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3 节
作者:九米      更新:2021-02-21 13:34      字数:4736
  任不敢接受,这麽重大的责任,我的能力承担不了,会···”
  两位首长哈哈大笑打断了她的话,而后其中一位首长笑道:“沈校长,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我们认为这一重任非你莫属,大家认为是不是这样啊?”
  首长的话音刚落,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就是回答!所有领导都鼓掌对丹俐露出鼓励和信任的笑容,孔斌,方明更是鼓得响亮,为丹俐助威,为丹俐骄傲自豪!齐宇充满爱意地望着丹俐,鼓掌支持她!
  丹俐听着热烈的掌声,看着大家期许和信任的目光,激动地热泪盈眶点头答允,换来了更热烈的掌声。座谈会也到此结束,可已是晚上八点多钟,在学校食堂吃罢饭又到礼堂观看学生的文艺演出。
  演出内容很丰富很精彩,观看表演的领导们,绝难想象这些像模像样的吹拉弹唱才艺表演,会是一群在一年多以前还念不起书的孩子们表演的。孔斌、方明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巨大变化,也真切地感受到丹俐这两年付出的心血有多么地大,成绩有多么地辉煌!
  演出结束,首长还上台亲切地慰问他们演出成功,并与相关部门领导一起将捐赠品赠送给学生代表,从学生代表感谢的讲话中,感受到这些孩子们真是幸运又幸福!
  方明度过这激动人心的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在宾馆吃罢早餐,随分乘豪华中客的大队人马出发了。他仍搞不清目的地,见出了城南,估计是到农村视察。估计的没错,出了城南不久就拐下公路,上了通往南四乡的乡间公路。
  如今的乡间公路也是水泥路,路面比公路窄不了多少,同样是非常平坦,车好路也好,一点都不颠簸。这路方明过去走过好多次,最早是土路,只要有一段时间不维护,平整的路面就起了波浪,土语叫“搓板路”,很颠簸。后来是那种柏油路,做得质量都一般,连半年不到就会变得坑坑洼洼,修补后也是高一块低一块,而且还是常修常坏,多数时间比那“搓板路”还难走。现在不仅路面平坦,进入山区后的坡也没有过去陡了,很多土山岗被铲掉,也加建了桥。
  车队又行驶了半个多小时,拐到了弯弯曲曲的山间土路上。这土路比过去的宽阔多了,也平整了许多,颠簸的不算厉害。人们的眼睛也都亮堂起来,同样是黄土坡。可这里不再是荒秃秃的山坡,坡前坡后、沟里沟外到处是成片的成才林,那些粗壮的大树,树龄少说也有二十多年。
  不一会儿,看到山洼中有一个村庄,更高大地树木围裹其中,若不是树木在枯叶期,加上有很多二层楼,恐怕在远处还看不到村子地庐山真面貌。这村子是上程庄。村庄的房屋都很整齐地集中在山洼中,是按严格地规划而建。
  方明也来过这村,上程庄一直是县里较有名的一个村庄,早些年就以村子林大和果树多,村子的建设规划好,村民比较富裕而闻名,后来成为凤城第一个小康村。如今比他在几年前来时又有了新变化,在靠山坡规划了一处楼宇区,有好几排漂亮地二层楼座落其间。进村后原来的土路也都变成了水泥路,而且通向每家每户的小道也都是水泥路,村口的水泥路还有往公路上修的迹象。
  上程庄是县里的一个脱贫致富的典型,每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参观农村建设,必然要领到这儿。方明心里想,看来李书记和齐宇也难以免俗。挑了这个村为让首长们高兴,他们也想摆摆政绩。可他又想,为啥不安排首长们参观他们的北风堡?那可是李书记上任后才发展起来的,村广场建得多好?上程庄的人家早是样板了,现在就是多修了水泥路,多建了几栋楼,能摆出多大的政绩来?
