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节
作者:九米      更新:2021-02-21 13:33      字数:4751
  方明已看出米书记的不悦,这他事先想到了,接着笑着解释:“米书记,我这样做知道不合规矩,可您知道我是凤城的吧?凤城的事您也肯定知道,我是真怕了啊!虽然这个厂子我是真想收购,这比我建一个新厂既少投了资,也能早半年的时间搞出新产品,何乐而不为呢?可现在收购国有企业很敏感也很烫手,如果为此栽了跟头,我不值啊!我的意思是等生产起来后,一切风平浪静时再报答您,您放心吧,我绝不会食言的。”
  米书记哼哼冷笑一声,说道:“你不要拿锦口与你们凤城比,我在锦口十几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好啦,我已知道你的意思,那就让他们一切公事公办,省得你提心吊胆的。”他说时在心里还暗骂,已经有多少年没见过这种人了,想啃骨头既怕沾油手又怕塞了牙,什么东西?
  方明估什他也是在暗骂自己,呵呵笑道:“米书记您说对了,我就是不愿提心吊胆地收购这个厂子,您若相信我方明的为人,您就帮这个忙;您若不相信,那就让他们继续谈,能买起我们肯定要买,买不起我们只好另做打算。”
  米书记见方明的态度不亢不卑,忽然哈哈笑了,笑罢说道:“好啊,反正此事我们也得上常委会,在会上我相机行事吧,过两天我通知你。”
  这话说的模棱两可,方明估计便宜可能没戏了。他回去又跟小娄他们商量,就是出一亿元接收全部职工也要买,仅凭能早出半年产品这一点也比新建一个厂子合算的多。有了这个打算,心情也就宽了,方明让他们在锦口几个旅游点尽兴玩两天,等候消息。
  方明这两天的心思都放到三个俏佳人身上,厂子的事也就抛之脑后,直到第三天接到米书记的电话。
  早上八点米书记给他打了手机,他正刚逗完准备要到外面照料生意的灵儿,看是米书记的电话,马上收回逗乐留下的笑意,舔舔唇边灵儿粉脸留下的余香后打开手机。
  米书记在电话中跟他讲:“老方,常委会上通过了我的提议,就按五千万给你们,在职职工你们全部接收,今天就可商谈细节问题,这事我就不再出面了。我也了解了一下,你是个讲义气的信人啊!那就希望你多多发财,等我下了台就靠兄弟你啦,呵呵…。”
  方明高兴的连连称谢,并保证决不食言。
  他以为黄了的事情居然未黄,看来真是鸿运当头,啥事都能顺顺当当办成。接完米书记的电话就赶忙通知小娄他们,正好小娄也刚接到市政府的电话,让他们去最后商定。他告诉小娄,大的已拿下,剩余细小事情尽量依他们的。
  安排完,他独自乐呵呵地笑了,猜米书记咋会想通,未先收了好处就给办了事,莫非真是他的运旺?
  从方明这边考虑可能就是鸿运当头,事事遂心如意。可从米书记那边讲,并非专为趁他的心大发慈悲,米书记前天和方明谈完话也认真想了一番。
  最先想改造这个玻璃厂的是市长,这是市长陪同孔斌参观车站开发区,听孔斌他们讲到了发电玻璃,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便想到本市奄奄一息的玻璃厂,遂派人考察。考察后认为从技术上完全能把他们的玻璃厂改造后生产发电玻璃,就急与孔斌他们联系,谋求合作方式。但人家来这里对玻璃厂整体详尽地考察后,回复他们这个厂子管理混乱,只有整体购买一途,其他合作方式均不合适。但在临末却说正建新厂资金周转不开,暂时无法合作,不过也留给他们一线希望,说可以推荐其他公司与他们协商,技术上给予支持。
  市长人年轻,刚上任一年多,自然想有一番作为。等方明派人来联系后,市长对这个项目很热心,竭力想促成此事,因此他跟米书记打了招呼后将条件一降再降,降到米书记给他定的底线时,方明他们还不接受,只好将最后拍板权交给米书记。米书记快下台的人了,尽量扶持市长想留条后路,所以一直没干涉,看他们陷入僵局,又觉得这事大可以做点文章,便有了与方明一席私谈。
