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作者:缘圆      更新:2021-02-21 17:52      字数:4861
  兴樟⒍碌裙业牟渭樱迳柬栋略嘶岬乃阶匀换岽蟠蠼档汀?br />
  例如谢尔盖·布勃卡,这位号称“撑杆跳沙皇”的苏联运动员,他已经连续30次刷新了大部分由他自己保持的室内、室外纪录。他违心把世界纪录1厘米1厘米地提高,除了能大把地赚钱外,还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瞩目。试想,没有这样一位运动员的参加,奥运会的撑杆跳比赛将会怎样地黯然失色。
  没有苏联队的参加,篮球比赛也不会那么精彩了。美国队现在有了自己的巨人中锋帕特里克·尤因,他身高2米23,正准备在赛场上与苏联队的巨人阿尔维达·萨博尼斯一决雌雄。也许这种场面人们不会看到了。
  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参加奥运会所造成的空缺是任何人也无法弥补的。他们的运动员在田径和游泳方面的优秀成绩大大超过了苏联。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如果她们不参加奥运会,将会大大提高美国运动员的获奖数目,但这个数目无疑是掺了水分的。如此取得了奖牌,美国运动员的心情可想而知:又喜又愧。
  不仅如此,社会主义国家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的行动也将使这届奥运会的经济收益大大受损。例如,苏联宣布不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后,美国广播公司立刻把电视转播费又压低了6千万美元。仅这一项,就使尤伯罗斯损失了至少4千万美元。
  本来往返于洛杉矶的机票以及所有旅馆都已预定一空,但是由于苏联领导人的新决定,尤伯罗斯只好取消了原为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预定的18500个房间的大部分客房。此外,观光旅游、餐饮等各方面也将损失几亿美元。
  门票的收入同样锐减。没有苏联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很难调动观众的热情。于是尤伯罗斯别出心裁印制了一种贵宾票,每张贵宾票2万5千美元,可供两个人观看奥运会的所有比赛。尤伯罗斯还特意从8百万张门票中留出了2百万张,专供外国观众使用,自然这部分票的票价要比其余6百万张门票的价格高一些。
  虽然苏联等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宣布不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但是奥运会的某些开支并没有因此减少。例如,洛杉矶奥运会仍然要雇用50000名服务人员、16000万名保安人员、5500名艺术家、4000名司机等。此外还要雇用2400辆轿车供运动员、体育官员和记者使用。
  事后尤伯罗斯也后悔,如果早知道苏联等国家不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他也会像莫斯科奥运会那样,把开幕式的规模搞得小一些,这就可以节约一大笔开支。
  但是,尤伯罗斯就是尤伯罗斯。如果没有金刚钻,他当初就不会揽这个瓷器活。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他也不会接这个摊子。
  虽然有的开支不能减少,但有不少项目都可以采取变通办法,这就会节省一大笔开支。首先,洛杉矶1932年曾举行过奥运会。现代奥运史中,有4个城市举办过两次奥运会,即巴黎、伦敦、柏林和洛杉矶。虽然如今奥运会的规模与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以前奥运会的一些设施仍然可以使用,例如奥运村。
  奥运村也可以说是洛杉矶的一个创举。当第10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时,组委会为了便于管理,专门为男运动员建立了奥林匹克村。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女选手们仍然分散住在市内各家饭店里。
  此后,国际奥委会做出了规定,要求奥运会组委会为男女运动员各修建一个奥运村。并且把这条要求写进了《奥林匹克宪章》。
  昔日的创意今天又有了新的用途。尤伯罗斯没有新建奥运村,不足部分用大学校舍解决,这就为他节省了一大批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尽管如此,他仍然忙得不可开交。他几乎每天都乘他的私人直升飞机从这个区飞到那个区,从这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而且到了一个地方后,说上几句话,交待一些事情,不过两、三分钟又匆匆离去。
  任何东西到了商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尤伯罗斯把商业机制也引进了奥运会。如果说,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创举是建立奥运村的话,那么,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创举就是奥运会的公开商业化。
  尽管奥运会的商业化并不是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的,但此次商业化的公开化却使奥运会的商业化又公开合法化。从此,人们不再避讳“商业化”这个词,而且从洛杉矶奥运会的实践中总结出不少经验,再加以发扬光大,使奥运会盈利猛增,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作用。
  奥运会公开商业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尤伯罗斯发现参加奥运火炬接力跑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引以为荣的事情,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公开出卖参加火炬接力跑权利的办法,即凡是参加美国境内奥运火炬接力跑的人,每跑一英里,须交纳3千美元。此语一出,世界哗然。尽管尤伯罗斯的这个做法引起了非议,他仍然我行我素,反正最后大笔的款项是收上来了。
  除了电视转播权、出卖纪念品之外,拉赞助、做广告当然是奥运会的重要收入来源。尤伯罗斯不仅颇善此道,而且还有所创新。在这届奥运会上,他首推每一行业只要一家企业赞助的绝妙办法。
  身为商人,尤伯罗斯深刻地体会到,企业家最重视的是自己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没有知名度,产品很难作为商品推销出去,产品的知名度与产品所赚回的利润是成正比的。为了使自己产品的名气超过竞争对手,各个厂家往往肯花大价钱,企图挤垮对手。尤伯罗斯决定利用商家的这种心理,提高赞助收入。这种每个行业只收一家赞助的做法结果倒比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做法收入更多。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历来是生死对头,60年代以来,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两家交手的战场。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百事可乐占了上风,虽然赌注大了点,但毕竟打响了牌子,提高了销售量。可口可乐尽管自恃老大,也仍然显得相形见绌。这次洛杉矶奥运会上,可口可乐决心挽回自己的面子。
  尤伯罗斯向两家大公司抛出了400万美元的底价。百事可乐思想准备不足,还在犹豫之际,可口可乐已经胸有成竹,一下子把赞助费提高到1300万,高出尤伯罗斯提出的底价两倍多。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董事咄咄逼人地说,我们一下子多出900万,就是不给百事可乐还手的余地,一举将它击退。果然百事可乐没有还手,可口可乐成了饮料行业的独家赞助商。
