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节
作者:雨帆      更新:2021-02-21 16:18      字数:4896
  95年停过一次,后来多次有停刊危险。95年夏天,我去的时候正好是停刊
  祝:为什么呢?
  汪:因为太多理由了,比如刊名有法西斯思想,封面太花了,文章中提到了《同级生》这个游戏,等等,10几条理由吧。
  祝:据说还惊动了一位老委员?
  汪:我不知道,说不定不止一位。
  三:蚂蚁
  蚂蚁,本名王睿,年龄不详,1997年初进入电脑商情报游戏天地,2000年3月辞职加入CHINAREN负责游戏频道。2000年7月进入华彩。现任《网络游戏世界》主编。
  和蚂蚁的访谈进行的极其艰辛,她所在的公司线路似乎总是无法正常连接我的OQ,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和你说话就死机。”访谈就这样断断续续的进行着,期间甚至有一段长达接近一个月的空白。最后我们不得不采用ICQ进行通讯,终于得以完成了这篇访谈。
  蚂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中国女性玩家的代表,如果你向一个资格稍老一点的玩家提起“蚂蚁姐姐”这个名字,我相信你会听到无数赞美的话语。
  但是,直到与她的访谈中,我才了解到“蚂蚁姐姐”这个名字下的努力和奋斗,从一名游戏爱好者到一名游戏媒体人士(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公众人士)需要付出的并不是象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只需要热血而已,而在追逐自己理想中所遭遇的能力挑战和经常性的近乎自我放逐的反思在回忆中出现的时候也充满了悲剧色彩。她告诉我,我们聊天当晚她开始失眠,也曾在访谈中说过:“几年了,好多事不是说说就完了的,也并不都是很快乐的事。”
  直到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访谈对于她,对于其他人来说,代表着什么。
  这种经历对于她,对于其他人来说,代表着什么。
  祝:姐姐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王:介绍不好说吧?我一说就象写简历……我是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的:P,就是爱玩游戏嘛。
  祝:年龄我就不问了……真名叫什么总得说吧?
  王:王睿,你不会不知道吧?
  祝:……我当然知道。您是非常喜欢玩游戏吗?
  王:是啊。以前是玩得很投入的,为一个普通的游戏入迷很久。不过这么多年了,现在能吸引我的游戏就不多了。
  祝: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游戏呢?
  王:小学吧,那会路边有人摆游戏机配黑白电视给小孩玩,有坦克大战,打乒乓球什么的。我忘了是什么游戏机了,反正黑白的。放学后我总会看上好久,一般玩的都是男孩,只有一次偷偷玩过。女孩子而且是小女孩子玩这个看起来总是怪怪的……
  祝:那么,最常玩的是什么游戏呢?
  王:第一次玩什么不记得了,不过玩最久的还是霸王的大陆。那会在读大学吧,学校比较松,父母住另一套房子,找朋友借来盘后就回家没日没夜的玩,统一了一次又一次,试过多种玩法,将每个城市发展到最好,以为会出另一种结局。
  祝:那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电脑游戏的?
  王:也是大学,好象是在一个商场发现用电脑用游戏在演示。是一个真人扮演的射击游戏,当时我被震撼了,那种人机交互性,那种拟真度……我一直想“这就是我想要的,这就是我喜欢的东西。
  回来后马上缠着姐姐帮我买了台486,4兆内存还12000元,后来又加了4兆。她那会也被霸王的大陆迷住了,哈哈……
  '一天后'
  王:趁现在线路好继续昨天的吧,不然晚上谈了容易睡不着。
  祝:啊?你昨天晚上失眠了?
  王:是啊,几年了好多事不是说说就完了的,也并不都是很快乐的事。
  祝:嗯,那么就说说第一次到CBI的情景吧。
  王:恩……我第一次去游戏天地就是去应征的,96年底那一天跟在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我从重庆到了成都,推开办公室的门,空空的屋子里有一个书柜两个拼起来的桌子两台电脑,桌子上乱糟糟的堆满了信。三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抬头看着进来的我。后来我的命运就整个改变了。我说:“你们……谁是阿猪?”结果他们都不说,让我猜,我猜了个大兜乱,光头为什么头不光?阿猪为什么蛮清秀的?肥肥为什么不胖?嗯,记得那一期周记还是写EA买下中国足球模拟游戏5年制作权的事,那事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那天正是周末,我在游戏天地呆了两天,和阿猪说定后星期一就回原单位办了病假。本来报社让我春节后再上班,一则阿猪说春节前很忙,让我留下来帮忙;二则能够到游戏天地当编辑,能够和他们一起共事太让我激动了,于是从原单位脱身后,当天就回了成都。
  祝:当时你是在什么单位啊?
