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节
作者:闪啊闪      更新:2021-02-21 17:42      字数:4952
  〃我要走了,隔天再来看你,这次回家乡会要多停留些日子。〃
  远蒲老师没有动,还是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外面的动静。景兰又等了一会儿,不安地踩响着地板,他觉得老师已经把他忘了。
  他一出来就被云妈抓住臂膀,拖到她房里。那是远蒲老师对面的一间小房子,里面乱七八糟地堆着很多杂物,显出老年妇女的嗜好。云妈盯着景兰看,看得他心里疑惑,就主动找话来讲。他提起远蒲老师的现状,暗示云妈要她保持公馆里的清静,因为清静是远蒲老师这样高龄的人安度晚年的基本条件。接着云妈就告诉景兰说,远蒲老师的情况令人担忧,他和以前完全判若两人了。她已经在公馆里做了三十多年,按理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可是近两年多来,远蒲老师对她出奇地苛刻起来。她有个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需要人照料,她只好把她接来,反正公馆里有的是空房子,她自己身体不错,两个老人也照料得了。她就将老母亲安顿在楼上的一间房里。一开始远蒲老师还很高兴,每天上楼去同老太太聊几句家常,他们是同辈人,也很谈得来,她母亲对远蒲老师印象也很好,说他平易近人,完全没有架子。然而没过多久云妈就发现事情不对劲了,远蒲老师到楼上去得太勤了,有时一天两三趟,又没什么要紧的事,搞得她母亲也很不自在。云妈问她母亲是不是远蒲老师忽发奇想生出了〃黄昏恋〃?她母亲矢口否认,起先不想说,后来还是说了,她说老头感兴趣的是另外的事,已经有好几次了,他煽动她背叛自己的女儿,他还在她面前说了她女儿的很多坏话,甚至说她〃奸诈〃,要她小心提防。云妈不想理会远蒲老师,她认为他一定是精神方面出了毛病,这都是因为年龄太老所致,再说他不过说一说她的坏话,又无损于她的实际利益。然而远蒲的怪癖变本加厉地发展起来了,后来他不仅白天上楼四五次,半夜里他也上楼去敲她母亲的门。他自己当然没什么不方便,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夜里睡得极少,甚至精神十足。但这却害苦了她母亲。老人家一经他吵醒,就再也无法入睡。这样过了几天后,老太太忍无可忍,只好趁他不注意收拾起东西回乡下去了。回去不久她就过世了。因为这件事,远蒲老师和云妈的关系马上变坏了。
  云妈诉说着这些,一脸气得惨白。景兰坐在那里,不断地感到这屋里很重的鬼魅之气,他打了个寒噤,到底谁在撒谎呢?他在椅子上不安地扭来扭去。
  〃半年前他开始坚持要在房里大便,说自己的腿脚出了毛病,上不了厕所了。其实哪里有毛病,有天夜里我看见他上楼,贼一样快!他这样做是为了整治我。你说我在这里还怎么呆下去呢?〃
  云妈说到这里瞪着景兰,好像非要他回答似的。景兰考虑了半天,满腹狐疑地说:
  〃不知道,这种事,你不要问我,我没有经验……你应该和老人家谈谈,也许,我会去请医生,他有点迟钝了。〃
  〃你也相信医生?〃云妈的眼珠发亮了,〃我告诉你,千万不要相信医生!我母亲就是让医生治死的,要是她不走……〃她突然一怔,收住了口。
  景兰从云妈房里出来时,看见对面远蒲老师的房门被一只手关上了,那人会是谁呢?景兰忽然明白了,回过头来对云妈说:
  〃刚才他一直在外面听我们讲话吗?〃
  〃那当然,还有什么事瞒得过他吗?〃云妈的嘴角竟有一丝笑意。
  短篇小说(一)第152节 永不宁静(2)
  景兰走在马路上,心里很不舒服,公馆的阴影始终罩在心头。他那么尊敬的老师远蒲,如今成了这个样子,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帮他,糟糕的是他根本不要他帮,说不定还在心里嘲笑他不通世事呢!云妈刚才不也在心里觉得他好笑吗?总之,帮他的念头绝对要收起。景兰又怀疑起自己从前对远蒲老师的那些印象来。几十年里头,远蒲老师从来没有显出过精神上的老态,他非常热爱论证,乐此不疲,他的生命在论证的运动中焕发出异常的光彩。作为他的学生的景兰,总是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老师的光辉。