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节
作者:点绛唇      更新:2021-02-21 12:03      字数:4739
  来呢。”
  如果柳芳不想推荐什么医生,紫鹃这句就解决问题了,太医们看不出什么病。别的医生不愿意再出诊是正常的。再说了贾府现在多半精力放在寻僧觅道上,就是说贾宝玉并非生病,那医生再好也没有用,所以不推荐医生也正常。
  有了这话,以后别人就不能去贾府挑拨离间说什么你们贾宝玉快病死了。柳芳那里有好大夫也不推荐给你们。要不就显得很无聊,到时候一说开了,会很丢人的。毕竟紫鹃不认识在场的其他人,谁知道这些和贾府什么关系,和柳芳有没有恩怨,还是防备着才好。
  你说。紫鹃不怕这话传到贾老太太和王夫人耳朵里,紫鹃自己要倒霉?才怪!既然这么说了,那么谁冒着丢脸的风险去给贾老太太吹风啊。所以越是这样,今天的事越不会传到贾府主子耳朵里,紫鹃自己越安全。紫鹃虽然因为那林黛玉失败的说亲而多看重柳芳,但是也不可能不为自己打算,林黛玉的人生恐怕要指望自己呢。柳芳好不好都是过去式了。
  柳芳看不出什么打算来,只说:“怨不得听说近来荣国府四处请僧道入府做法,原来如此。”
  剩下的就让贾宝玉听天由命吧,紫鹃决定赶紧撤退,再福一次:“那不打扰诸位公子了,请容小女子先行一步了。”说起来这古代女子的福礼,很好看也不让人屈辱,一般情况都能用,实在不错。
  等进了宅子,紫鹃把豆子拉到屋里问:“那张家母子怎么回事?她们是什么人?都和什么人来往?为什么这时候决定走了?”
  豆子被问的有些蒙,还好一时就清醒回答:“我也不知道啊。她们也没和什么人来往,就是在附近人家接点针线活做做,出门不过买买东西,送送成活。后来一天出去,回来就说要搬走。而且今天才说她们怎么姓张了?”
  “她们还给我留了信?”紫鹃又问。
  豆子点头:“是的,因为说走的急,就不和您告辞了,留书谢过您。就在我桌子上用我的笔墨写的呢。写什么我没看,不过只写了一下子,应该字不多的客套话。我问她们为什么要赶着走,她们好像有些难色,说有什麽急事,我见她们不肯说,就没再问。”
  紫鹃想想:“估计她们有什麽麻烦事在身上,本来想要躲一躲,所以连姓名都是假的。结果偏遇上了熟人,被认出来,就只好赶紧走了。幸好最近没人查,要不查出问题来,我就麻烦了。”这钟声胡同住的都是相对富裕的小康以上人家,倒是不容易有什么人来盘查,除非有什么要犯,看起来那母子不是。
  豆子有些不平:“姑娘收留她们,她们还骗姑娘,太过分了!亏我还听了隔壁福子的话,去请您出来呢?没耽误您的事吧?”
  紫鹃摸摸他的头:“有时候不知道她们的真名来历也是好事,反正她们走了,以后小心就是。我今天也没什么事,出来一趟是感觉这事有些不对。好在也没什么。”
  有麻烦的母子么?这么说也许她们不是没钱住客店,而是没有能住客店的路引。自己就真的傻傻的让她们住进来了,真是危险,看来自己还是太高估了古人的纯良——或者说在贾府里勾心斗角看烦了,以为外头就清白了。
  不过,她们的走。听卫若兰他们的意思,他们也掺和过,起码是见证人。之前卫若兰和柳芳不认得她们,现在应该是他们什么朋友认得,不过没报官抓人,说明不是逃犯了,应该没什么事。那她们是怎么回事啊?挺奇怪的,想不通。
  算了不想了,好奇心杀死猫,自己可没猫的九条命。
  紫鹃想着既然出来了,再办点事吧,就问了豆子些四书的东西——平时跟着林黛玉总是能耳融目染些的,何况紫鹃前世本是国学家的女儿。虽然紫鹃对四书没什么兴趣,更没什么研究,也发现豆子懂得不少。
  问起豆子身世,原来他父亲是个落地的书生,在乡下教书为生,结果上科又去赶考,就一去不回,家乡闹灾,豆子的母亲死了,豆子就孤身一人来京城找父亲,结果当然是昏倒在这家门外了,父亲毫无音信。
  紫鹃不由同情这孩子,就说:“你没事了打听一下附近有什麽私塾的,你也去上学吧。小小年纪,不能就一辈子做过门房啊。”
  “姑娘?”豆子惊讶的眼睛都瞪圆了。
  紫鹃笑笑:“我不是逗你玩,是真的。你去打听一下吧,一般的私塾我还供得起。”
  豆子的眼睛亮起来,不过很快又低下头:“姑娘肯继续收留我,还给我这么多银子度日,我已经知足了,不能贪得无厌,总是拖累姑娘。”
  倒是个好孩子,紫鹃忍不住摸摸他的头:“你读了书,长大了,就能挣钱了,那时候再还给我好了。到时候不要不认我啊,我可是会赌咒你的。”
  “姑娘……”
  紫鹃笑盈盈的说:“叫我紫鹃姐好了。我就当你是个弟弟,好不好?”
