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节
作者:赖赖      更新:2021-02-21 17:23      字数:4923
  上签字的信,结果把程序弄得复杂化了。
  泰德表示反对,因为艾森豪威尔已经授权他代表所有西方盟国签署。如果法国
  签署,那么所有其他西方盟国也都应该作为单独的实体参加。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了
  好几个小时,才以下述方式获得解决:投降书上由朱可夫和泰德作为主要签署人,
  而塔西尼和斯巴兹中将则以证人身份签署。
  迪恩写道:“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也许是在维辛斯基的怂恿下,朱可夫站在塔
  西尼一边。这是苏联第一次作出很大努力来争取在战后同法国建立较密切的关系,
  而这一点,在这一天后来的活动中,变得更明显了。”
  投降仪式预定在泰德住处的对面的一所规模不大的工程学院的会议厅举行。晚
  上8时左右,各方代表已经聚齐,但投降文件的最后定稿直到5月9日凌晨0时30分才
  准备好。维辛斯基建议对文件措辞作一系列修改,但没有哪一处修改跟5月17日在兰
  斯签署的那份文件根本不同的。但是每处微小的修改,都得把文件的俄文文本和英
  文文本重新打字,而且修改稿又得通过译员来仔细核对,以保证两种文字的意思一
  样。         投降文件终于准备就绪可供签署了。会议厅的一头:摆了一张长条桌子,盟国
  的主要代表在那里就座。朱可夫坐在中间。泰德对这种安排并不完全满意,因为他
  认为他应该分享中间的位置。但他没有提出这个问题,理由是:柏林在苏联手中,
  这一点也许是一条充足的理由,说明朱可夫应当作为东道国的代表,并且担任主席。
  泰德坐在朱可夫右边,维辛斯基坐在泰德的右边。
  苏联记者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回忆说,在举行仪式期间,维辛斯基烦躁不安,
  斯巴兹举止安样,泰德似乎抱着某种嘲弄的态度看待这次仪式,而塔西尼“仿佛就
  象因为迟到而感到不安,并且急于要把眼前的事情弄明白。”朱可夫喜气洋洋,但
  他的表情既温厚,又显出不祥的迹象。“我望着朱可夫宽大的、非常精神的脸膛,
  想起了在哈勒欣河同日军作战期间我同他的全面,当时他的官衔是军长。负责指挥
  驻蒙古的苏军。我六年没有见到他了,从来役梦想过我下一次见到他是在柏林,在
  他接受纳粹军队投降的时候。”
  当会议厅里的嘈杂声沉寂下来时,朱可夫站起来宣布开会。宜读与会者名单,
  用了大约十分钟。
  然后朱可夫又站起来,对站在门口的军官们吩咐道:“让德国代表团进来。”
  凯特尔、弗里德堡和施通普夫走进来,后边跟着他们的助手。凯特尔大约只跨
  了三步就走到桌子前,举起他的元帅杖致敬,然后拉出中间的椅子坐下了。
  艾森豪威尔的海军助理哈里·布彻海军上校说,凯特尔环视了一下房间,仿佛
  他在查看战场的地形。“他的神态同那一天我所看到的德国文职人员们的神态形成
  鲜明对照,所有文官看上去都是那种已被打败和吓倒的神态。”
  泰德站起来问德国人是否接受投降的各项条款(投降书的副本早些时候已交给
  他们了)。
  一名译员翻译了他的话,凯特尔回答说,他接受他手里拿着的那份文件中所写
  的各项条款。
  西蒙诺夫对现场作了如下的描写,
  仪式继续着。我看了看凯特尔,他把带着手套的两只手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
  施通普夫似乎是平静的。弗里德堡一动不动,但他僵硬的姿态中有点什么东西暴露
  出他的极端绝望。凯特尔开头很平静,接着他转过头来看看朱可夫。他的眼睛不住
  地一会儿望着桌子,一会儿望着这位苏联元帅。奇怪得很,每当他抬起眼睛的时候,
  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一种好奇的表情,仿佛他是在看一个长期以来使他感兴趣
  的人,如今能够在几步远的地方仔细看看了。
  德国代表现在要签署文件了。
  “凯特尔的脸色阴沉下来,”西蒙诺夫写道,“在他等着轮到他签字这段时间,
