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节
作者:疯狂热线      更新:2021-02-21 11:49      字数:4744
  到了。
  本来依着贾赦张氏的性子,这日后拜了张文远为师就很好了,可贾瑚这个执拗的性子,非要自己去考试,要知道这梨花书院,每年可只收十位,或者更少。
  这里可不管你的家世,只瞧你的资质。
  对于这个决定,那也是贾瑚与父母、小舅舅商议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他可是一点儿都不觉得鲁莽。
  这拜师小舅舅,自然是好,可他总想要去体验一番集体书院念书的滋味儿,这不仅仅是梨花的名声,更是在弥补自己的上辈子的遗憾!
  他一天学校没去过,每每瞧着别人背着书包,去学校,心中的那种羡慕也只有自己知道,如今有了能弥补遗憾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
  贾赦是个儿子说什么,他就听什么的性子,也不觉得听从自家儿子的话有什么不对。
  张氏听了儿子的话之后,却是沉吟了半晌儿,又仔细地询问了他的意见之后,方才点头应了。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愿意,也只能同意,自家儿子要上进,她这个做母亲的难不成还能拦着了
  她本身便是书香家出来的姑娘,自然晓得这文人与武人之间的区别,儿子日后若真的要走文臣的路子,只怕是更艰辛些子,好在她娘家便是书香大族,好歹地能有个助力。
  贾瑚自己也不觉得这一切有多艰难,自然是因着他自穿越到这个世界上,一直备受家人宠爱,又因着心智成熟,且没有经受什么挫折,自然有种莫名的优越感。
  如今他要去书院念书了,可有人不乐意了,嘴巴撅的老高,半点儿也不给自家亲哥哥面子的,只怕也只有贾琼了。
  米糕一向都是大房的小霸王,就算是史氏再不喜欢长房,可对于这两位却是喜欢的紧。其中以贾赦父子最惯着他俩,尤其是贾瑚,简直就将自家妹妹惯成了混世魔王一般,若不是后面还有个张氏在扯着,只怕米糕把房拆了,贾瑚还叫好呢。
  他总觉得怎么怎么地都能从米糕的面容上瞧出来几分自家妹妹的举动来,当然,大部分地都有可能是他自己的移情心里作用。但是,这并不妨碍贾瑚的一腔热血心思都放在了米糕身上。
  米糕最亲的也是自家大哥,就是父母都要靠后的,除了自己一胎出来的兄长贾琏外,就是大哥了。
  贾瑚对弟弟其实也不赖,只是这男孩子和女儿家可不一样,他对弟弟更多的是恩威并施。妹妹么,全是宠溺了。
  好在贾琏也是个性子宽的,倒也不与小丫头子计较。自打妹妹满周岁之后,贾瑚基本就将小丫头已经惯上了头,伙同自家二哥将贾赦的书房差点拆了,瞧着自家父亲黑透了的脸色,赶紧使眼色让人去找了自家大哥,贾瑚听说之后,也是眉头紧皱,咬牙切齿,想着定要给这两小东西一个教训才好呢。
  可是看到小丫头梨花带雨的模样,哪里还有什么火气,直接地抱着她去了外面花园子里,哪里还记得自己的刚刚的誓言呢?就是贾赦,心中也是有些不好受,孩子还小呢,慢慢地跟他们讲道理,定是能明白的,自己怎么就没忍住呢?
  贾琏低着脑袋微微地撇撇嘴,自己就是那没人管的受气的小媳妇不成?不过瞧着自家父亲的模样,他还是去母亲那里吧,安全些。
  下不了手收拾自家心肝女儿,还能收拾不了这臭小子了?就那么肯定自己没看到他的表情么?
  贾琏最后领了罚,抄书!论语三遍。这是他家大哥最喜欢干的事儿,也是他家大哥最喜欢罚自己的事儿。如今,自家父亲有样学样,这个世界真是没法让人活了!
