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缘圆      更新:2021-02-21 17:50      字数:4718
  挛诘模郧案吖Ψ蚴Ω凳鞘Ω嫡彝降埽皇峭降苷沂Ω担Ω到痰茏邮强佳槿瓴疟硖鹩Γ佳槭瓴诺慊佳槿瓴潘稻髑希佳榈搅昊蛘吡甑氖焙蛩鸥嫠吣阍趺丛擞谩?br />
  他用什么方法考验呢?就用一句话“做好事”来考验,就看你好事做得怎么样,做好事要不分亲疏远近,不分贫富贵贱,不分职位高低,做好事不能抱着要报酬的愿望,不能去追求报酬,不能去追求名利,要真正地悄悄地始终的做好事。
  你一旦接触气功你的福分就很大了,以前认为有缘遇的着,有福得的着。古代气功资料认为不断地做好事就是增加福分的一种方法,他认为你要想身体健康吗?要想智慧开发吗?要想长寿吗?就需要施舍,就需要慈悲,就需要孝敬,就需要对他人友善,就需要不断地为社会做功德事情。在这么一个手段之下古代气功家认为,什么事情都是施舍可得,什么事情都是在做慈善功德、道德、品德之中会将你做好事的能量、信息,也就是将别人感激你的那种能量那种信息调动出来为你服务。但你在思想上又不能这么去这样追求它,你这么去追求它那也是不正常的。只有这样去不断地努力,那么气功重德就是一个根本性的技术,而不是一般的社会功德问题了。
  气功讲功德包含了若干方面,包含了所说的功德、道德、品德、平等、公正、慈善、敬爱、孝敬、真实、修持、光明等若干方面的心性、秉性、德心、德性、德行各大方面的一些内容。
  由于时间关系不便一个一个的去说他,举例说,比如像高标准的孝敬长辈。以众为师,以众为亲,这就是高标准,孔子讲三人行必有吾师也,而气功认为“众人皆可为师,万事万物皆可为师”,因此“以众为师,以众为亲”就是一个高标准。
  你能够孝敬所有的人,尊敬所有的人,必然对你自己的长辈更加孝敬,当你能够尊重孝敬所有长辈的时候,那么你的长辈应当说是最高兴的,最满意的。这中间精神上是主要的,物质上要看条件,你有多少条件你就多孝敬几分,只有你高标准的孝敬尊敬所有的老人、长辈,你就决不会对你自己的长辈不孝敬了,你就决不会对你的长辈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一些不改做的事了。也就说一个人做一千件好事,没关系,但你做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孝敬了你长辈一辈子,但是就是有那么一次你跟他吵了一架,哪怕长辈能够原谅你,能够把你当子女对待,可是由于我们自己是晚辈,是子女,是不应该对长辈就是说违反一次的,你违反了一次有一次吵架,有一次你不应该做的一些事情你做了,那么你就在你的长辈这个遗传密码的这个信息上好像是一锅汤丢了一个屎似的,所谓一颗老鼠屎打烂一碗汤,就是这个意思。
  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体内都有父母亲的遗传密码,就由遗传密码传到了我们的身上,到了我们自己懂事的时候,只有你有一次两次不孝敬,不尊敬长辈,那么你自己就不能够将长辈的遗传密码的仓库打开,因为你干扰了。所以说孝敬长辈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个学术问题,你只有不断地孝敬、高标准的孝敬,那么你才可以打开遗传密码的仓库。心有灵犀一点通,你学东西就很容易了,老师一讲你就明白了,学习成绩就提高了,在工作岗位上就容易创造一个又一个技术革新的成果,就容易改进你的工作方法,提高你的工作水平了,就容易创造出各行各业的更大的一些成就。
  所以古代人类说孝敬长辈的都是有出息的,不孝敬长辈的很可能“忤逆不道要遭雷打”。倒不是那么迷信,就是说不孝敬长辈会影响遗传密码的开发,会影响你的智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就有可能出现。因此我们从气功讲重德是原则性的技术,大概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气功讲修持,只要你能够这样做,他就认为“入道不分先后,得道不分高低,佛无大小”,认为从事气功活动以后啊,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可以光明无量的,只要你愿意这么做,愿意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坚持正确的,就可以做到前途无量。