  他的表情严峻。但他立即把头向后一仰,仿佛是要抑制就要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泪水。”
  “建议德国代表团到桌子这儿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朱可夫坚定地说。
  还没等译员译完这句话,凯特尔似乎已经明白了,他的一只手在桌子上比划了
  几下,好象是要求把投降书送到他的面前。
  可是,朱可夫继续站在那里,不客气地打手势,要德国代表团走过来。“让他
  们到这儿来签!”他厉声地说。
  凯特尔第一个走上前来。他把几个副本拿过来,带着轻蔑的神情一一签了字。
  当他回到他的座位上时,弗里德堡(他在两周后自杀了)和施还普夫走到桌子前边
  来签了字。然后朱可夫和泰德以盟国代表的身份签了字,而斯巴兹和塔西尼则以证
  人的身份签了字。
  “德国代表团可以离开会议厅。”朱可夫宣布说。凯特尔立即站起来,啪地一
  个立正,用他的权杖致敬,然后转过身,大步走出大厅,其他德国军官也跟在他后
  面走了。
  当大门重新关好以后,紧张气氛一下子消散了。所有留在大厅里的人都一齐松
  了一口气。欧洲的这场战争终于正式结束了。
  朱可夫宣布,一小时以后,各国代表团再在这里聚会,欢庆胜利。
  “那是一次令人永志不忘的宴会,”迪恩将军写道,“英美苏三国的友谊处于
  它的顶峰。朱可夫热情赞扬艾森豪威尔,说他是‘我们当代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
  而且。朱可夫还说,“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建树了当代任何一位将军所能建树的最
  辉煌的功勋。他在西部的大踏步前进,帮助了我在东部的作战。”
  筵席一直持续到早晨6时。迪恩将军写道,当天下午他回到莫斯科以后,他的心
  为“我窗外的广场上,成千上万苏联人表现出来的自发的友好精神”所感动,心里
  热乎乎的。a我对前途抱着很大的希望。”
  现在,等待盟国的司令官们去做的事,是一起开会,以使起草宣布成立盟国对
  德管制委员会的宣言,承担起共同管理德国的责任。
  在成立管制委员会前夕,艾森豪威尔同布彻上校谈起他对未来的期望,布彻回
  忆说,艾森豪威尔谈到了苏联。他认为美、英同苏联的关系,目前正处在就象战争
  初期美英之间的关系所处的那种“保持距离”的阶段。后来美英两国代表们一起工
  作,建立起共同的谅解,而且它们终于“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精神上”成了同盟
  国。
  艾森豪威尔觉得,苏联人同美国人接触越多,他们对美国的了解也会越多,美
  苏两国间的合作也就会更多。苏联人在同别人打交道时是直率的,因此任何转弯抹
  角的做法都会引起他们的疑心。艾森豪威尔认为,如果美国本着战争期间,导致西
  方盟国间精诚团结的那种友好合作精神,去同苏联人打交道,应该说是能够同他们
  共事的。 '注' 5月30日,罗斯福总统的特别助理哈里·霍普金斯向艾森豪威尔通报说,斯大林
  已任命T·R·朱可夫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苏方成员。美国人认为这一任命意味着,
  可以不再拖延地立即在柏林建立一个联合军事管制机构。
  因此,6月5日,艾森豪威尔将军、卢修斯·D·克莱将军、美国驻德国政治顾问
  罗伯特·墨菲等人飞往柏林,参加盟国接管德国最高权力宣言的签字仪式,和盟国
  对德管制委员会成立会议。
  艾森豪威尔坚持事先制订并为包括苏方在内的各方所接受的准确的时间表。美
  国代表团按时到达柏林,由于会议预定在下午才开始,艾森豪威尔利用这个机会拜
  访了朱可夫的总部,并把美国政府颁发给朱可夫的总司令级荣誉勋章授给他。
  “我认为朱可夫元帅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有着军人风度的人。”艾森豪威尔写
  道。 '注' 于是他们两人之间便开始了曾持续苦干年的友谊。
  但是,就在这一天,由于俄国人召集的、预定由朱可夫主持的这次会议,发生
  了令人气恼的拖延,因而造成了令人遗憾的紧张气氛。对于推迟开会时间,苏方没
  有作出解释。艾森豪威尔越来越烦躁,终于问罗伯特·墨菲道;“这是怎么回事?
  你是否认为这些人是故意怠慢我们?”
