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节
作者:世纪史诗      更新:2021-02-21 15:09      字数:4929
  茏龅恼饷聪恪?br />
  客厅里开了两张桌子,莫永恒、莫二爷几个有话事权的人和老师们坐了一桌,其他人坐了另一桌。
  “没什么好菜,还望各位老师们不要嫌弃。”莫永恒举筷,略不好意思地说。
  “谦虚了谦虚了,我们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家常菜,今天是我们有口福了。”首座的老师赞叹道,伸筷又夹了几根青菜放进自己碗里。
  “是啊是啊,这家种的青菜就是好吃,比菜市场的强几百倍。”另一位老师亦是赞同首座老师的意见。
  “老师们要是喜欢的话,走的时候可以带一些青菜走,都是自家种的,多的是。”莫兴腾笑着说,顺带着给几位老师的杯子倒满了自家酿的糯米酒。
  本来莫兴腾是打算拿米酒出来的,可莫永恒说老师们是来报喜的,估计还开了车,喝米酒容易误事,还是喝糯米酒妥当一点,也不会显得自己这一方有贿赂他们的意向。要是他们对米酒感兴趣,走的时候送他们每人一瓶就是了。于是,饭桌上出现的就是糯米酒。
  轻轻地给每位老师的杯子满上酒,顿时,饭桌上就散发着醇厚的酒香。
  “唔,这是什么酒?居然这么香?”在坐的老师们洋酒喝过不少,但是却没人喝过自己家酿的糯米酒,因而也不知道糯米酒的颜色是姜黄色,闻到香味,只以为是什么名贵的酒。
  莫兴腾笑而不语,说:“老师们可以先试着喝一口。”
  众老师举杯,细细抿了一口糯米酒,顷刻间,糯米的清香就在口腔了弥漫了开来,直沁心脾。
  “好酒,好酒!”众老师赞叹,却依旧没一人喝出这是糯米酒。
  “觉得好喝可以多喝一点,这酒不醉人。”莫二爷劝酒道。
  “不醉人?什么酒居然不会醉人?”一位老师想不通了。
  “这是家酿的糯米酒,男人喝根本不会醉。”莫兴腾笑着把不醉人的缘由道了来。
  “什么?这是糯米酒?”众老师惊愣,他们虽然没有喝过糯米酒,可是糯米酒的香气还是闻过的。可是这莫家酿出来的糯米酒为何如此醇香呢?难道有秘方?
  莫兴腾看到众老师们的表情,便知道他们心中所想,解释道:“我们家的糯米酒是用七月七的山泉水酿造的,可能泉水比较甘甜。酿出来的酒也比较醇厚。”
  “哦,原来是这样!”众老师恍然大悟,纷纷端起酒杯,再次品尝起美味的糯米酒。
  饭后。源城中学的带队老师留下了一两个人对莫玲和莫玲进行测试,其他人则去另一处报喜,临走时,众老师听闻莫玲家还有自己酿造的米酒,就厚着脸皮每人要了一小瓶。
  留下来监考的两位老师离开的时候,手上除了多出来的两份试卷,还多了几瓶米酒以及几袋水果。要是手上再多一两只鸡,看见的人肯定以为两人是从丈母娘家回来了,根本就不会往贿赂品这方面去想。不过。莫家人也没必要去贿赂源城中学的老师们。虽然莫家人都希望莫玲和莫龙也能够进入源城中学。但是前提也是两人靠自己的能力进入,绝不容许走后门,这是身为莫家人必须拥有的自尊。
  源城中学的老师离开崖下村之后。莫家兄妹三人要同时进入源城中学的消息就传开了,虽然莫玲和莫龙两人还是未知数。但是崖下村的人可不管这个,他们只知道莫家兄妹几个要出息了,一个个都进了源城中学。
  而在崖下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哪家孩子考上好的高中或者是考上大学了,就要请村里的人吃一顿大餐,这个大餐可不是去酒店里吃的大餐,而是饭桌上的菜、肉、酒都必须出自主家,不能买,不然就会被人诲话,说主家没有诚意。
  显然,莫家的大人们也想到了这个,当天晚上,几个大人就聚到一块儿,商量着办大餐的事。
  “阿恒,你说我们把日子都定在什么时候比较好?”一家人,三个孩子,每一房都有一个即使平时很少话,但是这个时候,莫怀忠说什么也不能再沉默了,自家儿子的大餐酒,自然要办的体面,不过选日子这种事情他也不懂,只能问莫永恒了。