  这会子听了自家大哥要去什么劳什子的书院了,日后也是一月才能回家一次,贾琼哪里就能乐意了,别管贾瑚说什么,她都是皱着眉头,不理。
  最后,贾瑚最后拿出了无数的承诺,这才将小丫头哄高兴了。张氏瞧着自家正在抄书的二儿子,脸上闪过一丝地笑意。就算这府里再怎么不太平,糟心,只要自家三个孩子平安顺利长大,自己这个做母亲的,就是欢喜的。不过,想到了自家婆婆与弟妹的各种小动作,她也是有些烦心的。
  又想到年后二叔就要去工部上衙了,丈夫是个什么打算,她到现在都没探听出来丈夫是怎么想的,想到这些,更是皱紧了眉头。
  贾瑚虽然哄着妹妹贾琼,可还是分了一份心思在母亲身上,这会子看着她眉头子紧皱,略微一想,倒也能想到个一二来。只是,父亲的决定却不是自己能干涉的,即便贾赦甚是宠着自己,可是拧脾气上来,谁也没辙。
  等衙门开衙后,贾政便在母亲妻子儿女期许的目光中,或者还有大房些许地探究、看笑话中,雄心壮志地去了工部。
  之前大哥去工部,可只是个七品的微末小官儿,如何能与自己这圣人钦点的五品员外郎相提并论呢?
  想到这些,贾政心中的憋屈才算是散了些许。这三年的守孝中,贾政算是彻底地看明白了这可以袭爵的长子与次子之间的差别,对于父亲的种种偏心行为,别说是母亲、妻子一肚子的怨气了,就是贾政自己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想法的。
  他明明比昏聩无用的大哥优秀许多,就因为不是长子,才吃了这种亏。不过,还好父亲为自己求了圣上的恩典荫庇,算是让他心中有了一丝地安慰,也更加意气风发起来。
  自己定要做出些成就来,让那些人瞧瞧,自己可不是大哥那样没用的。
  可惜,事与愿违的紧,贾政之前的一切人生都是由别人打点好了的,就是洗个手,吃个饭那也不用自己亲自动手,他要做的事儿,就是读书,没有半点儿的经历。
  这不,一到了这衙门,主事儿的也因着他是张尚书的姻亲,家里又是国公府上出来的。再者,他与贾赦的关系还算好,看在这许多关系的份上,自然是好声好气地鼓励了他一番。
  可惜,这位却是个什么都不会做的棒槌。一早上,主事儿的就收到了属下们好十几回的抱怨,他刚开始还会好好地指点贾政一二,可是瞧着这位哪里是什么愣头青啊,简直就是书呆子,外加愣头青!
  想当初,贾赦也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可架不住人家姿态放的低啊,让大家都乐意地指点他。可惜,这贾政屁事儿不懂,架子倒是拿的足,一副清高不容于世人的模样实在是让人倒足了胃口。
  那主事儿的便吩咐了众人,多担待些,将今儿的这事儿大家分摊着干了,日后躲着这位点儿,就别给大家伙儿添乱了。
  贾政在衙门里一早上地不顺心,还觉得别人是妒贤嫉能,亦或者自家兄长怕又在里面做了些什么吧。否则,依着自己的才能,怎么会出什么纰漏呢!
  索性的,贾政就将所有的事儿都归到了贾赦身上,想着下衙后,定要好好地与大哥分说一二,这二人即便再如何不睦,也不能让外人看笑话啊,再者,一笔写不出来两个贾字,这不睦还不知道让母亲担忧呢?
  贾赦打发了人向张家问询了这梨花书院考试时该注意的各种事项,这会子正与自家儿子探讨呢,就瞧见了林之孝在外面晃晃悠悠地,显见地是有什么紧要的事儿!
  贾瑚自是也瞧见了,便借口还有一本什么书没背完呢,退了出去,回去后院儿找自家母亲去了。
  他今年八岁了,早就搬到了前院儿,就住在代善的小书房里。反正这个院子比较偏僻清幽,也没什么人打扰,让他在这里读书可不是正好么?
  ☆、第107章
  这有了目标;自然就是更有动力了,在这个时代过了这么许久,贾瑚都觉得自己其实是有很多地方是迷糊又清醒的,可这并不妨碍他好好生活;不是吗?
  即便是有些不顺心,可好歹来说还是幸福居多。想到了自家软糯的妹子,爱财的弟弟,他心中的最后那一丝儿不甘便没了。
  明日;他就要去参加梨花书院的考试了,这对于贾府来说实在不算是个事儿;贾瑚的学问大家都说好的。再者;除了当父母的还有个紧张外;其他人根本就不将此事当回事儿;一个稚子无知小儿罢了,哪里能劳动自己去担那份心呢?
