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你妹找1      更新:2021-02-17 04:32      字数:4796
  不容易?说着,把自己所放的地主家的小牛犊一石头砸死,跟伙伴们烤着吃了,结果朱重八当然是挨了一顿打。小重八把阶级仇恨深深的埋在了心底。
  是时也,我大汉人民正处于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第一座蒙古人,第二座色目人,第三座汉人(当然仅限于地主们),不够整三座,那就叫两座半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两座半的重压之下,地下党白莲教一直在基层发动人民。
  机会终于来了,黄河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在白莲教的领导下,修河的民工们揭 竿而起,打响了武装反对元朝反革命派的第一竹竿子!年轻的朱重八投奔红巾军,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巾”战士。
  朱重八很快受到了“红军”支队队长郭子兴的赏识,并且成了人家的女婿。既然给领导做女婿,就不能“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是流氓我怕谁”了,所以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为自己以后做领导填干部履历表做好了组织准备工作。果不其然,后来他的履历表上(《明史》)自然多了一道:他娘怀胎时梦见神仙给药粒一丸,药丸叫什么名字作者张廷玉没交待,我估摸着不是脑白金,就是“他好我也好”之类的玩艺儿。据孩子他娘说,吃了那药丸,嘴里还一直香喷喷的,要不就是口香糖?反正这孩子出生时红光满院,有那傻邻居,居然以为朱家着火了,其实院里红,意味着太阳生……
  朱太阳的革命买卖越做越红火,但是他对贫苦人民的阶级感情一如既往,他严格禁止士兵扰民,禁止他们拿群众一针一线。大军打进安徽当涂时,有一士兵违反了军纪,朱元璋立刻把他斩了。《明史。太祖本纪二》里朱太阳跟徐达等开国元帅们说:“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也就是说,他是救民于水火之中。他还说:“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也就是说,以往的革命,有点极左,他可不忍心干这种缺德革命。总之,人民的军队人民爱,朱元璋的“红军”,在人民的支持下,以竹竿子捅破篓子之势把两座半全捅翻了!当然,这与朱元璋同志放弃前嫌高瞻远瞩优待俘虏善待投诚的敌军将领统战工作做得好也是分不开的。他告诫众将们说: “元之宗戚,咸俾保全”,不但不杀元朝宗戚,而且对那些给元朝干过的旧臣们,也给予出路,妥善安置他们,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建国初年,百废待兴。而开国元勋们,比如胡惟庸,老想搞反革命,至于亲家翁李善长也和这些反革命有着说不清理还乱的关系,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朱元璋干脆都把他们杀了。还有一些功臣,经受不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腐败了,天天不是桑那就是三陪,当然无心工作。这样,国家政务就都落到了朱皇上一人头上。史称,朱皇上是个工作狂,除了工作和看书,没有其他爱好。至于女人和烤牛肉,都走开!史载,仅1384年(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的8天中,各机关的奏章就达1660年,共计3391件事,平均每天要处理400多件事,国事如此繁忙,身体当然每况愈下了,50岁之后,人民的好皇上朱元璋同志就患上了心跳病和神经衰弱症。都说中国的开国皇上好来文字狱,你说不来行吗?心跳病啊,神经衰弱啊,还不都是文人们给闹的?比如刑部主事茹太素给皇上上“万言书”(据说是一万七千字),皇上耐着性子听到一万六千字处,才明白这鸟文人什么意思,当下就火了:500字的小短担湍芩得靼椎氖拢堑酶依锤龀す挪迹窗。蚜怂阕樱掖蛩ü桑业挂纯矗ü墒欠衲芫龆ㄗ彀停≡俦热缯攀砍夏敲郑陀腥私馐透噬希菏俏娜嗣瞧壅攀砍喜皇蹲植殴室馄鹉敲钏模蛭睹献印肥槔镉芯浠啊笆浚闲∪艘病笨梢远暇湮笆砍希∪艘病薄4哟嘶噬暇涂祭坌牧耍锨尥车拿刻炫磕切┲蕉牙镎摇靶∪恕保潘恍奶簧窬ト醢。 ?br />
  20:大流氓朱棣
