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缘圆      更新:2021-02-21 17:52      字数:4852
  然而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1500年之后,她又重新出现在现代希腊的首都雅典。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高举着“和平、友谊、进步”的旗帜,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奉献给了全人类。
  他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写道:“当今世界,充满发展的极大可能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危险的道德衰败,奥林匹克精神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他针对资本主义兴起后带来的弊端和恶果,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阴云,人类和平面临的威胁,精神世界受到的玷污,试图用体育手段来拯救人类的危机。
  1892年11月25日,法国索崩正在召开纪念法国体育运动协会联合会成立三周年大会。一个演说者高亢宏亮的语调,吸引了全场与会者的注意力。他迅疾挥舞着的右臂从空中努了下来,疾声问道:“我们为什么不马上创办现代奥运会呢?怎样创办?是照抄古希腊奥运会,还是要有所发展、创新?现代奥运会在何处举行,只能在希腊吗?什么人可以参加奥运会?只能是希腊人吗?”
  他的眼光扫过全场,用坚定的语气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我们要恢复的是以和平、友谊、进步为宗旨的奥运会,她将不受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的限制,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开放。
  顾拜旦的这次著名演说,第一次公开和正式地提出了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问题。与会者的回答是一阵风暴式的掌声和呼喊声,无数顶帽子抛向了天空。仅仅在一年多之后,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两个世纪之交,人类社会的新生婴儿降临人世。
  这个婴儿,首先受到了世界34个国家、49个体育组织的拥抱和亲吻。——1894年6月16日,“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崩召开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足足有2000多人。这次大会标志着国际奥委会的诞生,参加大会的49个体育组织是国际奥委会的第一批非正式成员。希腊诗人和语言学家维凯拉斯被选为第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这个婴儿,所唱的第一首歌是《阿波罗颂歌》。在竖琴的伴奏下,这支歌由法国一位著名的女歌唱家演唱,她宽厚宏亮的歌喉,唤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奥运会的神往,激起了人们向往和平、友谊的热情,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信念,增强了人们对创办现代奥运会的信心。
  1895年顾拜旦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体育颂》。这首散文诗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反映了顾拜旦的思想和热情,而且揭示了体育运动的无穷魅力,抒发了人类对友谊、和平、进步的热烈向往。
  《体育颂》全文如下:
  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受难者,激动不已。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协调,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你的作用无与伦比,可使二者和谐统一;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
  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不可超过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
  啊,体育,你就是空气!肌肉用力的全部含义是敢于搏击。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肌肉发达有何益?我们所说的勇敢,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
  啊,体育,你就是荣誉!荣誉的赢得要公正无私,反之便毫无意义。有人要弄见不得人的诡计,以此达到欺骗同伴的目的。他内心深处却受着耻辱的纹缢。有朝一日被人识破,就会落得名声扫地。
  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啊,体育,你就是培育人类的沃地!你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增强民族体质,矫正畸形躯体;防病患于未然,使运动员得到启迪;希望后代长得茁壮有力,继往开来,夺取桂冠的胜利。
  啊,体育,你就是进步!为人类的日新月异,身体和精神的改善要同时抓起。你规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人们对过度行为引起警惕。你告诫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能力而又无损健康的肌体。
  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你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学会相互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争的动力。
  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复规者、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顾拜旦的名字已经被载入奥运史册,他的业绩也被人们广为传颂。
  顾拜旦在为开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制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发展方向以及开展组织工作方面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因为这些贡献,1928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顾拜旦竭力主张继承和发扬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把“和平、友谊、进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为此他制定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宪章》。这部《宪章》于1894年6月16日在法国索邦大学举行的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宪章》中明确指出奥林匹克运动要“在奥林匹克理想指导下,鼓舞和领导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和加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由此也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名言:参与重于取胜。