  尤伯罗斯笑纳1300万美元后,又把目光对准了感光胶片的两位大亨,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底价同样是400万美元。然而这次可不那么顺利,柯达公司自信实力雄厚,且奥运会又在自己的地盘上举行,因而显得不温不慌,不肯与尤伯罗斯签定最后合同。此时一向嗅觉灵敏的日本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决心以此为契机,一举打入美国市场。富士公司同尤伯罗斯讨价还价,最后以7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洛杉矶奥运会的胶卷独家赞助权。待到柯达公司醒来时,富士胶卷已经充斥了美国市场,为此柯达公司广告部经理也被撤了职。
  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灵活应用商业手段,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对以后主办奥运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此,国际奥委会在努力保持奥林匹克运动光荣传统的同时,又对主办奥运会的手段和方式采取了灵活态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商业化经营方式的合理性。
  从经济上讲,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一次很成功的奥运会。由于尤伯罗斯精打细算,经营有方,这次奥运会至少赢利2亿5千万美元。同莫斯科奥运会相比,特别是同蒙特利尔奥运会相比,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钱虽然赚到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流进了尤伯罗斯的腰包,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家奥委会只分到了一点残羹。
  筹办奥运会之初,尤伯罗斯就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不要国际奥委会出资,但是作为交换条件,国际奥委会必须同意做出相应的让步,即把国际奥委会按照惯例从电视转播费提取的1/3的比例再度降低。国际奥委会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了,而且也未意料到赢利会如此之多。当初有约,现在就不好反悔了。
  洛杉矶奥运会举办得十分成功,萨马兰奇对此很满意。尽管其中经历了种种曲折,毕竟还是把矛盾减少到了最小程度。这是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欣喜之余,萨马兰奇还是小有遗憾,就是这次奥运会卖得“贵了点儿”。
  实际上尤伯罗斯从一开始就把奥运会当成了一次赚钱的大好机会。他早就声明,这次奥运会买得“便宜不了”。
  第23届奥运会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在美国西海岸的“天使之城”洛杉矶举行。尽管遭到了苏联和东欧阵营另外12个国家的抵制,还是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盛会。参赛的运动员总数达到了7078名(男选手5458人,女选手1620人)。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第二次有7000名以上运动员参加的奥运会,第一次是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二十届奥运会。
  由于苏联和东德等体育大国的缺阵,美国代表队轻松地获得了177枚奖牌(其中金牌83块),大大超过在奖牌榜上名列第二的罗马尼亚代表队(共获奖牌53枚,其中金牌20枚)。自1952年以来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15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荣登得分榜的第5名。
  美国选手卡尔·刘易斯一举夺取了男子100米、200米、跳远和4×100米接力4枚金牌,当仁不让地成为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名人,中国的李宁因在体操项目中获6枚奖牌(3块金牌)而风靡“天使之城”。
  比赛过程中,美国观众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场比赛他们都群情激昂、声嘶力竭,“美国!美国!”的狂呼声自始至终充满了各个比赛场馆,令欧洲人感到厌烦不已。当时国际奥委会总干事贝弗利欧夫人说:“他们都象是孩子,我们法国管这叫‘爱国狂’。”美国广播公司(ABC)也推波助澜,在节目中大量报道本国选手和狂热的观众。最后,萨马兰奇不得不给电视台写了一封信,训斥其播出太多观众挥舞美国国旗的镜头。尽管如此,萨马兰奇在闭幕式上还是给予了洛杉矶奥运会高度的评价,称其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体育盛会”。
  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两个历史第一。
  首先,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民办的奥运会,改变了以往只能由城市主办或者由国家和城市共同主办的模式。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为以后奥运会的举办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事实上,参加竞办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和准备参加第二十六届奥运会的国家都在考虑将奥运会完全改为民办的可能性。也许有一天,《奥林匹克宪章》的有关条文要因此而修改。
  第二,在集资的具体形式和做法方面洛杉矶奥运会也做出了新的尝试,并且效果颇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奥运会某种程度上的商业化已经不可避免。今后,体育只有与商业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当然,在这当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例如为参加奥运火炬接力跑而需交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况且把奥运会的标志或者比赛作为一种纯粹的商品加以拍卖,是否有悖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也各有不同的见解。
  不管怎样,洛杉矶奥运会还是很成功的。它留下了很多经验,也留下了一些教训。当萨马兰奇看着奥运会旗被移交到汉城代表手中的时候,他长吁了一口气。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他的第一次重大使命终于圆满完成了。洛杉矶奥运会也作为现代奥运会由衰趋胜的转折点而被载入史册。
  安东尼奥·萨马兰奇第11章 汉城奥运会:崛起
  第11章 汉城奥运会:崛起
  ·韩国人的努力
  ·朝鲜、韩国共同举办的梦想
  ·为了和平与进步
  ·《手拉手》
  第24届汉城奥运会堪称为一次极其成功的体坛盛典,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由此又一次得到了全面恢复。对于汉城来说,这届奥运会的意义更为远大,它为韩国向全世界展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提高的国际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汉城奥运会自争办开始,似乎主要矛盾就不在国际,而在于朝鲜南北两方民族之间。
  由于奥林匹克运动尚未完全恢复元气,第24届奥运会的申办城市只有日本的名古屋和韩国的汉城。从条件上讲,名古屋的条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