  史氏对着这个一直颇得丈夫心的大孙子是各种地看不顺眼,觉得是他挡了本该是珠儿的路,如今珠儿的性子越发地与自家老子像了,可见老二教导的很好,即便是严苛些,那也是世情罢了。
  即便是丈夫在世时,也不见得能对着两个儿子有个好脸色,就老大那个不知轻重的,惯着那小崽子,越发地让他目中无人了。
  丈夫生前不让自己再碰管家权,这实在是让史氏心烦,如今他死了,可老大那个媳妇儿还是将这话奉为神命一般地尊着,也不知道孝顺孝顺自己这个婆婆,再想想自家那个混不吝的大儿子,都是一般地黑心烂肠的东西。
  想到了自己还好有孝顺的小儿子,否则,后半生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呢?她可是不指望老大两口子能给自己养老,看他们的脸色过日子,还不如自己一头撞死,跟这丈夫去了!
  贾瑚这日一大早地就辞别了祖母、母亲,家中的其他亲人,跟在贾赦的身后,出了府门,瞧着自家门上还挂着国公府的匾额,他略微有些担忧地问,
  “父亲,我们的匾额不换,上面会不高兴么?”
  贾赦对于儿子的问话也是一怔,他可从没想过这个问题,这一向,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谁也没追究说什么不是。于是,他便有些不确定地道,
  “应该是没事儿吧”
  “若是父亲不确定的话,打发人去舅舅家问一声吧!”
  贾瑚自己不是土著,对这些虽然不是太了解,可也知道逾制这事儿可大可小,若是简在帝心,那自然没什么大事儿。可如今,祖父已经过世,这人走茶凉可不是说说的,就是一向互为臂助的四大家族,说翻脸那也不是谁能拦得住的!
  瞧着儿子有些凝重的神色,贾赦自己也慌张起来了,连忙地喊了个奴才,将事儿交代了一声儿,便打发他去了舅爷家。自己则带着儿子赶往京郊。
  这事儿呀,总的有个轻重缓急,瞧着自家父亲这幅慌神的模样,贾瑚忍不住地心中一叹,再没了言语。
  日后再有事儿,还是自己多思多想些,别再闹的这样一惊一乍的了。
  到了京郊的梨花书院,虽不至于人山人海,但也不少了。贾府出行一向都是炫炫赫赫地,那些贫寒子弟们自然是早早地让开了道儿,这要是让高头大马地磕着碰着了,人家是没事儿,最多扔二两银子罢了,可自己的一辈子可就填补进去了。
  在终于或是羡慕、或是嫉妒的眼神中,贾赦带着自家儿子下了车,交了考试的凭条儿,又仔细地叮嘱了自家儿子几句,这才有些不舍担忧地目送他进了书院。
  尽管贾赦翻来覆去说的都是那些话,也因还因着他自己紧张的缘故,有些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的,可是贾瑚却觉得暖心的慌。如今父母双全的他比旁人更珍惜这些。
  瞧着众人都对自己敬而远之的模样,贾瑚倒还算是淡定,他本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心思与那些小屁孩们套交情,这样不来烦自己,倒也不错。
  在书院杂役的指点下,贾瑚进了今儿要考试的大厅,说是大厅,其实与自家吃饭的小花厅倒也差不多。
  随意地找了个位置,他将自己带着的东西铺陈开来,就等着过一阵子先生们发放考卷了。
  梨花书院此次的招收名额是是个,可来的差不多有一百多的模样,似乎这是常态了,来来往往的杂役们竟是见惯不怪的模样。
  等了一盏茶的时间,终于等来了姗姗来迟的先生们,山长静白先生盯着大厅中的小童们片刻,对于一向镇定的贾瑚来了几分兴致。这报考的童子们他们自然是有些摸底的,这位国公府的长孙也不知道是否名副其实,今儿就要见分晓了。
  对于贾瑚早早交卷子的行为让众考生心中一紧的同时却是让书院的几位先生心中闪过一丝喜悦,这若真是个神童,那可是个皆大欢喜的好事儿呀!
  贾瑚对着前来收卷子的先生略微行礼,然后迈着自认为是沉稳的步子,轻声轻脚底走了出去。
  因着早上考试,下午就张榜的缘故,贾瑚也不着急着回去,踱着步子来到了书院门口,隔着小门儿吩咐了自家小厮几句,让父亲别担心,便从书箱里翻出一本闲书来解闷儿。
  这也是代善留下来的习惯,他从不硬性规定自家大孙子就只能看正经文章,对于其他的各科杂书,贾瑚涉猎的也颇多。
  他这副不骄不躁的模样倒是更让暗中观察他的几位点头不已,贾瑚等的时间也没多会子,就在他看完了这薄薄的一本书,要换的时候,就听院子中的铃铛响了。
  不疾不徐地将自己地书又放回藤箱中,背着小箱子他就回到了刚刚的那个大厅中。
  人群中议?