所以景兰离乡后多年,仍然保持一年回来一次的习惯,故乡惟一使他牵挂的其实就是这位老师。莫非从前的印象全是表面的假象?像远蒲老师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神经错乱呢?景兰眼前浮现出远蒲老师的大脑结构,他看见一棵树,叶子全掉光了,主干和几根粗枝清晰可辨,光秃秃的。这样的人决不可能神经错乱。那么哪一个形象才是真实的远蒲老师呢?是坐在书桌前通宵达旦思考的他,还是坐在马桶上假寐,像贼一样在公馆里出没的他?云妈的话也是绝对不可信的,有可能她那些话全是诽谤,但她这样做的目的又不像是要诽谤远蒲老师,倒像是要吓唬他景兰,看他的把戏似的。远蒲老师的生活到底成了一团什么样的乱麻呢?景兰又觉得眼睛看到的全不能相信,老师仍然像一堵城墙一样坚不可摧,这只要坐在他面前就有感觉,尽管他外表已成了那个样子。
  景兰已经在故乡呆了一个星期零二天了。他每天都去河边,坐在防洪堤上眺望远方的船只。他的内心深处有点无所适从,又有点驱之不去的忧郁。他后来这几天一直没有再去远蒲老师那里,又因为这而不停地责备自己。故乡的河流有点老了,河水泛黑,景兰却可以从船夫用力划船的姿势上看出河水的活力,他太熟悉这条河了。今天一大早他就很不安,因为晚上就要离开此地。大约接近中午时,他心底盼望的事终于发生了。来人是云妈的表兄。
  〃就是这两天的事了。〃他垮着一副脸漠然地说。
  〃怎么发生的呢?〃景兰问道。
  景兰在去公馆的路上有点想哭,眼泪终究没有掉下来。云妈的表兄一进公馆就到厨房里去了,厨房里聚了很多人。景兰推开卧室的门,看见远蒲老师正坐在床上修一把锁,各种小工具都摆在被子上。他松了一口气。
  〃他们叫你来的吧?〃他头也不抬就说,〃你就放心走吧,我死不了。不过就摔了一跤嘛,并不严重的,我骗得他们团团转。他们一进来,我就做出垂死的样子。〃
  〃可是刚才我进来,您没有做。〃
  〃那是因为我知道是你嘛。我看见云妈的表兄出去,就估计你会来。〃
  他终于修好了那把老式铜锁,用钥匙开了几下,然后和工具放在一起,谎谎厥战桓?铁皮盒,放到床里边。这时他对景兰朝门外努了努嘴。景兰过去将门打开一条缝。
  院子里闹哄哄的,是一口大棺材抬进来了,云妈指挥那些工人将棺材放在油布雨棚下面。景兰看见她一身黑衣黑裤,收拾得精精致致,干干净净。
  〃您这玩笑开大了。〃景兰回过头说,厌恶地皱紧了眉头。
  〃没关系,云妈是老手了。你说说看,我和她最后谁会被谁算计呢?我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了。这种事,就如同这把锁和这枚钥匙。我看你还是走吧,这里的氛围让你难受,明年也不要来了,把自己搞得不舒服有什么好呢?来,你帮我把腿挪进去一点,我的腰以下已经死了,上半身还活跃得很,这都是那一跤的后果。〃
  那两条腿特别重,重得有点怪,景兰用力推了几下没推动,只好爬上床,弯下身用双手抱着它们往里挪,一脸涨成了紫色。将老师的腿放好,盖上被子时,他和他对视了一下,发现远蒲老师的眼里有点潮湿,于是心潮澎湃起来。
  〃走,走!你怎么还不走?!〃远蒲老师用力挥着手,好像要掩盖自己的窘态,又好像不耐烦了。
  景兰走到院子里,云妈刚刚把棺材安顿好。她看到景兰,脸上就浮起怪异的笑容,说:
  〃明年还来吧,远蒲老师心里可是惦记着你的呢。〃
  〃这……〃
  〃你是指棺材?这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他哪里死得了呢?瞒得过别人,还瞒得过我么?你这就走啦?明年一定来吧,一定来!他心里只有你呢!〃
  景兰加快了脚步,但云妈还是追着送出来,很兴奋的样子。她几次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终于没说出来,就这样默默地看着景兰走远了。
  景兰又到了街上。他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恨云妈。他看出远蒲老师在他那幢阴森的公馆里有种自得其乐的派头,旁人很难懂得他那种生活的妙处。看来景兰自己也只好算作旁人了,毕竟他一年只回来一次,虽然他以他的学生自居,有些东西终究没学会,比如远蒲老师和云妈的这种关系,自己就一点都不理解,他只能理解从前的远蒲老师,而从前的老师似乎和现在的老师一点关系都没有,这种变化是因为他预感到自己快死了才产生的吗?