  但是没料到方明是真傻还是装傻,也搞不清他这人的市政协副主席和集团董事长是咋弄来的?竟然如此胆小怕事,做出如此不合规矩的蠢事来。他本想撒手不管此事,他们愿买不买,可方明那种从容自信让他起了好奇之心,当时马上改变态度没有把路堵死,等方明一走,他就让人找几个凤城籍的人,详细了解一下这人。
  不到一天的时间,他就得知了方明的传奇经历,对方明神话般的福运感慨万分!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干部,发生严重祸事本该更加落魄,没料到时来运转先中了大奖,又结拜了一个有钱有背景的大哥,一下平步青云,财运、官运接踵而至。也了解到方明发财升官后还挺念旧情,在凤城的名声挺好。
  这样米书记就能理解方明的做法了,他是个凭着运气好的暴发户,是在他大哥的罩护下处处有人关照,并非个人打拼出一片天下,办事不合时下规矩就情有可原。对这样一种人,看来是有相帮的必要,帮完他相信多半会守诺,就是没守诺也于他有了人情,日后也许能把这人情找回来。
  米书记这只是主要的一种考虑,还考虑这厂子卖了以后,厂长、书记等人得重新安排工作,又是一个不小的财源,支持卖这个厂子还是上策。至于方明提到凤城的反腐风暴对他无丝毫影响,这种事他自己也记不清干了多少,即便少干了这一桩,也不会治好他半夜常常惊醒的宿疾。
  米书记决定帮这个忙后,便给市长打了电话,询问市长对现在的僵局有啥看法。市长表示机会难得,再优惠一些也该搞成,米书记趁机支持,并说既然是桩好事,那就干脆让他们满意,优惠再大些。他与市长统一了意见,让市长提议召开市常委会,会上市里一、二把手一唱一和,顺理成章把这事确定下来。
  方明哪能猜透米书记考虑的这么复杂,不过好事已成,也就不想那么多了,坐在沙发上还在自我陶醉。独自乐了一会儿,想到该向晓敏和雅静报喜,他用的是新学会的三方通话功能,话筒里同时传来晓敏和雅静听到喜讯后高兴地互相道喜。
  三人高兴地笑完,雅静说:“这下好了,这是给咱们出国送的一份厚礼呀!”
  “就是,我还担心在咱们出国前办不成,这下正好,明天我的护照也办下了,咱们能到国外玩个尽兴啦!”晓敏的话音中按捺不住的兴奋。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好一阵笑谈,直到方明手机中发出了电池缺电的报警音才道了再见。
  方明是前天知道了出国的具体日期,从北京启程,离今天还有五天。他当时想如果他们不再优惠,就是按一亿元也要在临走前两三天把这个厂子搞定,不误他赶回凤城准备出国。现在一切都按他心中所想而来,他兴奋地喊那会避到卧室的丹儿和梅梅:“都出来吧,电话打完啦!”
  丹儿和梅梅在他手机响时,就嘎然止住看他和灵儿逗弄时引发的咯咯娇笑,在他摆手示意下躲到了卧室。等他喊时,俩人嘻笑着跑出来,见他脸上现出洋洋得意的神色,丹儿过来露出迷人的笑靥,低头对他笑道:“大哥,事办成了吧?看把你乐的!”
  方明执住她玉手,哈哈笑道:“成啦!大哥的事还有不成的吗?”
  丹儿崇拜地看着他笑道:“那当然!大哥本事多大呀!想办啥就能办成啥!”
  梅梅在旁边也笑着开口:“叔叔,还听到您和敏姨、静姨讲出国的事,这下厂子也搞成了,马上又出国游玩了,她们肯定非常高兴吧?”
  未等方明回答,丹儿已坐到他的身旁,羡慕地说:“那自然非常高兴,啥时大哥能领我们出去转转,人家会高兴死的!”
  方明先招呼梅梅也坐到身边,然后对丹儿笑道:“哈哈,你这样说那可不敢领你出去了,你高兴死我会心疼死。”
  丹儿扭着身子蹭着他,撒娇道:“大哥你又抠字眼,人家是哪个意思吗?”
  方明搂住她俩,嘿嘿笑道:“我说的也对呀,你若是高兴的死啦,我会心疼的死掉,不对吗?”
  丹儿无法说不对,只能娇媚地笑道:“对!每次你都有理,人家说不过你。大哥,一会儿干啥去?”