  朱棣的爹是农民出身,当然就有点小农意识了:多妻多子。朱重八同志在后宫养了多少老虎,我们数不清,但是这些母老虎们生了多少虎仔,史料还是有答案的:26只。
  论长幼,朱棣排在第四。按大中华规矩,皇位轮不上朱老四,因为他既不是老大,更不是嫡出。当然,中国的干部履历表是可以因革命工作的需要而随时改动的:他一即位,就宣布马皇后是自己的亲娘。他这点小动作,想必红楼姑娘贾探春是深有感触的。
  探春跟宝玉没有伙着一个娘,心里崩提有多别扭了,瞅着自己那亲娘赵姨娘,咋瞅咋别扭。遗憾的是,历史与历史学家就是专跟人找别扭的,根据明朝《太常寺志》的记载和明史学家吴晗的考证,朱老四的娘亲根本不是那个大脚娘们,而是一个名叫碽妃的高丽棒子。我相信朱老四是中朝优秀儿女杂交的精品,因为史书上说他不但英武过人,而且还是个帅哥。那个老大-皇太子朱标,倒是马大脚所生,但是长得很不咋地,是个大头儿。大头儿也没什么不好,问题是短命-革命接班人等不到接班那一天就死了。
  朱棣的爹可能最后悔的是,自己小时候没有遇上希望工程,这让他老人家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时候,很吃力。那些鸟大臣动不动就上个万言书,他听不懂。据说他为开国功臣兼亲家翁徐达墓撰写的碑文,全大明的的文人没一个能读通的,因为没法断句。
  总之,他老怀疑自己玩不过那群鸟文人。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给朱家争口气,他给孩子们请了最好的家教,朱棣就是这种家教下的一个优等生。表现如下:之一,能把反革命弄到成功。这种事在历史个是很少有人能弄成的,常胜将军林彪都没这能耐-朱重八一死,朱棣短短几年内就把侄儿-建文皇帝给闹没了。我们常说:人心向背与正义是非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放在朱棣面前,恰恰失效了。民心不向他,他也不正义,居然就弄成了。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婊子。真理坚挺,朱棣就欺负实践,向国内外宣布:老爹本来是要把位置传给他的,却让建文篡了位。这样,反革命就变成了革命!
  之二,诛灭十族的创新举动。朱棣即位,相中了名士方孝孺,老方字写得好,圈也划得圆,朱棣就让他起草即位诏书,奈何方先生不干。两人就较上劲儿了-朱棣:我法周公辅成王耳。
  方:成王安在?
  朱棣:伊自焚死。
  方: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国赖长君。
  方: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此朕家事耳,先生毋过劳苦。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老方同志还是不干,朱棣也就拗上了:不干也得干。
  方:死也不干!
  朱棣:我诛你九族。
  方:诛我十族又奈何?
  朱棣:好,我就成全你,诛你十族,九族之外,加上你老师一族!谁让你老师教出你这倔种来!
  朱棣诛十族的时候,还来点心理小折磨,每逮一个人,都要送老方面前叫他看看:你看看,一人升天,十族陪葬!
  不知道老方拗什么拗,一肚子才学,不知道皇上轮流做,明年到咱家啊?至于名节,只要没在夫君坟头前扇过土,能做到祥林嫂那个样儿-改嫁时众目睽睽之下,跟香炉抵个头,额头上贴个创可贴跟继任丈夫拜堂-就够意思了,值得咱全家老小一块儿殉情吗?
  之三,引蛇出洞的阳谋计策。众所周知,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可大明那些倔种大臣们坚决不同意,动不动掂着脑袋上书。朱棣罢了三个倔种,反对的声浪渐息。可迁都后,新建的三座宫殿起了大火,那些对迁都一事耿耿于怀的臣僚借题发挥,把火灾与迁都挂起钩来,私下里互发短信。朱棣想治他们的罪,又没有证据,遂下诏让大家大鸣大放,一帮傻鸟以为遇上明君了,就百鸟齐鸣,人人写折子,个个贴大字报。等他们闹腾够了,朱棣弄个“谤讪罪”-收网,一群反革命全栽网套里了:一网打尽,群鸟失声啊!
  朱棣这一招很绝,遂成中国的政治遗产。
  之四,我是流氓我怕谁的作派。朱棣对待他的政敌,手腕可是流氓到家了。
  对待方孝孺:令人“以刀抉其口两旁至双耳”。我估摸着是这意思:叫你嘴硬,我给你弄好大一张嘴!王光美也有同样的遭遇,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出访过印 尼,去的时候穿高跟鞋,戴珍珠项链。文革时,脖子上不但被挂了双鞋,还挂了一串乒乓球串成的项链-叫你臭美个够!