  晚上回来贾府,基本全部告诉了黛玉今天的事,也包括见到柳芳卫若兰等人的事,当然基本的意思,就是对自己不利的,比如其实不关心贾宝玉生死的话,都改成本来是非常想要贾宝玉好的,只是顾虑怎么说才好不让人拒绝和笑话。
  听到柳芳,林黛玉还是眼神一暗,不过马上掩饰说;“这卫家公子听起来,和史大妹妹真的性子蛮像的,以后必然和睦。”就是说两个人都是说话不经大脑的意思么?
  说到那神医,紫鹃说也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来的,毕竟有太医看诊的人家,民间的大夫总是会有顾虑的。再说毕竟是民间大夫,说是名医也是民间的,未必真的比太医院的一般大夫就好。
  林黛玉也叹口气:“是这个道理,宝玉病了这么久,也没见老太太和太太有意思请太医院外的大夫,倒是僧道是四处都请的。”
  睡前,林黛玉对紫鹃说:“雪雁把衣服包好了,你明天去送给刑妹妹吧。这几日倒春寒,刑大妹妹别也冻病了。现在怕府里是顾不上她的。”根本不是顾得上顾不上的问题,不过林黛玉总给自己外祖母和舅母留些面子,就这么委婉的说了。
  紫鹃看看那包袱,冬衣就是厚,这要送去,又不让人知道也不容易。得想个法子才是。(未完待续)
  ☆、102、做个好人不容易
  不过紫鹃想了想还是说:“这送去不让人看见,难道刑大姑娘穿起来也没人看见?”
  黛玉一愣,还是说:“看见就看见吧。总不能看见装没看见吧?”
  “二姑娘房里那帮子人天天不做事,就是说闲话的。”紫鹃忍不住提醒。
  黛玉咬了下粉红的下唇,说:“这府里什么时候断过闲话啊。何必在意呢。”
  紫鹃终于没在说什么,点点头:“我明天送过去。”
  第二天傍晚,紫鹃拿了包的很严实的包袱去了迎春院里,先到司棋房里,司棋正绣花,看见紫鹃带着包袱进来,就打趣:“你们姑娘不要你了?放心,投靠姐姐我最合适了。”
  紫鹃笑道:“想的美,我们姑娘不要我了,我就回老太太房里去。“
  “不是你们姑娘不要你了,就出去嫁个小女婿?”司棋继续开玩笑。
  紫鹃说:“呸!你这丫头这话也说得出?”
  司棋笑着说:“那你弄这么大个包袱来做什么?先说好,我可不帮你做活。”
  紫鹃伸手在司棋额头一点:“什么人啊,还没求到你,就先推辞了。放心好了,不是让你做活。”
  司棋拉了一下披在肩上保暖,现在有些滑落的衣服:“本来么,你们屋里有雪雁,针线上头拔着尖,哪里用到我这几针粗活?”
  紫鹃在她面前头坐下来,一边把包袱打开:“这是我们姑娘给刑大姑娘的冬衣。”
  “琏二奶奶不是给她大氅了么?这是家常的棉衣!你们姑娘怎么想起给刑大姑娘冬衣了?”司棋看了看。“这冬的新衣服,和薛二姑娘的一样,就是颜色不一样。史大姑娘的和我们家三位姑娘的一样,也是颜色不一样。”
  紫鹃还真的没注意到薛宝琴的原来和林黛玉的一样款式,可能因为薛宝琴总穿人家家了自己的衣服的缘故吧,就是说:“是,这冬的衣服。我们姑娘没穿过这件的。另外那件是早先的了,也没穿。”
  司棋就说:“也是,秋末做衣服的时候。你们姑娘还没出孝,都是素色的,到了年底。老太太说你们姑娘出了孝要换鲜艳颜色,又重新做过,过年又做。可不是穿不到么?”