  景兰一个劲地走,只想将这一切都抛在身后。他现在已改变了主意,决定马上坐船离开。他走到码头,船正好等在那里,他一进舱倒在铺上船就开动了。他在半迷糊中听着河水在下面发出埋怨的声音,为自己的决绝感到有点好笑。
  半夜里他惊醒过来,走到甲板上去,一抬头就看见一颗很大的星星从天空掉下去了,景兰低下头,眼前墨墨黑黑的,这几天里发生的事又阴沉沉地压在心头。船已经行出好远了,不知怎么,景兰觉得这不像是离开,倒像是一直朝着故乡那黑暗的心脏驶去。那是他从未到过的地方。
  1998年5月31日,英才园
  短篇小说(一)第153节 蚊子与山歌(1)
  我又该去拜访三叔了。三叔是属于那种古朴型的老人。
  在田野里,隔着老远,我就看见了他那件深蓝色的汗衫。他站在田塍上洗干净脚上的泥,领着我往家里走。村里的男女老幼同平时一样,见了他都不打招呼,径直地走过去,有的过去后还回转身,站在那里看三叔的背影。我们村里人都有很重的心事。
  三叔的模样有些衰老,有些令人伤感,步子也迈得不如从前那么干脆,有些拖泥带水的。一同我走在一起,他又老毛病复发,神情不自然地拉住我,要我倾听从山那边传过来的一种声音。这种时候,我往往对自己的判断完全没有把握,忸忸怩怩地说不出个所以然,三叔就因此生起气来,自顾自地走了。走一段他又忘了生气,又叫我倾听,而我听了半天又没有结果。就这样两人都怀着怨恨到家了。
  三叔的家简单得让人寒心,就是山脚下的一间瓦房,用山坡当一面墙,像一个倚在坡边苟延残喘的老人。房里有一只很大的煤火灶,占去了房间的三分之一,灶边是大储藏柜,夜里当三叔的床。
  一进屋三叔就从碗橱里拿出小铜壶给我烧茶喝。茶在火上煮了些时间,然后倒进大杯子,褐色的液体有种呛人的芳香。我皱着眉头喝下去,听见三叔在旁边说:
  〃'五适茶'能消百病呀。〃
  我并不需要消百病,喝了一口就放下了,不再喝。三叔又很不高兴。
  一会儿门外就有了响动,三叔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笑容,粗糙的老皮也柔和了好多。他垂下眼皮等待着。
  进来的是阿为。村上的二流子,这一带有名的无赖。我从来都不理解三叔和他之间的关系。以三叔的庄重和世故,毫无疑问应该远离这种人才对,可他们偏偏有着密切的关系。
  阿为在灶边一坐下就提起铜壶倒茶喝,脖子一仰喝光了一大杯。他还用他的脏手在我的大腿上猛拍了一下,要我不要〃装斯文〃。我厌恶地坐得离他远一点,他又不依不饶地凑拢来。
  〃阿为呀,今天检查过自己的情绪了吗?〃三叔问道。
  〃检查了。我觉得自己对您越来越反感了,今天早上您走在我前面,我差点一锄头朝您挖过去,要是那样就有好戏看了。〃阿为一本正经地回答。
  〃他真坦率,难道不是吗?〃三叔完全转向了我,眼光盯着我。
  我听不懂他们的话。
  〃三叔哎,地里的苋菜该割了,我这就帮您去割。〃阿为边说边起身,提着篮子出了门。
  门关上了,阴暗的房里只有从天窗上射下来的一小撮光落在灶头。我有些坐立不安了,打算找个借口溜掉。我坐的储藏柜里有爪子抓在木头上发出的响声,是那只黑猫在里头练爪子,声音就如同抓在我屁股上一样。偷眼看看三叔,他脸上已变得麻木不仁。忽然前边地里传来阿为唱山歌的声音,那歌声忧郁、凄凉、时断时续,我从来不知道阿为还会唱歌,不由得听呆了。阿为唱了好几首,后来声音渐渐远去,最后消失了。很显然,三叔也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