  莫永恒一手拿着老黄历,一边念念有词,听到莫怀忠问,放下老黄历,抬起头说“这个月十六日吧!十四日人间鬼门打大开,不易办喜事,十五日是月圆之日,人的光辉再耀眼也比不过日月,就直接跳过这一日,今天是五日,阿龙、阿玲两人的成绩估计要到十号才能知道,假设十号之后才知道,我们把日子定在十六也够时间准备。”
  “行,这事你懂,就听你的,那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直接通知村里的人那天来吃饭那吗?”莫怀忠问。
  这个问题,莫永恒还没有回答,莫兴腾就答了,“不用这么急,阿玲和阿龙两人的成绩还没出来,我们现在去通知也不好说是庆贺然然一个人还是三个人,要是阿玲或者阿龙有一人,又或者两人都没通过,我们现在通知了,到了十六号那天我们不是要闹笑话吗?被人笑没什么,要是让家里几个孩子没了学习的动力就不好了。”
  “是我考虑不全了。”莫怀忠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责怪自己只顾着庆贺却没考虑到其他事情,好在还有莫兴腾和莫永恒两人,不然他一个人真的会把事情搞砸。
  莫家兄弟几人,就莫怀忠最不爱读书,也最少往外面跑,见识自然比不上其他人,考虑事情也不如其他人全面,但是都是自家兄弟,凡事皆是一起用心用力,也不会责怪谁拖累了谁,只会在彼此要出错的时候,提醒一句,或者拉一把,绝不会出现窝里斗的情况。
  ps:
  感谢各位亲们的留言,淡雅阁最近很倒霉电脑频繁坏,存稿也拿不出来,天天只能用手机码字,很多次都差点端更。可是想到各位亲,雅雅熬夜也坚持每天发一更,虽然少了点,但是希望各位亲可以谅解一下,呜呜呜……
  161、七月七
  兄弟三人又就大餐酒的事商议了几句便各自回房间里睡觉去了。家里办了果场之后,莫永恒就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果园里,为了方便莫永恒,莫奶奶把正屋下正间特意留给了莫永恒,让莫永恒不回自己家的时候有个地方睡。
  眨眼,两天时间嗖地一声就过去了,今天就是七月初七,一个特殊的日子。
  世人都知道七月初七是神话当中七仙女下凡洗澡的日子,也是牛郎织女鹊桥相逢的日子,更是华国传统的情人节。不过这些都和崖下村的村民们无关,七月七对崖下村乃至源城市的人那么特殊,是因为村民们要趁着今天酿造米酒或者是糯米酒。
  有人或许会问了,酿酒什么时候都可以啊,为什么说七月七酿酒就特殊了。那是因为七月七这日的水特殊,用七月七这日的水酿的酒也比较特殊,至于七月七的泉水如何特殊法呢?那就有点玄幻了。
  世人都知道,流水不腐,换过来说就是水停止流动了便会腐坏,平常的河水、井水装进瓶子里,密封起来,不过几天就会腐,但是七月七这日的水却不会,在密封的状态下,甚至能放置两三年都不会腐,打开来喝,依旧是甘甜的没有丝毫异味的泉水。
  正因为七月七这日的水能长时间存放,多数人都会在这天酿酒。这天酿制的酒,不仅风味比其他时候酿制的醇厚、悠久,存放的时间也比其他时候酿制的酒长。
  这一天,莫奶奶和莫二婆也要酿酒。自从知道自家酿的酒比别家酿的好喝之后,莫奶奶和莫二婆每年到了七月七都要酿制好几缸的酒,并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早上,吃过早饭。莫奶奶和莫二婆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阿莉。阿玲,然然,你们都过来帮忙,顺便学着怎么酿酒。以后你们自己也会酿制才行。”莫奶奶本来是想说,莫然姐妹几个嫁人之后必须要自己酿造酒,嫁人了,不会酿造米酒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如果不会酿造糯米酒,那就不行了,严重的说不定还会被婆家的人笑话,这个莫奶奶可是不允许的。
  要是莫然姐妹几个知道莫奶奶这么早就开始未雨绸缪了,估计会哭笑不得。莫奶奶骨子里还保留着旧时的思想。觉得女孩子嫁人了就必须完全以家庭为中心。根本不知道十多年后。女子只要有经济能力,在婆家根本不会受到为难。莫奶奶也不知道多年后,女子可以像男子一样。撑起半边天,能像男子一样四处奔走。