  对待兵部尚书铁弦:割其肉烤了,塞铁铉嘴里给他吃,还问他甜不甜-“甘否”。
  铁铉说当然甜了-“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忠臣孝子之肉竟然是甜的?这倒出我意料了。当年北京人吃袁崇焕同志的生肉片时,也没留下个笔记来,否则咱们倒可以两相里印证一下的。
  对待礼部尚书陈迪:割其子鼻舌,强塞给陈迪吃。这一手是跟商纣王学的,周文王被囚,就享受过此等待遇。当年的周文王一吃儿子肉,神经就错乱了,一错乱,就弄了个周易六十四卦。至如今人们还愿意跑到那八卦迷魂阵里,体验一下文王吃过儿肉后的精神幻觉。
  对待左佥都御史景清:剥其皮,草椟之,碎磔其骨肉。我估计可能跟剁饺子馅差不多。我不知道,人们剁饺子馅的灵感是否来自于刽子手们的快刀,但饺子乃中国传统食品精华之一却是公论。饺子俗称扁食。我们现在骂人还是:找扁吗你?
  至于案犯家的女人们,就更惨了。被送去犒军了-“转营奸宿”。死了,就“抬去门外,着狗吃了”。反革命贼首齐泰与黄子澄家的女人,据教坊司汇报:每人给安排了20条汉子,让年轻的都怀上胎。生开男孩,就让他做小龟子,但是还生个女儿,三岁了,咋办?朱棣的批示如下:由他不的,长到大便是个淫贱材儿。原来皇上百忙之中还操心三陪人员的国家储备。
  朱棣就这么一个大尾巴狼,有小虫子爬他身上,他不但不剁它,还着令太监把它放回树上。而且,也挺亲民的。比如永乐元年他曾下诏说:“近河南数处蝗旱,朕用不宁,故遣使省视,不绝于道。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 话翻译过来挺感人的:河南百姓遭灾了,我吃嘛嘛不香啊。我派去的特派员,满道路都是啊。让百姓致富走向小康,那是俺的愿望啊!为了让海外诸友邦惊诧于中国的小康生活,朱棣就派宣传部长郑和到西洋诸国搞境外宣传去了。
  郑部长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好,因为中国不搞裸体新闻,所以大家都不知道部长同志是个阉人!明年是郑部长首下西洋600年祭,估计史家们又该大力宣传他的功绩了:别看是个阉人,但是能让爱国贼们一阵一阵儿的亢奋!这就是朱棣同志的能耐,大流氓啊!
  21。小流氓朱厚照
  黄鼠狼下老鼠,一窝不如一窝。朱重八的威风,朱棣的能耐,到了明武宗朱厚照这一代,就只剩下小流氓风度了。
  厚照小的时候很爱读书听课,当然那时候他别无选择,因为大明的皇宫里除了女人多以外,也实在没什么好玩的。厚照的爹孝宗觉得应该加强儿子的素质教育,所以经常让他做户外活动。这一户外就不得了了,小厚照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此对读书听课没了兴头。这一点我有体会,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就最爱体育活动,昨天下午由于打扫卫生没有踢成足球比赛,回来哭得两眼泪汪汪的。
  1505年,也就是郑部长郑阉人同志首下西洋百年祭的那一年,明孝宗同志与世长辞。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的手说:你办事,我放心。如有事,找内阁。朱厚照继位,是年15岁,虚岁。小小少年没想到,一做皇上,自己的体育课反而都被取消了,天天净成政治课与语文课了。政治课,一副孔朱面孔,令人生厌。语文课呢,更是那种误尽苍生式的:可恶的大臣们,仗着自己高考状元的功夫,上的奏折长、净用生僻字不说,还玩王蒙式的语言瀑布-句与句之间没有一个标点符号。天天批改这作文放谁也烦,何况一个小小少年?小小少年身边终于出现了一位心理学大师,名叫刘瑾。他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什么,逗鹰斗狗啊,牛羊抵角啊,一帮子玩得好欢。大臣再上折子,小小皇上写个“阅”就完了。有时候玩得正高兴,刘瑾也撵着叫写“阅”,小皇上一听就急了:事事都需要我来阅,要你们干什么?刘瑾要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