  1913年,顾拜旦亲自主持制定了奥林匹克的会徽和会旗,同时也确定了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还被写到了奥林匹克会旗上。
  奥运会五环旗也是在顾拜旦主持下制定的。五环分别为蓝、黑、红、黄、绿色,三环在上,两环在下,环环相扣,紧紧联在一起。按照顾拜旦对此的解释,五环“象征世界上承认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而第六种颜色白色——旗帜的底色,意指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能在自己国家的旗帜下参加比赛”。
  后来有的人解释说,国际奥委会最初采用蓝、黑、红、黄、绿色作为五环的颜色是因为它能代表当时参加国际奥委会所有国家国旗的颜色。自1920年第7届奥运会起,五环的五种颜色象征五大洲:蓝色代表欧洲,黑色意指非洲,红色象征美洲,黄色标志着亚洲,而绿色喻作澳洲。
  1973年国际奥委会会刊《奥林匹克论坛》则强调:“会徽和会旗的五环含义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并决定从1896年起“每隔四年按希腊奥运会传统,举办大型运动会”至1953年萨马兰奇第一次正式提出加入国际奥委会的申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历了近60年的风风雨雨,奥运会也已举行了12届。
  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古代奥运发源地雅典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311位选手参加了角逐,其中230位是希腊人,外国选手多是自己报名参加。英国驻希腊两位外交人员及正在希腊旅行的旅客就近报名组成英国队,其中普兰德还赢得了网球单打冠军,并和德国选手搭档赢了双打冠军。最出风头的是德国选手舒曼,赢了三枚体操金牌。铁饼、马拉松是新设项目,是东道主队志在必得的传统项目,但是,前者却被美国选手加略德夺去,因为他以前练习的铁饼又大又重,正式比赛丢“小饼”,当然轻而易举拿金牌了。
  田径赛至最后一天,希腊仍无收获,因此马拉松比赛奖落谁家也就格外引人注目。还好,希腊牧羊人路易斯不负众望,为希腊赢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当他率先跑进体育场时,希腊王储康斯坦丁从看台上冲下来伴随他跑完最后一段金牌路程,场面热烈感人。
  这届奥运会从竞技角度讲并未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没有创造任何世界纪录。但它毕竟是现代人类社会的第一次体育盛会,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占有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而且这届奥运会还开启了民间集资办奥运的先例,东道主希腊上至国王乔治,下至普通百姓,纷纷捐资出力,在很短时间里就建成了能够容纳4万余人的白色大理石体育场,为运动会的顺利举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国王的劝说下,当时的希腊富商乔治·阿维洛夫一人就捐献了100万德拉马,数量之大,足够建起体育场的主体工程。
  第二届现代奥运会于1900年7月2日至2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319名男子选手和11名女子选手参赛。这次比赛没有组织开幕式,观众的人数也很少。正式场合甚至没有出现过“奥林匹克”的字样。很多选手回国后居然没有找到参加过奥运会的感觉。国际奥委会则直到运动会结束才作出决定,到底哪些增加的项目可算运动会的正式项目。经过几个委员的临时讨论,决定将槌球、高尔夫球、板球和拔河定为本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而已经举行过的钓鱼、鸽子放飞、救火和花样旱冰等比赛或算作表演项目,或完全不被承认。
  这次比赛,东道主法国获102个奖牌(29项第一),美国53枚(20项第一)。美国一位牙科学生阿尔文·克伦茨莱茵获得60米跑、跳远、110米栏和200米栏4项冠军。
  这次运动会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第一次向妇女敞开了奥运殿堂。在巴黎学习艺术的芝加哥名流玛格丽特·阿博特因获得9洞高尔夫球女子组比赛的冠军而成为第一个奥林匹克女子冠军。
  第三届奥运会于1904年8月29日至9月3日在美国圣路易斯市举行。来自12个国家的681名男选手和6名女选手参赛。占参赛选手76%的美国人几乎垄断了奖牌,共获奖牌238枚(其中金牌80枚),其他11个国家共获46枚奖牌(20枚金牌)。这届奥运会第一次实行给奥运冠军颁发金牌。
  本届奥运会会址一改再改,顾拜旦男爵喜欢纽约,国际奥委会看中芝加哥,但还是罗斯福总统的权力大,他选中了圣路易斯市。
  圣路易斯临时承办奥运,准备仓促,有许多“新创作”令观众大跌眼镜:400米赛跑没有举行预赛,13位选手一起决赛;划船的河道长度不够;田径跑道一圈五百多米;赛程拖了四个多月;……。
  200米是在全直跑道上进行,金牌获得者哈恩是在三位对手抢跑而被罚了后退一码的情况下获胜,他在200米跑中创造了21秒6的奥运会纪录,28年后才被人打破。波格获200米、400米铜牌,是首位获得奖牌的黑人选手。
  马拉松比赛出现闹剧。由于天气炎热,许多选手中途退出。而第一个到达终点的美国选手弗雷德·洛茨却毫无疲态,经调查才知道他在中途搭乘汽车“跑”了17公里。洛茨被判违反比赛规则,不得不将金牌移交给第二个到达终点的队友托·希克斯。谁知希克斯也不是“清白人”。他的教练说他在最后7英里处注射了兴奋药物,还有的说他是在吞食了一粒药丸后跑完全程的。总之,希克斯成了奥运史上第一个靠服药物取胜的选手。来自古巴哈瓦那的邮差卡瓦哈尔,以乞讨、募款各种方式到达圣路易斯,并以“送信”的速度参加马拉松,他得到第四名,若非在半途采苹果耽搁太久,他可能会得到第一名。
  第四届奥运会于1908年7月13日至2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999名男子选手和36名女选手参加了比赛。英国获145枚奖牌(56金),美国47枚(23金),瑞典25枚(8金)。美国人雷·尢里在三个立定跳跃项目中(即立定跳远、三级立定跳远和立定跳高,这三个项目此后就被废弃了)获得了两枚金牌。他在巴黎、圣路易斯和伦敦取得的8枚奥运金牌的记录一直保持了20年。
  由于意大利出现了财政问题,伦敦临时接办了这届奥运会。基本来说,伦敦奥运会是最完善的一次,许多制度典范都是从伦敦奥运会开始建立实行,这归因于英国早在十九世纪后期,就已成立各项运动协会,经验、制度皆已成熟。
  由于国旗问题,在开幕式上引起一些纠纷。瑞典和美国发现他们的国旗没被挂起来;开幕式上,美国掌旗官在经过英国国王爱德华面前时,拒绝降旗致敬;芬兰尚在俄国统治中,他们宁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