  听这样的话,紫鹃有些压不住的不满,看着贾府是比对贾府三位姑娘还优待林黛玉,可是贾府昧下林黛玉的银子,够做多少衣服的?一天一身也得穿到林黛玉孙子归西了吧。
  可是这话还不能说,就是司棋也只能策略的透透风而已,当然也不能不透风,好像林黛玉白得了贾家多少好处似的。
  所以紫鹃还是笑盈盈的说:“姑娘们的衣服么。要的是个体面,不一定要穿到。我听说过去我们姑娘的母亲林姑太太在家做姑娘的时候,一季十六套衣服的定例,自己房里做的和老太太赏的都不算,还有节日和出门都要另外做新衣。所以林姑太太在家也是这么养姑娘的。那时候我们姑娘才多大,只能穿一季,就是照着咱们府里过去的规矩。”
  我们姑娘的亲娘当年怎么尊贵,嫁妆老太太和当时还在的老国公爷可没亏待过,不缺奁田,这些收益也够我们姑娘花销了吧?可都是你们贾府收着呢。再说我们林家曾经有的是钱。我们姑娘在家可比在这过得好的多。
  司棋也不是听不出话外音的人,只是笑笑说:“咱们府里看着好,比比是不如当年了。何况林姑太太是嫡出,怎么也比咱们府里现在的姑娘体面些。娘娘在家的时候,可能也那样。”嫡出的姑娘们都当珍珠,我们姑娘庶出的又没娘,人人都当石子。你们知足吧,此一时彼一时。
  紫鹃也见好就收,不再说那个敏感问题了,随口说:“娘娘是个福气大的,咱们姑娘们都比不得。”福气个鬼?倒霉孩子一个,一个女孩子就当一肩担起一个家族的兴衰,从女官做到妃子,不知道多少艰难、多少阴谋,也不知道晚上睡得着觉么?
  司棋倒同意:“是啊。对了,你们早先没穿的衣服还有啊?”贾府的情况,姑娘们衣服过了当年,不想要的就可以赏给丫鬟们了。比如宝钗就说金钏穿过她的旧衣。为了表示亲厚,姑娘们也会把自己的衣服赏给亲厚的其他人的丫鬟穿,就是王夫人的金钏能得了薛宝钗的衣服穿。比如袭人也没少得过。
  紫鹃就解释:“这是前年冬天,就是大前年做的了,那时候乱,一时找不到了,这不搬家时候才看见。虽然有年头了看起来,倒是刑大姑娘穿着合适,就拿它过来了。怕太素了,我之前改过了的,平时也就能穿了。看不出是我们姑娘穿孝那年的衣服了吧?”
  林黛玉长高了,之前的衣服对身量一般的刑岫烟到合适,今年的衣服其实大,不过给人家东西,总的有新款吧。但是直接能穿到身上御寒的,还是前几年的衣服才行,所以就拿过来了。
  那年林黛玉奔丧回南方,自然在林家做够了居丧的衣服,回到贾府,贾老太太又让做了一份份例的出来。林黛玉压根就没穿后来贾家给她补的这四套素服,倒是过年的两套穿了。
  因为都是居丧的素服,也没法赏给丫鬟们穿的。雪雁的父母早死了,紫鹃也幼年丧母,都早过了孝期,她父亲那时候好好的,还有其他丫鬟也一样,没人穿林黛玉的素服。加上那年难免有些乱,等紫鹃居丧的时候,这一件就偏偏找不到了。
  还是这次倒腾东西翻出来了。紫鹃刚改过做日常穿——贾府里的丫鬟,看似待遇不错,但是为奴做婢的,没有人权的。贾府主子喜欢花红柳绿,管你是不是居丧也不能穿孝的。所以紫鹃都的改改成日常贾老太太能接受的情况。
  不过重点自然不是什么衣服,而是为什么要拿过了,司棋绕了个圈子,紫鹃说的还是无关的话,终于还是直肠子的司棋忍不住又问:“怎么想起给刑大姑娘衣服了?”
  紫鹃才说:“你没发现这冷的天,刑大姑娘已经穿夹衣了?”
  “这怎么了?三姑娘在房里也换夹衣了。人家不冷就行。”司棋无所谓的说。探春也是个爱美不穿棉的。不过因为贾府通常要三个姑娘保持一致装束,偏迎春和惜春都是要温度的,自然探春出去也得穿冬衣——少数服从多数。
  紫鹃笑着说:“刑大姑娘冷不冷不知道。就是冷也没办法了。她的冬衣已经进了当铺。”
  “当铺?怎么回事?”司棋有些吃惊。
  紫鹃帮她把肩上的衣服拉了下,说:“她没钱,又得请你们房里的老奶奶、小姑奶奶们酒果。不当了棉衣怎么够?”
  紫鹃想想要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