  王:交通局,天天是看报纸喝茶的日子。
  祝:那么,你是怎么想到CBI工作去的呢?
  王:他们在报纸上说女玩家很少是因为学理科的女生少,会电脑的女生更少云云,然后我就第一个蹦出来指责他们说得不对。没想到那封信被登出来了。看到自己的字变成了铅字真是太兴奋了,打电话告诉我所有的朋友。后来又接着投了几篇稿。
  祝:HOHO
  王:女玩家现象当时就被炒起来了,游戏天地的读者整个炸了锅,有读者说编辑部应该增加一个女编,然后就收到当时他们给我的来信,问我原不愿意去当编辑,我当然愿意了,立刻就厚着脸回了电话。后来我问他们那篇错得离谱的周记怎么这么写,他们说就是为了激我这种不说话的女玩家出来而策划的……原来我们都上当啦!:(
  祝:嗯……辞职的时候家人反对了?
  王:没有,单位效益不好,家人也知道我不是能拿铁饭碗吃一辈子的人,我姐姐就是个例子,报社对父母来看也是个很正规的地方,能够放心。
  祝:看来你的家人还是挺了解你的。进入游戏天地工作感觉如何?
  王:虽然到游戏天地工作让我非常兴奋,但是我面临了很大的问题。阿猪光头肥肥(maverick有段时间就用的这个笔名)都是非常有经验的铁杆玩家,我那点游戏经历实在是太可怜了。我不知道WESTWOOD、不知道BLIZZARD、不知道EA。不知道前瞻的写法,不知道攻略怎么表达。一方面崇拜羡慕着游戏天地的心理仍然存在,而另一方面,我在游戏方面专业知识的浅薄让我极端地自卑。更痛苦的是,我个性十分好强,我不能容忍我这么无用,shrug。
  祝:那么,然后呢?
  王:当时游戏天地只有两台机器,玩游戏写稿子怎么也不够四个人用。经常是一个人用完机器睡觉了,下一个人接着用。我就耐心地在旁边看啊看,他们玩游戏我也看,他们写稿子我也看,心里暗暗地学、记。游戏对我来说不是娱乐,是我必须的课程。阿猪当时给的任务就是:把当时所有的游戏都玩一遍。:P他也尝试叫我写游戏介绍,可是那种茫然和无助的心理让我不敢下笔。
  祝:哦…………还有这样一段日子哪……
  王:但是我不能让我在游戏天地就是一个闲人啊!初期我就试着继续写那种类似现在〃江湖夜雨〃中的那种游戏心情,可能阿猪说我文笔细腻就是指那段时间的文章吧。
  祝:那时候的文章主要是说什么的?
  王:我想以后的游戏编辑都不会有我那时候那样的困难了吧?没有大量的游戏玩、极少的游戏咨询、中文的游戏网站是空白、女孩子玩游戏本来就少,能跟男玩家交流的机会更少……初期的感觉真是很勉强,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个工作,我要尽量使自己称职起来。
  祝:嗯……记得阿猪夸你的文章感觉很细腻。
  王:应该是比较风花雪月,换现在我肯定不喜欢。:P
  祝:之后?