  不过。老人的出发点是为了子孙们好,莫然姐妹几个也不会拒绝,何况放暑假了,在家里就是帮忙干活的,就算莫奶奶不叫她们几个,莫然姐妹几个也会主动过去帮忙的。
  家里除了莫奶奶以及几个放假回了家的小孩,莫家其他人都去后山的果园忙活了。过一段时间就要夏收了,趁着这几天,要赶紧把果园的活儿干完。
  莫莉等人本来是要跟着去后山的,可是莫兴腾说过几天就夏收了,莫莉几人又刚放假,就先好好休息几天,然后帮忙夏收。
  说道理,莫莉等人很在行,但是却永远说不过家里的几个大人,于是她们几个小的就只能留在家里帮莫奶奶和莫二婆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莫然姐妹几个洗好手,来的到右侧屋的上厅房,只见厅房上的木桌被拆了下来,四个桌角被挪到了另一边,桌面则用长凳垫着。此时,桌面上放了一个洗干净了的大簸箕,静静地躺在桌面上。
  “来来来,都让开了,糯米来了。”莫二婆和莫奶奶两人抬着一蒸桶的糯米从厨房走了出来,顺便让围在木桌的几个孩子让开。
  莫然几人忙让开,看着莫二婆和莫奶奶把蒸桶放了下来。蒸桶是用木头做成的,有一个水桶那么大,是做大餐酒时用来蒸饭的必备工具。
  把蒸桶放在垫底的木块上,莫奶奶轻轻打开了蒸桶的木盖子,顿时,一股带着糯米甜香的蒸汽就冒了出来,让整个大厅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糯米香。
  “你们几个都站到旁边好好看着。”莫奶奶发话,几人忙在旁边像个士兵一样恭敬地站好。
  莫奶奶也懒得去理会莫然几人的站姿,全心全意地与莫二婆开始准备酿酒。首先,两人用勺子把刚刚蒸好的糯米盛到大簸箕里,摊开,让糯米自然冷却。
  “阿莉,阿玲,你们两个过来翻一翻这些糯米,小心点,别烫到手了。”莫二婆把手上的勺子给力了莫莉和莫玲,与莫奶奶去了莫玲家的厨房,准备把另一正蒸桶的糯米也抬出来。
  从莫二婆手里接过勺子的莫莉、莫玲两人使劲地翻动着簸箕上的糯米。糯米蒸熟之后有很强的粘性,两人使出吃奶的劲儿才翻得动,难为莫奶奶和莫二婆两人了,这酿酒一整套工序下来,体力都不知道要耗尽多少,果然,想要当个好媳妇,真心不容易啊!这个时候莫莉和莫玲无比庆幸自己不是出生在古代,不然,光是酿糯米酒就够她们受得了,还要学其他的,她们肯定会疯。
  “玲姐,让我来翻一下吧,你休息一会儿。”莫然看莫玲累得满头大汗的,主动上前说。
  莫玲摇摇头说:“不用,等一下你也要忙了。”
  莫玲的话刚落下,正屋那边就传来了莫奶奶的喊声,“阿玲,阿莉,你们两过这边,那边的交给然然她们几个。”
  莫玲闻声,对莫然挑了挑眉把手上的勺子给力了莫然,与莫莉去了正屋。莫然拿着勺子,挽起衣袖开始翻动簸箕里的糯米,就连莫米和莫雅也去厨房拿了勺子出来帮忙。
  姐妹几人相对无言地翻动着糯米,除了风扇转动时发出的声音,再也听不到别的声响。正屋那边,莫二婆也在教着莫莉、莫玲姐妹两如何酿酒。
  糯米冷却需要一定的时间,莫奶奶就趁着这个时候去准备别的物件。一个多小时过后,滚烫的糯米终于冷却下来了。
  莫奶奶端着装了酒曲的碗,来的到簸箕前,翻动了几下糯米,“嗯,凉了,可以放酒曲了。你们几个洗好手没?”
  “洗好了。”莫然兄妹几人应道。
  “洗好了几天好,你们摸一摸糯米的温度,记住糯米要凉到这个温度才可以放酒曲,不然太热了会浪费酒曲的。”
  莫然几人闻言,把勺子放到一边,伸手去感受糯米的温度。
  莫奶奶见每个人都感受了一下之后,开始撒酒曲,“撒酒曲的时候要撒均匀,不要漏了任何一处糯米。”
  莫奶奶一边示范,一边说:“现在你们用手翻动糯米,把糯米何和酒曲搅拌均匀。”说完,莫奶奶率先做了示范,只见莫奶奶把手伸到簸箕面上,然后双手一翻动就帮糯米翻了个身,“不停地翻,直到所有的糯米都翻动过了才行。”莫奶奶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