  墨菲要求他的对手维辛斯基解释一下,得到的回答是,当天议程上的三个宣言
  中,有一个宣有里包含的一项条款要求三大国保证在各自的辖区内拘留日本人。由
  于苏联尚未同日本宣战,他们不能公开同意进行这种合作。
  “这显然是弄错了,”墨菲对维辛斯基说,“我可以肯定,艾森豪威尔将军将
  会同意删去这一条而不必询问华盛顿或伦敦的意见。”
  维辛斯基只是回答说,他必须等待苏联政府的指示。大概是因为苏斯洛帕罗夫
  将军签署兰斯投降书一事惹出了麻烦,所以维李斯基和朱可夫特别小心谨慎。
  下午过去一半的时候,莫斯科的指示来了,三位总司令便聚集在一起签署宣言,
  接着朱可夫在柏林又非正式地召开了三大国军事管制长官的首次会议。艾森豪威尔
  要求立即着手建立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还说他想把墨菲和克莱将军留在柏林从
  事这一工作。
  朱可夫在同维辛斯基商量之后,婉言拒绝了这一建议,说每个占领国必须将其
  部队撤回到自己的区域,然后才可实施国际管制。这样,美国人被要求无条件地撤
  出当时他们在图林根、萨克森、波美拉尼亚苏联占领区所占据的全部地盘。墨菲再
  一次认识到,所有政治性决定都是由维李斯基而不是由朱可夫来作。既然朱可夫显
  然没有受权接受艾森豪威尔关于盟军立即进入柏林的建议,艾森豪威尔决定在这个
  问题上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朱可夫元帅为他的客人们安排了一次豪华的宴会,并且以为艾森豪威尔一定会
  推迟启程时间,参加这一庆祝活动。苏联人不惜一切破费,把他们的许多最优秀的
  舞蹈家、音乐家和表演者从国内调来了。可是,墨菲写道:
  艾森豪威尔不喜欢这一天的整个日程安排,所以他坚持要按原定时间同他的司
  令部全体人员一起回法兰克福去。
  大为惊愕并感到无法理解的朱可夫,不能相信艾森豪威尔坚决要走。“我要把
  你扣起来,让你留在这儿!”朱可夫兴高采烈地说。艾森豪威尔留下来了,但他只
  喝了几杯酒,便起身告辞。他解释说。他事先不知道要举行这次晚宴,所以作了其
  他安排。
  在回机场途中,艾森豪威尔很客气地邀请朱可夫到盟军总部去作客。就这样,
  我们怀着扫兴的心情,在离开几个小时之后便又回到了法兰克福。艾森豪威尔心里
  很不受用。尽管朱可夫殷勤好客,为人也和善,但他觉得他受了人家的摆布,而他
  对眼下前景的看法又感到糊涂了。 '注' 墨菲声称,在艾森豪威尔与朱可夫第一次会晤的过程中,苏联人得到了他们希
  望得到的一切。三项宣言完完全全符合苏联的意图。第一号宣言解散了德国全国政
  府的最后残余,把德国的最高权力交给各战胜国的总司令。
  第二号宣言规定,在处理涉及整个德国的问题时,各战胜国必须协商一致,如
  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每一位总司令在他自己的区域内将拥有最高权力。实际上,
  这一宣言赋予每个占领国以绝对否决权,结果造成了德国在东方战胜国的地区和西
  方战胜国的地区之间的无限期的分裂。
  第三号宣言划定了各占领区之间的边界,并确认了关于把柏林划分为几个区、
  每个战胜国各占领一个区的伦敦协议。第三号宣言与1944年9月12日伦敦议定书和1
  1月14日伦敦议定书,至今仍然是西方卫戍部队留驻柏林的主要法律根据。
  在艾森豪威尔刚要离开会场时,朱可夫对他说,他刚刚接到斯大林的电报,指
  示他把苏联的胜利勋章授给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元帅。这个奖赏,以前从未授给
  过任何外国人。朱可夫问艾森豪威尔愿意在什么时候把勋章授给他,艾森豪威尔建
  议朱可夫到法兰克福他的总部去主持仪式。朱可夫同意了,而蒙哥马利说,既然他
  在欧洲战役整个期间是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之下,他也愿意在艾森豪威尔的总部受
  勋。
  6月10日朱可夫到达法兰克福之后,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朱可夫先给艾森豪
  威尔授勋,然后给蒙哥马利授勋。在铂基底上镶着一些钻石和红宝石的胜利勋章,
  给出席这次仪式的为数不多的目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迪恩认为美国给外国人授勋这件事做得不大高明。不到一星期以前,美国政府
  授予了朱可夫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