  这一行人在村长和支书的陪同下,先走访了十几户村民家,从村民家中的摆设看,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农用车、摩托车听介绍说几乎家家都有,家家通电话也是县里比较早的村子,再看村民神采飞扬的笑脸,看来真是一个富裕村。
  无论走到哪家,村民面对这么大的大首长,虽在电视上常能见到,可面对真人时都显得拘谨。当首长们问到他们的生活怎么样时,没说几句就夸他们的支书记程二宝,而且也不太拘谨了,说村子能有这么好,多亏了好支书程二宝。
  第一次有人夸程二宝时,人们也注意这村支书,年近五十地一个普通庄稼汉模样,可从村人的话语和眼神中能看到是衷心地爱戴他。村里许多人看来对齐宇看来也很熟悉,见了都亲热地和他打招呼,不像是对待一个县委副书记,倒像是对待本村人在外面工作回来探亲的。
  后来去了程二宝家,他家住的是平瓦房,条件也还可以,但与刚才看到的几家比就差一些。以方明的经验看,他算个比较廉洁的好官,不像其他村里的支书,几乎个个称得上村中的首富。可等坐下后,李书记和齐宇向首长们介绍了程二宝的事迹,包括方明在内的所有人,马上对程二宝肃然起敬,敬佩他在上程庄当了二十年的支书,将一个穷山村搞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也让方明明白他们为啥要带首长视察这个村。
  凤城全县都属于干旱少雨带,这村更是在黄土山区,全靠老天吃饭。虽然在七十年代学大寨将山坡都搞成梯田,可老天不照顾一样是十年九不收,村名的日子很苦。程二宝当支书后,土地承包制已搞了几年,看到村民虽然地不少,每人平均二三十亩,可在这山地梯田里,费尽气力好年头达个温饱有余,赖念头还温饱不足。他苦思冥想并和其他村干部商量后,决定将全村的坡地,动员村民全部改种林木和果树,间种药材,同时在坡底植种牧草,大搞畜牧业。这一决策也碰到了好时候,正赶上药材价格大幅上涨,每亩的药材收益比过去种粮强了十几倍,有的甚至强几十倍、上百倍,村民兜里一下鼓起来了,程二宝也树起了威望。
  这样发展了二三年,村里家家都是万元户,劳力多的更是好几万的大万元户。有了钱,村民第一想到的是盖新房,搬出时代居住的破土窑。程二宝为了村里长远发展着想,请县里技术员到村里科学选址,统一规划新村庄。新村庄建起后,上程庄了不得了,远近都知道上程庄的人有钱,有了闺女就想往上程庄嫁,少给财礼也愿意。
  见上程庄药材富了,别的村也学着种,可没等发了财赶上了药材大跳水,哀叹没有发财的命。但此时上程庄人种的果树都开始结果了,到了果实成熟时,来拉果地车一辆接一辆,畜牧业也见了成效,上程庄地人照样发财。这把其他村的人眼红的厉害,便又学人家种果树,但又没等到发财时,因果树地品种低劣卖不上价钱了,可人家上程庄早更新换代并增加了果树品种。而且林木也成才能卖钱了,照样发财。其他村十几年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徒劳无功加上村干部腐败日盛,丧失了发展的积极性,贫困村的帽子一直没摘下。
  可让人敬佩程二宝地不仅是这些,还敬佩程二宝的高风亮节,在村民自治选村长时,主动让贤给有文化的年轻人,甘愿当没有了“实权”的村支书。毫无私利地以党员身份为村民谋福利。更让人佩服的是,在前年冬凤城的乡村反腐斗争中,程二宝多年记录的一本帐,为全县乡村反腐工作打开了突破口,功绩甚巨。
  两年前,在整顿村民自治工作时,齐宇在这村蹲过点,了解了这村的情况后,他对程二宝很是敬佩,二人惺惺相惜非常谈得来。一天晚上程二宝请齐宇到他家喝酒,酒到半酣,他向齐宇吐露了衷情,说他当支书地这么多年,没少敬贡上级领导。
  他说别看上程村是个先进典型,可县乡领导大都看到的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啃几口。若不让人家啃,他官当不当无所谓,可如果换了贪官上来,村里别说难以发展,恐怕连旧家底都存不住。其他村就是例子,天灾固然是一方面,但人祸也很歹毒,而且人祸越来越歹毒。说到激动处,他伸出一个指头,说到现在为止最少送出这个数,齐宇惊问一百万?他点了头,可在细问他就不肯说了。
