“祖父说,杨元庆最擅长抓住对手的弱点赢得主动,祖父让父亲暂时把江南的生意都停下来。”
  “还有……”
  “还有什么?”张云易注视着儿子。
  “还有,祖父要父亲先下手为强!”
  卷九 青海长云暗雪山 第三十二章 文道武途
  江都城云汇馆,这里是江都郡的官方驿馆,一般只给重要的官员使用,云汇馆占地五亩,由五座院子组成,每座院子都有十几间屋,还有专门侍候官员的馆吏。
  但这座占地五亩的大驿官此时却只有一名官员居住,此人便是一个多月前便抵达江都的御史韦德裕,韦德裕是京兆韦氏族人,很得皇帝杨广的信赖。
  这次江南之行,韦德裕先弹劾彭城郡太守张信私自加税,不料具体操作者河运使杨熲离奇自杀,使他证据不足,张信仅仅被调去梁郡为丞,这件事使皇帝杨广对他颇为不满,又将司隶大夫薛道衡派来另案调查,让韦德裕意想不到的是,薛道衡并不调查官员,而是调查他,向皇帝杨广弹劾他收受贿赂,事实上他在彭城郡确实接受了万记和千济两家船行送他的一尊三十斤重的金佛。
  到了江都郡他才知道,万记和千济两家船行其实都是张家的产业,他才明白自己上了当,好在杨广还是信任他,下密旨给他,命他秘密调查关陇贵族在江淮一带的产业。
  一个月来,韦德裕非常低调,早出晚归,他获得了不少惊人的发现,张家控制漕运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关陇贵族各大财阀在开皇十年后便开始大举进占江淮、江南等富裕之地,用家将和心腹奴仆的名义将他们的势力渗透进了每一个产业,尤其广置田庄,仅他查到的张家所占良田茶园便达数千顷,几十座田庄。
  还有元氏、独孤氏、宇文氏、于氏、窦氏、侯莫陈氏、长孙氏等等,这些关陇大贵族几乎每一家在江南都是富可敌国。
  这些产业在江都郡太守张云易、丹阳郡太守宇文琦以及吴郡太守于钦明等人庇护下,这几年发展更加迅猛,利用权势排挤南方资本,独占很多赚钱的产业,关陇并江南的现象已经出现。
  灯下,韦德裕正在奋笔疾书,他已经写好三本厚厚奏折,数万字,都是他一个多月来的详细调查,他已知道杨元庆来江南查案,杨广命他将调查报告移交给杨元庆,由杨元庆来对江南官场发难。
  这时,门敲响了,韦德裕停住笔问道:“是谁?”
  “韦老爷,是我!”这是伺候他的馆吏王顺郎的声音。
  “有什么事吗?”
  “我给老爷送火盆来了。”
  现在已是十一月上旬,江都的天气虽不像北方那样寒冷,却很冻手,韦德裕搓搓手笑道:“送进来吧!”
  门开了,王顺郎搬着一个大火盆吃力地进来,韦德裕连忙上前帮忙,两人将火盆抬进屋,王顺郎向旁地上看一眼道:“老爷,你写的东西掉了。”
  韦德裕一回头,见地上有一本奏折,他愣了一下,折子怎么会掉在地上,他放下火盆上前去捡,就在他弯腰的瞬间,王顺郎的脸变得异常狰狞,他冲上前捂住韦德裕的嘴,拔出匕首狠狠地刺进他的后心,韦德裕一声惨叫,血喷涌而出,王顺郎又猛地用匕首在他脖子一抹,割断喉咙,将韦德裕杀死在房中。
  王顺郎动作迅速,他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小心地放在桌上,又翻开两页,小心地把笔放在上面,奏折上字迹和韦德裕一模一样,内容却是弹劾薛道衡受贿狎妓,王顺郎又翻了翻韦德裕正在写的几本奏折,沉思一下,立刻将几本秘密调查报告揣进自己怀中,又将火盆放正,丢下一样东西,迅速退了下去。
  一个时辰后,云汇馆内响起王顺郎恐惧的叫喊声,“来人啊!王御史被杀了,快来人啊!”
  ……
  一刻钟后,太守张云易和郡丞王世充带领大群衙役冲进了云汇馆。
  “每一个人都要查,每一个房间也不能放过!”
  张云易高声怒喝,指挥着衙役们在馆内大搜查,王顺郎被人带上来,他跪在张云易面前战战兢兢道:“小人去给韦老爷加碳,发现老爷倒在血泊中,韦老爷太惨了!”
  张云易眯起眼睛,眼睛里闪烁着一种难以察觉的亮色,“那你发现有什么动静没有?”
  “韦老爷好像有客人来过,天太黑,我没看清楚,好像还有争吵声,我躲在屋里取暖,没有注意啊!”
  张云易重重哼了一声,“你快想,这个客人是谁?”
  “好像是……薛老爷,声音有点像,我不敢肯定。”
  房间里,王世充正仔仔细细地检查案发现场,没有搏斗的痕迹,来的是熟人,桌上韦德裕正在写一本弹劾薛道衡的奏折,只写到一半,王世充微微一愣,如果是有人来,应该是奏折合上才对,或者用书盖上
  这时,王世充忽然发现桌子下面有一枚银戒指,他弯腰捡了起来,托在手心里细看,是一枚制作粗劣的银戒,一看便知是廉价货,韦德裕不可能有这种东西。
  “发现什么了吗?”