  “能干啥?就在家,到了中午去饭店庆贺去。我出国后,梅梅就返回来,到时有你俩疯玩的时候。”
  丹儿又向他撒娇:“现在就出去逛逛嘛,趁外边天气好,大哥明天也许就有事啦,顾不上出去了。”
  现在已过了初春时节,这几天白天天气特别晴朗,到了户外暖洋洋的,丹儿和梅梅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与方明尽情地在锦口游逛,玩的开心极了!丹儿这是知道他在这儿待不了几天,珍惜这剩下的每一刻,又想缠着他出去玩了。
  自从那天大妞、二妞认了方明做干爸,他与灵儿、丹儿姐妹俩更是水乳交融,好的如胶似漆。方明也感到灵儿对他的态度更加微妙,既像情人也像妻子,像情人仍是那么缠绵动情,像妻子是在生活细节上承揽起妻子的义务,接替梅梅负责起他的换洗衣服,做饭也先问他想吃啥,编排着给他做,夜里还操心着给他掖被,温柔体贴的让他感觉这是个非常温馨、甜蜜、快乐的家。
  想到风情万种娇媚可人的灵儿,方明对丹儿笑道:“要出也轮到你姐去了,你这当妹妹的一点也不心疼姐姐啊!”
  丹儿嘻嘻笑了,娇语道:“谁说人家不心疼姐姐,每次我买衣服都不少姐姐的,吃到顺口的还给姐姐带回一份。大哥,要不这样,我去叫姐姐,上午店里不算忙,叫我姐一块去?”
  方明也舍不得丢下活泼的丹儿,没有她就热闹不起来,高兴地同意了她的提议。
  果然,到了下午方明就得去宾馆,听他们汇报上午详谈的结果。结果很满意,大问题一解决,剩下的问题都好商量,一天的时间就商定好具体细节,明天上午就签订购厂协议。
  第二天上午,方明和市长都参加了协议签订议式,五千万的支票一给,收据一开,小娄代表他们集团,玻璃厂原厂长代表玻璃厂签订了协议,从此时这个厂就正式归龙城市腾飞集团所有。
  市里成立了一个善后工作组,负责移交和善后工作。方明留老周在这主持工作,又从集团抽调了一部分干将,他那三个老乡,还有老乡推荐的一些原厂有声望有能力的人,组成了厂子的新班底,这段时间负责与善后工作组共同清点移交原厂资产、人员等等事务。
  厂子原来的主要领导已调回市里等待重新安排,方明他们考虑为稳定人心,厂子旧的结构暂时不动,等全部移交结束,方明从国外回来再安排。
  老周留这儿方明可以放心地离开了,老周本来就在国企待了几十年,熟悉国企,办事也特别认真负责,方明只是嘱咐让他在移交工作中摸索可用之人,并准备接待好总厂来的技术员。
  正文 第124章 邂逅美人
  方明和雅静是上午七点按约定到了市委,要随团坐豪华大客离开龙城。车上都是张书记率领的官员,官员们的夫人为掩人耳目,除了是单独办的私人旅行护照,坐的也不是同一辆车,而且还是在宾馆上的车。晓敏当然也不例外,办的同样是私人旅行护照,不过她是在北京等着。
  张书记上了车,看到方明和雅静坐在门口旁跟人闲聊,未等他先问候,张书记就先亲热地拉他坐到一块。坐下张书记便问他不认的谁?他说多数都不认识。等他指出后,张书记叫过那些官员一一给他介绍,介绍过程中戏称方大主席,说方明是他认识的人中最福大、最运大的,所以该叫方大主席。
  这些不认识的,不是大企业领导就是几个肥县的县委书记,由于看到张书记对方明的态度不一般,这些极会察言观色的人也就套近乎,客气地恭维着他们一般并不太看重的政协副主席,跟着热情称呼方大主席。从此,方大主席这一称号在龙城官场上传开了,日后官场多称他为方大主席。
  张书记这么抬举他,方明想肯定于他前天送的一百万元的国际信用卡有关。
  他从锦口回来时,全电动公交车已交付给公交公司使用,购车款是分两部分支付,百分之六十归公交公司自支,百分之四十由市财政专项补贴,公交公司的已支付,市政府的支付了一半,这就是猫腻啊!
  市财政大额拨款都要请示市委书记,剩余这部分就看你表现如何了,方明前天把卡交给张书记,张书记当时就问:“车款都付清了吗?”
  方明知道他是佯问,笑道:“公交公司的全给了,市财政这边还差一半。”
  张书记呵呵笑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