  王:阿猪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几乎没给我什么压力。我也看懂了,其实前瞻攻略并没有什么好神秘的。不过那时候的文章几乎都是原创作品,文章中几乎都对比同类产品在写(我想大概是极端自卑的心理使我把这些看得太高深了),后来就逐渐开始写这类东西,那时候网络没现在普及,游戏天地的时效性又强,所以大部分稿件是编辑自己在写。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埋首担任着写手的角色,我觉得那并不能叫枪手,说的都是实在话,都是自己玩出来的感觉。就我自己来说,个人感觉很痛苦,可是就我们之间的感觉来说,非常快乐。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反响又那么好。
  我埋头猛写东西也就一年,其中组稿方面主要是负责来信投稿,信中有什么比较好的文章都整理出来。但是这一年中每一期的文章我都细细看过,有时一些想法也跟阿猪提议。我知道游戏天地骂声很多,其实骂游戏天地的一直都有,就是阿猪在时也不少,我想给游戏天地的编辑说,众口难调,做出游戏天地自己的风格,作出好的主题就是成功。一两期也许会失败,只要有一片热情,和学习的自觉肯定会成功。而且还有这么多编辑这么多人可以分析意见,还有这么多好作者。
  97年中,游戏天地开了自己的BBS,团结了相当一批玩家,很多不错的作者也是那时候固定下来的。好多大家应该还记得的,象小李子、小六、天薇堂堂主等等。
  祝:嗯,当时玩家的来信很多吧。
  王:是啊,我还有个工作就是拆信 :P
  祝:带回信的吗?
  王:对。
  祝:有没有什么感觉比较深的信呢?
  王:有封骂得特狠的……
  祝:哦?大致内容是什么?
  王:骂游戏天地错字多,骂阿猪口蹄疫(这个得删了)。阿猪把这封信贴在墙上大家看,人人都冒冷汗。
  祝:那时候的作者似乎也很厉害?
  王:是啊,我印象中很深就几个有早期龙翔一族的李青,他写的《皇帝》的攻略逗得我拿着报纸哈哈大笑;发明“搏”派与“狂”派的说法那个作者,好象是成都武警的;还有硬体动物的DIABLO笑话。后来有狐仙和写“CBI游戏文化”的Q7。他们给我印象都是文笔洒脱,才华横溢的家伙;再后来就是SALALA、MANDO、毛熊三(他以前也是游戏天地的作者)。Q7是我很欣赏的一个作者,他文中的灰色幽默和那种思想是我很佩服的。MANDO对业界游戏作者的看法,和一些细节的观察;毛熊三的古文化修养(这个溶入到他写的“东逝的长江水,永远的三国志”还有一篇讲“古战争”的文章里)这些都是我非常欣赏的作者。
  祝:嗯……是不是可以说你是和CBI一起成长起来的?嘿嘿。
  王:这倒是……我应该算是在游戏天地里呆得最长的编辑了吧?经历了游戏天地几年来的风风雨雨。
  祝:嗯,后来的事情呢?
  王:98年春节后阿猪离开了,3月后,光头也突然离开。游戏天地突然剩下了我和教官还有TJ,我手上没有任何稿源,只有两三个上北京后认识的作者……我都不知道怎么能有那么大的信心给头说:“这期报纸绝对没有问题!”
  然后我就想到一个非常可怕的办法,从国外网站上找来一些最新游戏的资料,交给他们去翻译……在稿源没有完全稳定时的后来两三期都是这样在做,被一个朋友狠狠地批评,说我是在做资料的堆砌,没有思想。再后来我想补救也来不及了,即使我如何对作者说要融入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想法时,绝大部分的稿件还是这样的……到了后来,我发现这种情况已经无法纠正了,再后来,这几乎形成了行业风气。
  当时我们的压力很大,还要一点点开发新的稿源,失去阿猪对整个报纸的影响相当大。不过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也有了很多想法,后来一段时间,我们把这些想法一点点实现,象子凡写的“国产游戏路在何方”(这个选题在现在好象已经说腻了:))、LARA的争论等等。在第一次报纸扩到24个版并加入彩版的时候,我们对报纸做了整体的策划。结果这一期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真是对我们很好的激励啊:)。
  另外,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是几个小编之间非常快乐,上面没了头,真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感觉……就是这样的环境很容易激发创意吧。我们就是那会迷上了QUAKE II这个游戏。
  祝:说起来,从那时候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几乎成为了全国女性玩家的代表。当时的感觉如何?
  王:我倒没这个感觉吧,就是一个露脸多一点的女性,但是报纸上也能看出来表现并不女性化吧?不过多了这么多叫我姐姐的人,心情很快乐啊:)——除了被叫蚂蚁阿姨的时候 》:(
  祝:对了,那时候游戏天地已经到北京来了吗?
  王:是啊,在98年初就上的北京,然后春节时阿猪离开了。
  祝:嗯,这个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阿猪离开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呢?
  王:阿猪不是突然离开……在97年的10月他就告诉我想换个工作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