  张云易走了进来,他眉头紧皱,韦御史死了,如果找不到凶人,他无法向圣上交代。
  “使君,韦御史好像在弹劾薛大夫。”王世充指了指奏折。
  张云易冷哼一声,“这很正常,薛道衡不是一样弹劾了他吗?”
  “还发现什么?”
  “还有就是一枚银戒。”
  王世充把银戒递给张云易,“在地上找到,可能和凶手有关。”
  张云易仔细打量这枚银戒,摇摇头道:“这种低劣货色最多值五十钱,和韦御史没有关系。”
  “使君,这枚银戒我好像见过。”张云易身后一名随从道。
  张云易蓦地回身,注视随从问:“你在哪里见过?”
  “好像是薛大夫的一名手下,姓蒋,我在他手上见过。”
  “薛大夫?”
  张云易愣住了,他看了一眼王世充,“郡丞,这可不好办啊!”
  王世充低头望着地上,半晌才道:“没办法,总比无法向圣上交代好。”
  王世充快步向外走去,“通知弟兄们,去金涵馆!”
  张云易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
  司隶大夫薛道衡就住在隔壁的一个馆舍,叫金涵馆,也是一座条件很好的驿馆,之所以不让薛道衡和韦德裕住在同一座馆舍中,就是因为薛道衡和韦德裕因弹劾之事关系恶劣。
  “你们去找过了吗?怎么会莫名其妙失踪!”
  房间里,薛道衡在怒斥几名手下,他的一名随从中午出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令薛道衡极为恼火。
  薛道衡今年已近七十岁,是隋朝最有名的诗人,与卢思道齐名,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自命清高,却又恋眷官场之人,一方面做着皇帝杨广任命给他的高官,另一方面却又屡屡写诗讥讽杨广,比杨广比作千金买一笑的周幽王,数次挑战帝王底线,杨广敬他才华出众,对他也是忍了又忍,这次派他来江南巡察,原本是让他查江南地方官,但他却被张云易利用,弹劾御史韦德裕,令杨广深为失望。
  薛道衡已经接到牒文,一旦杨元庆抵达江都,他们立刻办理交接,他将返回京城,明天一早他就要返京,但随从却没有了踪影,让薛道衡恼火万分。
  “老爷,现在夜已深,只能在赌馆和妓院内,要么就是在城外进不了城了。”
  “那就去赌馆妓院找,都去找!”
  就在这时,一名随从奔了进来,“老爷,太守和郡丞来了,说有重要事情。”
  薛道衡一愣,连忙向外走去。
  院子里,张云易目光冷漠,王世充则站在后面,面无表情,在他们身后簇拥着大批衙役。
  “张太守,王郡丞,这么晚来有何见教?”薛道衡笑着走了出来。
  张云易淡淡道:“薛大夫,你的随从蒋清可在?”
  薛道衡眉头皱了起来,“此人我也正在找,中午出去,现在未归,怎么,他出事了吗?”
  张云易摇摇头,“很抱歉,薛大夫,公事公办,我们得罪了。”
  张云易一挥手,“搜他的房间!”
  数十名衙役向随从住的房间冲去,砸开了蒋清的房间,薛道衡大怒,“张太守,你这是在做什么?”
  王世充叹了口气道:“薛大夫,韦御史在一个多时辰前被人杀了,我们在现场发现了你随从蒋清之物。”
  薛道衡呆住了,韦德裕竟然被杀了吗?就在这时,房间里传来衙役的喊声,“找到了!”
  几名衙役将一个布包拎了出来,里面是几件血衣和一把血淋淋的匕首,“太守,我们从床下挖出!”
  “这……这是怎么回事?”薛道衡懵了,一时反应不过来出了什么事。
  张云易冷冷道:“薛大夫,请你把蒋清交出来吧!”
  ……
  次日一早,杨元庆的船队抵达了江都码头,江都太守张云易、江都丞王世充以及司马刘思、都尉王进武等等一班重要官员纷纷出城迎接新御史大夫。
  但同样在江南一带巡视的司隶大夫薛道衡却没有来,他涉嫌杀死御史韦德裕而被临时关押,张云易准备把这件事交给杨元庆处置。
  司隶大夫涉嫌杀死御史,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天大的案子,作为御史大夫,杨元庆必须要回京城面圣汇报,也就是说,杨元庆最多只能在江都呆三天,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就必须回京面圣。
  张云易心中得意,杨元庆不是要来查案吗?自己就给他制造一个大案,让他慢慢查去。
  “大船靠岸!”
  一名船夫大喝一声,一队官船缓缓靠岸了,这是杨元庆到了,张云易率领官员们迎了上去。
  大船上走下来一百余名士兵,又走下来一名头戴银盔的年轻将领,却不见杨元庆的影子,张云易愣住了,连忙上前问道:“杨御史何在?”
  年轻将领是苏烈,他看了一眼来迎接的官员,看了中间的武官,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