  其次有三个条件,松、静、自然。就是在重德的修炼过程之中你就能够正确的对待名利、是非、矛盾了,你就不至于过分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了,那么你就可能逐渐逐渐的始终能够做到保持情绪上的轻松状态。松,就是情绪上的轻松,有关部位保持疏松,保持在生理常态的轻松状态。
  静,就是相对的安静,入静。静包括九大过程,通过重德的训练,逐渐逐渐进入安静状态。安静要靠平常训练,干一行,安心于那一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这样你就可以训练出安心的入静状态。好比是今天到了会场,你才能够做到安下心来练功,安下心来听讲,不至于那么躁动,而这个训练呢,又要靠平常训练。
  由安静到平静,平静就是心平气和,而平静呢要靠平常善于注重文明礼貌的训练,注重任何事情不要发牢骚,不要急躁,要循序渐进,要按照规律办事,不要欲速则不达,那么你练功就能平静了。
  由平静到宁静,安宁的宁,宁静就是非常安详,当进入气功状态以后,你还觉得非常舒畅,非常宁静,非常安祥、慈祥,非常慈悲,非常舒适,平静不容易躁动。而这种训练也靠平常保持一种慈悲的心理状态,始终保持一种善良的愿望,善良的状态,那么你练功才能做到宁静,“为人莫做皱眉事,世上因无切齿人”,就是说你办任何一件事情,都能使你自己问心无愧,而别人也是这么认为的,那么你在练功的时候,就容易做到宁静了。
  由宁静到定静,一定的定,安定的定,下定决心的定。定静就是说要有定力,能够把你的效应把你的反应固定下来。定静需要我们平常做事情非常认真,有头有尾,要做出成绩来,要把每一件事情办成功,当然不可能十分成功,短时间不成功没关系,我这里讲得是长时间的标准,要通过失败再努力,再垫基础,最后要使他成功。定力是通过对每一件事情的成功来实现的。也就说气功的方法不神秘,而是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对社会做很多成功的事情,把你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得越来越美好,做得有头有尾,那么你就有定力了。所以定力来源于认真工作,来源于工作的成就。
  由定静到虚静,虚静指的是清虚状态,不臃肿了,不那么背包袱了,不那么累赘了,虚,并不是虚弱的意思,而是非常轻松,清虚状态。气功的虚静需要我们平常办每一件事情要不断地纠正错误,清除自己灵魂深处的阴影。不断地将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家的,将我们做工作当中,不符合质量的这一部分问题把它纠正过来。善于清除假的东西,善于清除骗人的东西,善于清除不合乎社会,不合乎他人要求的一些东西,我们才能够进入虚静状态。虚静就是清除了疾病之后身体非常轻快,清除了内心的阴影,内心世界非常的轻松,人就觉得是那么的轻松,轻快,一种清虚状态。
  由虚静到空静,空静就是指的像太空这么空,脑袋能够容纳万物。就是说进入气功状态以后,能够不断地采集外气而没有满足的时候,就是一种非常谦虚的状态。空静靠平常的谦虚谨慎,求知好学,不断地博学广采。要靠自己的才识来武装,来达到空静的状态。并不是简单的空,并不是简单的消极的空,并不是我们某些人士所说,四大皆空那我就什么都不干了,不是这个意思。四大皆空是指的名、利、是、非、酒、色、财、气要空,是指的我们个人的私有的愿望,私人的那种不该有的,过高的身外之物的累赘要空,要去掉,并不是将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的,光明的,有用的才识都去掉,相反而是要更多,要更谦虚才能够容纳,要像大海那样容纳千舟,要像太空这样容纳三千大千世界似的,我们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要能够包容一切,包纳一切。你就能够做到“君子之心坦荡荡,所谓将军项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要能够大度大量,大德大志乃大成就是这个意思,才能做到空静。
  由空静的训练到真静,真正的入静就是身体有明显的反应,有明显的效应,从气功的训练讲,他全靠我们自己办事要不断地创新,要不断地改革,不断地使我们从事的工作有生气,有新的内容,有新的面貌,那么从气功讲呢,如果能这么做的话,我们就能够在气功状态中,真正的入静。真正的入静是一种崭新的状态,是一种使我们非常舒畅,所谓脱胎换骨,内心世界到肉体都在发生崭新变化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全靠平常工作,学习,生活的不断地创新来实现的,不断地支持新生事物,不断地自己置身于新的有生命力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去,那么练功才容易真正的入静,真正进入真静状态。