  在乡村反腐工作开始后,齐宇再次找到程二宝,连谈了三天,他感于齐宇的真诚,更感于新县委廉洁奉公和加踏实地的精神,拿出了厚厚一本帐,上面详细记录了哪年哪月哪个县乡干部来索贿,以及某年某日几个村干部开私会,决定送哪位领导啥啥啥,由谁去送的,在哪送的,为啥要送,都详加记录。
  有了这本账,除了年头太长有些当事人或调或亡的以外,其余涉嫌索贿受贿的被一网打尽,还交待牵扯出其他人和事,使乡村反腐工作迅速打开局面,程二宝也因此受到中纪委的嘉奖,并在成立南四乡中心党委时,被党员们推选为中心党委委员,又被县委任命为中心党委副书记。
  最后首长们也对程二宝大加赞扬,可他却惭愧地说:“如果不是新县委,不是齐书记,我还怕他们打击报复不敢拿出帐本。现在看,只要真能告倒贪官,就是被他们打击报复也值!省下送他们的,我们就能办好多事。像去年村里搞道路硬化,有将近十万元是省下敬贡的钱。今年上级又扶持村村通水泥路,我们肯定能拿第一名。
  程二宝最后几句是乐呵呵说的,可首长的神色像乐中有忧,好似有啥沉重的东西压住了心头。
  随后告别上程村,继续向山里驶去。驶出五六里,窗外沟壑纵横地黄土高坡有明显的植物分水岭,植被茂盛的这边是上程村的,植被稀零那边是下程村。
  看罢上程村,咋看下程村的山坡就显得很贫瘠,黄土都裸露在外,只有稀稀零零的树木散步在坡顶沟内,很少见到有大片的成才林木,连路两边植的两排杨树,树龄多是三二的苗。可仔细看,在山坡上的层层梯田内,满是矮小的小树苗在春风中摇曳,过些日子这边也会是绿意满坡。
  进村走访农户,了解到这正是那种哀叹“命不好”的村子,与上程村隔得最近,眼看人家上程村人人发财他们发不了,村里的好姑娘收个两三万的财礼都嫁给了上程村,他们却花五六万甚至更多的财礼到更偏远的山村讨媳妇。
  比起上程村,下程村人还真的穷得叮当响,房子以土窑为主,还是沿山坡东建一处西建一处。进屋看,别说没有几户家中电器是齐全的,连像样的家具都没一件也大有人在。视察中间首长问李书记和齐宇他们,两村比较最大的感想是啥?
  李书记随即回答:“最大的感想是我们还有许多像下程村这样的穷村,我们扶贫的责任还很重大!”
  首长先夸赞说的好,后道出了自己的感想:“靠优秀廉洁的干部只能治好一村一地,只有靠优越的制度才能造福全民!”
  中午,首长决定都在下程村吃派饭,亲身体验村民的生活苦到啥程度?
  这么多的人,好不容易找了十几家比较好的人家把大家安排好。
  这是临时决定,仓促间村民们想给吃好的也来不及准备,想杀鸡宰羊被通知不允许,连要去小卖部买罐头都被制止了,让家里有啥给人们就吃啥。饭菜真的很差,白面不白,大米不精,有的人家家中有鸡蛋和豆腐,炒个鸡蛋,炒个豆腐。有的家中只有土豆和腌菜,烩一大锅用盆端到炕桌上。
  方明是农村出来的还难以下咽,他看同屋的其他领导也是强装欢笑下咽的,但在与农户的交谈中,听到了他们的快乐和希望。他们夸赞现在的村民自治政策执行的好,村干部公正廉洁一心为民,日子虽然穷可舒心,过上像上程村的日子肯定不会太久远,能过上好日子的奔头一年比一年足!
  吃罢饭,会聚到一起要离开时,看到首长们的脸上有笑意,大概也是听村民讲了这些情况和希望。
  正文 第175章 责任政府
  首长率队从下程庄出来,驱车赶到了南四乡中最大的一个乡镇府,也是南四乡中心党委所在地。
  李书记和齐宇等与首长们同乘一辆车,谈论着将乡镇党委合并成几个中心党委的情况。
  在合并前,他们向上级党委请示并经过同意,看样子首长们也清楚这些情况,没有高高在上地让他们介绍汇报具体过程,而是像一般同志间那样,有说有笑地与他们谈论着合并后的效果和意义。
  在谈论中,首长赞同他们成立中心党委的理由,是在新形势下对党组织设置形式的积极创新。
  说现在乡村的道路,交通工具,有线、无线通讯都已比较发达,旧的乡镇行政区划相对地就变得小了,为此全国各地已合并了不少乡镇,可党委仍是跟着乡镇建制走,一个乡镇配一个党委。
  过去这样做有过去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