  由真静到明静,明亮的明。明静从气功讲通身透明,透彻无暇,能够照亮自己的内脏,能够观察周围,体察周围事件。从训练的方法讲全靠平常在生活,工作,学习,休息之中,始终保持光明磊落的状态,为人正直,光明正大,始终要说真话,办真事,不要自欺欺人,才能够不在欺骗他人之中又欺骗自己,也才能够不在这个过程之中始终跟自己带来阴影,带来阴暗面,而能够进入光明的状态。明静首先要我们自己内心世界通明透彻才能够使气功状态出现,我们一个人始终不做亏心事的话,始终没有个人的保密的事情,那么你就能够很快的体会到气功的明静状态。始终在内心世界没有阴影,那么你的气功的明静状态就会逐渐逐渐出现气功所说的所谓佛光普照,礼仪圆明,普渡众生的明静状态了。
  由明静到灵静,灵活的灵,灵静,灵静就是气功状态中人表现出高功能,高智慧一种状态,非常敏锐,动作敏捷,思维敏锐,整个功能十分敏感。气功中的五通六通的功能就有可能逐渐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平常注重每一件事情的微小的训练,要注重微妙二字,我们很多项工作水平的高低常常重在微妙的训练。要注重每一件事情的全过程的认真二字的训练,要认真从事每一件小事和大事,那么我们自己就能够在这个整个训练过程之中逐渐逐渐进入一种灵静状态,那么你进入气功状态以后你就会显得特别的灵巧,自发动功就会有一定的自动审查,自动控制,自动保护,自动的做功,自动的收功,这么一种过程一种现象了。
  第三是自然,由静到自然。自然指的是按规律办事,按科学办事,按事物本来的面貌去认识事物,去掌握事物,去改造事物。在这个过程之中使我们练功的人。接触气功的人,由顺其自然,顺其自己的良好愿望,顺其自己的优势,顺其你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科学的规律,去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包括处理好自己的气功状态,这就叫顺其自然。要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来训练,使我们自己按唯物辨证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多种事情,那么我们就会逐渐逐渐地理解气功的松,静、自然了,这是三个条件。
  其次有三个要素,重要的因素:调心,调息,调形。调心是在重德的原则下一念代万念,一个良好的念头,包括你正在从事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当中的那件事情的念头在内,也可以以你所从事的那件事情做为一个念头,代替烦杂的矛盾的念头。一念代万念,来调节内在的平衡,调节自己的松,静条件,创造自己的松,静,自然条件。也可以意念体内外的任何一个目标,一件事情,一个声音,一个图像作为调心的一个方法,逐渐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无欲无念,没有念头,忘我的状态,无为的状态,恬淡虚无的状态。
  这是调心的两大阶段,两个步骤,两个方法。从一念代万念,进入到下意识的无念头;进入到下意识的调心状态,进入到在下意识过程之中自动地利用平常做好事所积累的良好的信息来练功,这是自动地,不能靠有意去体现。有意练功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全靠做好事来体现,这是调心。
  调息就是调整呼吸,深长细匀的呼吸,想着全身的皮肤毛孔在呼吸,逐渐逐渐的进入到龟息状态,胎息状态,微弱的呼吸状态,好像没有用口鼻呼吸的状态在呼吸,这是调息。
  第三是调形,简单的姿势调整,但最主要的调形是下意识利用我们做好事过程中的多种形象的信息来调形。这是三大练功要素。
  其次有若干个过程,比如像有炼生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了性,了性合道,道法自然。有若干个过程,每一个过程又有若干个小过程,有理气,行气,布气,固气,养气,以及采气,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